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通信原理(原书第2版)
定价:88.00元
售价:59.8元,便宜28.2元,折扣67
作者:(德)迈耶著,李玉宏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1113250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点击查看: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通信原理,包括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结构,数字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调制和编码的相关概念、原理、技术方法,以及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等各种传输系统的原理、技术和传输媒介等,后还对各种通信网的基本原理及所涉及到的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通信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等)的参考书。
目录
译者序
第2版前言
章 基本原理
1.1 信息传输导论
1.1.1 通信技术的内容及范围
1.1.2 通信技术的基本方法
1.1.3 数字信息传输的优势
1.1.4 信息论基础
1.1.5 电信技术中的系统工程
1.1.6 基准和衰减
1.1.7 传输信道
1.1.8 信道容量和信息体
1.1.9 调制技术简介
1.1.10 电信网概述
1.1.11 电磁频谱
1.1.12 标准和标准化组织
1.1.13 电信技术的里程碑
1.1.14 电信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1.2 信号传输中的失真
1.2.1 无失真传输的定义
1.2.2 线性失真
1.2.3 非线性失真
1.3 信噪比的改善
1.3.1 线性方法
1.3.2 非线性方法:音节压扩和瞬时值压扩
第2章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
2.1 引言
2.2 异步和同步传输
2.3 二元码与多元码传输
2.4 线路编码
2.5 传输带宽
2.6 码间串扰及脉冲整形
2.7 发送器、接收器和转发器
2.8 干扰的影响:误码
第3章 调制
3.1 谐波载波的模拟调制
3.1.1 引言
3.1.2 混频
3.1.3 幅度调制
3.1.4 相角调制
3.1.5 模拟调制方法的干扰特性
3.1.6 已调信号的正交描述
3.2 脉冲载波的模拟调制
3.3 脉冲载波的数字调制
3.3.1 脉冲编码调制
3.3.2 预测编码
3.3.3 PCM的传输带宽
3.3.4 PCM误码的影响
3.3.5 PCM的调制增益
3.4 谐波载波的数字调制
3.4.1 引言
3.4.2 ASK
3.4.3 FSK
3.4.4 PSK、DPSK、QPSK、OQPSK
3.4.5 QAM
3.4.6 正交频分复用
3.5 多级调制
3.6 调制类型的命名
第4章 编码
4.1 信源编码
4.1.1 减少冗余(算术压缩)
4.1.2 减少不相关(减少熵)
4.1.3 话音信号压缩
4.1.4 利用MPEG压缩音频信号
4.1.5 利用JPEG压缩视频信号
4.1.6 利用MPEG压缩视频信号
4.2 加密
4.2.1 引言
4.2.2 对称加密方法
4.2.3 非对称加密方法(公共密钥系统)
4.2.4 哈希函数
4.2.5 密码协议
4.3 信道编码
4.3.1 引言
4.3.2 分组码
4.3.3 卷积码
4.3.4 编码方法的选择
4.3.5 编码增益
4.3.6 其他点到点的可靠连接
第5章 传输系统和传输媒介
第6章 通信网
本书符号释义表
缩略语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整本书读下来,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实用性”与“理论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没有被一些时髦但尚未成熟的技术细节所干扰,而是将重心放在了那些构成现代通信系统基石的、久经考验的原理上。比如,在阐述了香农定理的理论极限之后,它紧接着讨论了在实际带宽受限情况下,如何通过先进的编码和调制方案去逼近这个极限。这种从“是什么”到“如何做到”的逻辑过渡非常自然。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也许是某些高级算法的实现细节可以再稍微展开一些,但考虑到本书的定位和篇幅限制,这种取舍是可以理解的。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且结构严谨的知识框架,是任何想深入理解现代无线和有线通信系统底层逻辑的人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评分说实话,我花了很长时间才下定决心买下这本大部头,主要是我手头已经有一本被我翻得快散架的旧教材了。新书到手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它并非那种只停留在概念介绍的“科普读物”,而是真正深入到了工程实践的核心技术层面。举个例子,在讨论到数字调制技术时,书中对星座图的演化过程,以及不同调制方式在噪声背景下的性能对比分析,描述得极其详尽,甚至连一些关键的推导步骤都没有省略,这对于需要深入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地对比了一下我之前那本老书在等效信道容量计算部分的处理方式,明显感觉到新书在引入现代信息论的视角时更为流畅和深入,它没有回避那些看似难以逾越的数学障碍,而是用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引导读者逐步理解其内在逻辑。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理论深度的追求,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书,而非仅仅是一本考试复习资料。
评分在排版和图示方面,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值得称赞。我一直认为,对于涉及波形、频谱和眼图的学科来说,清晰的图形是理解的桥梁。这本书中的插图质量非常高,不仅线条清晰,而且标注完整。特别是那些用来阐述同步原理和信道均衡算法的图示,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示意图,而是能够直观地展示出信号在经过处理前后状态的对比。我特别欣赏它对“噪声”这个抽象概念的处理,书中往往会配上一张对比图,展示高斯白噪声对经过不同滤波和判决后的信号眼图造成的破坏程度,这种视觉化的冲击力远胜过纯文字的描述。此外,书中对公式的引用和引用格式也做得非常规范,这使得在需要回顾特定公式时,能够迅速定位,极大地提高了查阅效率。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编者对读者学习过程的尊重。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配色沉稳,字体排版也比较大气,一看就是那种严肃的学术著作。拿到手里掂了掂,厚度适中,纸张的质感也算是不错,闻着还有一股新书特有的油墨香。我本来对这个领域的入门书籍期望不高,总觉得这类教材要么枯燥乏味,要么就是泛泛而谈,缺乏深度。然而,翻开目录,看到那些章节的划分和术语的排列,倒是让我感到一丝惊喜。它似乎试图构建一个非常系统和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从最基础的信号表示开始,一步步深入到更复杂的调制解调和信道编码理论。这种循序渐进的结构,对于像我这样希望打下坚实基础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加分项。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随机过程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这一章的概述,感觉作者在这里的处理上似乎采取了一种非常直观的切入点,而不是直接堆砌复杂的数学公式,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整个初印象,是一本在装帧和内容组织上都经过深思熟虑的教材。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说实话,对读者的基础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你是完全零基础的新手,可能在刚开始的几章就会感到吃力。它没有花太多篇幅去解释最基础的傅里叶变换或者拉普拉斯变换这些预备知识,而是直接假设读者已经掌握了这些工具,然后迅速将重点转移到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分析和设计通信系统上来。例如,在介绍多址接入技术时,作者直接引入了正交性这个关键概念,并很快地将其应用于码分多址(CDMA)系统的分析中,推导过程简洁而高效,但如果你对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理解不够扎实,很可能就跟不上作者的思路了。我个人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为已经具备一定电子信息工程背景,希望向专业化、前沿化迈进的在校高年级学生或者初入职场的工程师准备的。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精炼,几乎没有多余的寒暄,每一个句子似乎都承载着特定的技术信息,需要反复阅读和咀嚼才能完全消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