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 运动解剖书2:运动者受益一生的身体技能训练书
书号 9787530487181
定价 89
作者 〔法〕布朗蒂娜·卡莱-热尔曼,安德烈·拉莫特◎著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3
开本 16
装订 平装
页码 304
编辑推荐
◎畅销法国30年,经典的基础运动类工具书,翻译成英、德、俄、日等11种语言,800余张带注解的手绘图,对身体结构与基础运动进行同步讲解。
◎立足于运动解剖学,提供一系列既切实有效又不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运动,对身体准确的认识使运动者受益。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运动解剖书:运动者终要读透的身体技能解析书》的延续。
作为欧洲畅销30年的基础运动工具书,本书立足于解剖学知识,对身体结构与基础运动进行同步讲解,提出一整套既切实有效又不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练习,旨在为运动技能的丰富与强化提供帮助。
书中每个章节针对一个部位,每个部位的研究遵循同一顺序。
?该部位的介绍与运动特性、运动状态的描述。
?该部位的柔韧性研究、肌肉强化的研究以及与运动协调相关的研究。
?在对身体部位进行解剖学的讲解之后,书中会推荐一系列实用练习。
多于800幅带批注的手绘插图,对身体准确的认识使运动者受益!
作者简介
布朗蒂娜?卡莱——热尔曼
致力于运动解剖学领域30余年,是运动解剖学概念的创立者。 系列专著《运动解剖书:运动者终要读透的身体技能解析书》 《运动解剖书2:运动者受益一生的身体技能训练书》等,常年位居法国医学类解剖学分类、运动拉伸类畅销书榜首,被译为十余种语言,在发行上百万册。
安德烈?拉莫特
专业舞蹈家、肢体技能教师,在里尔大区开设并管理一家舞蹈创作中心,从事肢体技能专业教学及舞蹈专业人员从业培训。
目录
章 简 介………………… 1
柔韧性练习 ……………………… 2
肌肉强化练习 …………………… 5
运动协调性练习 ………………… 7
第二章 躯干和颈部…………… 9
运动及其名称 …………………… 10
解剖学概念 ……………………… 12
脊柱的柔韧性 …………………… 22
躯干的肌肉力量 ………………… 30
脊柱各部位特征 ………………… 38
躯干(脊柱)实用练习 ………… 52
·脊柱练习总表 …………………… 52
·躯干关节及肌肉的柔韧性 ……… 53
·躯干肌肉的强化 ………………… 72
·躯干肌肉的协调性 ……………… 84
·应该避免的动作 ………………… 90
第三章 肩……………………… 93
运动及其名称 …………………… 94
肩部的柔韧性 …………………… 101
肩部的肌肉力量 ………………… 108
肩部肌肉的协调性 ……………… 109
肩部柔韧性实用练习 …………… 112
·肩部柔韧性练习 ………………… 112
·肩部浅层肌肉的强化 …………… 121
·肩部的协调性 …………………… 124
第四章 肘与前臂的骨骼……… 129
肘的运动及其名称 ……………… 130
肘的柔韧性 ……………………… 131
肘的肌肉力量 …………………… 133
前臂两骨的运动及其名称 ……… 134
前臂两骨的柔韧性 ……………… 135
前臂部位的肌肉力量 …………… 136
肘与前臂的协调性 ……………… 137
第五章 手腕与手掌…………… 139
手腕的运动及其名称 …………… 140
手腕的柔韧性 …………………… 141
手腕的肌肉力量 ………………… 142
手腕肌肉运动的协调性 ………… 142
手和手指的运动及其名称 ……… 143
手部的肌肉力量 ………………… 144
手部肌肉运动的协调性 ………… 144
肘、手腕、手掌实用练习 ……… 145
·上肢的整体柔韧性 ……………… 145
·肘、手腕、手部的强化训练 …… 146
·上肢的协调性 …………………… 148
·手部练习 ………………………… 152
第六章 髋……………………… 155
运动及其名称 …………………… 156
骨盆骨骼的运动 ………………… 161
髋部的柔韧性 …………………… 162
髋部的肌肉力量 ………………… 172
髋部肌肉的协调性 ……………… 175
髋部柔韧性实用练习 …………… 176
·髋部的柔韧性 …………………… 176
·髋部肌肉的强化 ………………… 189
·髋部肌肉的协调性 ……………… 194
第七章 膝……………………… 199
运动及其名称 …………………… 200
解剖学概念 ……………………… 203
膝关节的柔韧性 ………………… 206
膝关节的肌肉力量 ……………… 210
膝关节实用练习 ………………… 214
·膝关节的柔韧性 ………………… 214
·膝关节肌肉的强化 ……………… 218
·膝关节的协调性 ………………… 222
第八章 踝与足………………… 225
运动及其名称 …………………… 226
踝的柔韧性 ……………………… 230
足的柔韧性 ……………………… 232
踝与足的肌肉力量 ……………… 234
踝与足的协调性 ………………… 236
支撑状态下踝、足的协调性 …… 240
踝、足实用练习 ………………… 242
·踝的柔韧性 ……………………… 242
·足的柔韧性 ……………………… 246
·踝和足部肌肉的强化 …………… 250
·踝、足部肌肉的协调性 ………… 260
第九章 髋、膝、足的协调性… 265
髋、膝、足协调性实用练习 …… 266
·下肢运动的引导 ………………… 266
·屈膝 ……………………………… 270
·平衡运动 ………………………… 274
·足尖踮立 ………………………… 276
·减震 ……………………………… 278
·推动 ……………………………… 288
