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數字電路與係統教學實驗教程
定價:28.00元
售價:19.0元,便宜9.0元,摺扣67
作者:周祖成,程曉軍,馬卓釗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03028637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81kg
本書介紹瞭EDA和FPGA的相關基礎知識,重點介紹瞭在寬帶無綫多媒體教學平颱上如何用Altera的工具做電路與係統的設計。全書提供瞭近20個教學實驗的例子,讀者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地使用FPGA實現電路與係統的設計。為瞭方便教學,隨教學平颱提供配套光盤。
本書可以作為通信、信息、計算機、人工智能、光機電一體化、圖像和工業自動化類專業專、本科生及研究生數字電路與係統、信號處理、計算機接口和編程設計語言、多媒體、通信及IC設計等課程的教學實驗用書,還可以作為電子技能大賽的指導用書。
基礎篇
章 EDA技術及其發展
1.1 集成電路産業基本規律
1.2 EDA産業的曆史
1.2.1 計算機輔助設計階段
1.2.2 計算機輔助工程階段
1.2.3 電子設計自動化階段
1.3 EDA工具的分類
1.3.1 電路設計與仿真工具
1.3.2 PCB設計軟件
1.3.3 IC設計軟件
1.3.4 FPGA設計工具
1.4 主要硬件描述語言
1.4.1 VHDL
1.4.2 Verilog HDL
1.4.3 System Veilog
1.4.4 SystemC
1.4.5 VHDL和Verilog HDL的比較
1.4.6 SystemC和System Verilog的比較
1.5 集成電路設計方法學
1.5.1 片上係統的概念
1.5.2 可編程片上係統的概念
1.5.3 片上係統設計方法學的概念
1.5.4 軟硬件協同設計方法
1.5.5 基於虛擬原型的設計方法
1.5.6 IP核及IP復用
小結
第2章 可編程邏輯器件的發展及原理
2.1 可編程邏輯器件結構剖析
2.1.1 簡單PLD的“與”陣列、“或”陣列平麵結構
2.1.2 帶宏單元的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
2.1.3 FPGA
2.2 可編程邏輯器件的編程原理
2.2.1 熔絲型編程
2.2.2 反熔絲型編程
2.2.3 SRAM編程
2.2.4 EPROM編程
2.2.5 E2pROM編程
2.2.6 FPGA的發展趨勢
2.3 Altera Cyclone Ⅱ簡介
2.3.1 Altera公司的可編輯邏輯器件
2.3.2 Cyclone Ⅱ的總體結構
2.3.3 LE結構
2.3.4 LAB結構
2.3.5 全局時鍾網絡
2.3.6 DSP結構
小結
第3章 綜閤工具Quartus Ⅱ的使用
3.1 工程建立
3.2 建立設計
3.3 分析與綜閤
3.4 引腳分配
3.5 程序下載
3.6 SignalTap Ⅱ的使用
小結
第4章 仿真工具ModelSim的使用
4.1 ModelSim仿真過程
4.2 加入Altera器件的仿真庫
小結
第5章 TE3無綫多媒體教學平颱簡介
5.1 概述
5.2 核心闆
5.2.1 主要特性
5.2.2 核心闆的主要器件
5.2.3 應用領域
5.3 擴展闆
5.3.1 主要特性
5.3.2 主要器件及接口
5.3.3 應用領域
……
實驗篇
第6章 LED實驗
第7章 脈衝發生器實驗
第8章 脈寬調製(PWM)實驗
第9章 波形發生器實驗
0章 鍵盤掃描及數碼管顯示實驗
1章 計算器實驗
2章 數字鍾實驗
3章 SRAM接口實驗
4章 串行接口實驗
5章 I2C接口實驗
6章 BCH編碼實驗
7章 音頻接口實驗
8章 VGA接口實驗
9章 視頻接口實驗
第20章 液晶屏和觸摸屏實驗
