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力电子技术
定价:25.80元
作者:廖冬初,聂汉平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560941639
字数:328000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高等工科院校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教材。本书的内容涉及各种电力电子器件,DC/DC、DC/AC、Ac/DC和AC/AC四类电力转换电路,电力电子变换系统中的辅助元器件和控制系统,谐振变换电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传输和电力控制、电力补偿中的应用技术。
本书精选和归纳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并体现了其新发展。全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适于教学。与教材配套出版的光盘中,有本课程的学习重点、重难点解析、教学课件、习题解答等内容,适于自学使用。
本书适用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以及高等学校引导性专业目录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也可供相近专业学生选用或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学习体验,坦白讲,对于习惯了碎片化学习的当代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场“耐力考验”。我尝试过在通勤路上阅读,结果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任何一个电路分析都需要一个安静、专注的环境,最好还得手边备着草稿纸和计算器。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有源滤波器设计”的那一章印象深刻,作者对谐波分析的讲解深入浅出,将傅里叶级数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地与实际电网中的电流畸变联系了起来。每当我感觉快要放弃时,总能从某个精妙的例子或一个巧妙的数学简化中获得新的启发,这种“柳暗花明”的感觉,是快餐式学习材料无法提供的。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技术知识,更是一种面对复杂工程问题时,保持耐心和系统性分析的思维习惯。
评分说实话,初次拿到这本书时,我有点被它的厚度和略显陈旧的封面设计“劝退”了。我本期望能找到一本紧跟最新的宽禁带半导体(如SiC和GaN)应用的教材,这本书虽然覆盖了主流技术,但在最新材料器件的应用前沿方面,给读者的震撼感略有不足。然而,一旦开始阅读,我就被它严谨的逻辑链条所吸引了。它对基础理论的阐述极其扎实,这种“内功”的修炼比追逐一时的“花哨招式”更为重要。我发现,很多最新的应用,归根结底还是基于这些经典的拓扑结构和控制原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为你构建了一个牢不可破的知识框架。如果你跳过了基础,直接去看最新的应用论文,很可能会感到云里雾里,而这本书就像是为你铺设了一条平坦而坚固的知识高速公路,让你能稳健地抵达更远的目标。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学者派”,精准、严谨,几乎没有冗余的形容词和主观色彩的表达。这种风格的优点是信息密度极高,每一句话都可能包含关键信息,但缺点是对于刚刚接触电力电子领域的新手来说,门槛有点高。我常常需要反复阅读某一段话,对比着书中的公式和图表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意图。但正是这种不妥协的严谨性,使得这本书成为了我工作台上的一本“权威参考书”。当我在处理一个实际的电能质量问题,或者需要验证一个老旧系统的设计时,我总会回到这本书中寻找最原始、最可靠的理论依据。它就像一个可靠的老朋友,虽然不会刻意讨好你,但当你真正需要帮助时,它总能提供最准确的指引。它不是一本用来消遣的书,而是一部需要你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工具书”。
评分我最近在为一个新能源项目的逆变器设计做准备,翻阅了很多资料,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系统性和工程实用性上做得非常到位。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许多实际应用中的考量融入到了讲解中。比如,在讲述IGBT和MOSFET的选型时,作者非常细致地分析了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之间的权衡,这在实际电路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决策点。我特别欣赏它在电磁兼容性(EMC)方面所占的篇幅,这往往是新手容易忽略的“隐形杀手”。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跟着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车间里边走边学,他们不仅告诉你螺丝应该怎么拧紧,还会告诉你为什么要用这种规格的螺丝,以及如果拧错了会有什么后果。虽然有些章节的推导过程略显繁复,需要配合示波器和仿真软件来验证,但一旦你跑通了一个复杂的仿真模型,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它为我后续的项目开发打下了极其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电力电子技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就像在炎炎夏日里喝了一杯冰镇的柠檬水——初尝清爽解渴,但深入进去才发现里面蕴藏着各种复杂的“果肉”和“籽”。我花了整整一个暑假才啃完,特别是那些关于开关电源拓扑结构的部分,我感觉我的大脑皮层都要被这些复杂的电路图和数学模型给“重塑”了。书本的排版其实挺工整的,图示清晰,但理论的深度绝对不是给初学者准备的“入门读物”。我记得有一次对着一个关于PWM控制的章节冥思苦想了整整两个小时,旁边的室友都以为我在研究什么高等物理学呢。它强迫你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那种追根究底的学术精神,对于想在电力电子领域深耕的人来说是无价之宝。不过,对于那些只想了解基本概念的工程师来说,可能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耐力去攻克那些高深的数学推导。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本“武功秘籍”,需要勤奋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奥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