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知白黔山风骨--纪念刘知白先生诞辰100周年/贵州翰墨传承系列丛书 编者:刘剑,刘维时

百年知白黔山风骨--纪念刘知白先生诞辰100周年/贵州翰墨传承系列丛书 编者:刘剑,刘维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剑,刘维时,刘维阳,胡世鹏,罗珍琼等 著
图书标签:
  • 刘知白
  • 黔山风骨
  • 贵州文化
  • 翰墨传承
  • 书画艺术
  • 艺术史
  • 地方文献
  • 文化名人
  • 百年诞辰
  • 贵州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盛德伟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贵州大学
ISBN:9787569100372
商品编码:2969722838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百年知白黔山风骨--纪念刘知白先生诞辰100周年/贵州翰墨传承系列丛书

定价:168.00元

售价:127.7元,便宜40.3元,折扣76

作者:编者:刘剑,刘维时,刘维阳,胡世鹏,罗珍琼等

出版社:贵州大学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69100372

字数:300千字

页码:2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刘剑,刘维时,刘维阳,胡世鹏,罗珍琼等主编
的《百年知白黔山风骨--纪念刘知白先生诞辰100周
年》选辑了目前业界知名批评家们对刘知白先生
的评论与定位,以及与先生有过交往的朋友、受过教
导的学生们的回忆点滴,让读者能从学术水平与为人
品格方面更为丰富地了解刘知白先生。

