基本信息
書名:國學課堂:聲律啓濛笠翁對韻(解讀版)
定價:19.00元
售價:12.9元,便宜6.1元,摺扣67
作者: 車萬育,李漁,魏冰戩,陳鶴齡 注
齣版社:吉林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67733398
字數:
頁碼:16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聲律啓濛》和的《笠翁對韻》不僅音韻美,而且內容豐富。涉及天文地理、典故神話、時令文史、世俗人倫、宮室珍寶、山河景物、器用飲食、花木鳥獸等。
原著的精美語句多源於古代的詩、詞、文、賦,如果沒有詳細的注釋很難理解其中的寓意。《國學課堂:聲律啓濛笠翁對韻(解讀版)》詳盡地注解瞭原文中容易和現代語言相混淆的以及比較生僻難以理解的地方。注釋中汲取瞭前人的研究成果,解釋每句話背後真正的含義。以展現其精深廣博的文化內涵。讀《國學課堂:聲律啓濛笠翁對韻(解讀版)》,讀的不僅是韻律,讀的還是鮮為人知的優美詩文和引人入勝的曆史故事,更利於讀者對韻律的理解、記憶和應用。
目錄
聲律啓濛上捲
一 東
二 鼕
三 江
四 支
五 微
六 魚
七 虞
八 齊
九 佳
十 灰
十一 真
十二 文
十三 元
十四 寒
十五 刪
聲律啓濛下捲
一 先
二 蕭
三 肴
四 豪
五 歌
六 麻
七 陽
八 庚
九 青
十 蒸
十一 尤
十二 侵
十三 覃
十四 鹽
十五 成
笠翁對韻上捲
一 東
二 鼕
三 江
四 支
五 微
六 魚
七 虞
八 齊
九 佳
十 灰
十一 真
十二 文
十三 元
十四 寒
十五 刪
笠翁對韻下捲
一 先
二 簫
三 肴
四 豪
五 歌
六 麻
七 陽
八 庚
九 青
十 蒸
十一 尤
十二 侵
十三 覃
十四 鹽
十五 成
作者介紹
文摘
《國學課堂:聲律啓濛笠翁對韻(解讀版)》:
這是唐玄宗在位時的一個故事:仲夏時節,長安東麵的驪山上,林木蔥蘢,花草繁茂,畫棟雕梁的宮殿樓閣,在滿山濃綠中錯落隱現,宛如一堆堆錦綉。山頂上那座華清宮,更是雄偉壯麗,美不勝收。唐玄宗和楊貴妃在這裏尋歡作樂,浴溫泉,賞美景,殿上歌舞百戲雜陳,席間山珍海味滿眼,這種驕奢的生活,在他們已是司空見慣。這天午後,楊貴妃懶懶地對高力士說:“那東西該來瞭罷!”高力士迴稟道:“娘娘,奴纔估摸今天就到瞭。這是限時限刻的,皇上的聖旨,嶺南、蜀地的那些地方官怎麼敢怠慢呢!他們不怕腦袋嗎?”正在說著,一個宮女快步進來稟告:“娘娘,大道上已遠遠看到驛使的馬來瞭!”
這時,從華清宮一直到山下的韆百扇門戶,全都先後打開瞭,太監和宮女們急切地注視著山下大道上的飛騎,在滾滾塵土中急急馳來。兩個驛使和他們的坐騎,口裏不斷吐著白沫。來到山下,沒等他們跨下馬,就全都昏死過去,沉重地跌在地上。接著,那匹高大的馬也倒瞭下去。從山上飛跑下來的幾個太監,口裏叫著:“娘娘的寶貝來瞭!”他們走過去卸下馬背上馱著的幾個金漆木箱,飛也似的抬到山上去瞭,全都不管驛使和馬兒的死活。
……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文化體驗。封麵和內文的用紙質感非常考究,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讓人油然而生一種珍惜之感。在內容上,我認為它最齣彩的地方在於其“係統性”和“兼容性”。它沒有把《聲律啓濛》和《笠翁對韻》割裂開來,而是將它們視為一個整體的音韻學習體係進行講解,指齣二者在格律上的共通點和各自的側重點。這種宏觀的視角,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尤其是對於“平仄”的講解,我以往總是記不住那些復雜的口訣,但這本書用非常直觀的方式,結閤現代的音標和發音練習,幫助我迅速掌握瞭辨識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強調瞭學習這些基礎格律的最終目的——不是為瞭賣弄學問,而是為瞭培養一種對語言精妙之處的敏感度。書中後半部分的一些“實踐運用”章節,展示瞭如何將這些對仗和平仄知識融入到日常的書信往來或即興對談中,這種實用性極強的指導,讓我感到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書本層麵,而是真正可以融入生活的。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原本對“解讀版”這類書籍抱持懷疑態度,總覺得它們為瞭迎閤市場而犧牲瞭原著的純粹性。然而,這本《國學課堂:聲律啓濛笠翁對韻(解讀版)》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的解讀是剋製的、有分寸的,絕非泛泛而談的“大白話”。它處理曆史文本的方式非常尊重原文的結構和意境,解讀部分更像是對文本的“深度掃描”,而非“簡單翻譯”。我尤其欣賞它對文化背景的梳理。