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扩展频谱通信系统原理
定价:119.90元
售价:81.5元,便宜38.4元,折扣67
作者:Don Torrieri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180879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托列里编著的这本《扩展频谱通信系统原理(第2版)》系统阐述了扩谱通信中的编码调制、扩谱码同步、分集接收、扩谱信号检测、迭代信道检测等一系列基础问题,重点论述了扩谱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本书内容全面深入,概念清晰,理论分析严谨,仿真、习题和参考资料丰富,是当前*的扩谱通信基础理论著作之一。
章 信道编码与调制
1.1 分组码
1.1.1 硬判决译码的错误概率
1.1.2 软判决译码与脉冲幅度调制的编码度量
1.1.3 正交信号的编码度量
1.1.4 无编码的FSK符号度量和错误概率
1.1.5 性能实例
1.2 卷积码与格型码
1.2.1 契尔诺夫界
1.2.2 网格编码调制
1.3 交织器
1.4 经典级联码
1.5 Turbo码
1.5.1 MAP译码算法
1.5.2 并行级联Turbo码
1.5.3 串行级联Turbo码
1.6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1.6.1 非规则重复累加码
1.7 迭代解调与译码
1.7.1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
1.7.2 仿真实例
思考题
第2章 直接序列扩谱系统
2.1 定义和概念
2.2 扩谱序列和波形
2.2.1 二进制序列
2.2.2 移位寄存器序列
2.2.3 大序列
2.2.4 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
2.2.5 特征多项式
2.2.6 长非线性序列
2.2.7 码片波形
2.3 BPSK调制系统
2.3.1 载波频率上的单音干扰
2.3.2 一般的单音干扰
2.3.3 高斯干扰
2.4 四进制系统
2.4.1 采用信道编码的系统
2.5 脉冲干扰
2.6 基于带通匹配滤波器的解扩
2.6.1 非相干直扩系统
2.6.2 抗多径相干系统
2.7 窄带干扰的消除
2.7.1 自适应滤波器
2.7.2 时域自适应滤波
2.7.3 变换域处理
2.7.4 非线性滤波
2.7.5 自适应ACM滤波器
思考题
第3章 跳频扩谱系统
3.1 概念和特征
3.2 正交FSK跳频
3.2.1 软判决译码
3.2.2 多音干扰
3.3 CPM和DPSK调制的跳频系统
3.4 混合扩谱系统
3.5 部分频带干扰下的编码
3.5.1 RS编码
3.5.2 网格编码调制
3.5.3 Turbo码和LDPC码
3.6 频率合成器
3.6.1 直接频率合成器
3.6.2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
3.6.3 间接频率合成器
思考题
第4章 扩谱码同步
4.1 扩谱序列的捕获
4.1.1 匹配滤波器捕获
4.2 顺序搜索捕获
4.2.1 均匀分布下的均匀搜索
4.2.2 连续计数双驻留捕获
4.2.3 单驻留和匹配滤波捕获
4.2.4 上下双驻留捕获
4.2.5 惩罚时间
4.2.6 其他搜索策略
4.2.7 捕获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
4.2.8 替代分析
4.2.9 非连续及序贯搜索
4.3 捕获相关器
4.4 扩谱码跟踪
4.5 跳频图案
4.5.1 匹配滤波器捕获
4.5.2 顺序搜索捕获
4.5.3 跟踪器
思考题
第5章 衰落与分集
5.1 路径损耗、阴影和衰落
5.2 时间选择性衰落
5.2.1 衰落速率和衰落持续时间
5.2.2 空间分集和衰落
5.3 频率选择性衰落
5.3.1 信道冲激响应
5.4 衰落信道的分集
5.4.1 优阵列
5.4.2 大比合并
5.4.3 相干二进制调制及其度量
5.4.4 等增益合并
5.4.5 选择分集
5.4.6 发射分集
5.5 信道编码
5.5.1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
5.6 Rake解调器
5.7 分集和扩谱技术
5.8 多载波直扩系统
5.8.1 MC—CDMA系统
5.8.2 采用频域均衡的DS—CDMA系统
思考题
第6章 码分多址接入
6.1 DS/CDMA的扩谱序列
6.1.1 同步通信
6.1.2 异步通信
6.1.3 误符号率
6.1.4 复四进制序列
6.2 扩谱序列系统
6.2.1 Jensen不等式
6.2.2 基于BPSK的直扩系统
6.2.3 四相直扩系统
6.3 蜂窝网络和功率控制
6.3.1 小区间上行链路干扰
6.3.2 中断分析
6.3.3 本地平均功率控制
6.3.4 误比特率分析
6.3.5 多普勒扩展对功率控制精度的影响
6.3.6 下行链路功率控制和中断
6.4 跳频多址接入
6.4.1 异步FH/CDMA网络
6.4.2 Ad hoc网络和蜂窝移动网络
6.4.3 Ad Hoc网络
6.4.4 蜂窝网络
6.5 多用户检测器
6.5.1 优检测器
6.5.2 去相关检测器
6.5.3 小均方误差检测器
6.5.4 自适应多用户检测器
6.5.5 干扰抵消器
6.5.6 跳频多用户检测器
思考题
第7章 扩谱信号的检测
7.1 直扩信号的检测
7.2 能量检测器
7.2.1 噪声功率估计
7.2.2 其他实现问题
7.3 跳频信号的检测
7.4 信道化能量检测器
思考题
第8章 采用迭代信道估计的扩谱系统
8.1 期望大化算法
8.1.1 固定点迭代
