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造物記--世博會的科學傳奇
定價:78.00元
售價:53.0元,便宜25.0元,摺扣67
作者:趙緻真??著
齣版社: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30117004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軟精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740kg
這本書不是簡單的世博會的曆史,而是一部藉助世博會的曆程展現的簡明的科技史。 
    在恢弘的曆史場景中,以翔實的史料,講述人類締造現代社會的艱難曆程,探究人類繁榮的真正原因。以嚴謹的治學精神,追尋科學技術發展的脈絡;在深厚的人文背景中,詮釋科學技術改變世界的過程;迴溯曆史長河的軌跡,深情展望人類的未來。
我們每一天的生活被各種發明圍繞,這些大多産生於一百多年來的科技發明完全改變瞭地球的模樣,甚至我們的生存方式,而它們幾乎都在世博會上留下瞭印記。
    在書中,我們能看到蒸汽機和電力對工業文明的深刻影響;航海、鐵路、航空、汽車,這些運輸手段對人類遷移方式的改變;電報、電話、電纜、光縴等信息傳播技術的躍進對世界的改造;建築的演進和詩意的錶現,讓那些美麗而實用的建築體成為地球上獨特的風景;一代代勇士為探索太空做齣的卓絕貢獻,讓人類的視野遠超齣地球,也讓人類對未來的生存空間有令人振奮的猜想;人類擁有各種精妙的發明,更在20世紀有瞭的對於環境危機的“發現”,從此在科技的高歌猛進之中開始反思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模式……
    科學傢和發明者,那些堅定地改變世界的人,有著超絕的智慧,也充滿澎湃的激情,在作者趙緻真先生蘸滿感情的筆下,呈現瞭發明者悲喜交集的故事,讓人感傷、感動和感慨。這本書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深微細緻的考察,那些可能被讀者一掃而過的數字背後,有著他在海量原始資料中核對、辨彆的艱辛,本書中呈現的數百幅精選圖片,讓人看到珍貴的曆史瞬間,很多圖片非常寶貴,為國內同類圖書之僅見。作者這種縝密的科學態度,既是對這本書所提倡精神的實踐,也是對人類科技史上先輩們的緻敬。
    這本書不是簡單的世博會的曆史,而是一部藉助世博會的曆程展現的簡明的科技史,對近代文明的整體觀照,又讓它的立意瞭科技本身,而是對人類智慧、人性和未來的追問和探尋。
趙緻真,1943年生於河南,高級記者,首批國務院津貼專傢。現為中國科技新聞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科教電影電視協會副理事長,中國作傢協會會員,科普電視欄目《科技之光》主編。1999年被評為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1999年獲意大利普裏莫·洛菲斯國際科普奬,2003年被香港
《造物記--世博會的科學傳奇》這本書,真的顛覆瞭我對“傳奇”二字的理解。我以為傳奇都是些神話故事或者帝王將相的傳說,沒想到,在科學的世界裏,也有如此波瀾壯闊的傳奇。書裏細緻地梳理瞭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那些在世界博覽會上亮相的劃時代發明,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革新,更是對人類生活方式、生産模式,乃至社會結構的深刻改變。例如,書中對早期汽車和飛機的展示,與其說是技術展示,不如說是對人類夢想的實現。在那個馬車還是主流交通工具的時代,看到書中描繪的那些轟鳴著駛過或劃破天際的機械,怎能不令人心潮澎湃?作者的筆觸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他沒有迴避那些發明背後所付齣的巨大代價,也沒有迴避技術發展過程中産生的爭議和倫理睏境,這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更加真實而有力量。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那些“不可能”被實現的發明,如何在世博會上一步步成為現實的敘述,那種從無到有,從質疑到贊嘆的過程,簡直就是一場視覺和思想的雙重盛宴。
評分初讀《造物記--世博會的科學傳奇》,我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技術手冊,沒想到它以一種極其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那些曾經閃耀在世界博覽會上的科學發明,重新呈現在我眼前。這本書就像一個時光機器,帶我迴到瞭那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時代。我一直對那個時期的科技進步感到好奇,而這本書就像一個詳盡的導遊,為我一一揭示瞭那些讓世界為之驚嘆的“黑科技”。從巨大的機械裝置,到精密的儀器,再到那些改變日常生活的便利發明,書中對每一個展品的介紹都充滿瞭細節,仿佛我真的置身於人頭攢動的展館之中,親眼目睹瞭它們的輝煌。特彆是書中對某些發明背後故事的挖掘,比如某個發明傢為瞭實現一個想法,付齣瞭多少心血,經曆瞭多少次失敗,這些都讓我深受感動。這本書讓我明白,偉大的發明從來都不是憑空齣現的,它們背後凝聚著無數人的智慧、汗水和堅持。
評分讀完《造物記--世博會的科學傳奇》這本書,我簡直驚嘆於人類智慧的閃光點!那些在世界博覽會上展齣的奇思妙想,簡直就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科學盛宴。我一直以為世博會隻是一個展示各國風情的舞颱,沒想到它更是創新與發明的集結地。書裏詳實地描繪瞭工業革命時期那些偉大的發明傢們,是如何在博覽會上大放異彩的。從蒸汽機的改進到電力的廣泛應用,再到各種前所未見的交通工具的齣現,每一個章節都像是在講述一個充滿戲劇性和突破性的故事。我尤其對書中介紹的電燈的普及過程印象深刻,想想看,在那個隻有油燈和蠟燭的時代,夜晚被照亮是一種多麼顛覆性的體驗!書中對於那些早期發明傢們在技術攻關過程中遇到的睏難、遭受的質疑,以及最終獲得成功的喜悅,都進行瞭細緻的刻畫,讓人仿佛身臨其境,能夠感受到他們身上那種永不言棄的科學精神。這本書不僅僅是技術的羅列,更是一部關於人類探索未知、挑戰極限的史詩。
評分《造物記--世博會的科學傳奇》這本書,真的不是一本普通的科普讀物,它更像是一部濃縮的人類科技發展史,而且是以一種極其戲劇化的方式呈現的。我一直認為,科學發展是循序漸進的,但通過這本書,我纔發現,在世界博覽會這個特殊的舞颱上,那些顛覆性的創新是如何密集地爆發,並迅速改變世界的。書中對那些曾經在博覽會上引起轟動的發明,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剖析,我不再是簡單地看到一個成果,而是能夠理解其背後的原理,瞭解其研發過程中的挑戰。例如,書中關於早期通訊技術,如電話和無綫電的發明,就讓我看到瞭人類如何一步步打破時空的限製。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生動,他善於運用各種細節和故事,讓那些原本可能顯得抽象的技術,變得鮮活起來。這本書讓我對科學的認識,不再局限於課本上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看到瞭它在現實世界中,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
評分翻開《造物記--世博會的科學傳奇》,我感覺自己像是踏入瞭一個巨大的寶藏,裏麵充滿瞭各種奇思妙想和前沿科技。我一直對世界博覽會有一種莫名的嚮往,覺得那裏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它的好奇。書中對不同時期世博會上展齣的科學成果,進行瞭極為詳盡的介紹,無論是那些大型的機械工程,還是微觀的科技突破,都寫得生動有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電力在世博會上應用的章節,那種從黑暗走嚮光明,從人力走嚮機械的轉變,簡直是人類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不僅僅是羅列事實,而是將每一個發明都置於一個更大的曆史背景下,讓我能夠理解它的齣現為何如此重要,又對後世産生瞭怎樣的影響。它讓我看到瞭科學發展的脈絡,也讓我對那些偉大的發明傢們充滿瞭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