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第二版)
定价:58.00元
售价:39.4元,便宜18.6元,折扣67
作者:吴慎山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12123127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绪论、电子技术实验基础﹑PSPICE 9.2设计软件﹑低频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高频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等。本书实验内容分为以下4类:验证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本书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选择性,适用于大、电子学相关专业及非电类专业根据教学大纲的需要作为教材选用。同时,也适用于从事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的科技人员使用和参考。
第0章绪论 
0.1教育与科技 
0.2科学与技术 
0.2.1技术的产生 
0.2.2科学的起源 
0.2.3现代科学与技术 
0.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0.4电子技术课程简介 
0.4.1基本概念 
0.4.2课程的内容 
0.4.3本课程的特点 
0.5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0.5.1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内容 
0.5.2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思考题 
章电子技术实验基础 
1.1常用电子元器件 
1.1.1电阻器 
1.1.2电容器 
1.1.3电感器 
1.1.4半导体分立元器件 
1.1.5集成电路 
1.1.6常用逻辑符号对照表 
1.2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1.2.1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1.2.2误差表示法 
1.2.3测量结果的处理 
1.3常用测量方法和电路基本参数的测量 
1.3.1电子测量概述 
1.3.2模拟电子电路基本参数的测试方法 
1.3.3数字电路中常用的测试方法 
思考题 
第2章PSPICE9.2设计软件 
2.1PSPICE9.2集成环境 
2.2电路仿真基本步骤 
2.3原理图绘制 
2.4PSPICE仿真功能 
第3章低频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3.1低频电子技术实验基础 
3.1.1低频电子线路的特点 
3.1.2低频电子技术实验的内容 
3.1.3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3.2低频电子技术验证性实验 
3.2.1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3.2.2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及晶体管特性的测试 
3.2.3集成运算放大器指标测试 
3.2.4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测试 
3.3低频电子技术研究性实验 
3.3.1晶体管特性的研究 
3.3.2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研究 
3.3.3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3.3.4负反馈放大电路 
3.3.5差动放大电路 
3.3.6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模拟运算电路 
3.3.7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有源滤波器 
3.3.8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压比较器 
3.3.9OTL功率放大器 
3.3.10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3.4低频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 
3.4.1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 
3.4.2集成稳压器直流稳压电源 
3.4.3波形发生器 
3.4.4温度监测及恒温控制电路 
3.5低频电子技术设计性实验 
3.5.1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设计 
3.5.2场效应管源极跟随器设计 
3.5.3差动放大电路设计 
3.5.4波形发生与变换电路设计 
3.5.5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3.5.6用运算放大器组成万用表的设计与调试 
第4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4.1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基础 
4.1.1数字逻辑电路的分类 
4.1.2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4.1.3数字逻辑电路的测试方法 
4.1.4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4.2数字电子技术验证性实验 
4.2.1集成逻辑门的使用 
4.2.2加法器分析与验证 
4.2.3TTL触发器的验证与转换 
4.3数字电子技术研究性实验 
4.3.1编码器的研究 
4.3.2译码器的研究 
4.3.3LED数码显示电路的研究 
4.3.4基本RS触发器不定状态的研究 
4.4数字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 
4.4.1计数器及其应用 
4.4.2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4.4.3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4.4.4D/A、A/D转换器 
4.5数字电子技术设计性实验 
4.5.1SSI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4.5.2MSI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4.5.3SSI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4.6数字电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 
4.6.1全加器仿真 
4.6.2输血血型匹配电路的仿真 
4.6.3计数器的仿真 
第5章高频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5.1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基础 
5.1.1高频电子技术实验简介 
5.1.2无线电信号的传播 
5.1.3无线通信系统 
5.2高频电子技术验证性实验 
5.2.1Q表及元件参数的测量 
5.2.2频率特性测试仪(扫频仪)及调谐放大器频率特性的测量 
5.2.3调谐放大器的仿真 
5.2.4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仿真 
5.3高频电子技术研究性实验 
5.3.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研究 
5.3.2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的研究 
5.3.3LC电容反馈式三点振荡器的研究 
5.3.4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研究 
5.3.5振幅调制器(利用乘法器) 
5.3.6调幅信号的解调 
