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天塌下来的时候
:39.00元
售价:28.5元,便宜10.5元,折扣73
作者:关雪莹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545204186
字数:
页码:2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新发现》是一本具有全新理念、适合新世纪读者的大众科学杂志,其母版为法国爱克西里奥出版集团@Sdence Vie。这是欧洲发行量及影响力大的科学人文杂志。
“新发现丛书”采撷《新发现》杂志的菁华.以与人类自身生存密切相关的科学话题作为主打内容,文笔清新活泼,一在前沿性、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结合的基础上,力求激发读者的知性、灵感与想象力,成为读者茶余饭后的必要谈资。
当人类撼动地球
天塌下来的时候
直径达到10公里、时速超过9万公里的庞然大物从太空向地球猛扑而来,将地球大气层冲撞得支离破碎。在它撞击地面的一刹那,释放出比美军1945年投掷在广岛的“小男孩”(IAttleBoy)原子弹还要高504L~1004乙倍的能量。如此规模的撞击足以在地面形成一个直径达200公里的陨星坑,所产生的冲击波可在瞬间夺去方圆数百公里内的所有生命。然而这还不算糟糕的事情。抛射而起的地壳物质同小行星尘埃混合形成的“阴云”逐渐覆盖整个地球,使地球进入长达数月乃至数年的“核冬天”。在此期间,地球气温至少会下降4°C-5°C。由于缺少阳光,植物无法继续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整个食物链的逐步瓦解。另外,当地球笼罩在这刺骨寒冷的无尽黑夜中时,大气层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反而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发生,并且会持续数万年之久。气候变化的后果相当严重,75%的地球生物会因此而灭绝。
这是一部极具哲学思辨色彩的作品,它探讨的并非是简单的生存之道,而是关于“存在”本身的意义。当世界的规则被颠覆,当一切既有的秩序荡然无存,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价值观和信仰又将何去何从?作者用一种冷静而疏离的笔触,将读者置于一个冷酷的现实之中,迫使我们去面对那些难以启齿的真相。书中的情节设计充满了象征意义,那些突如其来的变故,那些难以理解的现象,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宇宙的冷漠和人类的渺小。我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捕捉,那些微小的生活片段,在宏大的灾难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也更加突显了失去的残酷。这本书挑战了我固有的认知,让我开始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理所当然”。它不提供任何慰藉,也不施舍任何希望,只是静静地呈现,让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陷入沉思,试图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这并非一本轻松的书,它需要读者付出耐心和思考,但收获也必定是丰厚的。它像一把钝刀,缓缓地磨砺着你的心灵,让你在痛苦中获得某种升华。
评分这是一场关于“失去”的盛宴,但并非那种悲戚的哀悼,而是对失去本身的一种深刻理解和反思。作者以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性,剥离了我们对“拥有”的执念,将我们推向了“空无”的边缘。书中描绘的场景,虽然并非我亲身经历,却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代入感,那种失去熟悉的一切,仿佛连同自己的身份也一同被剥夺的无助。我被书中那些关于“记忆”的描绘所吸引,当熟悉的事物消失,当曾经的羁绊断裂,我们如何才能抓住那仅存的意义?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为独特,有时简洁有力,有时又充满了诗意,仿佛在用文字雕刻出一种荒凉的美感。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之所以如此害怕失去,是因为我们过于看重那些外在的物质和关系,而忽略了内在的坚韧和独立的灵魂。读这本书,需要一种沉静的心境,它不会给你明确的答案,而是会引导你去探索那些关于“空”与“有”的奥秘。它像一阵风,吹散了你固有的认知,让你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评分这绝对是一部能让你重新审视“希望”一词含义的作品。当一切看起来都已无可挽回,当绝望如潮水般涌来,希望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它是一种虚幻的飘渺,还是潜藏在绝境中的微光?作者用一种极为克制却又充满力量的笔触,描绘了在极端困境中,那些微弱却顽强的生命迹象。我被书中那些看似平凡的个体所打动,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黑暗中守护着一丝微弱的光明,这份光明,比任何宏大的叙事都更具力量。这本书让我思考,我们所说的希望,究竟是一种外在的馈赠,还是一种内在的坚持?它并非提供廉价的安慰,而是通过展现生命的韧性,让读者自己去汲取力量。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仿佛在经历了内心的风暴后,迎来了一片澄澈的天空。它让我明白,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生命的火焰也从未真正熄灭,只是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点燃它。这本书像一位智者,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着最深刻的哲理。
评分一本令人震撼的读物,它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气势,描绘了人类在面对不可抗拒的灾难时,内心深处的挣扎与选择。作者并没有选择歌颂那些英勇无畏的英雄,而是将聚光灯投向了普通人,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个体,他们的恐惧、绝望、以及在绝境中迸发出的微弱却又坚韧的求生欲望。读这本书,仿佛置身于一场席卷一切的巨浪之中,每一次翻页,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迫感,以及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后拍案叫绝的书,而是会让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反复回味,思考自己会在那样的境遇下做出怎样的反应。书中人物的刻画极为细腻,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他们的悲喜交加,他们的爱恨纠葛,都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被放大,被拷问。我尤其被其中一段关于亲情描写的章节所打动,那种在万念俱灰之际,对亲人深深的眷恋和不舍,让我潸然泪下。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生命的价值,以及在极端环境下,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是如何塑造一个人最终的命运。它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恐惧,也照出了我们最不屈的灵魂。
评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是一份对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深刻剖析。作者仿佛是一位孜孜不倦的社会学家,在灾难的熔炉中,观察和记录着人群的反应,从最初的恐慌、混乱,到随后的绝望、麻木,再到少数人身上爆发出的反抗和重塑。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群体心理 dynamics 的描绘,那种从众心理、幸存者偏差、以及在极端压力下的社会分裂,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它并非预言,更像是一种警示,提醒着我们在看似平静的日常之下,隐藏着多少脆弱和不稳定。阅读这本书,让我对人类社会的运作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自身的行为模式有了新的审视。我被书中那些充满矛盾的人物所吸引,他们身上既有人性的光辉,也有难以掩饰的阴暗。作者并没有刻意去褒扬或批判,而是以一种近乎科学的态度,呈现出人性的多面性。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既有令人喘不过气的紧张时刻,也有让人短暂喘息的温情片段。它让我思考,当社会机器停摆,我们是否还能找到重新连接彼此的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