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環保設備:原理 設計 應用
定價:66.00元
作者:鄭銘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1-04-01
ISBN:978750253144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
內容提要
本書著重介紹瞭水處理、大氣汙染防治、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振動與噪聲控製等環保設備的原理、設計、運行、管理等知識。內容圖文並茂,並適當結閤設計實例,便於讀者應用時參考。對每種設備介紹都盡可能結閤外先進的環保工藝,給齣設備特點、適用範圍、設計參數、運行原理、管理與維護等。為便於讀者應用時參考,本書還結閤瞭部分工程設計實例。
    本書可供環境工程設計人員、工程技術人員、設備生産廠傢、相關專業大專院校師生參閱。
目錄
1 物理法廢水處理設備
  1.1  預處理設備
  1.2  沉澱池
  1.3  氣浮裝置
  1.4  溶氣氣浮
  1.5  離心分離設備
  1.6  磁分離設備
2 化學法廢水處理設備
  2.1  混凝設備
  2.2  電解槽
  2.3  氯氧化設備
  2.4  臭氧氧化設備
3 生化法廢水處理設備
  3.1  活性汙泥法廢水處理設備
  3.2  生物臘法基本原理
  3.3  厭氧法廢水處理設備
  3.4  生物脫氮除磷工藝及設備
  3.5  汙泥處理設備
4 物理化學法廢水處理裝置
  ……
5 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
6 一休化中水迴用裝置
7 冷卻塔
8 典型汙水處理工藝設計實例
9 機械式除塵器
10 濕式除塵器
11 過濾式除塵器
12 電除塵器
13 廢氣淨化設備
14 除塵脫硫一體化設備
15 集氣罩與粉塵處理裝置
16 噪聲控製設備
17 固體廢棄物處理及處置設備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水資源管理與保護:全球視角下的創新實踐》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對“水”的看法。我們都知道水的重要性,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水資源的復雜性和管理的挑戰。它從全球視角齣發,探討瞭不同地區在水資源短缺、水汙染、水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上麵臨的睏境。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智慧水務”的章節,它介紹瞭如何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來監測水質、優化供水管網、預測洪澇乾旱等,這讓我看到瞭科技在解決全球水危機中的巨大潛力。書中還分享瞭很多成功的國際閤作案例,比如某國如何通過跨界河流管理有效緩解瞭水資源爭端,以及某個地區如何通過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大幅提高瞭農業用水效率。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探討,更充滿瞭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它讓我認識到,水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需要政府、企業、社區甚至每個個體的共同努力。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水資源保護有瞭更強的責任感,也對未來的水管理方嚮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我最近讀瞭一本關於《工業汙染治理:先進技術的應用與挑戰》的書,說實話,這書的專業性挺強的,但讀起來卻意外地引人入勝。我本身是在化工行業工作,對工業廢棄物處理一直很關注,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的求知欲。它詳細介紹瞭目前工業生産中各種汙染物的來源、特性,以及針對這些汙染物,有哪些最新的治理技術。比如,對於廢水處理,書中不僅提到瞭傳統的生化處理方法,還深入探討瞭膜分離技術、高級氧化技術等前沿工藝,並且詳細解釋瞭這些技術的原理、優缺點以及實際應用中的注意事項。對於廢氣處理,書中也介紹瞭吸附、催化燃燒、等離子體技術等,並結閤瞭不同行業(如石化、電力、鋼鐵)的實際案例,分析瞭這些技術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和效率。最吸引我的是,書中並沒有迴避這些技術在推廣和應用過程中遇到的挑戰,比如成本高昂、技術成熟度不夠、操作維護復雜等等,這些真實的反饋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接地氣,不是那種空洞的理論宣講。對於我這樣的從業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寶貴的知識和參考,讓我對如何更有效地解決工業汙染問題有瞭更深入的理解。
評分我最近讀瞭一本叫做《廢棄物管理與循環經濟:從源頭減量到資源再生》的書,真的是讓人耳目一新!一直以來,我總覺得垃圾處理就是一個把東西丟掉的事情,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全新的維度。它係統地介紹瞭廢棄物從産生到最終處理的全過程,並且重點強調瞭“源頭減量”的重要性,比如如何通過産品設計、包裝優化、消費模式的改變來減少廢棄物的産生。更讓我著迷的是“循環經濟”的概念,這本書詳細闡述瞭如何將廢棄物視為寶貴的資源,通過迴收、再利用、再製造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書中提供瞭大量不同行業的成功案例,比如某某企業如何通過迴收塑料瓶製造新的服裝,某某地區如何將廚餘垃圾轉化為生物能源,還有一些關於二手交易平颱、共享經濟模式如何促進資源循環的討論,都非常具有啓發性。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我們如何處理垃圾,更是引領我們思考一種更可持續、更環保的生活和生産方式,讓我對未來的“無廢社會”有瞭更多的期待。
評分這本書,《城市可持續發展:智能交通與綠色建築的融閤》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以為城市發展就是蓋高樓、修馬路,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聚焦於城市內部的綠色轉型,特彆是智能交通係統和綠色建築兩大塊。我以前對智能交通的理解僅限於自動駕駛,但這本書深入淺齣地介紹瞭如何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優化公共交通網絡、緩解交通擁堵、減少碳排放。它詳細分析瞭共享齣行、智能停車、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麵的技術挑戰和解決方案。更讓我感興趣的是綠色建築部分,作者不僅僅停留在節能減排的層麵,而是從建築材料的選擇、能源效率的設計、雨水收集利用、屋頂綠化等多個維度進行瞭詳盡的闡述,甚至還探討瞭如何將綠色建築與社區生活相結閤,打造宜居的生態城市。書中提到的案例,比如某某城市如何通過改造老舊建築實現節能翻倍,以及某某城市如何構建智能交通網絡,讓市民齣行更加便捷環保,都讓我印象深刻。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有生命力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是如何運作的,也讓我對未來的居住環境有瞭更清晰的想象。
評分天呐,我最近剛入手瞭一本名叫《綠色能源的未來:從理論到實踐》的書,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原本我對環保能源領域隻是略知一二,覺得它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但這本書用極其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大量的案例和數據,把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各種新能源的發電原理講得明明白白。我尤其喜歡它對不同技術路綫的對比分析,比如光伏發電中晶矽和薄膜電池的優劣,還有風力發電中水平軸和垂直軸的區彆,以及它們各自適用的地理環境。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詳細介紹瞭這些能源技術是如何一步步從實驗室走嚮大規模應用的,包括政策扶持、市場推廣、成本下降的過程,讓我看到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緊密聯係。讀完這部分,我不再覺得環保設備是冷冰冰的技術堆砌,而是充滿瞭創新活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作者的文筆也很生動,時不時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比如某位科學傢如何曆經艱辛纔發現瞭某個關鍵技術,讓整個閱讀過程不枯燥,反而充滿瞭探索的樂趣。這本書對於任何想瞭解新能源發展趨勢,或是對如何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美好感到好奇的人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讀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