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科学原来是这样(我的本搞笑科普漫画书)
定价:75.00元
作者:侯海博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02540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我的本搞笑科普漫画书:科学原来是这样》正是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它汇集了孩子们想知道的科学问题,通过漫画中的人物故事将孩子心中的疑问一一提出,并在后面“哈哈!原来如此”一栏中答疑解惑,让孩子有一种参与感,让他们像是和书中几个小朋友一起思考问题一起得到答案一样。
目录
你必须知道的科学原理
001.火车轨道下方为什么铺着小石子
002.为什么手摸到冰块会被粘住
003.饼干袋为什么胀鼓鼓的
004.剥洋葱的时候为什么会流泪
005.为什么有些药需在饭后30分钟服用
006.废旧电池为什么要单独回收
007.为什么有的人喝酒会脸红
008.为什么用煤气热水器洗澡时
009.不容易闻到泄漏的煤气味
010.看电视会让视力变差吗
011.鲜牛奶为什么多用利乐包来包装
012.为什么螃蟹和虾煮熟之后会变红
013.猫的胡子有什么用途
014.圣诞树上的小灯为什么会眨眼睛
015.什么颜色的汽车比较容易被撞到
016.汽车轮胎为什么是黑色的
017.狗为什么喜欢伸出舌头
018.砂糖为什么放久了也不会变坏
018.上了年纪为什么容易打呼噜
019.为什么火车轨道的接合处要留缝隙
020.人为什么要眨眼睛
021.坐车为什么会晕车
022.纸张放久了为什么会变黄
023.天冷的时候为什么嘴唇会发紫
024.蛐蛐为什么在夜晚的时候叫
025.麻雀天里以后干什么
科学一做就通:自制酸奶
小心香皂泡沫
科学小观察:血型和种类
鱼的皮肤
026.空杯子能够放大声音吗
027.为什么湿沙子比干沙子颜色深
028.用什么方法能通过毛玻璃看见东西
029.为什么栅栏能变得“透明”
030.为什么迷彩服会成为世界各国基本的作战服
031.为什么通过望远镜可以看见远处的物体
032.肥皂泡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033.闹钟在水里还能发出声音吗
034.为什么白天天空是蓝色的,而傍晚会有红霞
035.为什么人们在夏天喜欢穿白色衣服
036.录音带中的声音为什么听起来不像自己的
037.红绿蓝混合会是什么颜色
038.子为什么会唱歌
039.通过海螺壳听到的是海浪的声音吗
040.哪种物质传声快
041.空调房间的什么地方凉快
042.哪种颜色的冰融化得快
043.赛车驶近和驶远时的声音为什么不同
044.影子遇到障碍物后会怎样
045.多高的镜子才能照出全身
046.为什么下雪时感觉宁静呢
047.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048.灯泡为什么能发光
科学一做就通:声音的奥秘
大喇叭音质美
科学小观察:烟花的声音
吸管断了
049.怎样测出你的拳头的大小
050.风从哪个方向吹来会使湖岸边的水温升高
051.冰柱为什么有粗有细
052.沸腾的水为什么有很多气泡翻上来
053.停止打气后,打气筒的手柄会自己下落吗
054.浮冰融化后水面会升高吗
055.鸡蛋能在小杯子里翻筋斗吗
056.空瓶子倒置在水中会怎样
057.突然被放了气的气球会往哪边飞
058.一片积水的力量有多大
059.水会从倒置的瓶子的小孔里流出来吗
060.暖水瓶为什么能保温
061.放在倒置于水中的杯底的手绢会变湿吗
062.为什么吸管里的水会上升
063.报纸上的水印儿多是什么形状
064.把杯子倒置时,放在杯口的塑料板会不会掉下来
065.网球为什么能弹得很高
066.放在瓶口的小纸球能被吹进瓶里吗
067.你能把硬币投进放在盛满水的大杯中的小杯里吗
068.硬币和小纸片谁先落地
069.鱼缸里的水为什么会变少
070.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071.云是哪儿来的
科学一做就通:霜的形成
在有暖气的屋里吹风扇
科学小观察:晒过的棉被很舒服
湿衣服的水不见了
072.为什么电池放久了会失效
073.收音机为什么能收到电台广播
074.静置的磁铁的磁极朝向哪个方向
075.飞机上为什么禁止使用移动电话
076.为什么微波炉加热食品非常快
077.磁体折断后,N极和S极会怎样
078.人为什么会触电
079.怎样才能看见磁感线的图形
080.磁体能吸引哪些物体
081.磁铁能把水里的铁钉吸起来吗
082.电话是怎样传递声音的
083.哪种电池的电压高
084.锅盖上的把手为什么不会很烫
085.家庭电路的电是从哪儿来的
086.金纸、银纸能导电吗
087.被太阳晒过的金属为什么烫手
088.铅笔芯能导电吗
089.手指尖能产生闪电吗
090.为什么太阳光能够使马达转动
091.土豆导电吗
092.小鸟为什么不会触电
093.把电池反装会怎样
094.摩擦后的气球能飞到天花板上吗
科学一做就通:曲别针的南北极
让汽车跑走来
科学小观察:自动检票机的秘密
松弛的电线
……
