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神秘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
:32.00元
售价:21.8元,便宜10.2元,折扣68
作者:李晓丽著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537175340
字数:180000
页码:24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一次文明的漂流
一次历史的探寻
一次文化的盛宴
作为人类*古老的文明摇篮之一,两河流域曾有着辉煌的历史,这里曾涌现出的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其中巴比伦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典范,而古巴比伦王国与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构成了人们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早在6000年前,古希腊人向东穿越地中海,登陆亚洲大陆的西端。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两条大河奔流其间,它们结伴并行,一路流向东南方的波斯湾。希腊人还发现,同埃及的尼罗河一样,这两条河流也是定期泛滥,时涨时落,但同其他地区的河水泛滥造成灾害不一样,这里的河水泛滥带来的是更多的肥沃的冲积层土壤,这样就形成了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当时的人们并不需要花费多少劳力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从此,这两条河流就在希腊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把这里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其东抵扎格罗斯山,西到叙利亚沙漠,南迄波斯湾,北及托罗斯山。而这两条河流,便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在历史上,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夹泥沙而下,注入万倾碧波的波斯湾。河流两岸,农业发达,商业兴旺,人烟稠密,成为人类文明的早发源地之一。千百年来,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就像两条生命之藤,伸展在荒凉干旱和沙漠地区,合力塑造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共同孕育了人类历*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由于两河流域的冲积平原从西北伸向东南,状似新月,故又被称为“新月沃土”。而在旧约《》中,这里甚至被视为“天堂”。
作为人类古老的文明摇篮之一,两河流域曾有着辉煌的历史,这里曾先后涌现出的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其中巴比伦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典范,而古巴比伦王国与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构成了人们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50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他们在交流中逐渐创造了象形文字。阿卡德人对它加——楔形文字。大约公元前2006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又缔造了举世闻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和空中花园。公元7世纪时,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出现,底格里斯河河畔的巴格达又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脍炙人口的《一千零一夜》,同样从这里走向整个世界。
这本书是一场关于“根”的深层挖掘,它让我看到了我们文明的源头,那些在遥远时空中孕育出的璀璨火花。我被作者对“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解读深深打动,它们不仅是地理上的河流,更是人类思想、文化、甚至精神的脉络。书中对早期法律体系、哲学思想、以及艺术形式的探讨,都让我看到了那些奠定文明基石的伟大智慧。我开始理解,为何这些古老的文明能够对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它们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有着清晰的传承与演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阐述复杂的概念时所采用的生动比喻和清晰逻辑,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学术内容变得引人入胜。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生命体。它让我更加珍视我们所继承的文化遗产,并激励我去探索更多关于人类文明起源的奥秘。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历史科普读物,而更像是一次哲学式的探寻。作者在讲述历史的同时,不断抛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读者去思考文明的本质,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我们与过去的关系。我被书中对于“神秘”的解读深深吸引,它并非指代不可理解的玄学,而是指代那些我们尚未完全揭示的、人类集体意识深处的印记。那些古老的符号、失传的语言、未解的建筑之谜,都化作了这本书中引人入胜的线索。我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文字,更是在与作者一同进行一场智力上的冒险,试图去理解那些古代先民们是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处理生存的困境,又是如何构建起他们独特的精神世界。这本书让我开始质疑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并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面对未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严谨与细腻,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每一个推断都基于充分的考证,却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深深吸引了我,古老而神秘的色调,仿佛将人拉回到遥远的古代。我一直对古文明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这两个名字本身就承载了太多传奇色彩。我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深入了解美索不达米亚这片土地,感受那里曾经辉煌的文明,了解那些伟大的城邦,例如苏美尔、巴比伦,以及它们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独特印记。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细致描绘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大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出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比如象形文字、早期的法律条文,甚至是那些流传千古的史诗。我希望能从书中获得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仿佛亲身走在那些古老的街道上,呼吸着那里的空气,触摸那些历经沧桑的遗迹。如果这本书能够生动地展现出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类早期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并面对自然环境和彼此之间的挑战,那将是一次非常精彩的阅读旅程。我渴望了解那些塑造了人类早期文明基石的伟大思想和创新,以及它们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评分这是一本在细节处见真章的书,让人读起来既满足又忍不住想要继续探索。作者并没有试图用宏大的叙事来压倒读者,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容易被忽略却至关重要的方面。我非常喜欢书中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致描绘,例如人们的饮食习惯、服饰穿着、娱乐方式,甚至是他们使用的工具。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构成了鲜活的历史画面,让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古代人的存在。我仿佛能够闻到市集上的香料味,听到孩童们的嬉笑声,感受到工匠们打磨石器的声音。此外,书中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的描写也十分精彩,让我看到了文明并非孤立发展,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贸易路线、商品流通的阐述印象深刻,它揭示了经济活动在古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紧密联系。总而言之,这本书以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展现了古老文明的勃勃生机。
评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对于“神秘”二字有了全新的理解。这本书并没有流于表面地讲述历史事件,而是深入到那些支撑起整个文明的根基之处。我尤其着迷于作者对于河流本身的处理,它们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更是生命之源,是文明的摇篮。书中对水利系统、灌溉技术、乃至河畔生活细节的描绘,都让我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与坚韧。我仿佛能看到农民们在河畔辛勤耕耘的身影,听到商人们在河上穿梭的吆喝声,感受到祭司们在河边吟诵古老祷文的虔诚。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巧妙地将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结合起来,让那些沉默的遗迹发出了声音,让那些模糊的记载变得鲜活。我开始理解,为何河流会被视为神明,为何围绕河流会形成如此复杂的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历史,更是关于人类与自然如何互动,如何共同塑造彼此命运的深刻反思,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今日所依赖的文明,以及那些被遗忘的先贤所留下的宝贵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