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教材)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定价:26.00元
作者:陈利永,陈家祯,蔡银河著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11312793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陈利永、陈家祯、蔡银河编写的《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是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本教材共分6章,内容包括:数字逻辑基础,组合逻辑基础,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产生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用VerilogHDL语言设计频率计的实例,门电路简介。本书适合作为电气信息类各专业本科生学习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的教材。
内容提要
陈利永、陈家祯、蔡银河编写的《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主要介绍数字电子与逻辑设计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数字逻辑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产生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用VerilogHDL语言设计频率计的实例、门电路简介。《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除了介绍上述内容,在附录部分还介绍了如何利用Multisim软件和MATLAB软件的仿真功能实现数字电路的仿真,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QuartusII软件进行简单数字系统的编辑和时序仿真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EDA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适合作为电气信息类各专业本科生学习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的教材。
目录
章 数字逻辑基础 1.1 概述 1.1.1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所研究的问题 1.1.2 数制 1.1.3 数制的转换 1.1.4 码制 1.1.5 数值信息在数字系统中的表示 1.1.6 实数在数字系统中的表示 1.1.7 算术运算 1.2 逻辑代数基础 1.2.1 逻辑“与”关系 1.2.2 逻辑“或”关系 1.2.3 逻辑“非”关系 1.2.4 逻辑运算的复合关系 1.2.5 正逻辑和负逻辑 1.3 逻辑代数的基本关系式和常用公式 1.3.1 逻辑代数的基本关系式 1.3.2 基本定律 1.3.3 常用的公式 1.3.4 基本定理 1.4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1.4.1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1.4.2 逻辑函数的真值表表示法 1.4.3 逻辑函数式 1.4.4 逻辑图 1.4.5 工作波形图 1.5 逻辑函数式的化简 1.5.1 公式化简法 1.5.2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1.5.3 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的化简 1.6 研究逻辑函数的两类问题 1.6.1 给定系统分析功能 1.6.2 给定逻辑问题设计系统 1.7 用Verlog HDL语言实现三态门的方法 小结 习题和思考题第2章 组合逻辑基础 2.1 概述 2.1.1 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2.1.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综合方法 2.2 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2.2.1 编码器 2.2.2 优先编码器 2.2.3 译码器 2.2.4 显示译码器 2.2.5 数据选择器 2.2.6 加法器 2.2.7 数值比较器 2.2.8 只读存储器(ROM) 2.2.9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2.3 综合例题 2.4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 2.4.1 竞争-冒险现象 2.4.2 竞争-冒险现象的判断方法 小结 习题和思考题第3章 时序逻辑电路 3.1 概述 3.2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动作特点 3.2.1 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动作特点 3.2.2 同步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动作特点 3.2.3 主从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动作特点 3.2.4 由S传输门组成的边沿触发器 3.3 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 3.3.1 RS触发器 3.3.2 D触发器 3.3.3 JK触发器 3.3.4 T触发器 3.3.5 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 3.4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3.5 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 3.5.1 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3.5.2 存取存储器 3.5.3 同步计数器 3.5.4 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和顺序脉冲发生器 3.5.5 序列信号发生器 3.6 时序逻辑电路分析设计综合例题 小结 习题和思考题第4章 脉冲产生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4.1 方波信号发生器 4.1.1 石英晶体振荡器 4.1.2 555定时器的应用 4.1.3 用555定时器组成施密特电路 4.1.4 用555定时器组成单稳态电路 4.1.5 用555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 4.2 模/数、数/模转换器概述 4.2.1 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 4.2.2 A/D转换器的基本组成 4.2.3 直接A/D转换器 4.3 A/D和D/A转换器的使用参数 4.3.1 A/D和D/A转换器的转换精度 4.3.2 A/D和D/A转换器的转换速度 小结 习题和思考题第5章 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频率计的实例 5.1 数字系统的层次化结构设计 5.2 两位十进制数字频率计的层次结构框图 5.2.1 在QuartusⅡ中实现计数器的电路 5.2.2 在QuartusⅡ中实现测频时序控制电路的设计 5.2.3 频率计显示译码器电路的设计 5.2.4 频率计顶层电路的设计 5.2.5 将设计文件下载到芯片上的方法第6章 门电路简介 6.1 概述 6.2 TTL集成门电路 6.2.1 TTL门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6.2.2 TTL门电路的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 6.2.3 集电极开路的门电路(OC门) 