动物、植物、人体的探索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认为,学习科学是一件严肃而需要天赋的事情,直到我读了这本《科学原来是这样》。这本书完全刷新了我对科学的认知,它用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幽默的方式,将那些原本看似高深莫测的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甚至妙趣横生。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科学原理巧妙地融入到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漫画故事中。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文字描述,而是通过夸张而富有表现力的画面,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读者在哈哈大笑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科学的奥秘。 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一些基本物理定律时所采用的“脑洞大开”的方式。比如,在讲解“能量守恒定律”时,它画了一个因为吃了太多零食而变成一个“能量球”的小朋友,身体不断膨胀,最后因为能量过载而“爆炸”的搞笑场景,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漫画的构图和分镜都极具巧思,每一页都充满了视觉冲击力。同时,它也没有因为漫画的形式而牺牲内容的严谨性,讲解的知识点都经过仔细考证,既保证了趣味性,又保证了科学的准确性。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科学发烧友”,对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科学问题,现在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个引路人,引导我走进了科学的奇妙世界。对于那些想要轻松愉快地学习科学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错过的选择。”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科学的漫画书,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科学观都被颠覆了。以前总觉得科学是属于少数人的,是那些天才科学家们才能触及的领域,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了。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亲民、非常幽默的方式,把那些曾经让我望而却步的科学知识,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情节。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使用那些复杂的术语和晦涩的语言,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漫画和通俗易懂的比喻,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具象化。例如,在讲解“惯性”的时候,它没有枯燥地列举公式,而是画了一个运动员在比赛中突然停下来,身体却向前倾的场景,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是惯性,而且还因为画面太逗而笑出声。 我特别喜欢它把科学原理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比如,它解释了为什么飞机能够在天上飞,为什么我们会在晚上看到星星,甚至是一些我们经常遇到的生活小妙招背后的科学道理。这些都让我觉得科学无处不在,它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也非常巧妙,它不像传统的科普读物那样按部就班地介绍知识点,而是将科学知识融入到一个个小故事、小段子里,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收知识。而且,漫画的人物设定也非常有趣,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读起来就像在看一本精彩的连环画,根本停不下来。 总而言之,这本书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形式,消除了我对科学的距离感,让我觉得科学原来可以这么有趣,这么贴近生活。它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我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本书,它是我近期读过最令人惊喜的一本了!”
