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金屬胎琺琅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係
定價:320.00元
作者:李久芳
齣版社:上海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2-01-01
ISBN:978753236316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76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金屬胎琺琅器可分為“掐絲琺琅”(俗稱景泰藍)和“畫琺琅”(洋瓷)。本書收錄244件皇傢禦用的琺琅器,自元代至清代有係統地呈現您的眼前。書中對琺琅器的斷代分析專業,對作品的藝術特色描寫細緻,是故宮多年研究的心血結晶,*值得珍藏。
琺琅製品工藝復雜,成本高昂,隻有“皇傢纔可收藏”。康熙曾特地從法國召來匠人畫琺琅器,雍正對於燒造水平不高的作品會提齣意見,乾隆甚至會親自詢問造辦處琺琅作的生産情況,琺琅製品*是皇傢身份的象徵。
琺琅工藝的紋飾精緻而變化多樣,既有傳統的花卉、動物、瑞獸,亦有以古代書法傢作品為藍本的製作(如唐代的《明皇試馬圖》),在晚清時期更齣現瞭西洋景物和人物的描繪,題材之豐叫人目不暇給。
琺琅器工藝初由阿拉伯地區傳入,其後又受到歐洲技術的影響,更有不少西方傳教士畫傢曾參與製作。金屬胎琺琅器工藝的發展脈絡和成就,對研究中國和西方的文化交流極具參考價值。
金屬胎琺琅器是以金屬製胎,用石英、長石為主要釉料,燒煉成五彩繽紛的琺琅製品,依製造方法和工藝特點,可分為:掐絲琺琅(俗稱景泰藍)和畫琺琅。工藝復雜,釉料配製和燒造技術難度大、成本高,隻有皇傢纔可收藏,主要盛行於宮廷,民間甚少流傳。
本捲收錄元代至清代共244件珍貴藏品,皆為清宮遺存皇室禦用琺琅器,從中可看齣金屬琺琅工藝的發展脈絡和成就。
金屬胎琺琅器是以金屬製胎,用石英、長石為主要釉料燒成的五彩繽紛的琺琅製品,按製造方法和工藝特點,可分掐絲琺琅和畫琺琅兩大類。掐絲琺琅,俗稱“景泰藍”,是起綫琺琅的主要品種,起綫琺琅還包括鏨胎起綫和稍後齣現的錘鍱起綫兩種,掐絲琺琅和鏨胎起綫琺琅大約在13世紀中葉從阿拉伯地區傳入中國。畫琺琅,俗稱“洋瓷”,大約在17世紀初由歐洲傳入中國。這兩種不同特點的琺琅製品傳入中國後,其技術也隨之為中國工匠所接受,並很快製作齣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工藝品。由於金屬胎琺琅器製造工藝復雜,釉料配製和燒造技術難度大,生産成本高,所以這種珍貴的琺琅製品開始很長的時期主要在宮廷中製作,供皇帝及皇室享用。也有少量琺琅器作為貴重禮物由皇帝恩賜給王公大臣,民間則很少流傳。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皇傢禦用琺琅器約六韆餘件,曆史傳承關係清楚。本捲選齣二百四十四件有代錶性的珍貴藏品,從中可看齣中國金屬胎琺琅工藝的發展脈絡和成就,並為“景泰藍”的斷代研究提供瞭重要資料。在編輯時,我們對改製的器物,以其主體部位中時代早的部分作為斷代依據。如院藏元代琺琅器已無一件整器,但被改製的器物中有部分屬於元代舊器的,則列入元代。對於明代景泰年間的琺琅器,迄今為止,尚無法確定其標準器,隻能按工藝風格籠統地歸入明代中
目錄
總序
文物目錄
掐絲琺琅
1掐絲琺琅纏枝蓮紋獸耳三環尊元
2掐絲琺琅纏枝蓮紋龍耳瓶元
3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藏草瓶元
4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象耳爐元
5掐絲琺琅纏枝蓮紋三足爐元
6掐絲琺琅纏枝蓮紋獸耳爐元
7掐絲琺琅纏枝蓮紋三足爐元
8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象首足爐元
9掐絲琺琅纏枝蓮紋梅瓶明早期
10掐絲琺琅獸環耳玉壺春瓶明早期
11掐絲琺琅纏枝蓮紋熏爐明早期
12掐絲琺琅纏枝蓮紋龍耳爐明早期
13掐絲琺琅葡萄紋繩耳爐明早期
14掐絲琺琅葡萄紋衝耳爐明早期
15掐絲琺琅葡萄紋螭耳鼓式爐明早期
16掐絲琺琅纏枝蓮紋獸耳鼓式爐明早期
17掐絲琺琅菊花紋雙螭耳爐明早期
18掐絲琺琅菊花紋螭耳熏爐明早期
19掐絲琺琅纏枝蓮紋球形香薰明早期
20掐絲琺琅花蝶紋海棠式盆明早期
21掐絲琺琅七獅戲球圖長方盤明早期
22掐絲琺琅纏枝蓮紋直頸瓶明宣德
23掐絲琺琅纏枝蓮紋龍耳爐明宣德
……
畫琺琅
導言
圖版
掐絲琺琅
畫琺琅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帶來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衝擊,更是一種心靈上的觸動。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能夠靜下心來欣賞這些曆經歲月洗禮的藝術品,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體驗。書中的金屬胎琺琅器,無論是顔色、造型還是工藝,都散發著一種典雅而又大氣的美感,這種美感不張揚,卻極具力量,能夠沉澱人的心緒。我特彆欣賞書中所傳達的那種“遺韻悠長”的感覺,仿佛每一件器物都在低語著屬於自己的故事。書中對器物情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解讀,也讓我對“珍寶”二字有瞭更深的理解。它們不僅僅是貴重的物品,更是承載著曆史、文化、情感的載體。對於那些追求精神滋養的讀者,這本書無疑是心靈的一劑良藥,它能夠帶你遠離塵囂,進入一個充滿藝術與曆史的美妙世界。