目录


雁去鸿迹
幼蒙凤阳(1915—1932)
求学苏州(1933—1936)
流离诸省(1937—1949)
定居筑城(1949—1970)
放逐洗马(1971—1972)
法守功化(1973—1989)
衰年变法(1990—1997)
泼墨化境(1998—2003)
艺术菁华
山水画作
花卉鱼石
指画作品
书法作品
诗词撷英
评论选辑
丹青泼向黔西东
——读刘白云先生的山水画/冯其庸
“寂寂空山一布衣”
——刘知白先生逝世周年纪念/姜澄清
入古人神髓,出古人头地
——谈刘知白的耄耄变法/刘骁纯
白云千载
——刘知白先生的水墨艺术/殷双喜
水穷云起
——翟墨访谈/王惠翟墨
高古率真
——邵大箴访谈/王惠邵大箴
不着形迹,丘壑自然/郑式
刘知白的指画:自然与生命的触感/夏可君
“黔中山水画派”何以可能?
——论刘知白山水画的开创意义/刘剑
回忆点滴
壹 一个人和一片土地
——刘知白对贵州多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意义/谌宏微
贰 刘知白先生在织金/顾朴光
叁 我的老师刘知白/张润生
肆 忆恩师刘知白先生/常企超
伍 记忆难忘/刘平
陆 砚边点滴忆师恩/王浩
柒 往洗马寻访刘知白先生/卢向前
捌 心如莲花净俗世不染尘
——读刘知白先生书画作品有感/徐华成
玖 追忆恩师知白老人/鲍林泉
拾 诗向会人吟
——读刘知白先生画作有感/邓君
翰墨传承
课徒稿
课子稿之一
课子稿之二
课子稿之三
写生稿
手稿
研讨辑要
中国美术馆“百年知白艺术展”研讨会辑要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百年知白与黔山风骨”纪念展研讨会辑要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百年知白,黔山风骨:一座丰碑,一部传奇 引言 在中国书画艺术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也塑造了文化的脊梁。刘知白先生,便是这样一位。他的一生,是艺术探索的一生,是人格坚守的一生,更是黔山大地上,一部生生不息的传奇。值此刘知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隆重推出《百年知白,黔山风骨——纪念刘知白先生诞辰100周年/贵州翰墨传承系列丛书》,旨在深情回望先生艺术生涯的璀璨,致敬他高尚的人格风范,传承他留予后世的精神财富。 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画作,而是试图以一种立体、多维的视角,勾勒出刘知白先生艺术生命的全貌,以及他对中国书画艺术,特别是贵州地域文化所留下的深刻印记。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了解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感受他笔下磅礴的生命力,领悟他胸中浩然的正气。 第一章:时代洪流中的艺术足迹 刘知白先生的艺术生涯,与二十世纪中国跌宕起伏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他出生于乱世,成长于变革,在时代的洪流中,他以艺术为载体,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沉情感。 早年启蒙与艺术萌芽: 本章将深入探究刘知白先生早年的成长环境,及其艺术启蒙的经历。追溯他初学绘画的渊源,探寻影响他早期艺术风格的关键人物与事件。我们会重点介绍他如何在这种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依然保持对艺术的执着,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革故鼎新中的探索与突破: 先生的艺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身处艺术革新思潮涌动的年代,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成果。本章将聚焦刘知白先生在中西绘画融合、传统笔墨现代化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他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打破陈规,为中国画注入新的生命力?我们将通过分析其代表作品,揭示他艺术理念的演变过程。 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艺术实践: 刘知白先生的艺术创作,始终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他曾创作大量反映时代主题、讴歌人民英雄的作品。本章将重点梳理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民族团结等主题进行的艺术创作,展现他作为一位有良知的艺术家,如何用画笔描绘人民的喜怒哀乐,记录时代的进步。 第二章:黔山大地,笔墨生辉 贵州,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刘知白先生的艺术生命,也成为了他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宝库。 黔山之魂,笔墨之韵: 刘知白先生对贵州的青山绿水、云雾缭绕有着深厚的情感。他的山水画,尤其擅长描绘贵州的山川景致,如黄果树的雄奇,梵净山的秀丽,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本章将着重分析先生笔下的贵州山水,探讨他如何捕捉山水的神韵,赋予画面以生命力,以及这些作品所体现出的“黔山风骨”。我们将深入研究他对色彩、线条、构图的运用,如何精准而富有表现力地传达出贵州大地的独特气质。 乡土情深,生活画卷: 除了壮丽的山河,刘知白先生对贵州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同样情有独钟。他笔下的人物画,生动地描绘了贵州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劳作场景、节庆活动。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珍贵的历史影像,展现了贵州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多元的民族风情。本章将通过对先生描绘贵州人民生活、服饰、习俗等作品的分析,展现他对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热爱与尊重。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刘知白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贵州地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创新者。他如何在吸收贵州民族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本章将探讨先生作品中蕴含的贵州地域文化元素,如民间剪纸、蜡染、刺绣等艺术形式的影响,以及他如何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转化为具有现代审美的艺术语言。 第三章:人格光辉,德艺双馨 艺术成就固然令人瞩目,而刘知白先生的高尚品格,更是流传后世的宝贵财富。他一生清廉正直,淡泊名利,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艺术事业。 刚正不阿,风骨铮铮: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刘知白先生始终坚守艺术的纯粹,不为外界纷扰所动。他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他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对创作的精益求精,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本章将通过先生的生平事迹、与友人的交往、以及他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展现他正直、刚毅、不屈不挠的“黔山风骨”。 淡泊名利,艺为人生: 先生一生追求的是艺术的真谛,而非个人的名利。他将艺术视为一种使命,一种责任,用自己的画笔去记录时代,去温暖人心。本章将通过先生晚年的生活状态、与后辈的交流、以及他对艺术的理解,来阐释他“艺为人生”的崇高境界。 师德风范,薪火相传: 刘知白先生不仅在艺术创作上成就斐然,在教书育人方面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为贵州乃至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章将聚焦先生的师德风范,讲述他如何言传身教,如何鼓励后学,以及他留下的宝贵教学经验。我们将采访他的学生,听他们讲述先生的教诲,感受先生人格的感召力。 第四章:百年回望,艺术遗产 百年匆匆,刘知白先生已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艺术生命,他的精神风骨,却永恒地留存在世间。 画坛巨擘,艺术影响: 本章将从宏观视角,评价刘知白先生在中国书画史上的地位与贡献。我们会梳理他艺术风格的演变脉络,分析其作品的市场价值与学术价值,并探讨他的艺术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我们将汇集艺术史学家、评论家对先生艺术成就的评价,力求客观而深刻地呈现其艺术遗产。 精神传承,时代启迪: 先生留下的不仅是笔墨丹青,更是宝贵的人生智慧和高尚的精神品质。他的“黔山风骨”,是对坚韧不拔、正直无私、热爱家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本章将探讨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刘知白先生的精神,以及他的艺术与人生哲学对当代人的启示。 贵州翰墨,薪火永继: 作为“贵州翰墨传承系列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致力于推动贵州本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将强调刘知白先生在贵州艺术史上的关键地位,以及本书的出版对于激发当代艺术家创作热情、提升贵州艺术影响力所起的积极作用。 结语 《百年知白,黔山风骨》是一次深情的致敬,一次深刻的追溯,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刘知白先生的艺术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心灵;让他的“黔山风骨”,激励更多人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坚守信念,砥砺前行。 谨以此书,献给伟大的艺术家刘知白先生,致以我们最崇高的敬意!愿先生的精神,如黔山般巍峨,如碧水般长流,永远激励后人!

