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圍棋與中國文化(精裝)
定價:52.00元
作者:何雲波
齣版社: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1-11-01
ISBN:978701003462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圍棋與中國文化》即試圖從多個方麵發掘圍棋與中國文化的淵源關係。文化一般被分為物質、製度、精神三個層麵。就圍棋而言,弈具、弈地民瞭其物質文化層麵。弈具既是下棋的工具,又成瞭一種工藝品,不同的人對弈具、弈地的選擇,又摺射齣瞭各自的人生態度、精神追求、審美趣味;棋規棋約、競賽體製、組織機構,對局方式,則構成瞭一種製度行為文化;當然,文化更多地體現於精神方麵,作者對中國圍棋文化的探討,也偏重於從精神心理方麵,提示圍棋與人生,與各種哲學、宗教思想,與民族心理、思維方式的關係。
目錄
引言 黑白之間
章 天圓地方:圍棋麵麵觀
一 圍棋的本質
二 圍 棋與中西文化
三 博弈與象戲
第二章 中國圍棋的源與流
一 圍棋源頭
二 魏晉
三 唐宋高逸
四 明清盛世
五 近代轉型
第三章 弈具、弈地、弈製
一 弈具
二 弈地
三 弈製
第四章 圍棋與中國古典哲學
一 一陰一陽之謂道:《易》與圍棋
二 功利的圍棋觀:儒傢與圍棋
三 如何坐隱:道傢與圍棋
四 兵傢之道:兵法與圍棋
第五章 圍棋與宗教
一 佛門中的圍棋
二 棋禪一味
三 道教與圍棋
第六章 黑白人生
一 文人與棋
二 帝王與圍棋
三 女性與圍棋
四 武俠與圍棋
第七章 文化交流與對話
一 中外圍棋交流
二 中日圍棋文化比較
第八章 文化的邊際人:吳清源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何雲波,男,生於1963年,原籍湖南新田縣。現為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湖南省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會副會長。2002年獲湖南省首屆青年社會科學專傢稱號。主要從事俄蘇文學、比較文學和圍棋文化研究。著有《陀思妥耶夫斯基與俄羅斯文化
文摘
序言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寄希望於它所能提供的“深度”與“廣度”。圍棋作為一種古老的智慧,其內涵必然是博大精深的。我希望作者能夠帶領我穿越曆史的迷霧,去探尋圍棋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的多重身份。它或許曾是帝王將相的案頭之物,展現著運籌帷幄的智慧;它或許是文人墨客的案頭清談,寄托著清雅脫俗的情懷;它甚至可能深入尋常百姓傢,成為一種寄托生活樂趣的媒介。書中是否會有對圍棋相關典籍的深入解讀,例如《弈旨》、《玄玄棋經》等,並從中提煉齣其蘊含的哲學思想?我更期待作者能夠將圍棋的“道”與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道”進行巧妙的連接,從而闡釋圍棋作為一種精神修煉的載體。這本書的吸引力在於,它應該能夠讓我看到,一方小小的棋盤,如何摺射齣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如何承載著中華民族深邃的智慧和獨特的精神氣質。它不應僅僅是棋譜的羅列,而應是思想的碰撞,是文化的溯源。
評分這是一本裝幀考究的著作,翻開它,撲麵而來的便是一種厚重感,讓人聯想到那些曆經歲月洗禮的珍貴典籍。封麵設計簡約而不失品味,燙金的書名在素雅的背景下顯得格外醒目,仿佛在訴說著圍棋在中國文化長河中不可磨滅的地位。拿到手中,能感受到紙張的質感,略帶粗糲,卻又十分紮實,印刷清晰,字跡墨色濃鬱,這一切都暗示著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珍藏的書。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沉澱著曆史與智慧的載體,讓人在觸碰到它的那一刻,便能感受到一種文化的溫度。我一直對圍棋充滿興趣,但總覺得它隻是一個遊戲,缺乏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得以窺探圍棋背後所蘊含的東方哲學、宇宙觀乃至人生智慧。作者在序言中描繪的圍棋與中國文化的深層聯係,吊足瞭我的胃口,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領域,去感受那份跨越韆年的精神傳承。
評分從這本書的標題來看,它似乎是一次對圍棋與中國文化之間復雜而深刻關係的係統性梳理。我猜想,作者一定花費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搜集、整理和分析相關的曆史資料和文獻。這本書會不會像一部百科全書,詳細介紹瞭圍棋在中國曆史上的發展脈絡,從它起源的傳說,到它在不同朝代的演變,再到它如何滲透到社會各個階層,成為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我期待書中能夠齣現關於圍棋在古代教育、宮廷娛樂、士大夫生活等方麵的具體描繪。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夠深入探討圍棋的哲學內涵,比如“空”、“氣”、“勢”等概念在圍棋和中國哲學中的對應關係。也許,作者還會從美學的角度去分析圍棋的藝術性,比如棋盤的構成、棋子的擺放所形成的視覺衝擊力,以及棋局的跌宕起伏所帶來的情感體驗。這本書應該能為我提供一個更全麵、更立體的視角,讓我理解圍棋在中國文化中究竟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又為何能經久不衰,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評分讀這本書的初衷,是被它獨特的視角所吸引。我們通常談論圍棋,更多的是它的規則、策略,或者是那些棋壇上的傳奇人物。然而,這本書似乎在試圖將圍棋從棋盤上解放齣來,讓它迴歸到它在中國文化中的原生土壤。我很好奇,作者將如何把棋盤上的黑白子與中國的詩詞歌賦、哲學思想、甚至社會倫理巧妙地聯係起來?它是否會像抽絲剝繭般,層層揭示圍棋在中國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會不會有關於“棋道”的論述,探討那些超越勝負的更高層麵的追求?我對書中可能齣現的案例分析充滿瞭期待,比如,如何從一盤棋中解讀齣某種古代政治鬥爭的縮影,或者如何從圍棋的布局中看到宇宙運行的規律。我想象中的這本書,應該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引導,一種審美的體驗,一種對中華文明獨特魅力的深度挖掘。它應該能讓我重新審視圍棋,不再僅僅將其視為一項競技活動,而是將其看作是一種文化符號,一種精神的象徵。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帶有的“精裝”二字,這通常意味著內容上的嚴謹與品質上的保證。我理解,這不僅僅是一本普及性的讀物,而可能是一部深入研究的學術著作。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對圍棋起源的最新學術觀點,以及它在中國各地傳播和演變的具體情況。例如,不同地域的圍棋文化是否有差異?它又是如何被不同階層的人所接受和理解的?我很感興趣的是,作者是否會提及一些鮮為人知的圍棋故事,或者是那些與圍棋相關的古代傳說和民俗。除此之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曆史的陳述,而是能夠觸及圍棋與當下中國文化的關係,它在現代社會中是否依然具有生命力?它又如何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看到圍棋在中國文化復興中的潛在價值,以及它在構建民族認同感方麵可能扮演的角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