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 運動解剖書2:運動者受益一生的身體技能訓練書
書號 9787530487181
定價 89
作者 〔法〕布朗蒂娜·卡萊-熱爾曼,安德烈·拉莫特◎著
齣版社 北京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17.3
開本 16
裝訂 平裝
頁碼 304
編輯推薦
◎暢銷法國30年,經典的基礎運動類工具書,翻譯成英、德、俄、日等11種語言,800餘張帶注解的手繪圖,對身體結構與基礎運動進行同步講解。
◎立足於運動解剖學,提供一係列既切實有效又不易對人體造成傷害的運動,對身體準確的認識使運動者受益。
內容簡介
本書是《運動解剖書:運動者終要讀透的身體技能解析書》的延續。
作為歐洲暢銷30年的基礎運動工具書,本書立足於解剖學知識,對身體結構與基礎運動進行同步講解,提齣一整套既切實有效又不易對人體造成傷害的練習,旨在為運動技能的豐富與強化提供幫助。
書中每個章節針對一個部位,每個部位的研究遵循同一順序。
?該部位的介紹與運動特性、運動狀態的描述。
?該部位的柔韌性研究、肌肉強化的研究以及與運動協調相關的研究。
?在對身體部位進行解剖學的講解之後,書中會推薦一係列實用練習。
多於800幅帶批注的手繪插圖,對身體準確的認識使運動者受益!
作者簡介
布朗蒂娜?卡萊——熱爾曼
緻力於運動解剖學領域30餘年,是運動解剖學概念的創立者。 係列專著《運動解剖書:運動者終要讀透的身體技能解析書》 《運動解剖書2:運動者受益一生的身體技能訓練書》等,常年位居法國醫學類解剖學分類、運動拉伸類暢銷書榜首,被譯為十餘種語言,在發行上百萬冊。
安德烈?拉莫特
專業舞蹈傢、肢體技能教師,在裏爾大區開設並管理一傢舞蹈創作中心,從事肢體技能專業教學及舞蹈專業人員從業培訓。
目錄
章 簡 介………………… 1
柔韌性練習 ……………………… 2
肌肉強化練習 …………………… 5
運動協調性練習 ………………… 7
第二章 軀乾和頸部…………… 9
運動及其名稱 …………………… 10
解剖學概念 ……………………… 12
脊柱的柔韌性 …………………… 22
軀乾的肌肉力量 ………………… 30
脊柱各部位特徵 ………………… 38
軀乾(脊柱)實用練習 ………… 52
·脊柱練習總錶 …………………… 52
·軀乾關節及肌肉的柔韌性 ……… 53
·軀乾肌肉的強化 ………………… 72
·軀乾肌肉的協調性 ……………… 84
·應該避免的動作 ………………… 90
第三章 肩……………………… 93
運動及其名稱 …………………… 94
肩部的柔韌性 …………………… 101
肩部的肌肉力量 ………………… 108
肩部肌肉的協調性 ……………… 109
肩部柔韌性實用練習 …………… 112
·肩部柔韌性練習 ………………… 112
·肩部淺層肌肉的強化 …………… 121
·肩部的協調性 …………………… 124
第四章 肘與前臂的骨骼……… 129
肘的運動及其名稱 ……………… 130
肘的柔韌性 ……………………… 131
肘的肌肉力量 …………………… 133
前臂兩骨的運動及其名稱 ……… 134
前臂兩骨的柔韌性 ……………… 135
前臂部位的肌肉力量 …………… 136
肘與前臂的協調性 ……………… 137
第五章 手腕與手掌…………… 139
手腕的運動及其名稱 …………… 140
手腕的柔韌性 …………………… 141
手腕的肌肉力量 ………………… 142
手腕肌肉運動的協調性 ………… 142
手和手指的運動及其名稱 ……… 143
手部的肌肉力量 ………………… 144
手部肌肉運動的協調性 ………… 144
肘、手腕、手掌實用練習 ……… 145
·上肢的整體柔韌性 ……………… 145
·肘、手腕、手部的強化訓練 …… 146
·上肢的協調性 …………………… 148
·手部練習 ………………………… 152
第六章 髖……………………… 155
運動及其名稱 …………………… 156
骨盆骨骼的運動 ………………… 161
髖部的柔韌性 …………………… 162
髖部的肌肉力量 ………………… 172
髖部肌肉的協調性 ……………… 175
髖部柔韌性實用練習 …………… 176
·髖部的柔韌性 …………………… 176
·髖部肌肉的強化 ………………… 189
·髖部肌肉的協調性 ……………… 194
第七章 膝……………………… 199
運動及其名稱 …………………… 200
解剖學概念 ……………………… 203
膝關節的柔韌性 ………………… 206
膝關節的肌肉力量 ……………… 210
膝關節實用練習 ………………… 214
·膝關節的柔韌性 ………………… 214
·膝關節肌肉的強化 ……………… 218
·膝關節的協調性 ………………… 222
第八章 踝與足………………… 225
運動及其名稱 …………………… 226
踝的柔韌性 ……………………… 230
足的柔韌性 ……………………… 232
踝與足的肌肉力量 ……………… 234
踝與足的協調性 ………………… 236
支撐狀態下踝、足的協調性 …… 240
踝、足實用練習 ………………… 242
·踝的柔韌性 ……………………… 242
·足的柔韌性 ……………………… 246
·踝和足部肌肉的強化 …………… 250
·踝、足部肌肉的協調性 ………… 260
第九章 髖、膝、足的協調性… 265
髖、膝、足協調性實用練習 …… 266
·下肢運動的引導 ………………… 266
·屈膝 ……………………………… 270
·平衡運動 ………………………… 274
·足尖踮立 ………………………… 276
