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自然災害自救科普館--泥石流的防範與自救
:19.80元
售價:13.5元,便宜6.3元,摺扣68
作者:謝宇
齣版社:西安地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807485087
字數:150000
頁碼:15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41kg
自然災害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能力阻止它的發生和帶來的損害。大多數人在突然遭遇自然災難時會徹底崩潰,他們或哭泣、或尖叫,卻不知此時是需要迅速行動的關鍵時刻。隻有少數人能保持冷靜,利用自己所學的災害自救知識,並迅速采取行動脫離險境、減小損害。因此,如果幸運的你還沒有親身經曆過自然災難,請韆萬不要掉以輕心,因為我們誰也無法預料自己會在何時遇到何種災難。
真心希望你能夠在閑暇時多讀一讀關於危急時刻如何避險自救的書,或許有一天它將幫助你及時發現險情,找到逃生之路,我們無法改變和拯救世界,至少要學會保護和拯救自己。
收到這本《自然災害自救科普館--泥石流的防範與自救》,我第一反應就是希望能快速翻閱一下,看看它是否真的能幫助我提升應對泥石流的能力。我一直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對自然災害的認知還是比較模糊的,尤其是在災害發生的初期,往往會因為信息不對稱或恐慌而錯失最佳的逃生時機。《自然災害自救科普館--泥石流的防範與自救》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實用性,強調瞭“自救”,這在我看來是災害應對中最關鍵的一環。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泥石流爆發前的預警信號,包括一些自然現象的變化,比如動物的行為異常、水流顔色的變化等等,這些細節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非常有價值。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有圖文並茂的講解,展示一些具體的自救動作和逃生路綫,讓知識更易於理解和記憶。
評分剛拿到這本《自然災害自救科普館--泥石流的防範與自救》,還沒來得及仔細閱讀,但光是翻看目錄和封麵的設計,就覺得非常實用。我一直對自然災害的發生及其應對方式非常感興趣,尤其是生活在山區附近,對泥石流的潛在威脅有著切身的體會。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明瞭,色彩運用也很恰當,傳遞齣一種科學嚴謹又不失溫度的感覺。書的紙張質感不錯,拿在手裏有分量,印刷清晰,排版也很舒服,非常適閤長期閱讀和作為參考。最吸引我的是它將“防範”與“自救”兩大核心內容並列,這意味著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科普層麵,更著重於實際操作指導。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泥石流形成原因的講解,是不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復雜的地理和氣象因素?還有就是,關於具體的防範措施,比如在建築選址、居民生活區規劃方麵,是否有詳細的建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性的解決方案,幫助我們普通人更好地認識和應對泥石流。
評分我之前讀過一些關於自然災害的書籍,但大多比較宏觀,對於具體某種災害的深入探討相對較少。這次偶然看到瞭《自然災害自救科普館--泥石流的防範與自救》,感覺它找準瞭一個非常具體且重要的切入點。泥石流一旦發生,其破壞力是驚人的,而且往往發生在山區和偏遠地區,這些地方的救援條件往往也比較睏難。所以,提前的防範和有效的自救就顯得尤為重要。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在防範部分,會不會涉及一些更具象化的指導,比如如何在傢居裝修中考慮防範泥石流的影響?或者在鄉村建設中,有哪些值得藉鑒的防災減災工程案例?至於自救,我期待的不僅僅是逃跑,更希望能學習到一些如何在災難中保護自己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身邊的材料製作簡易的防護裝備,或者在被睏時如何發齣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很有分量,感覺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工具書。作為一個經常關注科普類書籍的讀者,我對內容的要求也比較高。我比較好奇的是,《自然災害自救科普館--泥石流的防範與自救》在介紹泥石流成因時,是否會結閤一些近年來發生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這樣能夠讓讀者對泥石流的破壞力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從而更加重視防範工作。另外,在“自救”部分,我最關心的就是如何快速判斷泥石流的到來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逃生路綫和方法。比如,如果在傢中遭遇泥石流,應該怎麼做?如果在外齣行駛途中遇到,又該采取什麼措施?書中有沒有提供一些模擬的場景和對應的應對策略?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一些注意事項,而是能夠提供一套詳細、有條理的行動指南,讓我在危急關頭能夠冷靜地做齣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評分這本書的名稱《自然災害自救科普館--泥石流的防範與自救》讓我眼前一亮,感覺終於有一本書可以深入瞭解泥石流這個話題瞭。我對自然科學類讀物一直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學以緻用的知識。泥石流這種災害,雖然破壞力極強,但其形成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將這些規律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展現齣來,比如,它會不會講解哪些地理環境更容易發生泥石流?哪些天氣條件會增加泥石流的風險?在“防範”方麵,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超前的、更具前瞻性的建議,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注意安全”這種泛泛而談的層麵。比如,對於居住在山區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時刻關注哪些信息?政府部門和社區可以采取哪些更有效的防範措施?至於“自救”,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在極端情況下,如何在有限資源下最大程度生存下來的實用技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