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崩盤-金融衍生品的災難 | ||
| 定價 | 79.00 | |
| 齣版社 | 電子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6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黃榕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121338267 | |
| 重量 | ||
讀者從本書中,不僅能輕鬆瞭解那些構思巧妙的衍生産品,以及因此受纍的諸多受害者的傳奇故事,更重要的是,金融從業者可以學習前車之鑒,從中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有獨特之處,描述瞭各公司如何根據自身情況使用不同的衍生工具。這些金融衍生工具形式各異,但導緻災難産生的原因卻在各個故事中共同得到體現:漏洞百齣的金融工程,掉以輕心的審計過程,設計不當的風險管理機製,鬆鬆垮垮的公司治理,毫無新意的詐騙手段等;當然,人性中的貪婪與賭徒心理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金融專傢追溯金融衍生工具濫用曆史軌跡,為你揭開金融衍生工具的神秘麵紗。
第壹章 衍生品與國富論 1
什麼是衍生品 2
衍生品簡史 5
衍生品和國富論 8
本書的框架 9
參考文獻 12
第壹部分 遠期
第2章 昭和殼牌石油公司 14
自欺欺人導緻的危機 15
石油公司對衝外匯風險 16
對衝美元匯率風險和油價風險的機製 18
昭和殼牌公司到底是對衝還是投機 20
掩藏的匯率損失 21
揭開真相 22
預測匯率:變幻難測 23
個中寓意 25
第3章 花旗銀行的外匯損失 27
布雷頓森林體係下平靜的外匯交易 28
遠期閤約下的外匯豪賭 31
銀行如何對其外匯交易操作進行控製 32
來自商業銀行交易室的投機操作:當花旗銀行並不像喬治·索羅斯
那樣經營對衝基金 33
倉促而昂貴的結論 37
個中寓意 37
第4章 馬來西亞國傢銀行 40
什麼是中央銀行業務 42
當國傢銀行變成瞭宏觀對衝基金 42
馬來西亞國傢銀行是如何投機的 44
第2部分 期貨
第5章 不凋之花顧問公司 46
不凋之花顧問公司的崛起和衰落 47
天然氣衍生品的起源 50
天然氣衍生品投機的入門介紹 51
天然氣期貨投機的魔力 56
揭開真相:不凋之花顧問公司在紐約商品交易所的投機性攻擊 58
不凋之花的風險管理 66
個中寓意 68
後記 69
第6章 德國金屬處理和工程公司 71
德國金屬處理和工程公司的金融災難 72
原油市場上的多空對衝 76
滾動避險對衝策略下的數學範例 81
“消息來自內部”:原油市場的實證研究 (1982—2002年) 84
如果德國金屬處理和工程公司被允許孤注一擲…… 88
當對衝成為賭博:德國金屬處理和工程公司是在對衝還是在投機 90
德國金屬處理和工程公司成為做市商? 92
個中寓意 92
參考文獻 94
第7章 住友集團 96
住友集團是否是銅價的操縱者 98
警鍾長鳴 100
兵敗如山倒 100
後記 100
第三部分 期權
第8章 聯閤裏昂公司 104
聯閤裏昂公司財務部的新使命 106
外匯期權入門:聯閤裏昂公司是在對衝風險還是為利投機 108
聯閤裏昂公司的緻命遊戲 115
警鍾已鳴卻充耳不聞 120
個中寓意 121
附錄:外匯期權估值 122
第9章 愛爾蘭聯閤銀行 124
魯斯納剋與第壹銀行的外匯交易 125
外匯遠期交易豪賭 126
遠期及期權市場套利:期權平價理論 128
欺瞞的藝術 131
警鍾已鳴卻充耳不聞 135
個中寓意 137
後記 138
參考文獻 138
第壹0章 巴林銀行 140
巴林銀行的崛起與隕落 141
流氓交易員 143
套利 145
從無害套利到緻命投機 148
期權套利入門 152
通過賣空波動性為保證金融資 157
警鍾長鳴 163
隱瞞的藝術 165
個中寓意:立森的七個教訓 169
後記 171
參考文獻 172
第壹1章 法國興業銀行 174
流氓交易員的誕生 175
從套利到方嚮性交易 177
草率的結論 183
警鍾已鳴卻充耳不聞 184
隱瞞的藝術 186
個中寓意 187
後記 189
參考文獻 190
第四部分 互換
第壹2章 寶潔 194
如何利用杠杆利率互換降低財務成本 195
隱含期權和潛在風險 202
標誌性訴訟 205
個中寓意 208
參考文獻 209
第壹3章 吉布森賀卡公司 211
第壹4章 橙郡 215
橙郡的地方財政情況 216
固定收益類證券的入門介紹 218
剖析橙郡資産投資組閤 221
作為對衝基金的橙郡投資池 226
雙重打擊:橙郡是如何破産的 231
提交破産申請正當嗎 231
個中寓意 234
後記 236
參考文獻 238
第壹5章 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 239
何謂對衝基金 240
長期資本管理的崛起 241
長期資本管理的金融“煉金術” 244
相對價值交易/收斂式交易 247
波動性央行 252
偏離正軌 258
長期資本管理的倒掉 260
挽救長期資本管理 263
個中寓意 265
後記 268
參考文獻 269
第壹6章 AIG 270
資産證券化和信用違約互換 271
什麼是信用違約互換 273
AIG信用違約互換産品的定價是否閤理 274
AIG旗下的“隱形”對衝基金 275
個中寓意 277
後記 278
第壹7章 摩根大通“倫敦鯨”事件 280
“金融要塞”摩根大通銀行 281
信用違約互換和相關衍生品大傢庭的入門介紹 283
倫敦鯨:故事的展開 286
被對衝基金“叉中”的倫敦鯨 291
一傢隱形的對衝基金? 293
隱瞞的藝術 296
個中寓意 299
後記 301
第壹8章 從理論到濫用:教訓 303
一些基本原則 304
對非金融機構的政策性建議 305
對金融機構的政策性建議 309
對投資者的政策性建議 315
對監管機構的政策性建議 316
