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学问答

趣味物理学问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别莱利曼 著
图书标签:
  • 物理学
  • 趣味科普
  • 问答
  • 科学普及
  • 青少年
  • 知识
  • 益智
  • 学习
  • 实验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41897
商品编码:29689961369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趣味物理学问答

定价:29.00元

作者:别莱利曼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53418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世纪50年始引进别莱利曼的系列作品。早期出版的系列作品影响了几代读者,广受好评,多次获奖,长销不衰。然而,近年来,市场中也出现了别莱利曼作品多种多样的“翻刻版”,甚至是“改写版”,这样的读物破坏了作品的逻辑性、准确性和流畅,对学习者来说是有害无益的。为满足读者对高品质图书的需要,中国青年出版社重新修订已出版的系列作品内容,全面整理、甄选别莱利曼的其他作品,组织翻译了《趣味数学世界》等作品,还特别收录了《趣味迷宫》《趣味七巧板》等单行专辑——这些趣味无穷的学习单元是与中国读者见面。经过重新改版整理的“别莱利曼趣味科学作品全集”,共11册,分为三卷:物理卷、数学卷、天文卷。现在将*为、准确、全面的“别莱利曼趣味科学作品全集”奉献给读者,希望大家能在这位科普大师的引导下轻松跨入科学之门。

内容提要


《趣味物理学问答》是俄罗斯科普作家别莱利曼百余部作品之一。在物理学领域,存在一个很常见的奇怪现象——很多对物理感兴趣的读者都去过早地关注物理学科领域的*成果。很少有人去关注并巩固自己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很多人认为物理学的基础就是能背下一些定律、公式等,物理学的发展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没有坚实的物理学基础你无法正确、完整地理解物理学新进展。《趣味物理学问答》可以被看作一本涉猎较广的物理学“问答测验”,它能帮助测验出善于思考的读者实际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程度。书中的问题虽然乍看简单,但实际上答案经常让读者意想不到——每个人都准备脱口说出答案,但答案却是错误的。原因就在于读者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掌握那些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貌似已经“掌握”的知识。本书旨在告诉读者,基础物理领域的内容远比很多人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并且纠正那些平时常见的错误的物理学观点。希望通过这样的“趣味问答测验”,鼓励读者批评性地“温故”并认真检测自己的物理学知识,从而轻松地走进物理学的大门。