8.2 直扩系统
8.2.1 编码、调制及信道估计
8.2.2 迭代接收机结构
8.2.3 EM算法
8.2.4 有准确相位信息的接收机
8.2.5 无相位信息的接收机
8.2.6 盲PACE估计的折中
8.2.7 仿真结果
8.3 信息论导论
8.4 鲁棒跳频系统
8.4.1 系统模型
8.4.2 解调器度量
8.4.3 信道估计器
8.4.4 调制指数的选择
8.4.5 存在部分频带干扰时的性能
8.4.6 异步多址接入干扰
思考题
附录A 常见信号的特征
A.1 带通信号
A.2 平稳过程
A.3 直接变频接收机
附录B 常见的概率分布
B.1 卡方分布
B.2 中心卡方分布
B.3 莱斯分布
B.4 瑞利分布
B.5 指数分布
附录C 常见自适应算法的收敛
C.1 LMS算法
C.1.1 均值的收敛
C.1.2 失调
C.2 Frost算法
C.2.1 均值的收敛
索引
说实话,我一直对技术书籍的“可读性”持保留态度,很多专业书读起来就像在攻克一座技术堡垒,过程艰辛且充满挫败感。但这本让我有了耳目一新的体验。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即使在处理那些对非专业人士来说近乎天书的数学推导时,也能用一种鼓励和引导的语气来阐述。它没有采用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耐心的引导者。当我遇到一个难点,感到有些气馁时,读到下一段话,总能找到那种“坚持一下,你马上就能理解了”的鼓励,这种人文关怀在硬核技术书籍中实属难得。这让我在面对大量专业术语和复杂推导时,保持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和图表质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很多时候,一个精心制作的图表胜过千言万语的文字描述,这本书深谙此道。无论是信号的时域/频域波形对比图,还是系统结构框图,都绘制得极其精准和直观。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像多址接入技术那种复杂交织结构时所使用的可视化工具,让人能一眼看穿原本混沌不清的信号流向和资源分配机制。阅读过程中,我几乎不需要频繁地回翻前面的内容去对照理解,因为当前的图示已经足够强大地支撑了当前章节的讲解。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阅读效率,也降低了理解复杂概念时的认知负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引人注目,色彩搭配既专业又不失现代感,那种深邃的蓝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拿到手的时候,沉甸甸的感觉就让人觉得这是一本有料的干货。我之前对这个领域只是一知半解,很多概念都是断断续续地从网上拼凑起来的,所以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系统性强的教材。这本书的排版清晰,章节划分逻辑性很强,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学习路径。特别是它在引入新概念时,总会先从宏观的背景和意义讲起,而不是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我的学习门槛。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梳理历史脉络上的用心,能够让人清楚地看到这项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成熟阶段的。
评分我必须赞扬一下这本书在深度上的把握。它在基础理论的阐述上做到了扎实可靠,完全可以作为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阶段的入门教材。然而,它并没有止步于此,在涉及一些前沿和复杂的子领域时,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他们会提供足够的理论深度,让你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但同时又会适当地点到为止,指出该领域更深入的研究方向和目前存在的挑战。这种“既要给你鱼,又要教你如何钓鱼”的教学思路,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深挖特定技术点的兴趣。我甚至在书的最后几页,发现了一些关于未来频谱管理趋势的讨论,这对我规划接下来的研究方向非常有启发性。
评分这本书的论述风格真是太对我的胃口了。它不像某些教科书那样干巴巴地堆砌公式和定义,而是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工程上的考量来佐证理论。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反而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分享他的实战心得。举个例子,在讲解某个调制方案的性能分析时,作者不仅仅给出了数学推导,还详细分析了在不同信道模型下,这些方案的优劣势和实际应用中的取舍标准,这种贴近实际的分析视角,对我这种更偏向应用层面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啃一本冷冰冰的技术手册,而是在进行一次深入的行业洞察之旅,对未来技术选型的判断力都有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