5.3.7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 
5.3.8相位鉴频器的研究 
5.3.9晶体管混频电路的研究 
5.3.10利用函数电路实现波形转换 
5.4高频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 
5.4.1集成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 
5.4.2集成电路(锁相环)构成频率解调器的研究 
5.4.3集成乘法器混频实验的研究 
5.4.4数字信号发生器的研究 
5.4.5数字调频与解调的实验 
5.4.6各种功率放大器特性的研究与仿真 
5.5高频电子技术设计与应用 
5.5.1超外差中波调幅收音机的设计与组装 
5.5.2调幅广播与接收 
5.5.3调频无线话筒的制作 
5.5.4功率放大器设计 
5.5.5声光控照明灯 
5.5.6语言识别与电路的应用 
第6章常用电子测量仪器 
6.1500型万用表 
6.1.1500型万用表电路与测量原理 
6.1.2万用表的使用 
6.1.3万用表的维护常识 
6.2数字万用表 
6.2.1技术指标 
6.2.2使用方法 
6.2.3注意事项 
6.3SG2172B型双通道交流数字毫伏表 
6.3.1技术参数 
6.3.2使用方法 
6.3.3注意事项 
6.4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 
6.4.1工作特性 
6.4.2工作原理 
6.4.3使用说明 
6.5YB4340双踪示波器 
6.5.1基本工作原理 
6.5.2注意事项 
6.5.3使用方法 
6.6TFG2003DDS函数信号发生器 
6.6.1主要特点 
6.6.2技术指标 
6.6.3通用特性 
6.7XFG-7型高频信号发生器 
6.7.1电路结构原理 
6.7.2主要性能指标 
6.7.3使用方法 
6.8BS-1型失真度测量仪 
6.8.1失真度测量仪工作原理与电路组成 
6.8.2失真度测量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6.8.3使用方法 
6.9WY2851Q表 
6.9.1Q表的结构特征 
6.9.2Q表的技术参数 
6.9.3使用方法 
6.9.4WY2851Q表的使用和保养 
6.10SG2270型超高频毫伏表 
6.10.1概述 
6.10.2性能特性 
6.10.3工作原理简述 
6.10.4使用方法 
6.11BT-3C型频率特性测试仪 
6.11.1性能指标 
6.11.2结构特点 
6.11.3使用注意事项 
6.11.4维修 
参考文献 
我必须指出,这本书在实验环节的指导上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和模糊。它提供了大量的“步骤”,但这些步骤往往缺乏对“为什么”的深入解释。举个例子,当要求搭建一个特定的滤波器电路时,书上直接给出了元件的参数值,但对于如何根据输入信号的特性来选择这些电容和电阻的精确值,整个推导过程被一笔带过,只留下一个结论性的数字。这对于培养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是致命的。此外,很多实验的预期结果和实际现象描述得过于理想化,丝毫没有考虑到现实中元器件的公差、寄生参数以及噪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当我按照指示操作后,得到的波形与书上的完美曲线相去甚远时,我完全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是我的接线错了,还是书上的理论本身就有偏差。这种“黑箱式”的教学,只会培养出只会照猫画虎的“装配工”,而不是真正理解电路工作原理的工程师。
评分从实操性角度来看,这本书中推荐的实验器材清单简直是对预算的公然挑衅。它列出了一系列昂贵且往往需要专业实验室才能配备的仪器设备,比如高精度函数信号源、高带宽示波器,甚至要求使用一些特定型号的、如今已停产的专用测试夹具。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或预算有限的爱好者来说,要完全按照书上的要求来准备实验环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令人沮丧的是,书中几乎没有提供任何“替代方案”的指导,比如在没有昂贵示波器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更经济的工具(比如软件仿真或Arduino等低成本平台)来验证相似的原理。这种不切实际的器材要求,使得书中的实验环节沦为空谈,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模型。一本好的实验教材,理应尽可能地贴近实际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引导读者学会用有限的资源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理论上的完美配置,这本书在这方面完全失败了。
评分这本书的印刷质量简直是灾难级的,纸张薄得像蝉翼,油墨印得忽深忽浅,很多关键的电路图和波形图都模糊不清,简直是在考验读者的视力极限。我花大价钱买来学习的,结果得戴上老花镜才能勉强看清那些微小的元器件符号,这体验太糟糕了。更别提排版了,内容之间的逻辑跳转生硬得像断裂的河流,章节间的衔接完全没有过渡,读起来需要耗费额外的精力去梳理作者原本应该清晰呈现的脉络。有时候,一个重要的公式推导过程,关键的步骤被挤在了页面的边角,字体小到几乎看不见,这根本不是一本严肃的教材应该有的面貌,更像是一个匆忙赶工的草稿合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低劣的阅读体验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劝退,它消耗了学习的热情,让人对原本充满兴趣的电子技术领域产生了强烈的抗拒心理。我真希望出版商能重视一下基础教材的制作标准,毕竟,知识的载体也应该配得上知识本身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仿佛停滞在了上个世纪的某个技术节点,里面的案例和实验设计陈旧得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很多讲解的元器件,现在在实际应用中早已被更高效、更现代的芯片所取代,学习这些“古董”级的知识,感觉就像是在研究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对当前主流的微控制器、嵌入式系统或是先进的集成电路设计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作者似乎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未能跟上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步伐。例如,在介绍运算放大器时,仍旧大量篇幅用于讲解分立元件搭法的局限性,却对现代常用的高精度、低功耗的集成运放模块着墨甚少。这种滞后的内容,使得读者在尝试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时,处处碰壁,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最新的技术手册和在线资源,使得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它更像是一部电子史料,而非实用的技术指南,对于追求前沿技术的学生和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的价值非常有限。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怎么说呢,充满了学究式的晦涩和冗余,读起来非常费劲,仿佛作者在刻意用最复杂的句子来表达最简单的概念。大量的长难句充斥着各种从句和专业术语的堆砌,即使是合格的读者,也需要反复阅读才能领会其真正含义。很多基础概念的引入,没有采用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而是直接抛出了高度抽象的数学模型,让人感到知识的引入缺乏亲和力。特别是公式的推导部分,逻辑跳跃性极大,常常在引入一个新变量后,下一行就直接给出了简化后的结果,中间的代数变换过程被完全省略,这对于依赖逐步推导来理解数学工具如何服务于物理现象的学习者来说,是极大的障碍。这本书更像是为那些已经具备扎实数理基础的专家准备的参考手册,而不是为初入电子领域的学习者准备的入门读物。它似乎更注重展示作者掌握了多少数学工具,而非帮助读者真正掌握电子学的核心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