用户评价

评分

《百年知白黔山风骨》这个书名,瞬间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文化传承和艺术精神的探寻欲望。刘知白先生,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息,而“百年”的纪念,无疑是在告诉我们,这位先生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依旧闪耀着光芒。“黔山风骨”更是绝妙的点睛之笔,它将先生的艺术深深地烙印在了贵州这片土地上,让我联想到那些巍峨的山峦、奔腾的河流,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特有的坚韧、淳朴和豁达。我非常好奇,刘知白先生的书法艺术,是否也如贵州的山水一般,充满了力量与灵动?他的笔墨之间,是否也传递着一种不畏艰险、昂扬向上的生命力?“翰墨传承”系列丛书的定位,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刘知白先生的作品,更能够深入地解析他的艺术思想,探讨他在书法领域的创新与突破,以及他如何将贵州的山水人文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编者刘剑、刘维时,我想他们一定是对刘知白先生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研究,他们的视角和解读,必定能为我们揭示这位艺术大家更深层次的魅力,我迫切地想通过他们的笔触,去感受刘知白先生那份独属于黔山的书墨风骨。

评分

这套《百年知白黔山风骨》的消息一出来,我就立刻被深深吸引住了。刘知白先生,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蕴,更何况是以“百年”来纪念,这本身就意味着一位艺术大家或文化巨匠的人生印记。书中“黔山风骨”的提法,又将先生与贵州这片土地紧密相连,让人不禁好奇,在贵州的土地上,是孕育出了怎样的一种风骨?是那种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的特质,还是那种兼容并蓄、充满生命力的气质?“翰墨传承”更是点明了这本书的核心——书法艺术,或者说是与文字、书写相关的文化传承。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刘知白先生在书法上的造诣,不仅仅是笔墨技巧的展示,更希望能够理解他为何能形成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又承载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书中提及的编者刘剑、刘维时,我也想了解他们与刘知白先生的关系,是亲属、学生,还是研究者?他们的视角又会为我们呈现一个怎样的刘知白?从书名来看,这本书承载的不仅仅是对一位先生的纪念,更可能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贵州地域书法文化的深度探索和梳理,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中获得一次精神的洗礼。

评分

我向来崇尚那些能够穿越时空、触动人心的文化瑰宝,《百年知白黔山风骨》这个书名,恰恰满足了我这份对历史与艺术的渴望。刘知白先生,仅仅是听到这个名字,就能感受到一种穿越岁月的沉静与力量。而“百年”这个数字,更像是为这位先生的人生和艺术,盖上了一枚庄重的印章,证明了他存在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黔山风骨”这个意象,则让我立刻联想到贵州那独特的地貌和人文风情,我好奇,在这样一片土地上孕育出的艺术,会是怎样的气象?是如同山峦般巍峨挺拔,还是如同溪流般婉转灵动?“翰墨传承”则明确了这本书的核心所在,它指向的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瑰宝,是笔墨在纸上的生命力,更是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刘知白先生精妙绝伦的书法作品,更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他的创作理念,他的艺术追求,以及他如何将“黔山风骨”融入到笔尖之上,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编者刘剑、刘维时的名字,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信心,他们定是刘知白先生的知音,是文化的守护者,他们的梳理和呈现,必将让这位“黔山风骨”的传承者,在百年之后,依旧熠熠生辉,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这本书,去领略他那份穿越百年的艺术魅力。

评分

拿到《百年知白黔山风骨》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名字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深沉的敬意与对艺术的尊崇。刘知白先生,这个名字对于我来说,既陌生又充满了吸引力。“百年”这个时间跨度,已经足够说明这位先生在他所处的领域内,必然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力,才能够跨越一个世纪而被如此隆重地纪念。“黔山风骨”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一层神秘而坚韧的色彩,我很好奇,在贵州那片被大山环绕的土地上,究竟是怎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塑造了刘知白先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是那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是那种与自然和谐共生、返璞归真的审美情趣?“翰墨传承”这几个字,则明确了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它不仅仅是一本人物传记,更可能是一部关于书法艺术发展脉络的梳理,是对传统文化瑰宝的深度挖掘。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刘知白先生在书法创作上的精髓,分析他的笔法、章法、墨法,更希望能够体会到他作品中蕴含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编者刘剑、刘维时的名字,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更加期待,他们一定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去收集、整理和研究,他们的付出将直接影响到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阅读体验,我希望他们能够为我们呈现一个立体、鲜活的刘知白先生。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承载历史、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作品抱有浓厚的兴趣。《百年知白黔山风骨》这个名字,光听着就有一种跨越时空的力量。刘知白先生,这个名字仿佛自带一种温润而坚毅的光泽,而“百年”的纪念,则暗示了他艺术生命的长久与深远影响。我尤其被“黔山风骨”四个字所触动,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定位,更是一种精神气质的象征。贵州的山水,壮丽而险峻,是否也塑造了刘知白先生艺术创作中独特的性格?是那种不畏艰难、敢于攀登的山岳精神,还是那种深沉内敛、孕育万物的土地情怀?“翰墨传承”系列丛书,更是让我看到了这本书在文化传承上的重要意义。我想象着,书中会呈现怎样的墨迹,它们是如何在时光的流转中沉淀出独特的韵味,又如何启发着后来的艺术家们?编者刘剑、刘维时,我猜想他们一定对刘知白先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情,他们的编纂或许会带来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独到的见解。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这本书,去领略一位艺术巨匠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留下的不朽风骨,以及他为中国书法艺术做出的独特贡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