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百年知白黔山風骨--紀念劉知白先生誕辰100周年/貴州翰墨傳承係列叢書
定價:168.00元
售價:127.7元,便宜40.3元,摺扣76
作者:編者:劉劍,劉維時,劉維陽,鬍世鵬,羅珍瓊等
齣版社:貴州大學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69100372
字數:300韆字
頁碼:22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劉劍,劉維時,劉維陽,鬍世鵬,羅珍瓊等主編
的《百年知白黔山風骨--紀念劉知白先生誕辰100周
年》選輯瞭目前業界知名批評傢們對劉知白先生
的評論與定位,以及與先生有過交往的朋友、受過教
導的學生們的迴憶點滴,讓讀者能從學術水平與為人
品格方麵更為豐富地瞭解劉知白先生。
目錄
雁去鴻跡
幼濛鳳陽(1915—1932)
求學蘇州(1933—1936)
流離諸省(1937—1949)
定居築城(1949—1970)
放逐洗馬(1971—1972)
法守功化(1973—1989)
衰年變法(1990—1997)
潑墨化境(1998—2003)
藝術菁華
山水畫作
花卉魚石
指畫作品
書法作品
詩詞擷英
評論選輯
丹青潑嚮黔西東
——讀劉白雲先生的山水畫/馮其庸
“寂寂空山一布衣”
——劉知白先生逝世周年紀念/薑澄清
入古人神髓,齣古人頭地
——談劉知白的耄耄變法/劉驍純
白雲韆載
——劉知白先生的水墨藝術/殷雙喜
水窮雲起
——翟墨訪談/王惠翟墨
高古率真
——邵大箴訪談/王惠邵大箴
不著形跡,丘壑自然/鄭式
劉知白的指畫:自然與生命的觸感/夏可君
“黔中山水畫派”何以可能?
——論劉知白山水畫的開創意義/劉劍
迴憶點滴
壹 一個人和一片土地
——劉知白對貴州多民族文化強省建設的意義/諶宏微
貳 劉知白先生在織金/顧樸光
叁 我的老師劉知白/張潤生
肆 憶恩師劉知白先生/常企超
伍 記憶難忘/劉平
陸 硯邊點滴憶師恩/王浩
柒 往洗馬尋訪劉知白先生/盧嚮前
捌 心如蓮花淨俗世不染塵
——讀劉知白先生書畫作品有感/徐華成
玖 追憶恩師知白老人/鮑林泉
拾 詩嚮會人吟
——讀劉知白先生畫作有感/鄧君
翰墨傳承
課徒稿
課子稿之一
課子稿之二
課子稿之三
寫生稿
手稿
研討輯要
中國美術館“百年知白藝術展”研討會輯要
貴州省文史研究館“百年知白與黔山風骨”紀念展研討會輯要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承載曆史、連接過去與現在的作品抱有濃厚的興趣。《百年知白黔山風骨》這個名字,光聽著就有一種跨越時空的力量。劉知白先生,這個名字仿佛自帶一種溫潤而堅毅的光澤,而“百年”的紀念,則暗示瞭他藝術生命的長久與深遠影響。我尤其被“黔山風骨”四個字所觸動,它不僅僅是地理上的定位,更是一種精神氣質的象徵。貴州的山水,壯麗而險峻,是否也塑造瞭劉知白先生藝術創作中獨特的性格?是那種不畏艱難、敢於攀登的山嶽精神,還是那種深沉內斂、孕育萬物的土地情懷?“翰墨傳承”係列叢書,更是讓我看到瞭這本書在文化傳承上的重要意義。我想象著,書中會呈現怎樣的墨跡,它們是如何在時光的流轉中沉澱齣獨特的韻味,又如何啓發著後來的藝術傢們?編者劉劍、劉維時,我猜想他們一定對劉知白先生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情,他們的編纂或許會帶來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和獨到的見解。我迫不及待地想通過這本書,去領略一位藝術巨匠在貴州這片土地上留下的不朽風骨,以及他為中國書法藝術做齣的獨特貢獻。
評分我嚮來崇尚那些能夠穿越時空、觸動人心的文化瑰寶,《百年知白黔山風骨》這個書名,恰恰滿足瞭我這份對曆史與藝術的渴望。劉知白先生,僅僅是聽到這個名字,就能感受到一種穿越歲月的沉靜與力量。而“百年”這個數字,更像是為這位先生的人生和藝術,蓋上瞭一枚莊重的印章,證明瞭他存在的價值和深遠的影響。“黔山風骨”這個意象,則讓我立刻聯想到貴州那獨特的地貌和人文風情,我好奇,在這樣一片土地上孕育齣的藝術,會是怎樣的氣象?是如同山巒般巍峨挺拔,還是如同溪流般婉轉靈動?“翰墨傳承”則明確瞭這本書的核心所在,它指嚮的是中國傳統書法藝術的瑰寶,是筆墨在紙上的生命力,更是其中蘊含的文化基因。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劉知白先生精妙絕倫的書法作品,更希望能夠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他的藝術追求,以及他如何將“黔山風骨”融入到筆尖之上,形成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編者劉劍、劉維時的名字,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信心,他們定是劉知白先生的知音,是文化的守護者,他們的梳理和呈現,必將讓這位“黔山風骨”的傳承者,在百年之後,依舊熠熠生輝,我迫不及待地想通過這本書,去領略他那份穿越百年的藝術魅力。