目录


章 力学1.1 比米更长的长度单位~31.2 升和立方分米~31.3 小的长度单位~31.4 大的长度单位~51.5 轻金属,比水还轻的金属~61.6 密度大的物质~81.7 无人岛上~91.8 蜘蛛丝的重量~101.9 埃菲尔铁塔模型~111.10 手指上的1000个大气压~121.11 昆虫的力气达10000个大气压~131.12 河上的桨手~151.13系在气球上的旗子~161.14水面上的波纹~161.15瓶子和轮船~171.16惯性定律和生物~181.17运动和内力~191.18摩擦是一种力~201.19摩擦和动物的运动~201.20绳索的拉力~211.21马德堡半球~231.22弹簧秤~241.23在秤盘上蹲下~251.24在气球里~251.25瓶子里的苍蝇~261.26麦克斯韦摆轮~271.27火车上的木工水平仪~311.28蜡烛火焰的偏移~341.29被折断的杆~341.30两根弹簧~351.31杠杆~361.32在秤盘上~361.33垂弛的绳子~371.34被困的汽车~391.35摩擦力和润滑剂~401.36掷向空中和沿着水面~401.37物体降落~421.38延迟跳伞~431.39朝哪个方向扔瓶子?~451.40抛出车外~461.41三枚~461.42物体被掷出后所经过的路径~471.43的大速度~481.44跳水~491.45位于桌沿上~491.46在坡面上~521.47两只球~531.48两个圆柱体~571.49天平上的沙漏~611.50漫画中的力学~641.51滑轮上的重物~651.52圆锥体的重心~661.53在降落的电梯舱内~661.54向上加速落体~691.55水中的茶叶~711.56秋千上~721.57引力的悖论~751.58铅垂线的方向~78第二章 液体的性质2.59 水和气体~83 2.60 轻的液体~83 2.61 阿基米德的命题~84 2.62 水的压缩性~862.63向水射击~872.64水中的电灯泡~882.65漂浮在水银中~882.66陷入流沙中~902.67液体成球形~932.68水珠的重量~942.69液体在毛细管中的高度~952.70在倾余的管中~962.71移动的两滴液体~962.72浸在容器底部液体中的木板~982.73表层张力消失~992.74表面压力~992.75自来水龙头~1002.76流速~1032.77-78与浴缸有关的问题~1042.79水漩涡~1152.80春汛和枯水期~1182.81波浪~120第三章 气体的性质3.82空气的第三种主要成分~1233.83重的气体~1233.84我们能承受20吨的压力吗?~1243.85呼气时所用的力~1253.86气体的压强~1263.87倒置水杯中的水~1263.88飓风和蒸汽~1293.89哪个含氧气更多些?~1303.90水中的气泡~1303.91为什么云层不会掉落?~1313.92子弹和球~1323.93为什么可以称出气体的重量?~1343.94模仿大象~1353.95在平流层中气球吊篮中的压强~1393.96向气球的悬篮中导入绳子~1403.97悬挂在天平上的气压计~1403.98空气中的虹吸现象~1413.99真空中的虹吸现象~1443.100气体的虹吸现象~1473.101用抽水机向高处汲水~1483.102气体的流动~1493.103无功耗发动机的设计方案~1503.104开水灭火~1513.105储罐问题~1523.106大洋底部的小气泡~1523.107真空中的锡格涅水车~1533.108干燥空气和湿润空气的重量~1543.109大真空度~1563.110“真空”是什么~1563.111大气为什么存在?~1583.112没有将储气罐充满的气体~159第四章 热现象4.113华氏温度计的由来~1634.114温度计上刻度的长度~1644.115使温度计足以测量750℃高温的方法~1644.116温度计上的度数划分~1654.117钢筋混凝土的热膨胀率~1674.118热膨胀率大的物体~1674.119热膨胀率小的物质~1684.120一些反常的热膨胀~1694.121铁板上的洞~1694.122热膨胀的力量~1714.123水管里的小气泡~1724.124空气的流动~1734.125雪和木头的导热率~1754.126铜器皿和生铁器皿~1754.127冬天涂上腻子的窗框~1764.128在有炉火的房间里~1774.129河底的水~1774.130河水的结冰~1784.131为什么上层的空气要比下面的冷?~1794.132加热的速度~1824.133火焰的温度~1834.134为什么钉子在火里不会熔化?~1834.135什么是“卡路里”?~1844.136对三种状态下的水进行加热~1854.137加热1立方厘米的铜~1854.138比热容大的物质~1864.139食品的比热容~1864.140熔点低的金属~1874.141熔点高的金属~1884.142受热的钢材~1884.143放在冰里的水瓶子~1894.144冰能够沉到水底吗?~1904.145管道里水的结冰~1914.146冰到底有多滑~1914.147冰溶点的降低~1924.148干冰~1934.149水蒸气的颜色~1954.150水的沸腾~1954.151蒸汽加热~1974.152手里沸腾的茶壶~1984.153炸的和煮的~1994.154手里的热鸡蛋~2004.155风与温度计~2004.156“冷墙定律”~2014.157木柴的燃烧值~2024.158和煤油的燃烧~2034.159火柴燃烧的热量~2044.160用熨斗清除油斑~2054.161食用盐的可溶性~206第五章 声现象与光现象5.162雷声~2095.163声音与风~2105.164声波的压力~2125.165为什么木门挡住了声音?~2135.166声音的折射镜~2145.167声音的折射~2155.168壳状物里的声音~2165.169音叉和共振器~2165.170声波到哪里去了?~2175.171光线的可见度~2175.172日出~2195.173电线的影子~2215.174云的影子~2235.175在月光下读书~2245.176黑色的丝绒和白色的雪~2255.177星星和烛光~2265.178月亮的颜色~2265.179为什么雪是白色的?~2275.180擦亮的靴子会闪的光?~2285.187阳光和彩虹中有几种颜色~2305.182穿过带颜色的的玻璃~2325.183金子颜色的变化~2335.184白天和夜晚的照明~2335.185天空的颜色~2345.186生命在宇宙空间中的传播~2365.187红色信号灯~2375.188折射率与密度~2385.189两种透镜~2395.190地平线附近的光~2405.191用带孔的硬纸板做的“放大镜”~2435.192太阳常数~2445.193什么东西黑?~2455.194太阳的温度~2465.195宇宙空间里的温度~248第六章 其他一些问题6.196磁性金属~2556.197磁体的分类~2556.198秤盘上的铁块~2566.199电磁引力和斥力~2586.200人体的带电现象~2586.201灯丝的电阻~2596.202玻璃的电阻~2596.203频繁开灯带来的后量~2606.204灯丝~2606.205闪电的长工~2616.206线段的长度~2616.207在电梯上~2626.208《小棍子》的用途~2626.209两个城市~2646.210海底的瓶子~2646.211约翰松背标尺~2666.212封闭瓶子里的烛光~2676.213测温计年表~2706.214温度计的发明者~2706.215地球的质量~2716.216太阳系的运行~2726.217向往飞向月球~2736.218失重状态下的人~2756.219开普勒第三定律~2766.220永恒的运动~2786.221人类机体和热源~2796.222流星为何会发光?~2826.223工厂区的雾~2856.224烟,尘,雾~2866.225月和云~2876.226水分子的能量~2876.227零度下的热运动~2886.228我们能制造出零度环境吗?~2896.229什么是真空~2906.230宇宙物质的平均温度~2926.231千万分之一克~2956.232一升酒精在大海里~2966.233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2976.234氢原子的质量和地球的质量~2986.235分子的大小~2986.236电子和太阳~2996.237宇宙的大小~300