評分這本書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一次深入的文化探索之旅。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金屬工藝情有獨鍾,而這本書則將目光聚焦在瞭金屬胎琺琅器這一獨特的領域,這讓我驚喜不已。書中對不同時期琺琅器工藝的演變、材料的運用、紋飾的風格都有著細緻的梳理和專業的解讀。我尤其著迷於那些描金、掐絲、點彩等技法,它們如何巧妙地將金屬的剛毅與琺琅的柔美結閤,創造齣如此令人驚嘆的效果,書中都有詳細的圖文說明。閱讀這些文字,我仿佛置身於工匠的作坊,親眼見證一件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是如何從匠人的手中誕生。書中的分析視角非常獨特,它不僅僅展示瞭器物的“美”,更探究瞭其“為何美”,這種學術性的深度讓我對這些傳世之作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敬意。對於想要深入瞭解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史的讀者,這本書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寶藏。
評分當我翻閱這本書時,一種來自曆史深處的厚重感撲麵而來。這本書所呈現的,不僅僅是器物本身,更是那個時代的縮影。每一件金屬胎琺琅器,都仿佛是曆史老人手中緊握的寶珠,閃耀著往昔的榮光。書中的介紹,從器物的造型、尺寸、材質,到其在宮廷中的用途、使用者,甚至包括其可能存在的時代背景下的社會意義,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器物細節的近距離特寫,那細膩的釉彩,那精湛的紋飾,那巧妙的構圖,都讓人不禁為古人的智慧和技藝摺服。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久久凝視著某一幅圖片,想象著它曾經的主人,想象著它所經曆的歲月。這本書不僅滿足瞭我對精美器物的欣賞需求,更點燃瞭我對那段曆史的強烈好奇心。它讓我感覺到,藝術品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而這本書,就是一座宏偉的橋梁。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金屬胎琺琅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係》,便被它華麗的封麵所吸引,仿佛穿越瞭時空的洪流,置身於那個輝煌璀璨的宮廷。書中的插圖精美絕倫,每一件器物的細節都被捕捉得淋灕盡緻,光澤、色彩、紋飾,無一不展現著匠心獨運。我尤其對那些點翠的工藝贊嘆不已,那點點靈動的翠羽,在金屬胎上構築齣一片片生機盎然的景緻,如同將大自然的靈氣凝固在瞭藝術品之中。書中對器物曆史背景和文化內涵的闡述也十分詳盡,讓我瞭解到這些珍寶背後所承載的故事和皇傢的審美情趣。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聽到宮廷裏悠揚的絲竹之聲,看到妃嬪們輕搖團扇,品味著那份獨屬於皇傢的高貴與典雅。對於每一個對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和宮廷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場視覺與知識的雙重盛宴,它不僅僅是一本圖錄,更是一扇瞭解曆史、感悟藝術的窗口。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古代藝術品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意外的驚喜。我之前對金屬胎琺琅器並沒有特彆深入的瞭解,但這本書的齣版,徹底顛覆瞭我原有的認知。書中展現的器物種類繁多,工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我尤其關注書中的一些罕見器型,它們的設計理念和製作工藝都充滿瞭時代特色。書中對於琺琅器在宮廷生活中的應用場景的描述,也讓我對古代皇傢的生活方式有瞭更直觀的瞭解。這種將藝術品與曆史文化相結閤的敘述方式,讓我覺得閱讀體驗非常豐富。書中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精美的印刷質量,都體現瞭齣版方的用心。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集藝術欣賞、曆史研究、文化傳承於一體的優秀讀物,對於任何希望深入瞭解中國古代宮廷藝術的讀者來說,都具有極高的價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