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湿地风/印象 盘锦文化丛书
定价:30.00元
作者:杨春风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205090746
字数:
页码:12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湿地风/印象盘锦文化丛书》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来诠释辽河口湿地的自然风貌,来呈现盘锦这座湿地之城的人文气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辽河口湿地以独一的自然资源,与这种自然资源的历史性相依相守,也使盘锦成为了一个个性鲜的城市,并在物产民生、民娱民艺、食材食艺等多方面得到了立体呈现,盘锦这座年轻的湿地之城也由此具有了鲜明的可识别性。
目录
湿地风
壹奇观红海滩
(一)那是翅碱蓬的壮举
(二)红滩里的丹顶鹤
(三)总有故事在滩中孕育
贰秘境芦苇荡
(一)苇塘的四季事情
(二)塘中的美丽鸟禽
(三)苇的艺术
叁水陆边缘的物产
(一)金稻白米的时光演绎
(二)“舌尖”上的蒲笋
(三)大海馈赠的珍品
(四)踏浪踩蛤蛤蜊岗
(五)河蟹的滋味
肆退海之地的宝藏
(一)石油:流动的黑金
(二)温泉:没山也怡人
(三)井盐:纯洁的盐
伍绕阳湾的渔俗
(一)渔的老家绕阳湾
(二)捕鱼捉蟹度春秋
(三)凿冰取鱼在冬季
(四)流动的盛宴是船餐
陆“南大荒”的乐子
(一)上口子高跷
(二)田庄台庙会和龙舞
(三)得胜的皮影
(四)石庙子的民宿
柒大湿地的嚼果
(一)辽河口渔家菜
(二)田庄台传统美食
(三)盐碱地的美味果蔬
作者介绍
文摘
《湿地风/印象盘锦文化丛书》:
它属实太纤弱了。却韧。那茎那枝,统统折不断。
也并无寻常植物那种舒展的叶片,而是一种细长的椭圆体,呈两头尖的纺锤形,中空,似乎蓄着一洼水,红色的清亮亮的水。当这种“叶子”密密实实地缀满它的所有枝茎,样子就相当别致了。试着把其中的一枚碾破,手指即刻就会被染红。
长大了的翅碱蓬,也仍在承受着海潮不间断的冲刷,潮大的日子比如初三、十八(人们通常认为是初一、十五,实际上在辽东湾的大潮日是在初三、十八),还会集体被海潮淹没。当那漫无天际的红,在你眼前一寸再一寸地消失,直至寸草不留,踪影皆无,会有一种自身似乎都被淹没的绝望涌上心头,且难以自抑。同时会对“消失”展开联翩的浮想。虽然阳光仍在水面上跳跃,仍然发散着鳞似的光芒,你的笑靥却再难显现在两颊。
等待。只能是等待。
然后,你看到了希望。
先是潮水渐缓,虽仍在一波一波地往前冲,却也眼见着没啥力度了。接着潮水缓缓后撤,终于那边缘的翅碱蓬抢先露出了头脸,还在微风的帮衬中抖落着水珠。你狂喜地俯身紧紧盯着,盯着它们越露越多,一寸,再一寸,一尺,再一尺,被潮水洗过的红,是那么嫣然妩媚。再接下来,唰的一下,整片的红滩,就重又绽放在了你的眼前。
在潮水相对较小的更多时候,海潮并不会漫过红滩,而只会将其漫漫包围。这样的时分,红海滩就像极了一方丝绸,且像被谁撒网似的给抛到了海里,自然不肯沉,于是就漂着,漂在海的中央,并随着凉爽的海风,将自己抖出缓慢的起伏。
追随了红海滩这么多年,总以为潮涨潮落的过程是她美丽的时刻。
日本的一个研究机构曾来此见识了红海滩,回头以科学的视角对红海滩的形成进行了严谨的阐释。他们动用了动画手段,使这潮起潮落的过程得到了精湛的呈现。看过,实在是美得令人窒息,同时对这奇妙的景象愈觉神秘。天地的造化,究竟有几多深奥?