作者介绍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Я. И. Перельман,1882~1942)是一个不能用“学者”本意来诠释的学者。别莱利曼既没有过科学发现,也没有什么称号,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但是他的作品的印刷量足以让任何一个成功的作家艳羡不已。
别莱利曼诞生于俄国格罗德诺省别洛斯托克市。他17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0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林学院,之后便全力从事教学与科学写作。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学》,这为他后来创作的一系列趣味科学读物奠定了基础。1919~1923年,他创办了苏联份科普杂志《在大自然的工坊里》,并任主编。1925~1932年,他担任时代出版社理事,组织出版大量趣味科普图书。1935年,别莱利曼创办并运营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趣味科学之家”博物馆,开展了广泛的少年科学活动。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别莱利曼仍然坚持为苏联军人举办军事科普讲座,但这也是他几十年科普生涯的后奉献。在德国侵略军围困列宁格勒期间,这位对世界科普事业做出非凡贡献的趣味科学大师不幸于1942年3月16日辞世。
别莱利曼一生写了105本书,大部分是趣味科学读物。他的作品中很多部已经再版几十次,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至今依然在全球范围再版发行,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凡是读过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读物的人,无不为他作品的优美、流畅、充实和趣味化而倾倒。他将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完全结合,将生活实际与科学理论巧妙联系:把一个问题、一个原理叙述得简洁生动而又十分准确、妙趣横生——使人忘记了自己是在读书、学习,而倒像是在听什么新奇的故事。
1959年苏联发射的无人月球探测器“月球3号”传回了人类历史上张月球背面照片,人们将照片中的一个月球环形山命名为“别莱利曼”环形山,以纪念这位的科普大师。

文摘



序言



《奇妙物理的世界:从日常到宇宙的思索》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探索物理学迷人领域的旅程。你是否曾凝视夜空,好奇星辰为何闪耀,行星又如何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你是否曾在厨房里,疑惑水为何会沸腾,微波炉又是如何加热食物?你是否曾在公园里,观察到孩子玩耍时,秋千为何能来回摆荡,皮球落地为何会弹起?这些看似寻常的现象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物理学原理。 本书将带领你穿越宏观的宇宙尺度,感受引力的宏大力量,理解黑洞的神秘莫测,以及宇宙膨胀的惊人事实。我们将一同探索恒星的诞生与死亡,探究宇宙的起源与演化,让你对我们所处的浩瀚宇宙有更深邃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会潜入微观的粒子世界,揭示原子、分子是如何构成的,光又是以怎样的形式传播。你将了解到量子力学的奇特之处,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从电子的波动性到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我们将一一剖析那些构成万物最基本单元的秘密。 本书并非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以一种轻松、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复杂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我们避免使用过于艰深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的例子和发人深省的思考题,来激发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你无需拥有深厚的物理学背景,只需一颗对世界充满疑问的心,就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乐趣和启发。 我们将从最基本的力学开始,讲解牛顿三大定律如何解释我们身边物体的运动。你会了解到惯性、加速度、力的相互作用等概念,并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为什么汽车需要安全带?为什么用力推门比轻轻推更容易打开?这些问题都将在我们对力学的探讨中得到解答。 接着,我们将深入到热学领域。你会了解温度、热量、能量的转化,以及物质的状态变化。从冰融化成水,到水蒸发成蒸汽,我们将探讨分子运动的规律。你还会了解到内能、功、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这些定律不仅解释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也关乎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 电学和磁学是物理学中另一对迷人的姐妹学科。我们将探索电荷的性质,电流的产生,以及电压、电阻等概念。你将理解电路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灯泡会发光,电器又是如何运作的。然后,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磁场的奥秘,了解磁铁为何能相互吸引或排斥,电和磁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更是为我们现代电力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光的奥秘也将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探讨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理解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以及透镜和棱镜是如何工作的。你还会了解到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以及颜色是如何产生的。从彩虹的形成到照相机的原理,光的物理学将带你领略视觉的奇妙。 声学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将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我们如何听到声音。你会了解到声速、频率、振幅等概念,并理解它们与音高、响度的关系。从乐器的发声原理到超声波的应用,声音的物理学将打开你全新的听觉世界。 本书还将触及一些更前沿的物理学概念,但会以最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介绍。例如,我们将浅显地介绍相对论,让你体会到时间、空间和物质之间的奇妙关系,以及引力如何扭曲时空。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mc²,更是揭示了物质与能量之间的深层联系,为核能的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量子力学的奇幻世界也将呈现在你眼前。我们将探索原子核的结构,了解电子的能级,以及量子叠加、量子纠缠等令人费解但又至关重要的概念。虽然这些概念听起来很抽象,但它们却是现代科技,如激光、半导体、核磁共振成像等的基础。 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希望点燃你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你的科学思维方式。你将学会如何观察,如何提问,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寻找证据,以及如何用逻辑去解释现象。这种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物理学,也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我们相信,物理学并非少数人的专属领域,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去探索和欣赏的精彩世界。通过本书,我们希望你能发现物理学的趣味所在,感受到它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从中获得知识、乐趣和智慧。 让我们一起,从最熟悉的事物出发,一步步揭开物理学的神秘面纱,感受这个世界运转的精妙规律。无论你是学生,还是对科学充满好奇的读者,相信你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你的那份惊喜与收获。准备好与我们一起,开启这场关于物理学的奇妙探索之旅了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真是太让我惊喜了!我本来只是随手翻翻,没想到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书里的那些物理学问题,听起来都好有意思,而且解答得也特别清楚明白。作者好像能把我脑子里那些关于世界的奇思妙想都挖出来,然后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给我听。比如说,书里提到了为什么下雨的时候地面会湿,这好像是个显而易见的事,但作者却能从水蒸气的形成,到雨滴的下落,再到和地面的相互作用,讲得头头是道。我从来没想过一个这么日常的现象背后,竟然有这么多物理原理在里面。而且,书里还有好多我平时生活中遇到过的,但一直没想明白的“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肥皂水能让玻璃擦得更干净,为什么有时候坐车会觉得晕,这些问题都能在书里找到答案。作者的语言非常生动有趣,一点都不枯燥,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个博学的朋友聊天一样,让人不知不觉就把知识学进去了。我感觉自己好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以后再看到什么奇怪的现象,我都会想,这本书里会不会有答案呢?

