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徐仁修荒野游踪-自然四记
定价:39.00元
售价:28.5元,便宜10.5元,折扣73
作者:徐仁修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30124162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1,“徐仁修荒野游踪写给大自然的情书”是徐仁修为关爱自然的人士所写的荒野故事书,是风靡华人世界的“自然文学”经典。在写作形式上,集自然探险、博物学、文学、生态摄影于一身,是诗与思的完美结合,科普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们关心的是与每个中国人的幸福息息相关的大问题:自然退隐、生态恶化的时代,人如何与自然重归于好?如何在自然的怀抱里安顿身心?如何体味自然的奥妙与大美?如何借助自然的智慧来理解人、人性、人类文明的危机与缺陷、健康人类的生活方式?它们常常让我们想起梭罗、约翰缪尔、约翰巴勒斯、玛丽奥斯汀等自然文学大师,但比他们的作品更有故事性,艺术形式更丰富,也更有中国味,因而更吸引人。
2,值得一说的是,这个系列的七本书,本本有特色,绝不雷同!其中,《自然四记》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宝岛四季观察录,作者细腻、温厚的笔触既呈现出了大自然中的生机、活力与大美,又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破坏与错误经营方式。我们的时代正在遭遇自然退隐、生态恶化的严酷事实,这本富有灵性的自然之书也许能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相处之道,并回忆起人与大地之间的诗意关联。
徐仁修经常在台湾各地的郊野山林做自然观察与体验。他将自己在家门口的树林、恒春半岛、克拉堡高地、合欢山、大霸尖山等地的所见所思真实地记录下来,结合丰富的自然、人文知识,写成这本深入浅出的宝岛四季观察录。他细腻、温厚的笔触既呈现出了大自然中的生机、活力与大美,又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破坏与错误经营方式。因此,这既是一个“身心充满了荒野的气息、流水的声音,以及天空的明朗”的现代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后抒写对自然的爱恋的甜蜜之书,也是他忧虑自然的命运、批判“文明”人类遗忘了生命的源头活水而徒有科技的金属壳与商业的野蛮心的苦涩之书。
我们的时代正在遭遇自然退隐、生态恶化的严酷事实。或许,一本富有灵性的自然之书能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相处之道,并回忆起人与大地之间的诗意关联。
总序
不顾一切地朝建设“经济奇迹”的目标努力后,人们口袋里的钞票不断地增加,同时,我们环境的污染指数也不断增高,而大自然里的生物却快速地减少。
缘起
喜爱大自然是人类的天性,但也必须“爱之有道”,才不致“爱之适足以害之”,所以人人必须了解自然,并学习与自然相处之道。这本书里记下了许多我与大自然相处的经验,以及我在大自然里的沉思。
春意盎然
春天的日记
这是二月的后一天,前两日略带暖和的春风,把万物吹得蠢蠢欲动,有些急性子的,有些敏感的,早在风中才有那么一丁点暖意时,偷偷跑了。
春野
这小小的一块人类放弃的田地,只不过半年,大自然就让它开满了野花,这些花要比公园里的花更野更富生命力,所以也更得我尊敬。
夏日炎炎
初夏记趣
气温与湿度不断地攀升,空气中满含着一种即将发生变化的味道,就像一坛正要发酵的果汁,虽然表面看不出有任何动静,但敏感的鼻子已可嗅到它的气味了。
诸神的花园
每朵浸满月光的野百合,好像同声唱着颂赞的曲子。正是上帝率天使、诸神游园赏花的时刻,而我,只是一个无意间闯入神山的凡人。
秋风萧萧
与鹰有约
原本零星起飞的赤腹鹰,这时好似突然得到了信号,纷纷冲天飞起,就像蜂炮阵朝天乱射一般,令人目不暇接。
高地秋游
一棵棵变黄、变红、变赤的青枫、枫香、红榨槭,好像刚换上彩衣新装的少女,在大山的伸展台上,随着阵阵秋风,举行一场大地的服装秀。
冬雪漫漫
雪季之旅
多少人远赴北美赏枫,多少人千里迢迢到北海道赏雪,但他们却没有见过台湾红榨槭的美,也错过了珍贵的乡土之雪、台湾之雪……
淡水河探源
在厚雪的冷杉林中摸索着,一寸一寸地挺进。中午时分终于抵达了从品田山泻下的山涧。这里的瀑布现在冻成了美丽的冰瀑,也是淡水河的另一源头。
徐仁修,台湾生态探险家、作家、摄影家和音乐家。年生于新竹,在美丽的芎林乡村度过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童年生活,岁开始野外游历。大学毕业后,从事过八年农业专家的工作。此后,他抛弃世俗名利,深入台湾地区的高山深谷探险,并走向岛外探险旅行,足迹遍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老挝金三角地区,尼加拉瓜,美国西部国家公园,澳大利亚,巴西河流域,非洲和中国大陆。徐仁修的作品文笔优美,富含对人文与土地的思考,配以摄影图片和真实的蛮荒经历,畅销台湾及海外华人群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次获得各类大奖,如,台湾出版界高奖——吴三连文学奖、金鼎奖、吴鲁芹散文奖、《联合报》每周新书金榜、《联合报》小说奖等。
最近迷上了徐仁修老师的《徐仁修荒野游踪-自然四记》,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那是一个纯粹、原始、生机勃勃的世界,让我流连忘返。 我尤其对书中描绘的那些人迹罕至之地充满好奇,那些地方,要么是高不可攀的山巅,要么是渺无人烟的原始森林,要么是广阔无垠的沙漠,它们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法则和生命节奏。徐仁修老师的文字,不仅仅是对这些地方的记录,更像是一种心灵的对话,他将自己的情感、感悟融入到对自然的描绘中,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他一同感受风的呼啸、雨的洗礼、雪的寂静。我常常会被他笔下那些顽强的生命所震撼,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它们依然努力地生存着,繁衍着,这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有时,我也会停下阅读的脚步,望着窗外的天空,想象着书中的场景,感受着那份来自大自然的浩瀚与深邃。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怀揣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它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在享受自然馈赠的同时,是否也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去守护这份宝贵的财富。