这并非意指其他的时刻红海滩不够美丽。
事实上她有一种值得你终日甚至长年守候的美丽。她的容颜是立体的,既因天气而异,亦因时节而异。可资我们想象的美好时刻实在好多,比如活泼晚霞满天腾跳的时候,比如铺洒一地银色月光的时候,比如湿漉漉的朝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比如细雨缠绵或犹如倾盆的时候……即使是同一天的不同时刻,她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在同一年的不同季节,那表情就更是无法预知了。如此多样性的种种美丽,唯有足够时长的守候方得领略。
深秋11月,是翅碱蓬结束一趟行程的时刻。
此时每一株翅碱蓬都会褪去它的红,一夜之间,就像早已商量好了似的齐刷刷。无边无际的红海滩由此瞬间转暗,像被灭了灯光的暗室。放眼望去,枯黄已一片连着一片。到场雪悄然落下,又会被全面素裹银装。
不过需要隆重指出的是,在此之前,每一株翅碱蓬都已于一个艳阳的秋天里绽开了它成熟的种子,随着“啪”的一声轻轻脆响,无数粒尚不及芝麻粒大的黑色籽实四散开去,被风裹着,被潮水冲着,离母体越来越远,直至在一块陌生的泥土里落脚。随后,就像它的母体静等着冬天过去一样,它们也静等着再一个春天的抵临。
作为一种神奇的植物,翅碱蓬的生长完全不劳人工的相助,不劳播种,也不劳耕耘,而只求阳光的普照间错着海潮的倒灌。如此简洁的生长条件若得以满足,它们就会一株再一株地串连成片,再连接成毯,直至铺满整个海滩。至于它为什么生而为红色,科学的说法是它只肯接收七彩阳光中的紫光波。不那么科学却也并非不靠谱的说法是,它属实就是一个盐卤碱渍的生命体。
说到底,海的涤荡与滩的沉积,是红海滩得以存在的前提;碱的渗透与盐的浸润,是红海滩得以红似朝霞的条件。红海滩在辽河口湿地的持久蔓延,实是大自然的一种宽宏的恩赐。
……
序言
湿地风
壹奇观红海滩
(一)那是翅碱蓬的壮举
(二)红滩里的丹顶鹤
(三)总有故事在滩中孕育
贰秘境芦苇荡
(一)苇塘的四季事情
(二)塘中的美丽鸟禽
(三)苇的艺术
叁水陆边缘的物产
(一)金稻白米的时光演绎
(二)“舌尖”上的蒲笋
(三)大海馈赠的珍品
(四)踏浪踩蛤蛤蜊岗
(五)河蟹的滋味
肆退海之地的宝藏
(一)石油:流动的黑金
(二)温泉:没山也怡人
(三)井盐:纯洁的盐
伍绕阳湾的渔俗
(一)渔的老家绕阳湾
(二)捕鱼捉蟹度春秋
(三)凿冰取鱼在冬季
(四)流动的盛宴是船餐
陆“南大荒”的乐子
(一)上口子高跷
(二)田庄台庙会和龙舞
(三)得胜的皮影
(四)石庙子的民宿
柒大湿地的嚼果
(一)辽河口渔家菜
(二)田庄台传统美食
(三)盐碱地的美味果蔬
作为一个对历史和人文景观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地域丛书情有独钟。《湿地风/印象 盘锦文化丛书》这个书名,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辽宁人民出版社的名字,更是让我对其内容质量有了天然的信任感。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呈现出盘锦地区独特的历史脉络,从古至今,有哪些重要的事件在这里发生?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过足迹?那些曾经繁荣的景象,那些可能被遗忘的辉煌,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生动的展现。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深入了解盘锦的民俗风情,那些世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手工艺,那些独具特色的节日庆典,那些流传在民间的故事传说,都能在这本书中得以发掘和传承。这不仅仅是对地方文化的记录,更是对民族记忆的守护。我期待,通过这本书,我能够对盘锦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阅读一本关于地方文化的书籍,最吸引我的莫过于那些鲜活的人物故事和历史事件的细节。盘锦,这个名字对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地理位置,陌生的是它深层的文化肌理。《湿地风/印象》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流,让我有机会去探寻它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辽宁人民出版社一贯的严谨态度,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准确性充满信心。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关于北方城市的回忆,那些粗犷却又充满人情味的生活场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捕捉到盘锦人民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奋斗历程,他们的情感寄托,以及那些塑造了他们性格的独特环境因素。有没有那些关于渔猎的故事?关于垦荒的艰辛?关于那些在湿地边缘辛勤劳作的人们的汗水与欢笑?我期待作者能够用饱含情感的文字,将这些零散的碎片串联起来,勾勒出一幅立体而鲜活的盘锦文化画卷。那些被时光掩埋的记忆,那些被现代生活冲刷掉的痕迹,或许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丝踪迹。
评分拿起《湿地风/印象》,我便被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气息所感染。作为“盘锦文化丛书”的一员,这本书承载着挖掘和展现地方文化的重要使命。我对辽宁人民出版社一向抱有极高的评价,他们的图书总能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信息。《湿地风/印象》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湿地特有的那种广阔、宁静,以及其中蕴含的勃勃生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盘锦的湿地,感受那里的自然之美,品味那里的生命哲学。但我更期待的是,作者能够将目光聚焦于“印象”二字,那些在湿地环境中沉淀下来的,盘锦独特的文化印记。或许是关于湿地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或许是那些与湿地相关的艺术创作,亦或是那些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独特精神气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置身于盘锦的湿地之中,感受那里的风,那里的光,那里的生活。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湿地风/印象”,给我一种诗意的联想。湿地,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更是生命力的象征,是无数生灵赖以生存的家园。《盘锦文化丛书》的定位,预示着这本书将不仅仅是一篇自然地理的介绍,而是将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的产物。辽宁人民出版社,作为我常购的出版社之一,他们的出品总能给我带来惊喜。我设想,书中或许会描绘出那些在湿地中翩翩起舞的候鸟,那些在水中嬉戏的鱼虾,以及那些在芦苇荡中穿梭的身影。但更深层次的,我希望看到湿地如何塑造了盘锦人的精神世界。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他们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以及那些由此产生的独特的生活哲学。或许,书中会有关于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思考,关于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守护好这片宝贵的土地。我渴望通过这本书,理解湿地与盘锦这座城市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生死相依的关系。
评分初次翻开《湿地风/印象》,就被那厚重的纸张和素雅的封面设计所吸引。虽然我并非对湿地有着特别的偏好,但“盘锦文化丛书”的标签,勾起了我对这片土地的好奇心。辽宁人民出版社的书籍,我一直信赖其品质,无论是内容深度还是装帧工艺,总能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我尤其喜欢那种能够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地域独特魅力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盘锦的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不仅仅是自然风光,更包含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印记,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勤劳与智慧。或许,我会在这里发现那些与我对家乡的记忆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情感共鸣。我期待书中能够有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湿地在四季变幻中的不同面貌,从春天的生机勃勃,到夏日的繁盛,再到秋天的丰收,直至冬日的静谧。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看到那些依水而生的文化符号,那些世代相传的习俗,那些在湿地环境中孕育出的独特艺术形式。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扇窗,让我能够窥见一个未曾踏足却充满想象的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