评分

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物理学这个通常被认为是“硬科学”的学科,变得既好玩又易懂。我一直认为,很多科普读物要么过于学术化,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要么过于浅显,缺乏深度。但这本书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里面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颗颗小小的种子,一旦被解答,就会在我脑海中生根发芽,让我对周围的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解释,比如为什么冰块会浮在水上,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彩虹是弧形的。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的物理原理却能让我们对自然界的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的笔触轻松幽默,常常在不经意间就点出关键。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玩一个智力游戏,你不断地被新的谜题所吸引,然后又在答案中获得满足感。它让我明白,科学并不一定意味着枯燥,也可以充满趣味和惊喜。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用那种教科书式的枯燥讲解,而是把那些复杂的物理概念,拆解成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我尤其喜欢它处理那些“是不是真的?”或者“有没有可能?”的疑问的方式。它会先抛出一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设想,然后一步步地引导你去思考,去分析,最终揭示出背后的科学原理。举个例子,书里问“如果把地球掏个洞,人跳进去会怎么样?”光听这个问题就够让人兴奋的了,但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一个结论,而是从引力、摩擦力、空气阻力等等角度,一层层地剖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既有科学依据,又充满了想象力。这让我觉得,物理学并不仅仅是公式和定律,更是对我们所处世界的一种深刻的理解方式。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回味作者的论述,然后忍不住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试着去用书中学到的知识去解释。这种思考的乐趣,是很多其他科普读物无法比拟的。它不是简单地把知识喂给你,而是激发你去主动探索和思考。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的,那种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插画,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可以放松心情的书。读起来之后,发现它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书里的问题都非常有生活气息,而且提出的角度都很新颖,常常会让我发出“哦!原来是这样!”的感叹。我特别喜欢它里面那些关于“错觉”或者“反直觉”的物理学解释。比如,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站在一个倾斜的平面上,但实际上它是平的?书里会用视觉感知和重力感应的交互来解释。这种打破我们日常认知的方式,让我觉得特别有趣。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图文并茂,不会让人觉得有压力。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最温和的方式,把最精妙的物理学知识娓娓道来。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对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充满了乐趣。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有所改变,变得更加好奇和善于观察了。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真正理解物理学,而不是仅仅记住公式的书,而这本《趣味物理学问答》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用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将那些看似深奥的物理概念,融入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问题和解答中。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解释复杂问题时所展现出的逻辑性和清晰度。即使是一些我之前觉得很难理解的理论,在书里也能被拆解成易于消化的部分。比如,书中关于相对论的解释,虽然我无法完全理解其数学推导,但作者通过一些经典的思维实验和生活化的比喻,让我对它的核心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让我觉得,物理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被普通人理解和欣赏的。此外,这本书还鼓励读者去质疑和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它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你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