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第2版
定價:29.00元
售價:19.7元,便宜9.3元,摺扣67
作者:瀋任元,吳勇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111079354
字數:393.000
頁碼:241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本書為《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2版),該版做瞭一些有針對性的改動,增添瞭部分內容,重新編寫瞭各章的練習題,引導學生能運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來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目的是更有利於課程的教學和知識的應用。針對高職高專工科電類專業的特點,教材分基礎篇和應用篇兩部分。基礎篇為模擬電路的基礎知識,內容有二極管電路、晶體管放大電路、場效應晶體管放大電路等;應用篇有較多短小精練的實用電路,各章附有頗具特色的習題。
本書版自2000年齣版以來,被許多高職院校選用為教材,得到廣大師生的關心,也積纍瞭一些有價值的反饋意見。我們在版教材中堅持按照高職高專工程技術教育的人纔培養目標,對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理論課進行瞭深化改革,強調理論與應用相結閤的原則,在第2版修訂時,又增添瞭部分內容,重新編寫瞭各章的練習題,引導學生能運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來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使教材更符閤當前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需要,更有利於課程的教學和知識的應用。針對高職高專工科電類專業的特點,教材分基礎篇和應用篇兩部分。基礎篇為模擬電路的基礎知識,內容有二極管電路、晶體管放大電路、場效應晶體管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負反饋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基本應用電路、功率放大電路、波形發生和變換電路、直流穩壓電源、晶閘管及其應用、電子電路的讀圖;應用篇有較多短小精練的實用電路,各章附有頗具特色的習題。為方便教學,本書配有電子教學資料(習題解答、電子課件),供教師參考。凡選用本書作為授課教材的學校,均可來電索取,谘詢電話:010-88379375,Email:cmpgaozhi@sina.。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普通高校大專班、成教學院、職工大學的電氣、電子類專業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材,也可供普湧高校本科有關專業師生或從事電子技術的工程人員參考。
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想深入瞭解集成電路(IC)設計的基礎,特彆是那些基本單元電路的實現細節。坦白說,這本書在基礎理論的鋪陳上做得不錯,但它在“集成”這個層麵上的探討顯得非常淺顯。它花瞭大量篇幅介紹分立元件的特性,比如如何計算單個晶體管的跨導,但當涉及到運放的內部結構,比如如何設計一個米勒補償、如何平衡輸入級的失配時,內容往往被幾句概述帶過,然後就直接跳到瞭外部特性參數的描述。這對於我來說,就好像看瞭一本關於“磚塊製造”的精美手冊,卻對“如何蓋一座高樓”隻有模糊的草圖。我期待能看到更多關於工藝參數(如$V_{th}$、$eta$)如何影響最終電路性能的討論,以及如何利用MOSFET的特性來優化綫性度和功耗。它更像是一本優秀的“分立元件模擬電子學”,而非聚焦於現代集成化背景的“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評分這本書的插圖質量和圖例的清晰度是它最大的亮點之一。每一個關鍵電路拓撲的示意圖都繪製得非常規範和美觀,尤其是在講解反饋網絡和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製比(CMRR)時,用不同顔色的綫條區分正相和反相信號路徑,極大地幫助瞭視覺理解。這在很多老舊的教材中是看不到的,很多舊書上的電路圖模糊不清,看瞭半天都不知道哪個節點是哪個。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書中提供的習題部分,數量偏少,而且難度分布很不均勻。前幾章的計算題相對容易上手,但到瞭後半部分的功率放大器和綫性穩壓器章節,習題要麼是概念性的,要麼是極其復雜的綜閤題,缺乏中等難度的、能夠鞏固核心知識點的練習題。這使得在完成閱讀後,缺乏有效的自我檢測和鞏固途徑。對於一本厚重的教材而言,習題的份量和質量直接決定瞭它的使用價值。
評分從一個自學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存在一些挑戰性。雖然章節間的邏輯是連貫的,但對於沒有紮實數學基礎的讀者來說,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銜接顯得有些跳躍。特彆是剛接觸雙極性晶體管(BJT)的偏置電路時,理論公式的引入速度太快,缺乏足夠的過渡性例子來幫助理解實際電阻分壓偏置電路的穩定性和容差分析。我花瞭好大力氣纔勉強跟上作者的思路,期間不得不頻繁地翻閱附錄中的微積分知識。我深切地體會到,優秀教材的一個標誌是它能以最少的阻力引導讀者進入復雜的領域。這本書在這一點上處理得不夠“溫柔”。它似乎更傾嚮於為已經具備一定背景知識的讀者服務,而不是作為一個真正的“入門磚”。希望未來的版本能增加更多逐步解析的、針對常見電路配置的詳細算例,而不是僅僅展示最終結果。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確實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時候就感覺很紮實。不過,我對它在實際應用層麵的講解深度略感失望。比如,在講解運算放大器的高頻特性時,感覺理論推導占瞭絕大部分篇幅,而對於實際電路設計中如何處理噪聲、如何進行PCB布局以保證信號完整性,這些“經驗之談”的篇幅太少瞭。我更希望看到一些真實的項目案例分析,比如如何設計一個低噪聲前置放大器,或者一個簡單的ADC驅動電路,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公式和理想模型上。市場上的許多教材都存在這個問題,過於偏重理論的完備性,卻忽略瞭工程實踐中的“陷阱”。對於初學者來說,這些抽象的數學模型可能建立起基礎認知,但要真正邁入實踐階段,這些內容遠遠不夠。總而言之,它是一本閤格的理論參考書,但要說它能“打通”理論到實踐的鴻溝,我持保留態度。如果能增加一章專門討論常用芯片選型和參數對比,那就更好瞭。
評分這本書的理論深度毋庸置疑,對於理解半導體器件的物理本質以及電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提供瞭非常詳盡的論述。作者在闡述晶體管的輸入輸齣特性麯綫時,那種層層遞進、深入到PN結物理機製的講解方式,確實讓人對“為什麼是這樣”有瞭更清晰的認識。然而,這種深入的代價是,對於一些經常需要使用的實用電路模塊,比如經典的有源濾波器設計,講解得略顯冗長和復雜。我嘗試用它來快速迴顧一下Sallen-Key濾波器的設計步驟,結果發現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解析那些復雜的傳遞函數推導過程,反而不如一些專注於電路設計手冊的書籍來得直觀和高效。這使得我在需要快速構建原型或進行快速設計迭代時,不得不轉嚮其他資料。或許對於科班齣身、追求學術嚴謹性的讀者來說,這是優點,但對於像我這樣需要快速將知識轉化為生産力的工程師而言,它的“乾貨”密度有待提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