許多對仗的精妙之處,若不瞭解當時的社會風氣、地理知識乃至民間傳說,就難以體會其妙處。這本書在注解中穿插瞭大量類似的小背景知識,比如對某種花卉、某種器皿的介紹,一下子就讓那些原本冰冷的詞匯擁有瞭鮮活的生命力。它成功地將“學習”變成瞭一種“文化沉浸體驗”。讀完此書,我感覺自己不僅掌握瞭一套格律知識,更像是完成瞭一次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對古典文學的美學標準有瞭全新的認識,那種由內而外散發齣的文化自信,是其他任何工具書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自從這本書進入我的書架,它就成瞭我日常碎片時間裏的最佳伴侶。我發現,即便是隻翻閱其中一兩頁,也能獲得極大的精神滿足。與其他晦澀的國學書籍不同,這本書的“解讀”功力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境界。它並沒有過度地進行“現代化翻譯”,而是巧妙地在原文的旁邊,用一種非常貼閤原意的現代白話進行闡釋,保留瞭古籍的韻味,卻消弭瞭理解上的障礙。例如,書中對某些帶有濃厚地域色彩或曆史典故的詞匯進行注解時,會旁徵博引,甚至會配上相關的曆史小故事,這使得知識點的吸收過程,變成瞭一次愉快的曆史探秘之旅。我最欣賞的是,它似乎能洞察到初學者在學習過程中的所有疑慮,並在讀者提問之前就給齣解答。這種預見性讓閱讀體驗非常順暢,仿佛有一位經驗極其豐富的大師,時刻陪伴在側,隨時為你撥開雲霧。對於想要提升個人素養,又缺乏專業訓練的上班族而言,這本書無疑是打開國學大門的金鑰匙,它讓人感覺學習傳統文化是一件既高雅又充滿樂趣的事情。
評分這本《國學課堂:聲律啓濛笠翁對韻(解讀版) 9787567733398》真是讓人愛不釋手,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對傳統文化充滿好奇卻又苦於沒有係統入門途徑的人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我記得我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就被那種古樸典雅的排版風格所吸引,每一個字都像是經過精心雕琢,散發著曆史的厚重感。書中對於“聲律啓濛”和“笠翁對韻”的解讀,深入淺齣,完全沒有一般古籍那樣晦澀難懂的感覺。作者似乎深諳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總能在關鍵之處給齣精準的注釋和生動的例證,這使得原本復雜的平仄韻律規則變得清晰明瞭。我特彆欣賞它在解釋對仗時,不僅僅停留在字麵上的工整,更深入挖掘瞭背後的文化意蘊和哲學思想。比如,在講到某一特定韻腳時,會引申齣當時社會上流行的風氣或文人墨客的審美趣味,這種跨學科的解讀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讀完一章,我不僅學會瞭如何辨識和創作對聯,更是對古代文人的思維方式有瞭一種更深刻的體悟。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是作為一本入門教材,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私塾先生,引領著我們穿越時空,去觸摸中華文明那份細膩而深邃的美感。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這類經典啓濛讀物是抱持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它們太過刻闆,恐怕讀起來會像完成任務一樣枯燥乏味。然而,當我開始閱讀這本號稱“解讀版”的著作時,我的固有印象被徹底顛覆瞭。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找到瞭古老智慧與現代語境之間的完美連接點。它沒有簡單地羅列知識點,而是采用瞭大量的“情境再現”手法。比如,在解析“笠翁對韻”中一些看似尋常的對仗時,書中會模擬一個古代的場景,想象當時的人們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些對仗的,這樣一來,那些拗口的句子瞬間就活瞭起來,充滿瞭煙火氣。我個人尤其喜歡它對音韻美感的剖析,講解瞭古代漢語發音與現代普通話的差異,讓我理解瞭為什麼古詩詞讀起來總有一種特彆的韻味,那種“抑揚頓挫”的感覺,書中用現代聲學和美學的角度進行瞭解構,既科學又充滿詩意。對於像我這樣注重實踐的讀者來說,書中提供的那些“仿寫練習”也是極好的工具,它鼓勵我們動手去嘗試,去感受音韻的魅力,而不是僅僅做一個被動的接受者。這本書的編排結構非常流暢,層次感極強,讀起來讓人感到酣暢淋灕,絲毫沒有拖遝之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