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
定价:39.00元
售价:26.5元,便宜12.5元,折扣67
作者:王志明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7507419344
字数:
页码:3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一书是由科普作家通过精心收集整理、编辑而成的一部比较全面的世界之谜读物,《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汇集了过去已发现和近年来世界各地新发现的各种科学未解的事物和现象。书中所记载的各种未解之谜,可以彻底满足青少年读者的那种好奇心,如果他们将来能破译书中之谜,他们就将成为我们国家未来科学的栋梁人才。可以说,自然之大,宇宙之大,有多少谜底在等着青少年读者去认识、去探索、去揭开!
苍茫宇宙从何而来,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引人入胜的问题。几千年以前,我国就流传着盘古氏开天辟地的故事;西方则创造了一个“上帝”。《》里记载着,上帝用说话的方式要来了天地万物、光明和黑暗。当古代的人们无法解释一些干奇百怪的自然现象时,就编造神话,借助神灵的威力,这是可以理解的。
几千年过去了。历史发展到今天,关于宇宙的模型总算有了几个蕴藏着科学内涵的说法,其中有影响的是“大爆炸宇宙学”,它能够解释许多的已经观测到的事实。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观测到的宇宙”曾经有过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内,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着,物质密度也随之从密到疏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疏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其具体过程,可以这样来理解:宇宙早期,如同一个“原始火球”,它具有100亿度以上的高温和极大的密度。因为高温,“原始火球”很不稳定,大约在200亿年前,它终于爆炸了,整个体系刹那间快速膨胀着,宇宙间充满了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形态的物质。膨胀继续着,温度很快地降了下来。几分钟后,温度已下降到10亿度左右,这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宇宙中的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告一段落;降到几千度时,爆炸产生的强烈辐射进一步减退,宇宙间弥漫着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进而演化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直至人类今天看到的宇宙。有人想按比例尺画地图那样,将过去的近200亿年的宇宙演化历程浓缩在一年里,得出一个极为直观和有趣的“宇宙日历”:1月10曰,大爆炸,宇宙脱颖而出;5月1日,浩瀚的银河系诞生;9月9日,太阳系问世;9月14日,地球形成。9月24日,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出现;11月12日,绿色植物破土而出;12月26目,更高级的哺乳动物来到了这个世界。12月31日0时22分30秒,原始人类站在地球上;23分46秒,北京猿人开始用火;23分59秒,中国历史延续到春秋,宋代;24分,全球进入了迄今仍在继续的现代化社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类历史只不过是宇宙岁月中极其短暂的一瞬间。
宇宙的形成真的是这样的吗?目前,谁也不能够百分之百地肯定,但是比起其他宇宙模型的观点来,大爆炸宇宙学确实能较好地解释一些神奇的宇宙现象,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事实:
已观测到的宇宙间所有的天体年龄还没有发现超过或者等于200亿年的。这是因为它们都诞生在宇宙温度急剧下降之后,太阳不过是50亿年前的产物。
通过观测还发现,许多星系的光谱都有“红移”现象。天文学家们知道,当发光体向离开我们的方向运动的时候,人们接收到的光谱线就会移向红色的这一端。星系光谱的红移正意味着它们是在远离我们而去,或者说它们正在退行。退行。意味着宇宙在膨胀,这正如在吹气球的时候距离会因气球胀大而增大是一个道理。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退行的速度和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即距离越远,退行速度越快。这个规律被称之为“哈勃定律”。
《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它并没有用艰深的术语来吓退我,而是以一种极其亲切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将那些深奥的道理娓娓道来。我记得在读到关于人类意识的部分时,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书中通过各种有趣的案例和科学的推测,展现了意识的复杂性和神秘性,让我不禁感叹人类自身的奇妙。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是什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和“如何”。这种探究式的叙述,让我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枯燥的背诵。我常常会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停下来,拿出纸笔,记录下那些让我触动和启发我的想法。书中在谈及宇宙的浩瀚与生命的渺小时,那种宏大叙事的魅力,让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敬畏,同时也让我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巨大谜团的一部分,而探索这个谜团,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关于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新视角,让我更加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去拥抱未知。
评分拿到《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这本书,我其实是抱着一种“看看能有什么新东西”的心态。然而,它很快就超出了我的预期,用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我特别欣赏书中在探讨一些科学原理时,那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它不会让你感到知识的门槛过高,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将那些抽象的概念解释得清晰透彻。我记得在读到关于地球形成和演化的章节时,那些引人入胜的细节,让我仿佛置身于亿万年前的地球。那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我在其他书中很少感受到的。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局限于科普,它还触及了哲学、历史甚至是一些社会学的内容,将它们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宏大的知识网络。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所生活的大千世界,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每次读完一章,我都会感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又解开了一个小小的谜团。它激发了我对更多知识领域的兴趣,让我渴望去了解更多,去探索更多。这本书,让我觉得,了解世界,永远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而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继续向前。
评分当我捧起《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这本书时,并没有预设它会带给我怎样的震撼,只是出于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心。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自己仿佛被拉进了一个巨大的、充满奇思妙想的万花筒。书中对于各种现象的解读,常常会颠覆我固有的认知,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比如,它在讲解某些自然界的奥秘时,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让我更容易理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耐心和细致,他不会急于给出结论,而是层层剥开,引导读者一步步地接近真相,或者说,接近更多的问题。这让我有一种参与感,仿佛自己也在跟着作者一起进行一场智力探险。我曾经因为书中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而反复思考,甚至会和身边的朋友讨论。那种引发深度思考的能力,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本信息传递的书,更是一本能够激发你内在求知欲和批判性思维的工具。每次合上书本,我都会觉得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对世界的理解也更加多元。它让我明白,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精彩得多,而这份精彩,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评分《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这本书,在我阅读的过程中,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它的魅力在于,它没有给人一种“标准答案”的压迫感,而是鼓励读者去质疑,去思考,去形成自己的观点。我尤其喜欢书中在讲述一些古老文明的智慧时,那种穿越时空的对话感。它让我看到了人类在不同时代,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探索和理解,而这些智慧,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书中对某些自然现象的解释,常常会引入最新的科学发现,并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惊叹于科学的进步,也让我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了更深的敬畏。我常常会在阅读时,因为书中提出的一个新颖观点而反复推敲,甚至会和自己的经历进行对照,从中找到共鸣。它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看待问题角度的转变。它让我明白,世界的复杂性,恰恰是它最迷人的地方,而我们的好奇心,则是探索这一切的最好动力。这本书,让我觉得,求知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答案,更是为了享受探索本身的过程,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
评分这本书,名字叫《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书号是9787507419344。 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踏上了一段漫无边际的探索之旅,时而令人心潮澎湃,时而又沉浸在对未知的好奇之中。我记得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是被它那个充满神秘感的名字所吸引,仿佛里面藏着无数等待被揭开的秘密。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没有生硬的说教,也没有故弄玄虚的辞藻,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和、却又充满力量的语言,引导我去思考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从未真正理解过的事物。例如,书中对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那种宏大的视角,让我觉得自己是多么渺小,但又因为能够窥探到如此壮丽的图景而感到无比幸运。它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抛出了更多的问题,让我忍不住想要去追寻,去想象,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解。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片漆黑的森林里,突然看到了一束微弱的光,虽然看不清全貌,但知道那里一定有值得探寻的宝藏。而且,书中在探讨一些哲学性的议题时,常常会引用一些古老的传说或者科学的发现,将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体验非常独特。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停下来,静静地思考,然后又会被新的内容所吸引,继续向前。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只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让我学会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去感受生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