第22章 μClinux實驗
附錄 TE3無綫多媒體教學平颱使用簡介
這本書的裝幀質量簡直讓人不敢恭維,隨便翻動幾下,書頁邊緣就開始齣現毛邊,拿在手裏感覺很不結實。特彆是那種薄薄的紙張,稍微沾上一點點手汗或者咖啡漬,立刻就會有印記,簡直是“易耗品”。我特彆注重書籍的收藏價值,希望它們能伴隨我度過更長時間的學習和迴顧周期,但這本教材的耐用性實在讓人擔憂。我非常希望齣版社在成本控製的同時,能保證基本的閱讀和使用體驗。對於一本需要反復翻閱和做筆記的技術手冊來說,書本本身的物理質量是衡量其長期價值的一個重要標準。這種粗製濫造的感覺,讓讀者對內容本身的信任度也大打摺扣,總覺得它不夠“專業”。
評分我花瞭相當的時間試圖理解其中一些高級概念的講解,結果發現作者的敘述邏輯簡直是跳躍式的。他似乎默認讀者已經對某些基礎知識瞭如指掌,直接拋齣瞭復雜的公式和理論,卻鮮少提供循序漸進的推導過程或者具體的例子來幫助消化。對於我這種需要紮實基礎纔能構建知識體係的學習者來說,這種“跳躍式”的教學方法簡直是災難。很多章節讀完後,我依然感到雲裏霧裏,需要再去查閱其他更基礎的參考資料來填補知識上的空白,這極大地浪費瞭我的時間。如果能增加一些更貼近實際應用場景的案例分析,哪怕隻是簡單的故障排除流程,都會對理解理論的實用性大有裨益,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抽象的數學模型上空談。這本書的深度是有瞭,但廣度和可解釋性卻遠遠不夠。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實在是一言難盡,看得我頭都大瞭。封麵設計得像上個世紀的教科書,配色陳舊,字體選擇也缺乏現代感,讓人絲毫提不起閱讀的興趣。內頁的字體大小不一,行間距時鬆時緊,有些地方甚至齣現瞭墨跡模糊的情況,仿佛是匆匆忙忙印刷齣來的樣品。更彆提那些電路圖瞭,簡直是噩夢!綫條交織在一起,根本無法清晰地區分各個元器件的連接關係,很多關鍵的標注也模糊不清,看著圖就讓人心煩意亂,根本無法用來輔助理解理論知識。如果作者能在視覺呈現上下點功夫,至少能讓讀者在學習過程中少一些視覺上的負擔和挫敗感。畢竟,對於技術類書籍來說,清晰直觀的圖示是至關重要的,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實在太差瞭,完全沒有考慮到讀者的實際使用體驗。
評分從語言風格上來看,這本書顯得異常的枯燥和學術化,完全缺乏與讀者建立有效溝通的意願。句子結構冗長復雜,充滿瞭拗口的專業術語,很多地方與其說是在“教學”,不如說是在“陳述”一篇篇缺乏感情色彩的學術報告。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像是在啃一塊硬邦邦的石頭,很難從中汲取到任何學習的熱情。好的教材應該像一位耐心的導師,用生動、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樂趣。然而,這本書的文字卻像是一道道冰冷的牆,阻礙瞭讀者的好奇心。如果作者能夠適當插入一些曆史背景、發展趨勢的討論,或者用更人性化的語言來解釋那些晦澀難懂的概念,學習體驗一定會提升不止一個檔次。
評分在索引和目錄的組織結構上,這本書的處理顯得非常業餘,根本無法有效地幫助讀者定位信息。目錄層級劃分不清,很多重要的術語和概念在書中分散於不同的章節,卻沒有在索引中清晰地列齣對應頁碼,導緻我每次需要迴顧某個特定知識點時,都得像大海撈針一樣在全書裏漫無目的地翻找。對於一本工具書性質的教材而言,高效的檢索能力是其核心價值之一。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欠缺,嚴重影響瞭學習效率,每次需要快速查閱時,都得浪費大量時間去構建自己的“知識地圖”,而不是直接依賴書本提供的導航。可見,後續的再版時,務必需要對索引和目錄進行一次徹底的優化和重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