·減震 ……………………………… 278
·推動 ……………………………… 288
這本關於運動生理學的書真是讓我茅塞頓開,尤其是在理解人體肌肉如何協同工作以實現最大效率方麵。作者深入淺齣地剖析瞭運動中的生物力學原理,讓我這個常年健身的人都感到醍醐灌頂。比如,它詳細解釋瞭深蹲時不同肌群的激活順序和受力點,這比我之前在其他地方看到的那些籠統的指導要精確得多。我尤其欣賞它對“主動拉伸”和“被動拉伸”的區分,並結閤具體案例說明瞭在不同訓練階段該如何選擇。書中配有的大量高清解剖圖,清晰地標注瞭每一塊肌肉的起止點和主要功能,配閤文字描述,簡直就是一本行走的人體運動圖譜。讀完後,我立刻調整瞭自己的訓練計劃,特彆是針對核心穩定性的部分,感覺深層肌肉的參與度明顯提高瞭,連日常的姿態都有瞭改善。這本書絕不僅僅是為專業運動員準備的,對於任何想要科學地提升運動錶現、避免運動損傷的普通健身愛好者來說,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寶典。它真正做到瞭將復雜的科學理論轉化為可以直接應用於訓練的實用知識。
評分這本書在細節的呈現上達到瞭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度。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募集速度”和“肌縴維類型”的章節,作者用非常直觀的比喻解釋瞭快肌縴維和慢肌縴維在不同運動中的主導作用,以及如何通過特定的訓練負荷和間歇來有選擇性地刺激它們。例如,它解釋瞭為什麼高次數訓練對耐力提升顯著,而低次數大重量更能帶來爆發力的增長,背後的神經和肌肉機製分析得極其透徹。此外,書中對恢復和營養的交叉論述也十分精彩。它不是簡單地建議“多吃蛋白質”,而是詳細說明瞭不同氨基酸組閤在肌肉修復周期中的具體作用時間點,以及如何通過睡眠質量來優化生長激素的分泌。可以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從能量攝入、訓練執行到恢復重建的完整閉環係統。對於那些追求極緻效果的進階訓練者,這本書簡直是係統優化自己身體工程學的必備手冊。
評分我以前總覺得,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但這本書巧妙地將它們融閤在瞭同一個框架內進行闡述,這對我日常的訓練結構産生瞭革命性的影響。它強調瞭“動態穩定”的重要性,指齣許多疼痛並非源於力量不足,而是源於在運動範圍內對關節的控製力不足。書中詳細描述瞭一係列針對關節活動度和本體感覺的訓練動作,這些動作往往是很多傳統健身房會忽略的“小動作”,比如肩袖肌群的離心控製練習,或者踝關節的抗鏇轉訓練。通過實踐這些章節的建議,我發現我的臥推深度增加瞭,而且肩部不再有那種隱隱的不適感。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將解剖學知識轉化為預防性訓練的工具箱,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僅僅是能舉起多重,更在於你能夠安全、高效地控製你的身體在任何運動軌跡上。
評分從書籍的裝幀和排版來看,齣版方顯然投入瞭極大的誠意。紙張的質感很好,即便是反復翻閱查找特定內容,也不會有損壞的擔憂。更重要的是,那些復雜的運動鏈條圖譜和肌肉群的相互作用圖示,色彩搭配和清晰度都達到瞭專業教科書的水準,這對於需要頻繁參考圖錶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我發現,在講解一個復雜的復閤動作時,書本會同時展示該動作在不同平麵上的受力分析,這使得我對動作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一個整體的、立體的概念。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訓練”的書,更是一部關於“身體如何運作”的深度探索。它培養瞭一種批判性的學習態度,讓你不再盲從任何流派或所謂的“秘訣”,而是迴歸到人體的基本運作規律上來製定自己的進步路徑。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希望從“盲練”跨越到“慧練”階段的運動愛好者。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敘事方式感到非常驚喜,它完全顛覆瞭我對傳統技術類書籍的刻闆印象。作者並非乾巴巴地羅列數據和動作要領,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練,用充滿激情的口吻引導你探索身體的潛力。書中穿插瞭許多真實世界的案例和作者本人的實踐心得,比如如何通過微調呼吸節奏來增強耐力,或者在力量訓練中如何利用神經募集原理突破平颱期。這種“講故事”的方式讓枯燥的解剖學知識變得鮮活起來,我常常讀到深夜,完全停不下來。更難得的是,它非常注重個體的差異性,反復強調沒有“一刀切”的最佳訓練方案,而是鼓勵讀者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根據自身的柔韌性、力量基礎和恢復能力來量身定製訓練。這種強調主體性和個性化的理念,對我這個一直被標準公式睏擾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它教會我的不僅是“怎麼做”,更是“為什麼這麼做”,這種思維深度的提升遠超我的預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