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逻辑

数字逻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裴亚男,付智辉 著
图书标签:
  • 数字电路
  • 逻辑设计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数字系统
  • 布尔代数
  • 组合逻辑
  • 时序逻辑
  • FPGA
  • Verilog
  • VHDL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西南交大
ISBN:9787811040203
商品编码:2969217476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逻辑

定价:22.50元

售价:15.3元,便宜7.2元,折扣68

作者:裴亚男,付智辉

出版社:西南交大

出版日期:2005-06-01

ISBN:97878110402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从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出发,介绍数制和编码、逻辑代数、门电路、组合逻辑、时序逻辑、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器件(PLD,CPLD,HDPLD,FPGA)、在系统编程技术、硬件描述语言、MAX plusⅡ10.2开发系统及EDA技术的设计思想等内容。每章末配有一定数量的习题。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自动化等专业的“数字逻辑”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章 数制与码制
1.1 数制与数制转换
1.2 机器数及机器数的加、减运算
1.3 数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
1.4 码制
习题一
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
2.1 逻辑函数运算及其运算单元电路
2.2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定理
2.3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2.4 逻辑函数的两种标准形式.
2.5 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2.6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2.7 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习题二
第三章 逻辑器件
3.1 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3.2 DTL“与”门、“或”门和“非”门电路
3.3 典型的集成TTL“与非”门电路
3.4 其他类型的TTL“与非”门电路
3.5 CMOS集成门电路
3.6 数字集成电路综述
习题三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4.1 SSI组合逻辑电路
4.2 MSI组合逻辑电路
习题四
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5.1 时序逻辑电路概述
5.2 触发器
5.3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5.4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5.5 MSI时序逻辑电路
习题五
第六章 大规模集成电路
6.1 只读存储器
6.2 随机存取存储器
6.3 可编程逻辑器件
6.4 复杂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6.5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习题六
第七章 数字系统设计
7.1 数字系统设计概述
7.2 VHDL语言简介
7.3 MlAX plusⅡ10.2开发系统
习题七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奇幻生物图鉴:未知领域的生灵探索》 内容简介: 《奇幻生物图鉴:未知领域的生灵探索》是一部集科学考察、民间传说、艺术创作于一体的百科全书式著作,旨在揭示隐藏在我们世界边缘,甚至超越我们认知维度的那些令人惊叹的生命形态。本书并非对现实世界已知生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挖掘那些在古籍、神话、梦境与未解之谜中若隐若现的生物。我们相信,那些被描绘、被提及,却从未被证实或证伪的生物,并非空穴来风,它们可能代表着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自然规律,或是古老智慧的遗产,抑或是宇宙间存在的另一种可能性。 本书的写作团队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资深的古籍研究者,他们潜心钻研尘封的卷轴,从中发掘关于奇异生物的零星线索;知名的神话学家,他们解析不同文化中流传的关于龙、精灵、巨兽的神话故事,试图找出其背后的共性与深层含义;杰出的生物学家,他们运用前沿的生物学理论,尝试从基因、生态、进化等角度推测这些幻想生物的潜在生存机制;以及备受赞誉的艺术家,他们将文字的描述转化为生动的视觉形象,让读者得以“亲眼”目睹这些奇妙的生灵。 第一章:龙语者——翱翔于苍穹与传说之巅的巨兽 本章将深入剖析“龙”这一意象在不同文化中的演变与象征。从中国古代祥瑞的东方龙,到西方传说中喷吐烈焰、守护宝藏的西方龙,我们不只是描述它们的形态,更会追溯它们在各自文化中的起源,探讨它们所承载的权力、自然、死亡等象征意义。我们将搜集历史上关于龙的记载,从古老的壁画、雕塑,到文学作品中的描绘,尝试梳理出龙的“谱系”。同时,本章还会涉及一些较为少见的龙类变种,例如潜藏于深海的巨龙,或者拥有心灵感应能力的元素龙,并从生物学角度推测它们可能具备的生理结构和生存环境。例如,我们会探讨东方龙“无角无翼而能腾云驾雾”的可能性,结合电磁学原理或量子力学中的“纠缠”概念,提出一些大胆的猜想。对于西方龙的火焰喷射能力,我们将分析可能的化学反应,如天然气或硫化物燃烧,以及其体内能量的储存与释放机制。 第二章:林间的低语者——精灵、仙子与自然之灵的奥秘 在本章中,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与自然界紧密相连的微小而强大的生命——精灵、仙子、以及各种各样的自然之灵。这些生物常常被描绘成栖息于森林、溪流、山峦之间,拥有操纵植物生长、影响天气,甚至与动物沟通的能力。我们将从凯尔特神话中的“花精”,到北欧神话中的“侏儒”,再到日本民间传说中的“河童”,对不同文化中的“小个子”种族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本章会重点探讨这些生物与特定生态环境的关联。例如,我们会分析“树精”为何与古老的树木形影不离,它们是否可能通过共生关系从树木中获取养分,并反过来保护树木免受病虫害。对于“水精灵”的描写,我们会尝试从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出发,推测它们是否可能以水分子为载体,或是通过影响水流的表面张力来施展神通。