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身边科技大透视-公共设施
定价:29.90元
作者:张顺燕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578263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身边科技大透视”系列图书,内容涵盖面广泛、知识量丰富、图文并茂,无论在内容编排上还是在版面的创新上,都有着独到之处。科技是人类所积累的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强大驱动力,希望这样一套详解科技发展、科技原理的图书,能为青少读者的世界观带来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生活,认识自我。图书耗费巨资邀请专业的绘画艺术家进行手绘,创作过程历时多年,同时由北大教授联合各领域科学专家联合编写,保证内容质量;本套图书共分10册,涵盖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众多科技概念,让小读者全方位、立体化理解人与科技、人与生活的关系,从多个角度为小读者解读科技的意义;本套图书在解释科技之外,搭配了每种科技的发展历史,从生产力、历史进程的角度为科技赋予了人文含义,使图书内容更为厚重。
内容提要
本书展示出了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的基本样貌、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让孩子了解、熟悉这些场所,并且学会合理利用相应的社会服务。不仅让孩子了解日常生活的知识,学会使用各种公共资源。也引导孩子从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接受文化与艺术熏陶。图书语言简洁易懂,在孩子阅读和游戏的过程中,普及相应的科学知识。
目录
10 公共设施的发展史20 自动门24 电的输送28 锅炉供热32 加油站36 自动扶梯40 直梯44 互联网48 自动取款机52 货运港口56 安检系统60 烟雾报警器64 火车站68 邮局72 演播大厅76 学校
作者介绍
张顺燕,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1936年生,河北石家庄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并于同年留校任教。研究方向是复分析。1994年访问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华盛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从事数学与研究工作。1990年至1991年任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复分析学术活动年组委会秘书长,并多次出任国际复分析学术会议组委会秘书长。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认识世界的新方式!原本以为“科技”离我遥不可及,都是些冰冷的机械和复杂的公式,但《身边科技大透视》却用一种极为亲民的方式,把我带入了日常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公共设施背后隐藏的科技奇迹。我从未想过,每天乘坐的地铁,它平稳运行的背后是多么精密的工程设计和自动化控制;城市的排水系统,不仅仅是挖几条沟渠,而是复杂的流体动力学和材料科学的结晶。就连我们随处可见的路灯,它的智能调节功能,节能效果,都让我惊叹不已。书中并没有枯燥的技术讲解,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原理化繁为简。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智慧交通的部分,它让我理解了交通信号灯是如何根据车流量进行实时调整,如何利用大数据预测拥堵,并给出最优路线建议。这让我以后开车时,不仅仅是被动接受导航,而是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逻辑,甚至能体会到背后数据分析师的辛苦。张顺燕老师的叙述方式非常接地气,仿佛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朋友在耳边细语,娓娓道来,让人不自觉地沉浸其中,思考着我们习以为常的“便利”究竟是如何实现的。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更让我对我们所处的社会产生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读完《身边科技大透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聪明”的时代!那些看似平凡的公共设施,都蕴含着让人惊叹的科技智慧。我以前对水务系统总是有点模糊的概念,觉得就是把水送过来,再把污水排出去。但这本书的描述让我大开眼界,它详细介绍了水处理过程中,如何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将源头的“脏水”变成我们能放心饮用的纯净水,以及那些保障我们城市供水安全、抗洪排涝的复杂管网系统。其中关于城市照明的部分也让我印象深刻,从最初的昏暗油灯,到现在的LED智能路灯,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驱动。我更关注的是那些关于能源回收和利用的章节,了解了如何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如何利用太阳能为公共设施供电,这让我看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也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用能习惯。张顺燕老师的文笔流畅,结构清晰,每一章都像一个小小的科普故事,将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科学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阅读的过程充满了发现的乐趣,仿佛在玩一场“找出隐藏的科技”的游戏。这本书真的让我对“科技改变生活”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活生生的案例。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把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公共设施,变成了一部精彩的科技大片。我从未想过,我们每天使用的自来水,从水源地到我们水龙头,经历了多么严苛的净化过程,那些管道的材质、防腐蚀技术、水质监测系统,都让我觉得严谨而可靠。书中对于城市通风系统的介绍也很有趣,不仅仅是简单的风扇,而是涉及到空气动力学、建筑学以及智能化的温度、湿度控制,这在炎炎夏日或寒冷冬季,都能保证我们室内环境的舒适。我特别留意了关于消防安全和紧急救援的部分,了解了现代化的消防报警系统、应急疏散通道的设计原则,以及通信技术在灾害救援中的关键作用,这些让我对城市的安全性有了更强的信心。张顺燕老师的写作风格非常吸引人,她善于从细节入手,挖掘出背后蕴含的科技故事,让你在阅读中不断产生“原来如此”的惊叹。她没有用冰冷的数据堆砌,而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科技如何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生活,保障着城市的正常运转。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科技慧眼”,开始能看到平日里被忽略的那些“科技英雄”。
评分《身边科技大透视》是一本让我大开眼界、充满惊喜的书。我一直认为科技是属于实验室和高科技企业的,但这本书却将科技的触角延伸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那些看似朴实无华的公共设施。比如,我以前只知道垃圾会被运走,但书里详细描述了垃圾分类、回收、无害化处理的整个流程,包括那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生物降解技术,让我对“变废为宝”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也让我思考,我们每个人在垃圾处理中的责任。关于城市桥梁和建筑的介绍也让我印象深刻,那些强大的结构力学、材料科学以及抗震技术,都是保障我们出行安全和居住稳定的基石。张顺燕老师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她不是简单地罗列技术名词,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场景,将科技融入到生活之中,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阅读的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你会不断地问自己:“我每天接触的这些东西,背后到底有多大的学问?”这本书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面,更激发了我对科技的兴趣,让我对未来科技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重新审视周遭世界的书。我以前很少会去想,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那些庞大的公共设施,是如何运作的。这本书用一种非常亲切的方式,为我揭开了那些神秘的面纱。《身边科技大透视》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像是一本关于“城市生活哲学”的指南。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公共交通信息系统的那部分,它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的公交线路如此高效,如何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班次,如何利用App让我们精准掌握出行信息。这让我对现代交通的智能化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城市的规划和运营有了更多的思考。张顺燕老师的语言朴实而富有感染力,她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用一种平等、分享的态度,带领我们一起去发现身边的科技之美。阅读的体验非常轻松愉快,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的科技展览馆,每一个展品都讲述着一个精彩的故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科技并非遥不可及,它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的点滴之中,是支撑我们现代文明的坚实基石。它让我更加珍视这些便利,也更加关注科技发展对我们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