6.2.4 三态门电路(TS门) 6.3 S门电路 6.3.1 CMOS反相器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6.3.2 CMOS与非门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6.3.3 CMOS或非门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6.3.4 CMOS传输门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6.4 集成电路使用知识简介 6.4.1 集成门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6.4.2 多余输入脚的处理 6.4.3 TTL与CMOS的接口电路 小结 习题和思考题附录A 期末练习题附录B Multisim软件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附录C 用MATLAB的Simulink环境实现数字逻辑电路的仿真附录D EDA技术在数字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花了很大力气试图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能够与实际工程应用接轨的案例分析或者项目实践指导,结果发现这部分内容几乎是空白的。这本书似乎完全沉浸在纯理论的象牙塔中,对于数字电路设计中那些常见的约束条件、器件选型时的考量、或者现代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中的实际操作步骤,都避而不谈。它详细讲解了各种抽象的逻辑代数化简方法,但当你想把这些理论应用到一个具体的四位加法器设计时,它只会告诉你公式,却不会告诉你现实中的芯片封装是什么样子,你需要用什么焊接技术,或者在PCB设计时需要注意哪些信号完整性问题。这种“只教理论,不授技艺”的编写方式,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我渴望看到一些关于VHDL或Verilog语言的入门介绍,哪怕是初步的结构描述也好,但这本书似乎将这些现代设计工具视为洪水猛兽,完全没有涉及。对于一个想通过这本书为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遗憾。它提供的是一个静态的、理想化的模型,而不是一个动态的、可以被工程师拿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库。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巨大鸿沟,使得学习过程显得空洞而无力。
评分这本书的习题设计简直是一场灾难,它们要么过于简单,要么难度陡增到完全不符合它在教材中应有的位置。那些简单的题目,无非就是重复书本上的例子,抄写一遍真值表或者画几个基础门电路,做完之后毫无成就感,更别提对知识点的巩固了。而一旦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题目,比如要求设计一个特定时序电路或者进行复杂的有限状态机分析时,书本上的例题和讲解完全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我感觉很多习题的答案都是硬凑出来的,逻辑链条不清晰,甚至有些步骤的推导看起来像是凭空出现的。更令人气愤的是,这本书的课后习题答案在市面上根本找不到正版、清晰的解析版本,这使得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完全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我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论坛上寻找其他学习者的讨论,试图拼凑出正确的解题思路,这极大地分散了我对新知识学习的注意力。一本优秀的教材应该能通过循序渐进的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但这本教材的习题分布和难度梯度完全是混乱的,它更像是给已经掌握了这门学科的人用来“炫技”的,而不是给初学者用来“入门”的。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枯燥了,简直让人昏昏欲睡。我记得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还对“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这个主题抱有一丝期待,想着能学到一些新奇的电路设计原理或者有趣的逻辑门应用。结果呢?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就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晦涩难懂的定义。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刻板,仿佛是在背诵技术手册,完全没有考虑到读者初学时的困惑和兴趣点。举个例子,讲到布尔代数时,感觉就像是在做高等数学的证明题,每一个步骤都像是为了证明它本身的正确性而存在,而不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逻辑的本质。更别提那些插图了,模糊不清的电路图,连个清晰的标注都没有,让人看了半天也不知道那个方块代表什么,那个箭头又指向哪里。我花了大量时间去理解一个基础概念,但书里的解释总是那么的拐弯抹角,让人不得不去别的渠道找更直观的资料来辅助学习。这本书在建立系统认知方面做得非常不到位,它更像是一个知识点的堆砌,缺乏一条清晰的学习主线来牵引读者。对于一个想通过这本书入门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一场灾难。我严重怀疑作者是否真的理解如何有效地传授这些知识,或者他是否只是单纯地将他所知道的一切一股脑地塞给了读者。阅读体验极差,完全没有达到一本优秀教材应有的引导作用。
评分在章节的组织和知识的递进逻辑上,这本书也暴露出严重的问题。它在开篇花费了过多的篇幅去介绍一些历史性的、如今在主流设计中已经很少使用的概念,比如早期的TTL/CMOS逻辑家族的详细电气特性对比,这些内容占据了宝贵的篇幅,却对理解现代FPGA或ASIC设计流程帮助甚微。然而,当我们真正进入到核心内容——比如同步时序逻辑、状态机的化简与实现时,章节的衔接却显得异常突兀和跳跃。前一页还在讲基础的D触发器,下一页就直接要求你设计一个复杂的自动售货机控制器,中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和铺垫。我经常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断裂感”,感觉作者是在不同时间点写完不同的部分,然后简单地用胶水粘合在一起。这种松散的结构,让读者很难建立起一个宏观的、整体的知识框架。你可能在某一个点上理解了,但当你要把这个点连接到下一个点时,却发现连接线断了,需要自己重新摸索如何架桥。对于需要建立严密逻辑体系的数字电路学科来说,这种结构上的松散是致命的,它阻碍了知识的系统化吸收和长期记忆。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简直是对读者的折磨。我通常认为,教材作为学习工具,实用性是第一位的,但这本书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极其业余。纸张质量差得可以,拿在手里感觉很轻薄,生怕稍微用力一点就会撕坏。更要命的是油墨问题,有些页面的字迹深浅不一,尤其是在涉及复杂逻辑表达式或者真值表的时候,有些数字和符号几乎要与背景融为一体,看得我眼睛生疼。我不得不经常调整角度,甚至需要借助台灯的光线才能勉强分辨出那些“1”和“0”。此外,书的开本似乎也设计得不太合理,宽度刚好卡在舒适阅读的范围之外,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笔做笔记就显得非常局促。有时候我需要对照前面的章节来理解后面的内容,但翻页的时候书页会很僵硬地粘在一起,需要小心翼翼地掰开,生怕造成永久性损伤。这本教材的实体质量完全对不起它所承载的知识价值,更别提那些为了节省成本而牺牲掉的色彩印刷了,如果重要的波形图和状态图能用不同颜色清晰地区分开来,学习效率绝对能提高一大截。这种低成本的制作方式,让整个学习过程都蒙上了一层不愉快的阴影,让人感觉自己花钱买的不是一本工具书,而是一堆勉强装订在一起的纸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