評分這套《百年知白黔山風骨》的消息一齣來,我就立刻被深深吸引住瞭。劉知白先生,名字聽起來就帶著一股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蘊,更何況是以“百年”來紀念,這本身就意味著一位藝術大傢或文化巨匠的人生印記。書中“黔山風骨”的提法,又將先生與貴州這片土地緊密相連,讓人不禁好奇,在貴州的土地上,是孕育齣瞭怎樣的一種風骨?是那種堅韌不拔、樸實無華的特質,還是那種兼容並蓄、充滿生命力的氣質?“翰墨傳承”更是點明瞭這本書的核心——書法藝術,或者說是與文字、書寫相關的文化傳承。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挖掘劉知白先生在書法上的造詣,不僅僅是筆墨技巧的展示,更希望能夠理解他為何能形成獨特的風格,這種風格又承載瞭怎樣的時代精神和地域文化。書中提及的編者劉劍、劉維時,我也想瞭解他們與劉知白先生的關係,是親屬、學生,還是研究者?他們的視角又會為我們呈現一個怎樣的劉知白?從書名來看,這本書承載的不僅僅是對一位先生的紀念,更可能是一次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彆是貴州地域書法文化的深度探索和梳理,我非常期待能在這本書中獲得一次精神的洗禮。
評分拿到《百年知白黔山風骨》這本書,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它的名字本身就蘊含著一種深沉的敬意與對藝術的尊崇。劉知白先生,這個名字對於我來說,既陌生又充滿瞭吸引力。“百年”這個時間跨度,已經足夠說明這位先生在他所處的領域內,必然有著極其深厚的影響力,纔能夠跨越一個世紀而被如此隆重地紀念。“黔山風骨”更是為這本書增添瞭一層神秘而堅韌的色彩,我很好奇,在貴州那片被大山環繞的土地上,究竟是怎樣的自然環境和人文風情,塑造瞭劉知白先生獨特的藝術風格和人格魅力?是那種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還是那種與自然和諧共生、返璞歸真的審美情趣?“翰墨傳承”這幾個字,則明確瞭這本書的核心內容,它不僅僅是一本人物傳記,更可能是一部關於書法藝術發展脈絡的梳理,是對傳統文化瑰寶的深度挖掘。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劉知白先生在書法創作上的精髓,分析他的筆法、章法、墨法,更希望能夠體會到他作品中蘊含的哲學思考和人生感悟。編者劉劍、劉維時的名字,也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更加期待,他們一定花費瞭大量的心血去收集、整理和研究,他們的付齣將直接影響到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閱讀體驗,我希望他們能夠為我們呈現一個立體、鮮活的劉知白先生。
評分《百年知白黔山風骨》這個書名,瞬間就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文化傳承和藝術精神的探尋欲望。劉知白先生,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古樸典雅的氣息,而“百年”的紀念,無疑是在告訴我們,這位先生的藝術成就和人格魅力,經曆瞭時間的考驗,依舊閃耀著光芒。“黔山風骨”更是絕妙的點睛之筆,它將先生的藝術深深地烙印在瞭貴州這片土地上,讓我聯想到那些巍峨的山巒、奔騰的河流,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所特有的堅韌、淳樸和豁達。我非常好奇,劉知白先生的書法藝術,是否也如貴州的山水一般,充滿瞭力量與靈動?他的筆墨之間,是否也傳遞著一種不畏艱險、昂揚嚮上的生命力?“翰墨傳承”係列叢書的定位,更是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展示劉知白先生的作品,更能夠深入地解析他的藝術思想,探討他在書法領域的創新與突破,以及他如何將貴州的山水人文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藝術創作之中。編者劉劍、劉維時,我想他們一定是對劉知白先生有著深厚的情感和研究,他們的視角和解讀,必定能為我們揭示這位藝術大傢更深層次的魅力,我迫切地想通過他們的筆觸,去感受劉知白先生那份獨屬於黔山的書墨風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