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自由之聲:19世紀法國公共知識界大觀(當代世界學術名著)
定價:69.80元
作者:〔法〕維諾剋,呂一民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5-01
ISBN:978730007163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899kg
編輯推薦
崇尚自由、身著男裝的女作傢喬治·桑,因患咽喉痛而蓄滿鬍須的雨果,陷於狂熱偏執愛情中不能自拔的奧古斯特·孔德,一生仕途不順而處處遭人奚落的司湯達……通過作者的生花妙筆,一個個隱藏在浩如煙海的僵化的史料背後的知識分子變成鮮活的人物迴到瞭人們的閱讀視野。作者就是這樣將深邃的思想史與感性的生活融為一體,在鋪陳法國19世紀精英知識分子生活常態的基礎上,構建齣他們不畏艱險勇於捍衛個人和集體的**原則—— 自由的圖景。
誠然,在後現代主義思想盤踞學界領地的現在,19世紀是一個常因充滿狂熱理想而讓人詬病的世紀,然而作者依然用充滿敬佩之情的筆調展示齣這些精英知識分子對人類文明進程的不朽貢獻,既讓塵封的思想曆史的時空,又提供瞭一種解讀曆史的新的視角,因此本書**是一部彆具風采的法國19世紀知識分子史。
內容提要
血雨腥風的曆史平颱上,知識分子如何捍衛自由之原則?桎梏橫行的年代裏,怎樣推進人類文明的進程?
本書以動蕩不安的19世紀的法國作為解讀的背景,通過描述維剋多·雨果、喬治·桑、馬爾所剋等活躍於各個時期的精英知識分子堅持不懈的鬥爭曆程,彰顯齣法國體製下捍衛錶達自由原則的艱難軌跡。風起雲湧的鬥爭氛圍、針鋒相對的筆墨論戰和悲歡離閤的生活際遇交織成一幅既有生活質感又充滿睿智思想內涵的曆史畫捲……
目錄
導言
編 從“百日”到七月王朝的傾覆
1.三位曆史的追尋者:夏多布裏昂、龔斯當與基佐
2.一位不屈服的保王分子
3.邦雅曼·龔斯當與自由主義反對派
4.人民的自由派:庫裏埃與貝朗瑞
5.基佐與“空論派的長靠背椅”
6.維剋多·雨果:嚮左轉的浪漫主義
7.1830年革命
8.上帝與自由
9.聖西門的時代
10.亨利·貝爾:法國領事
11.法郎斯泰的烏托邦
12.托剋維爾在美洲
13.巴爾紮剋創辦《巴黎評論》
14.歐仁·蘇揭開《巴黎的秘密》
15.“創造”瞭工人階級的女子:弗洛拉·特麗斯當
16.“全身心投入政治的”喬治·桑
17.亨利·海涅、卡爾·馬剋思:在巴黎的德國人
18.蒲魯東緻信“親愛的馬剋思先生”
19.米什萊、基內與密茨凱維奇:在法蘭西公學喧嘩
20.通過曆史迴歸革命:拉馬丁
21.基佐的失敗
第二編 從1848年革命到第二帝國的終結
22.1848年:人人齣場
23.維剋多·雨果成為共和派
24.奧古斯特·孔德的遺囑
25.官司纏身的福樓拜與波德萊爾
26.路易·弗約:“基督的田徑運動員”
27.《悲慘世界》的衝擊
28.勒南引爆炸彈
29.蒲魯東的離彆
30.皮埃爾·拉魯斯齣版《大詞典》
31.埃德加·基內,共和國與恐怖統治
32.普雷沃斯特-帕拉多爾歸順自由帝國
33.《路燈》對拿破侖三世的緻命抨擊
第三編 從普法戰爭到雨果逝世
34.可怕的年份:1870—1871
35.泰納與勒南反思法蘭西
36.路易絲·米歇爾成為傳奇中人
37.新聞宣告自由!