评分“哇塞!这本科普漫画真的把我征服了!我平常对科学知识,特别是那些有点深奥的理论,一直都是敬而远之的。总觉得那些公式、定理什么的,看得我头晕眼花,提不起一点兴趣。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它不像那些枯燥乏味的教科书,用一种特别接地气、特别幽默的方式把复杂的科学概念讲得明明白白。 我最喜欢的是它把一些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比如彩虹的形成、为什么会下雨、甚至是我们为什么会打喷嚏,都用漫画的形式生动地描绘出来,而且还附带了科学原理的解释。每次看到那些搞笑的漫画人物把科学原理演得活灵活现,我都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而且,它讲的很多东西,真的就是“原来是这样”!很多我以前模模糊糊的概念,在这本书里一下子就清晰了。 比如,关于光合作用那一部分,我之前一直觉得就是植物晒太阳然后变绿,但这本书里用一个拟人化的叶子形象,把光、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能量和氧气的过程,画得又有趣又好理解。还有关于万有引力,不再是牛顿那个苹果掉下来的冷冰冰的故事,而是通过一些夸张又好玩的场景,让我们体会到引力的神奇。 这本书的漫画风格也非常讨喜,线条流畅,色彩鲜明,人物表情夸张到位,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而且,它并没有因为是漫画就牺牲科学的严谨性,里面的知识点都是经过精心考证的,讲解也非常到位。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科学感到畏惧的“小白”了,反而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开始主动去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总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科普读物,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能从中找到乐趣和知识,强烈安利!”
评分“坦白说,我一直是个对科学有点“畏难情绪”的人,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深奥的理论,总让我觉得脑袋疼。但最近偶然翻到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从来没想过,科学原来可以这么好玩、这么容易理解。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它完全颠覆了我对科普读物的刻板印象。它没有用那些一本正经的腔调,而是用一种特别接地气、甚至有点“不正经”的幽默感,把各种科学原理讲得淋漓尽致。我最喜欢的就是它把科学问题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比如说,在讲到“热胀冷缩”的时候,它没有直接给公式,而是画了一个倒霉蛋因为夏天穿了件紧身衣,结果因为身体膨胀而衣服裂开的搞笑场景,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原理。还有讲到“摩擦力”的时候,它用了一个企图偷东西的小贼因为脚底打滑而摔个狗啃泥的画面,让我忍俊不禁的同时,也牢牢记住了摩擦力的重要性。 而且,这本书的漫画风格也是我非常喜欢的。画风活泼,色彩鲜艳,人物表情夸张,每一页都充满了趣味性。它能够把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分子运动”或者“电磁感应”,通过形象的漫画形象,变得直观易懂。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解锁了很多曾经让我困惑的科学知识。它没有给我留下“学到了多少知识”的负担,反而让我觉得科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一点都不神秘,而且充满了乐趣。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宝藏”级别的科普读物,强烈推荐给所有曾经和我一样,对科学感到“无从下手”的朋友们!”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科学的印象都是严肃、枯燥、远离生活,仿佛是属于少数精英的领域。直到我偶然间接触到了这本书,我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书以一种我从未想象过的方式,将科学的魅力展现在我面前,让我深深着迷。 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反差萌”。一方面,它探讨的是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但可能从未深入思考过的科学现象;另一方面,它采用的却是极具娱乐性的漫画形式,将原本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的科学知识,变得轻松有趣,如同日常闲谈一般。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内容上的“接地气”。书中举的例子,往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能观察到的,比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我们在吃辣的时候会流眼泪,甚至是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都被赋予了生动的漫画情节。这让我感觉科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漫画的风格也十分讨喜,人物形象鲜明,表情生动,每一页都充满了幽默感,让我忍不住捧腹大笑。而且,它并不是单纯的“卖弄”搞笑,而是将科学原理巧妙地融入到幽默情节中,让我在笑声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复杂的概念。 这本书成功地打破了我对科学的“刻板印象”,让我认识到科学原来可以如此亲切、如此有趣。它不仅仅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我愿意去主动了解更多关于科学的知识。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阅读体验,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科学感兴趣,或者曾经对科学感到“无感”的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