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古代汉语词典(全新版)
定价:78.00元
作者:曾林
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5790151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合中学生使用;例证通俗,多来自中学课本;单字释义标注词性;对容易混淆的地方做出辨析。
内容提要
本词典从学生学习文言文和一般读者阅读古籍的需要出发,收录古汉语常见字7000多个(包括繁体字、异体字);此外还收录了古汉语常用复音词10000多条。本词典所选条目有的来自目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有的来自其他常见古代典籍,例句精短,难懂的例句附有注解或串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词典释义简明,在单字义项前标注了词性,并结合教学实际,指出词类活用的情况;部分单字下还设有【注】和【辨】,对学习古汉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提示辨析。
目录
作者介绍
曾林,高中特级语文教师。在担任高中语文老师前,还做过初中语文老师。熟悉教学大纲和文言文教学,熟悉考试要点和学生掌握的难点。
文摘
无
序言
无
从一个长期与古籍打交道的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部词典的修订工作是极具前瞻性的,它成功地将传统训诂学的扎实基础与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巧妙的融合。我特别欣赏它对一些中古音、上古音的标注虽然只是点到为止,但其科学性和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这对于我们这些关注语音演变和音韵学的研究者来说,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参照点。相比起一些只侧重于宋明以后白话文义项的词典,这部书在源头上抓得更牢,保证了对先秦两汉经典文本的解释具有足够的权威性。总而言之,它不只是对旧有成果的简单更新,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革新”,它为我们搭建了一座通往古代汉语更深层结构的稳固桥梁,是案头必备、值得信赖的学术伙伴。
评分真正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收录一些特定领域词汇时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在涉及到古代的礼仪、度量衡、官制等专业术语时,它不仅仅给出了字面意思,更提供了详细的背景注释。举个例子,对于“三公”的解释,它没有停留在“太师、太傅、太保”这样的简单对应上,而是详细阐述了不同朝代“三公”职权的演变,甚至引用了相关的制度史料来佐证。这对于那些跨学科研究古代历史或社会学的学者来说,价值简直是无可估量。它有效地弥补了专业史料工具书在日常查阅中的不便,将晦涩的制度名词变得平易近见。我感觉编纂者对古代的各个文化侧面都有所涉猎,使得这部词典的“包容性”远超一般的语言学工具书范畴,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古代文化百科全书。
评分这部新版的《古代汉语词典》着实让我眼前一亮,特别是它在收录和释义上的细致入微,足以看出编纂团队的匠心。我尤其欣赏它在对一些常用但易混淆的古义进行辨析时的那种严谨态度。比如对于“覈”和“核”这两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下的细微差别,以往的词典往往只是简单罗列,但这一本却深入剖析了它们在古代文献中是如何逐步分化,并提供了大量的例证来支撑其论点。这种精细的考证,对于真正想深入古代文本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记得有一次查阅某篇汉赋中的一个生僻词,查阅了手头几本老旧的工具书都不得要领,最终翻到这一版,不仅给出了准确的释义,还附带了该词在不同朝代的流变,让我对那篇赋的理解瞬间清晰起来。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部微型的古代语言史的缩影,让人在查阅的过程中也能领略到语言演变的魅力。那种求真务实的精神,贯穿在每一个词条之中,让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评分我必须得提一下它的装帧和纸张质量,这对于一本需要经常翻阅的参考书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许多学术工具书为了追求厚度和信息量,往往牺牲了阅读的舒适度,拿起来沉甸甸的,翻起来沙沙作响,而且油墨容易蹭到手上。这一版则完全不同,纸张选择那种既能很好地呈现印刷效果,又不会反光的米黄色调,即便是在长时间的夜间阅读下,眼睛的疲劳感也明显减轻了许多。更绝的是它的装订,即便我常常需要将书本完全摊平来对照复杂的句式,书脊也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这对于经常需要将词典放置在书架边缘或桌角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这种对物理形态的重视,反映出出版方对知识载体的尊重,让每一次的翻阅都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而不是应付任务。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新版词典的期待是比较保守的,毕竟经典的东西很难超越。然而,实际使用下来,我发现它的编排逻辑和检索系统的优化是极其人性化的。它不像一些传统的词典那样,面对一个生僻字,你可能需要费很大力气去确定其部首和笔画,然后才能找到它。这部词典在现代化处理上做得非常到位,很多古代文献中常见的异体字和通假字的处理上,都有清晰的标注和导引,使得检索效率大大提高。我前段时间在整理一套明代笔记时,遇到不少因印刷错误而模糊不清的字,靠着这部词典的“模糊匹配”和“相关词条推荐”,我竟然奇迹般地找到了原词的正确写法和含义,这在以前几乎是天方夜谭。这种对现代读者使用习惯的关怀,使得查阅过程不再是枯燥的“爬梳”,而更像是一次高效的学术探险,极大地减轻了研究工作的负担,真正体现了“工具书为人服务”的宗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