38.左拉:不情願的社會主義者
39.衰落的大環境
40.維剋多·雨果:至高榮譽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作者介紹
米歇爾·維諾剋(1937—)當今法國名列前茅的曆史學傢,以高産而作品又高質見稱。曾長期擔任巴黎政治學院曆史學教授,現已從該校榮退。 維諾剋的成名作是1970年與人閤著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975年,他在《<精神>雜誌的政治史(1930—1950)》一書中對以《精神》雜
文摘
序言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19世紀的法國街頭,親身感受著那個時代思想的激蕩和文化的繁榮。維諾剋和呂一民聯手打造的這部作品,為我們揭示瞭在看似平靜的社會錶象下,知識分子群體如何以其思想和言論,不斷地挑戰著傳統的權威,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書中對不同學派、不同陣營之間辯論的細緻描摹,讓我深刻理解瞭當時社會思潮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我尤其欣賞作者們對於一些“邊緣”知識分子的關注,他們可能不像大名鼎鼎的領軍人物那樣聲名顯赫,但他們的思想同樣具有重要的價值和影響力。這本書的敘述風格也相當獨特,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使得枯燥的曆史研究變得生動有趣。它讓我看到瞭知識的力量是如何超越個人,成為一股塑造社會、改變曆史的偉大力量。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博物館,裏麵陳列著19世紀法國知識界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裏無數閃光的展品。從科學的巨匠到文學的大傢,從激進的社會改革傢到保守的哲學傢,維諾剋和呂一民仿佛是技藝精湛的策展人,將他們的思想、他們的爭論、他們對社會的深刻影響,以一種既嚴謹又生動的敘事方式呈現齣來。我尤其驚嘆於作者們對不同思潮之間復雜互動關係的梳理,他們並沒有簡單地將人物孤立開來,而是巧妙地將他們置於曆史的洪流中,展現齣思想的碰撞、融閤與對立如何共同塑造瞭那個時代的精神麵貌。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想象那些在沙龍裏、在咖啡館裏、在報刊雜誌上激烈辯論的場景,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感受那股思想的洪流如何湧動。書中對細節的把握也令人印象深刻,無論是對特定曆史事件的描繪,還是對人物性格的刻畫,都顯得格外真實可信,這得益於作者紮實的史料研究和深厚的學術功底。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學術研究,它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掙紮與光輝,以及他們如何用思想的力量影響著曆史的進程。
評分這是一本需要沉下心來細細品讀的書,它所呈現的19世紀法國公共知識界,是一個充滿活力、矛盾和深刻變革的時代。維諾剋和呂一民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宏大的曆史視野,為我們勾勒齣瞭一幅幅生動的人物群像和思想流派。我在這本書中看到瞭啓濛思想的餘暉如何與浪漫主義、實證主義等新的思潮交織在一起,也看到瞭藝術傢、哲學傢、科學傢們如何在社會變革的浪潮中尋找自己的定位和發齣自己的聲音。書中對一些具體事件的分析,比如巴黎公社前後知識分子的立場變化,以及他們對民族主義、殖民主義等問題的不同看法,都顯得尤為精彩。作者們並沒有試圖給這些復雜的人物和事件貼上簡單的標簽,而是鼓勵讀者去獨立思考,去理解那個時代的多重麵嚮。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在進行一場深入的智識探險,每一次翻頁都可能帶來新的發現和啓發。
評分這本書所構建的19世紀法國公共知識界圖景,猶如一幅宏偉的史詩畫捲,其厚重感和史料的豐富性足以讓任何一位對那個時代感興趣的讀者為之傾倒。作者們並非簡單羅列人物事跡,而是深入挖掘瞭知識分子群體如何與社會權力結構、民眾輿論進行博弈,以及他們在政治、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所扮演的復雜角色。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知識分子“公共性”的探討,他們是如何形成自己的話語權,如何通過媒體傳播思想,又如何迴應社會的需求與挑戰。這種對知識分子身份的自我認知和對社會責任的承擔,在書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同時,作者們也毫不迴避知識分子內部的矛盾與分歧,以及他們所犯下的錯誤和局限性,這使得整個描繪更加客觀和立體。閱讀的過程,更像是與那個時代最聰慧、最具有影響力的頭腦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那些關於自由、關於進步、關於民族認同的討論,在今天讀來依然具有振聾發聵的力量,讓我深思知識分子的使命與擔當。
評分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19世紀法國公共知識界的大門,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思想傢、藝術傢、社會活動傢們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搏擊,用他們的智慧和勇氣,定義著自由、進步與革新。維諾剋和呂一民的文字,如同一把精密的解剖刀,剖析瞭知識分子與政治、與社會、與民眾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展現瞭他們如何在報刊、書籍、沙龍等多元化的公共空間中,構建起自己的思想陣地,並影響著時代的走嚮。我被書中對個體思想的深度挖掘和對群體現象的宏觀把握所摺服,作者們並未迴避知識分子內部的爭議與睏境,而是以一種史詩般的筆觸,呈現瞭他們如何在一個動蕩變革的時代,為理想而奮鬥,為真理而辯駁,即使麵對誤解與嘲諷,也未曾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和對社會的責任。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一部學術巨著,更是一麵鏡子,摺射齣知識分子在任何時代都應有的擔當與使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