我们将引述一些古老的植物学知识,结合对微生物、真菌网络的理解,来解释精灵与植物之间的“交流”可能实现的途径。 第三章:深渊的守望者——触手、鳞片与深海巨怪的想象 海洋,这个覆盖地球表面绝大部分的神秘领域,孕育了无数我们尚未知晓的生命。本章将聚焦那些潜藏于深渊之中,形态怪异、力量强大的海洋生物,包括传说中的海怪、克苏鲁式的巨型生物,以及那些只在最黑暗的海沟中被模糊提及的生物。我们将搜集关于“海妖”、“利维坦”的古老记载,分析它们在航海传说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心理影响。本章的生物学推测将更加大胆。例如,我们会探讨拥有无数触手的生物,其触手运动的协调性可能依赖于怎样的神经网络或生物电信号传递。对于那些能够发出强大声波的深海生物,我们会分析其声纳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声波在深海环境中的传播特性。我们会引用最新的海洋探测技术,例如深海潜水器和声学探测设备,来反思这些传说生物是否存在现实基础的可能性,即便它们以我们无法想象的形式存在。 第四章:天空的歌者——翼人、飞马与气流中的幻影 除了陆地与海洋,天空也是无数奇幻生物的栖息地。本章将探索那些拥有翅膀,能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生物,从古希腊神话中的“哈比”到中世纪传说中的“狮鹫”,再到一些更为抽象的,如光之翼或纯粹能量构成的飞行生物。我们将分析不同生物的飞行机制,探讨其翅膀的结构、肌肉的动力学,以及它们如何在不同的大气条件下进行飞行。例如,对于“翼人”的描绘,我们会分析其翼展、羽毛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以及其骨骼结构的轻盈与坚固。对于“飞马”,我们会在马的生理结构基础上,推测其胸腔、肺活量以及骨骼对增加翼面积的支持。本章还会触及一些更为玄幻的飞行生物,例如那些不依赖实体翅膀,而是通过某种能量场或引力控制来实现飞行的生物,我们会尝试联系现代物理学中的“反重力”理论或“空间折叠”等概念,进行富有想象力的推测。 第五章:大地之下的低语——地灵、矮人与岩石中的生命 本章将带领读者潜入大地深处,探索那些生活在地底、岩石缝隙中的生物。从北欧神话中的“矮人”到各种传说中的“地灵”,这些生物常常与矿藏、宝石、以及大地的能量息息相关。我们将分析他们适应地下生活的生理特征,例如发达的感官、在黑暗中导航的能力,以及对重力与地压的适应。本章会结合地质学、矿物学知识,探讨这些生物与特定地质构造的关系。例如,我们会分析“矮人”对金属的精湛技艺,推测他们是否可能通过特殊的生物化学过程来提炼金属,或者感知地下的金属矿脉。对于“地灵”,我们则会探讨它们是否可能与地下的真菌网络、微生物群落存在某种共生关系,从而影响地表的生态。 第六章:虚空的旅者——元素生物、能量体与维度间的存在 在对现实世界中可能存在的奇幻生物进行探索之后,本章将把视野推向更为抽象和超维度的领域。我们将探讨那些并非由血肉构成,而是由纯粹的元素、能量,甚至是我们尚未理解的物理法则所构成的生命。例如,火焰中的精灵、风暴中的实体、甚至是思想的具象化。本章的探讨将更加侧重于物理学、宇宙学前沿理论的想象性应用。我们会联系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纠缠态”,来构想一些“非线性”存在的生命形式。对于能量体生物,我们将探讨其能量的来源、储存与转化方式,以及它们如何与物质世界进行交互。我们甚至会触及一些关于“第四维度”生物存在的猜想,以及它们在我们三维世界中的显现方式。 第七章:图鉴绘制者——古籍、传说与艺术的交汇 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们将回顾前几章的探索,并重点介绍本书的创作理念与方法。我们将详细介绍那些在本书中被引用、被分析的古籍、神话传说,以及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解读方式。我们会深入剖析本书中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讲解艺术家如何从文字描述中提炼核心特征,并通过色彩、线条、构图来赋予这些想象中的生物以生命。本章还将探讨“奇幻生物”这一概念本身的发展演变,以及它们在人类文化、艺术、甚至科学思考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相信,对这些“不可能”的生物的想象与探索,并非是脱离现实的空想,而是人类好奇心、创造力以及对未知世界永恒探索精神的体现。 《奇幻生物图鉴:未知领域的生灵探索》是一次跨越学科界限的冒险,它邀请读者一同踏上一次充满惊奇与智慧的旅程,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已知之外的,更加广阔和神秘的世界。本书旨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鼓励大家以更开放的心态去审视自然,去思考生命存在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针对现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战手册”,而不是那种空泛的战略口号集合。我是在公司面临组织架构重塑的关键时刻接触到它的,可以说解了燃眉之急。作者的视角非常务实,他没有谈论那些遥不可及的AI愿景,而是聚焦于“数据治理的落地挑战”。书中针对中型制造企业如何从遗留系统向微服务架构迁移的案例分析,细致到了每一个API接口的兼容性处理和团队技能重塑的步骤。尤其让我受益的是关于“敏捷转型中的组织惰性”的剖析,作者提出了一个“三层反馈回路模型”,用以识别和打破跨部门协作中的信息孤岛,这个模型在我们的试点项目中已经被证明非常有效。书中的语言直截了当,没有使用过多的商业术语来故作高深,而是用大量的流程图和决策树来指导读者每一步该做什么,每一步可能遇到的陷阱是什么。对于那些真正在一线推动变革的管理者来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无可估量,它提供的是实实在在的工具箱,而非空中楼阁。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数学领域的奇迹!我原本以为自己对高等代数已经有了相当的理解,但读完这本著作后,才发现自己之前接触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作者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将抽象的群论、环论和域论概念描绘得栩栩如生。比如,在阐述伽罗瓦群的时候,他没有采取那种枯燥的公理化推导,而是引入了大量的历史背景和几何直观,让我仿佛能看到那些伟大的数学家们在黑板前演算的身影。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域扩张”的讨论,作者巧妙地将拓扑学的完备性概念融入其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代数结构的完胜。书中大量的图示和自洽的例子,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深奥理论的读者,也能循着清晰的脉络,逐步深入。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沉浸其中,每读一章都像完成了一次智力上的攀登,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数学美学更深层次的敬畏。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真正渴望在抽象代数世界中遨游的求知者准备的精品,它绝对不是快餐式的读物,而是需要细细品味的珍馐。