评分徐仁修的自然四记,总让我魂牵梦绕,总想着有一天也能背起行囊,去看看那些未曾踏足的土地,去感受那份原始的生命力。 每次翻开《徐仁修荒野游踪-自然四记》,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各种壮丽的画面:巍峨的高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广袤的森林在阳光下闪耀着生命的绿意,奔腾的河流在山谷间奏响激昂的乐章,还有那些在荒野中自由栖息的生灵,它们眼神中透露出的,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与野性。读这本书,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充满惊喜的万花筒,每一页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与纹理。我常常会被那些细致入微的观察所打动,徐仁修老师对动植物的描写,不仅仅是客观的记录,更饱含着他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他笔下的文字,有时如清泉般细腻,有时如惊涛般磅礴,总能精准地捕捉到自然最微妙的瞬间。我尤其喜欢他描述动物时的那种情感投入,仿佛他与那些生灵共享着同一片天空,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他的内心深处,也住着一个原始而纯粹的自己。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对自然的了解,其实是多么的渺小,还有太多太多的未知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它点燃了我内心深处对远方的渴望,让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多了一份对自然的向往,也多了一份对生命本身的深刻思考。
评分徐仁修的《徐仁修荒野游踪-自然四记》,每次读来都像是与一位老朋友在分享他的奇遇,既有惊险刺激的探险,也有温情脉脉的观察,让我欲罢不能。 我总觉得,徐仁修老师不仅仅是一位记录者,更是一位智者,他用他的双脚丈量大地,用他的眼睛观察世界,用他的心灵感悟生命。我特别欣赏他在书中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自然生态的对比描写,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常常会被他笔下那些充满智慧的当地居民所吸引,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理想状态。这本书让我觉得,我们对自然的了解,其实远远不够,还有太多的神秘和未知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它也让我开始思考,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那些珍贵的自然遗产,如何才能让那些古老的智慧得以传承。
评分每当我翻开《徐仁修荒野游踪-自然四记》,就好像踏上了一段奇妙的旅程,跟随徐仁修老师的脚步,去探寻那些隐藏在世界角落的自然之美。 我深深被他那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所感染,他敢于挑战极限,敢于深入荒野,去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书中那些充满画面感的描写,让我仿佛置身于广阔的草原,或是险峻的山峦,或是神秘的雨林,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尤其喜欢他对那些微小生命的关注,无论是植物的生长,还是昆虫的繁衍,他都能赋予它们独特的生命力,让我对生命的奇迹充满了敬畏。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自然风光,更是一种对生命力量的赞颂,它教会我,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寻找生命中的希望。它也让我反思,我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否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亲近自然,去感受生命本身的美好。
评分《徐仁修荒野游踪-自然四记》这本书,总能在我感到疲惫、迷茫的时候,给予我一种莫名的力量和慰藉。 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自然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哲学的书。徐仁修老师的笔触,有一种抚平内心躁动的力量,他用细腻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出那些壮丽的山河,那些生动的生命,那些深邃的哲理。我尤其喜欢他对于大自然规律的体悟,那些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智慧的道理,总能让我豁然开朗。比如,书中对于生死轮回的描写,对于食物链的阐释,都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常常在阅读时,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节奏,细细品味每一个字句,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以一种谦卑的态度去对待自然,去学习自然的智慧,去融入自然的节奏。它也教会我,在人生的旅途中,要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去欣赏沿途的风景,去感受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