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原理及方法
定价:68.00元
售价:46.2元,便宜21.8元,折扣67
作者:许宏敏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1152103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一期、二期和三期网络建设的经验、成果和案例,结合TD-SCDMA的固有特色,系统地论述了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原理和方法。
本书适合中国移动和移动网络设计单位从事TD-SCDMA网络优化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移动通信研究单位的无线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大专院校的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带着一种考古学家的心态来审视这本书,它似乎瞄准的是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工程痛点。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构建其“方法论”的。优化工作最怕的就是“盲目调整”——哪个参数看起来有问题就去改哪个,结果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入新的问题。因此,我对书中关于“系统性诊断流程”的描述抱有极高期望。一个成熟的优化方法论,应该像医学诊断一样,首先是收集症状(KPI异常),然后是基于数据的分析确定病灶(根因分析),最后才是精准施药(参数调整或策略变更)。我希望书中能详细展开如何利用网络侧的性能管理(PM)数据和告警管理(AM)数据,构建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框架。例如,当掉线率(Drop Call Rate)升高时,书中能否提供一个决策树,指导读者首先检查切换性能、还是优先查看资源分配策略、或是深入到物理层信道质量的分析?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可复用的、结构化的优化框架,即使我们现在操作的不是TD-SCDMA网络,那套思维逻辑和分析工具,对于优化任何基于WCDMA架构的移动系统都具有强大的迁移价值。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还体现在对“工具箱”的构建上。在现实的网络优化工作中,我们依赖于各种网管工具、性能分析软件和仿真平台。一本好的参考书,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描述,它需要与实际的工程工具相结合。我想知道,书中提及的优化步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用到哪些特定的软件界面或命令集?当然,考虑到软件版本的迭代,我们不能指望它提供最新的截图,但至少,它应该明确指出哪种优化目标(比如提升吞吐量)通常需要在哪个层次的工具(例如基站侧还是核心网侧的配置管理系统)进行操作。此外,如果书中能对不同优化手段的“成本效益比”进行评估就更好了——例如,增加一个站点的发射功率与增加一个站点的发射天线数量,在解决同一容量瓶颈问题时,其资源投入和性能提升的预期差距在哪里?这种带有商业和资源约束视角的分析,才是真正贴近企业级工程决策需求的。这本书若能提供这种深层次的洞察,它就超越了一本纯粹的技术手册,而成为了一个实用的工程决策辅助系统。
评分这本《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原理及方法》的标题,听起来就带着一股浓厚的专业气息,光是看到“TD-SCDMA”这几个字母组合,我就知道这绝非街头巷尾都能找到的轻松读物。我手里拿着的是一本旨在深入剖析移动通信网络核心环节的书籍,它的目标读者显然是那些已经对无线通信理论有一定基础,并且正面临实际网络优化挑战的工程师或研究生。我期望它能像一把精密的瑞士军刀,而不是一把粗糙的砍柴斧。我尤其关注的是“原理”与“方法”这两个关键词的结合。原理部分,我希望它能清晰地阐述TD-SCDMA系统在上下行链路、资源调度、干扰抑制等方面的内在逻辑,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公式;而“方法”则要求它必须提供可操作的、经过实践检验的优化流程和工具使用技巧。比如,在小区覆盖盲区或容量瓶颈出现时,书中是否能提供一套系统的排查步骤,从射频侧的参数调整到核心网侧的策略配置,都有一份详尽的路线图。如果它只是停留在理论的空中楼阁,对实际的KPI(关键性能指标)提升没有直接指导意义,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我希望能看到大量的案例分析,最好是结合了中国本土网络部署的特殊性来探讨问题,毕竟TD-SCDMA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其网络环境有着其独特性。
评分从排版和内容组织上看,我猜测这本书的结构可能偏向于教科书式的严谨。我期待它在概念定义上做到绝对的清晰和无歧义。在无线网络领域,术语的混乱是导致优化失误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覆盖优化”和“容量优化”虽然密切相关,但它们关注的KPI和采取的手段往往截然不同。我希望书中对这些核心概念有明确的区分和定义,避免“一锅烩”式的论述。更进一步,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探讨TD-SCDMA特有的技术特性,例如其在上下行同步和功控机制上的设计,这些是如何影响到网络的整体性能和优化难度的。如果作者能用生动的比喻或者流程图,将那些晦涩的物理层协议细节转化为工程师可以理解和操作的流程,那将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这本书不应该仅仅是给懂原理的人看,更应该成为那些刚刚踏入移动网络优化领域的年轻人手中的“快速入门指南”,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正确的思考路径,少走弯路。
评分说实话,拿到一本如此硬核的技术书籍,我的第一反应是“它会不会太旧了?”毕竟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五年前的技术文档可能在今天看来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当然,TD-SCDMA作为一个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技术标准,我们阅读它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汲取其底层设计的精髓,理解其演进路径,以及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应对后续的4G和5G网络优化。因此,我非常在意这本书对“TD-SCDMA的局限性”的讨论。一个优秀的优化指南,绝不会回避技术本身的短板。它应该坦诚地指出,在特定场景下(比如高话务密度区域或高速移动场景),TD-SCDMA的哪些设计决策导致了性能下降,以及优化工程师在这些“顽疾”面前,有哪些“十八般武艺”可以尝试。如果全书充斥着对该技术的赞美而避谈其结构性缺陷,那么它就更像是一本宣传手册,而不是一本严谨的工程参考书。我更倾向于看到那些“灰色地带”的讨论——那些没有标准答案,需要优化师凭借经验和数据分析来权衡取舍的复杂决策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