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环保设备:原理 设计 应用
定价:66.00元
作者:郑铭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4-01
ISBN:97875025314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内容提要
本书着重介绍了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振动与噪声控制等环保设备的原理、设计、运行、管理等知识。内容图文并茂,并适当结合设计实例,便于读者应用时参考。对每种设备介绍都尽可能结合外先进的环保工艺,给出设备特点、适用范围、设计参数、运行原理、管理与维护等。为便于读者应用时参考,本书还结合了部分工程设计实例。
本书可供环境工程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设备生产厂家、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阅。
目录
1 物理法废水处理设备
1.1 预处理设备
1.2 沉淀池
1.3 气浮装置
1.4 溶气气浮
1.5 离心分离设备
1.6 磁分离设备
2 化学法废水处理设备
2.1 混凝设备
2.2 电解槽
2.3 氯氧化设备
2.4 臭氧氧化设备
3 生化法废水处理设备
3.1 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设备
3.2 生物腊法基本原理
3.3 厌氧法废水处理设备
3.4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及设备
3.5 污泥处理设备
4 物理化学法废水处理装置
……
5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6 一休化中水回用装置
7 冷却塔
8 典型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实例
9 机械式除尘器
10 湿式除尘器
11 过滤式除尘器
12 电除尘器
13 废气净化设备
14 除尘脱硫一体化设备
15 集气罩与粉尘处理装置
16 噪声控制设备
17 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处置设备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城市可持续发展:智能交通与绿色建筑的融合》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城市发展就是盖高楼、修马路,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聚焦于城市内部的绿色转型,特别是智能交通系统和绿色建筑两大块。我以前对智能交通的理解仅限于自动驾驶,但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化公共交通网络、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它详细分析了共享出行、智能停车、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更让我感兴趣的是绿色建筑部分,作者不仅仅停留在节能减排的层面,而是从建筑材料的选择、能源效率的设计、雨水收集利用、屋顶绿化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甚至还探讨了如何将绿色建筑与社区生活相结合,打造宜居的生态城市。书中提到的案例,比如某某城市如何通过改造老旧建筑实现节能翻倍,以及某某城市如何构建智能交通网络,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环保,都让我印象深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如何运作的,也让我对未来的居住环境有了更清晰的想象。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废弃物管理与循环经济:从源头减量到资源再生》的书,真的是让人耳目一新!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垃圾处理就是一个把东西丢掉的事情,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它系统地介绍了废弃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理的全过程,并且重点强调了“源头减量”的重要性,比如如何通过产品设计、包装优化、消费模式的改变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更让我着迷的是“循环经济”的概念,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将废弃物视为宝贵的资源,通过回收、再利用、再制造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书中提供了大量不同行业的成功案例,比如某某企业如何通过回收塑料瓶制造新的服装,某某地区如何将厨余垃圾转化为生物能源,还有一些关于二手交易平台、共享经济模式如何促进资源循环的讨论,都非常具有启发性。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们如何处理垃圾,更是引领我们思考一种更可持续、更环保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让我对未来的“无废社会”有了更多的期待。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工业污染治理:先进技术的应用与挑战》的书,说实话,这书的专业性挺强的,但读起来却意外地引人入胜。我本身是在化工行业工作,对工业废弃物处理一直很关注,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它详细介绍了目前工业生产中各种污染物的来源、特性,以及针对这些污染物,有哪些最新的治理技术。比如,对于废水处理,书中不仅提到了传统的生化处理方法,还深入探讨了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前沿工艺,并且详细解释了这些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对于废气处理,书中也介绍了吸附、催化燃烧、等离子体技术等,并结合了不同行业(如石化、电力、钢铁)的实际案例,分析了这些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和效率。最吸引我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这些技术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比如成本高昂、技术成熟度不够、操作维护复杂等等,这些真实的反馈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接地气,不是那种空洞的理论宣讲。对于我这样的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参考,让我对如何更有效地解决工业污染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天呐,我最近刚入手了一本名叫《绿色能源的未来:从理论到实践》的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本我对环保能源领域只是略知一二,觉得它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但这本书用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案例和数据,把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各种新能源的发电原理讲得明明白白。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技术路线的对比分析,比如光伏发电中晶硅和薄膜电池的优劣,还有风力发电中水平轴和垂直轴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适用的地理环境。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详细介绍了这些能源技术是如何一步步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应用的,包括政策扶持、市场推广、成本下降的过程,让我看到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读完这部分,我不再觉得环保设备是冷冰冰的技术堆砌,而是充满了创新活力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作者的文笔也很生动,时不时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比如某位科学家如何历经艰辛才发现了某个关键技术,让整个阅读过程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这本书对于任何想了解新能源发展趋势,或是对如何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美好感到好奇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读物。
评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全球视角下的创新实践》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水”的看法。我们都知道水的重要性,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水资源的复杂性和管理的挑战。它从全球视角出发,探讨了不同地区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上面临的困境。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智慧水务”的章节,它介绍了如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监测水质、优化供水管网、预测洪涝干旱等,这让我看到了科技在解决全球水危机中的巨大潜力。书中还分享了很多成功的国际合作案例,比如某国如何通过跨界河流管理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争端,以及某个地区如何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大幅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充满了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它让我认识到,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需要政府、企业、社区甚至每个个体的共同努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水资源保护有了更强的责任感,也对未来的水管理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