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歐元區貨幣一體化與歐債危機
:28.00元
售價:20.4元,便宜7.6元,摺扣72
作者:楊曉龍
齣版社:中國金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04978608
字數:
頁碼:14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金融博士論叢:歐元區貨幣一體化與歐債危機》建立瞭歐元區貨幣一體化效應的理論分析框架,從競爭力差異擴大、貿易不平衡、要素流動、經濟發展不平衡及財政擴展等角度對歐元區貨幣一體化的效應展開全麵分析。在此基礎上分析並實證檢驗瞭歐元區貨幣一體化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關係。
楊曉龍,1984年齣生於山東臨沂,經濟學博士。2007年、2010年分彆畢業於西南民族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金融學專業,獲工學學士和經濟學碩士學位。2013年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金融學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從事訪問研究工作。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中國工商銀行博士後工作站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目前供職於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研究領域為商業銀行與宏觀經濟。在《國際金融研究》《亞太經濟》《上海金融》《金融理論與實踐》《新金融》《銀行傢》等期刊發錶論文20餘篇。
章 導言
節 選題背景、意義及研究目的
一、選題的背景與意義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第二節 重要概念的界定
一、歐洲、歐盟、歐元區
二、貨幣一體化效應
三、歐債危機
第三節 貨幣一體化理論迴顧與文獻綜述
一、傳統的優貨幣區理論
二、優貨幣區理論的發展
三、貨幣一體化的效應文獻綜述
四、貨幣一體化與歐債危機文獻綜述
五、文獻綜述述評
第四節 研究內容與思路
第五節 各章內容內在邏輯關係
第六節 可能創新與不足
一、可能創新
二、不足
第二章 貨幣聯盟的實踐迴顧
節 拉丁貨幣同盟
一、背景與動因
二、巴黎國際會議與“國際貨幣”
三、同盟的終結
第二節 斯堪的納維亞貨幣同盟
一、形成動因
二、解體原因
三、斯堪的納維亞貨幣同盟和拉丁貨幣同盟的對比
第三節 歐元的形成和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
一、前期準備階段
二、早期起步階段
三、中期發展階段
四、後期形成階段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歐元區貨幣一體化的競爭力差異擴大效應研究
節 歐元區競爭力測度方法的選擇
一、數據包絡分析方法的引入
二、投入産齣變量的選取及數據來源
第二節 歐元區競爭力測度結果及分析
第三節 歐元區貨幣一體化的競爭力差異擴大效應:實證檢驗
一、變量的選取
二、模型的建立與數據來源
三、平穩性檢驗
四、迴歸結果與分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歐元區貨幣一體化的貿易效應研究
節 歐元區貨幣一體化貿易效應的理論分析框架
一、貨幣一體化與貿易不平衡
二、貿易創造效應
三、貿易轉移效應
第二節 歐元區貨幣一體化的貿易創造、貿易轉移效應分析
一、歐元區內貿易分析
二、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效應考察
第三節 歐元區貿易不平衡:現狀與原因
一、歐元區貿易不平衡現狀
二、歐元區國傢貿易不平衡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歐元區貨幣一體化的要素流動效應研究
第六章 歐元區貨幣一體化的經濟發展不平衡效應研究
第七章 歐元區貨幣一體化的財政擴張效應研究
第八章 歐元區貨幣一體化效應與歐債危機
第九章 主要結論與啓示
參考文獻
後記
評價五: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獨特,它不是那種快餐式的讀物,而需要讀者靜下心來,慢慢品味。作者在文字上錶現齣的那種冷靜和客觀,讓人感覺他是一位嚴謹的學者,他對每一個曆史事件和經濟現象的描述,都力求準確和公正。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歐元區在建立過程中,不同國傢之間在利益和理念上的博弈,那些充滿智慧和策略的談判過程,被作者描繪得如同一部精彩的政治劇。在談到歐債危機時,他更是將危機的影響範圍,從金融領域擴展到瞭社會和政治層麵,讓我看到瞭一個國傢經濟睏境對整個社會穩定可能造成的衝擊。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一個貨幣的統一,背後是多麼復雜的考量和多層麵的挑戰,它不僅僅是經濟學的問題,更是政治、社會和曆史的綜閤體。
評分評價二: 這本書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它對歐債危機那種深刻且多維度的分析。它不僅僅停留在錶麵上對希臘、意大利等國的債務問題進行羅列,而是深入挖掘瞭危機背後的製度性原因,包括歐元區設計本身的脆弱性,成員國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各國財政政策的差異等等。作者在處理這些復雜因素時,展現齣瞭相當高的學術功底,但他並沒有因此犧牲掉文章的可讀性。相反,他通過大量的案例研究,比如對某個國傢具體債務違約的分析,或者對某個救助方案實施效果的評估,讓抽象的經濟理論變得更加生動和具體。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提齣問題之後,還會嘗試去探討可能的解決方案,或者對未來發展趨勢做齣一些審慎的預測。這種既能揭示問題,又能指引方嚮的寫作風格,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有曆史價值,更有現實指導意義。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思考,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全球經濟的聯動性。
評分評價三: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大氣,有一種宏大敘事的感覺,讀起來讓人心潮澎湃。作者對宏觀經濟的把握能力極強,能夠將錯綜復雜的經濟現象,比如匯率的波動、利率的調整、通貨膨脹的傳導機製等等,都梳理得頭頭是道。我尤其喜歡他描述歐元區內部各國經濟體之間相互作用的部分,那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被描繪得淋灕盡緻。在闡述歐債危機時,他並沒有將矛頭僅僅指嚮某個國傢或某個群體,而是著重強調瞭歐元區作為一個整體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各國如何在這種共同的危機中相互影響。這本書讓我對“一體化”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融閤,更是製度、文化、乃至政治上的深層聯結。作者在引述文獻和數據時,也顯得非常嚴謹,讓人對書中的觀點深信不疑。
評分評價四: 拿到這本書的第一感覺就是它的厚重感,那種沉甸甸的分量,暗示著裏麵內容的翔實和深邃。我被書中對歐元區貨幣政策演變曆程的細緻描述所吸引,從最初的設想,到統一貨幣的誕生,再到麵對危機時的各種應對措施,每一個環節都仿佛被作者細緻地解剖瞭一番。尤其是在講述歐洲中央銀行的運作和決策過程時,作者展現瞭驚人的洞察力,他能夠將那些看似枯燥的金融術語,轉化為普通讀者能夠理解的邏輯,並將其與實際的經濟影響聯係起來。我特彆贊賞作者在分析歐債危機時,沒有迴避那些敏感的問題,比如各國的主權債務,財政紀律的執行,以及貨幣聯盟的局限性等等。他敢於直麵這些挑戰,並試圖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思考,這種批判性思維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評價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相當吸引人,那種深邃的藍色和金色交織的圖案,仿佛暗示著金錢的流動和經濟的起伏,讓人立刻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好奇。我特彆喜歡它那種結構上的嚴謹,作者似乎很注重邏輯的梳理,從貨幣一體化的初期設想到後來的種種挑戰,一步步地展開,讓讀者能夠清晰地追蹤整個曆史進程。尤其是在講述歐元誕生之初的那些故事,那些談判、妥協,甚至是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都寫得栩栩如生。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搜集資料時付齣的巨大努力,那些曆史事件的描繪,引用的數據和案例,都顯得非常紮實,不是那種空洞的理論堆砌。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就像置身於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親曆著歐洲大陸上經濟格局的重大變革。而且,作者在解釋那些復雜的經濟概念時,也下瞭不少功夫,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闡述,即使是對經濟學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從中獲得不少啓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