我以前总觉得,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但这本书巧妙地将它们融合在了同一个框架内进行阐述,这对我日常的训练结构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它强调了“动态稳定”的重要性,指出许多疼痛并非源于力量不足,而是源于在运动范围内对关节的控制力不足。书中详细描述了一系列针对关节活动度和本体感觉的训练动作,这些动作往往是很多传统健身房会忽略的“小动作”,比如肩袖肌群的离心控制练习,或者踝关节的抗旋转训练。通过实践这些章节的建议,我发现我的卧推深度增加了,而且肩部不再有那种隐隐的不适感。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解剖学知识转化为预防性训练的工具箱,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力量不仅仅是能举起多重,更在于你能够安全、高效地控制你的身体在任何运动轨迹上。
评分这本书在细节的呈现上达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募集速度”和“肌纤维类型”的章节,作者用非常直观的比喻解释了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在不同运动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特定的训练负荷和间歇来有选择性地刺激它们。例如,它解释了为什么高次数训练对耐力提升显著,而低次数大重量更能带来爆发力的增长,背后的神经和肌肉机制分析得极其透彻。此外,书中对恢复和营养的交叉论述也十分精彩。它不是简单地建议“多吃蛋白质”,而是详细说明了不同氨基酸组合在肌肉修复周期中的具体作用时间点,以及如何通过睡眠质量来优化生长激素的分泌。可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从能量摄入、训练执行到恢复重建的完整闭环系统。对于那些追求极致效果的进阶训练者,这本书简直是系统优化自己身体工程学的必备手册。
评分这本关于运动生理学的书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尤其是在理解人体肌肉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最大效率方面。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运动中的生物力学原理,让我这个常年健身的人都感到醍醐灌顶。比如,它详细解释了深蹲时不同肌群的激活顺序和受力点,这比我之前在其他地方看到的那些笼统的指导要精确得多。我尤其欣赏它对“主动拉伸”和“被动拉伸”的区分,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了在不同训练阶段该如何选择。书中配有的大量高清解剖图,清晰地标注了每一块肌肉的起止点和主要功能,配合文字描述,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人体运动图谱。读完后,我立刻调整了自己的训练计划,特别是针对核心稳定性的部分,感觉深层肌肉的参与度明显提高了,连日常的姿态都有了改善。这本书绝不仅仅是为专业运动员准备的,对于任何想要科学地提升运动表现、避免运动损伤的普通健身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典。它真正做到了将复杂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可以直接应用于训练的实用知识。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感到非常惊喜,它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技术类书籍的刻板印象。作者并非干巴巴地罗列数据和动作要领,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练,用充满激情的口吻引导你探索身体的潜力。书中穿插了许多真实世界的案例和作者本人的实践心得,比如如何通过微调呼吸节奏来增强耐力,或者在力量训练中如何利用神经募集原理突破平台期。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让枯燥的解剖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我常常读到深夜,完全停不下来。更难得的是,它非常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反复强调没有“一刀切”的最佳训练方案,而是鼓励读者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根据自身的柔韧性、力量基础和恢复能力来量身定制训练。这种强调主体性和个性化的理念,对我这个一直被标准公式困扰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教会我的不仅是“怎么做”,更是“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思维深度的提升远超我的预期。
评分从书籍的装帧和排版来看,出版方显然投入了极大的诚意。纸张的质感很好,即便是反复翻阅查找特定内容,也不会有损坏的担忧。更重要的是,那些复杂的运动链条图谱和肌肉群的相互作用图示,色彩搭配和清晰度都达到了专业教科书的水准,这对于需要频繁参考图表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我发现,在讲解一个复杂的复合动作时,书本会同时展示该动作在不同平面上的受力分析,这使得我对动作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一个整体的、立体的概念。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训练”的书,更是一部关于“身体如何运作”的深度探索。它培养了一种批判性的学习态度,让你不再盲从任何流派或所谓的“秘诀”,而是回归到人体的基本运作规律上来制定自己的进步路径。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从“盲练”跨越到“慧练”阶段的运动爱好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