评分

我对葡萄酒的热爱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但一直缺乏系统、深入的知识来支撑我的品鉴。这本《世界顶级葡萄品种的地域性解析》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体系。它不是那种教你如何判断橡木桶和果酱味的入门指南,而是将葡萄品种的基因学、土壤的微气候、以及当地的历史移民迁徙如何影响了葡萄酒风格的演变,进行了惊人的跨学科整合。作者对勃艮第黑皮诺的分析,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史诗级的,他不仅详述了不同特级园之间的细微土壤差异如何转化为感官上的巨大鸿沟,还引用了气候学数据来解释近几十年收成的变化趋势。书中对新世界葡萄酒的探讨也同样深刻,它摒弃了“传统VS现代”的简单二元对立,而是展示了创新是如何在尊重风土的前提下诞生的。我喜欢它那种对细节的执着,比如对酵母菌株选择对最终风味影响的描述,严谨到令人咋舌。读完此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喝”葡萄酒,而是开始“理解”葡萄酒的生命故事了。

评分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能读完这本关于二十世纪量子物理学的权威著作。坦白说,在开始阅读之前,我对薛定谔方程和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的理解仅停留在教科书的表面。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没有回避任何一个核心的哲学困境,反而直面它们,并用极为严谨但又充满洞察力的笔触进行剖析。作者在论述“测量问题”时,引用了费曼的路径积分表述,并将其与哥本哈根诠释进行了细致的比较,这为我解开了长期以来的困惑。书中对波恩定则的引入,不是生硬的公式堆砌,而是从概率论的根源出发,层层递进,直到得出那个令人惊叹的结论。更让我惊叹的是,作者在书的后半部分,还对量子信息和纠缠态的理论前沿进行了概述,内容之新颖,足以让即便是专业领域的人士感到耳目一新。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世纪智者的对话,它要求你放慢呼吸,用心去感受微观世界运行的精妙与诡谲。

评分

作为一名专业的园林设计师,我一直苦于找不到一本能将古典美学与现代生态学完美融合的设计理论书籍。幸运的是,我发现了这本关于“东方造园哲学”的宝藏。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园林中“意境”和“留白”的理解。作者深入挖掘了宋代山水画的构图原理,并将其直接映射到庭院布局上,比如如何利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来放大空间的感知。书中对借景艺术的探讨尤其精妙,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模拟,更上升到了人与自然情感交流的哲学层面。他用典雅的笔触描述了“一池三山”布局的宇宙观,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其尺寸比例。此外,关于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作者强调的不是物种的稀有性,而是其在四季变化中所蕴含的时间感。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它让我明白,好的设计,其核心永远是对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它不仅仅是一本设计指南,更是一部关于如何用空间表达生命哲学的散文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