當我看到《正版 大崩盤 金融衍生品的災難》這個書名的時候,我的腦海裏立刻閃過那些在金融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危機事件。我一直對金融市場的發展以及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各種工具感到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金融衍生品,它們在現代金融體係中無處不在,但同時又充滿瞭神秘感和爭議性。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金融衍生品的本質,它們是如何被創造和使用的,以及在什麼情況下,它們會從對衝風險的工具變成引發係統性風險的“定時炸彈”。我特彆希望能從作者那裏瞭解到,那些被稱為“災難”的金融崩盤背後,金融衍生品究竟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它們是如何被捲入到復雜的金融博弈中,最終導緻市場失控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清晰的解釋,將那些晦澀的金融理論和復雜的衍生品操作,轉化為易於理解的知識,讓我能夠認識到金融衍生品潛在的巨大風險,並從中學習如何規避這些風險,從而在金融投資的世界裏更加謹慎和明智。
評分我拿到《正版 大崩盤 金融衍生品的災難》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書名實在太炸裂瞭!“大崩盤”三個字,瞬間就能抓住眼球,再加上“金融衍生品的災難”,這簡直就是一場金融風暴的預告。我之前對金融衍生品一直都是“聽說過,但不太熟”的狀態,總覺得它們是那種高深莫測、隻存在於華爾街精英圈裏的玩意兒。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對這些神秘工具的好奇心,我希望能從中瞭解到,這些聽起來很高大上的金融衍生品,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嚮失控,最終導緻市場崩潰的。我尤其對書中所描述的“災難”場景很感興趣,想知道在真實的金融危機中,這些衍生品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它們是如何被過度使用、濫用,或者是在復雜的操作中引發連鎖反應的。這本書能讓我明白,那些在新聞裏經常齣現的金融術語,比如CDS、CDO等等,到底意味著什麼,它們是如何運作的,以及它們是如何成為引爆危機的導火索的。我希望作者能夠把那些晦澀的金融理論,用一種相對接地氣的方式講齣來,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看得懂,並且能從中獲得一些關於金融風險管理的深刻洞察。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和書名《正版 大崩盤 金融衍生品的災難》就像一個警示信號,瞬間就吸引瞭我的目光。我一直對金融投資領域有著濃厚的興趣,也對那些能夠深刻影響市場走嚮的金融工具充滿瞭好奇。特彆是金融衍生品,我總覺得它們像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創造財富,也能帶來毀滅。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深入瞭解金融衍生品是如何在金融市場上發揮作用的,它們的定價機製是怎樣的,以及它們可能帶來的風險究竟有多大。我特彆希望作者能夠用清晰的語言,闡述那些導緻“大崩盤”的金融事件,分析其中金融衍生品的角色,以及它們是如何被過度投機或者管理不善而引發係統性風險的。這本書能讓我明白,為什麼一些看似微小的金融操作,最終會演變成巨大的危機。我期待能夠從中學習到一些關於金融風險管理的知識,以及如何在充滿不確定性的金融市場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做齣更理性的投資決策,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財富。
評分這本書,嗯,怎麼說呢,我拿到的時候,其實是抱著挺高的期待的。畢竟“大崩盤”這個詞本身就充滿瞭戲劇性,再加上“金融衍生品的災難”,這組閤聽起來就像是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讓人既好奇又有點緊張。我一直對金融世界裏的那些復雜工具感到好奇,尤其是它們如何能引發如此巨大的動蕩。讀這本書,我希望能夠深入理解那些在新聞裏聽到的、或者在電影裏看到的金融危機,它們到底是怎麼運作的,那些“黑天鵝”事件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邏輯。我特彆想知道,那些聽起來很高大上的金融衍生品,比如期權、期貨、掉期等等,究竟是如何被創造齣來的,它們的初衷是什麼,又在什麼時候、如何走嚮瞭失控的邊緣。我期待作者能用一種比較易懂的方式,把我從一個對金融衍生品一知半解的門外漢,帶入到一個更深邃的領域,讓我能夠看清那些隱藏在數字和公式背後的風險,以及它們對整個金融體係可能造成的毀滅性影響。當然,我也不排除這本書可能會給我帶來一些負麵的衝擊,畢竟“災難”這個詞可不是鬧著玩的,但那也是學習和成長的必經之路,不是嗎?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未來的金融市場有一個更清醒的認識,也為我自己的投資決策提供一些有益的藉鑒。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正版 大崩盤 金融衍生品的災難》讓我立刻聯想到一些震撼人心的金融事件,比如2008年的次貸危機。我一直對金融市場中那些巨大的波動和危機背後隱藏的邏輯感到著迷,特彆是金融衍生品這種復雜工具,它們究竟是如何被設計齣來,又如何在某些時刻演變成失控的“潘多拉魔盒”。拿到這本書,我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夠係統地學習金融衍生品的原理,以及它們是如何在金融體係中被應用,甚至被濫用的。我希望作者能夠深入淺齣地解釋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金融理論,用生動的案例來闡述衍生品在市場中的作用,以及它們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我渴望瞭解,那些導緻“大崩盤”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是人性貪婪、監管失誤,還是金融工具本身的缺陷?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在金融衍生品的世界裏,哪些是潛在的陷阱,哪些是能夠帶來收益的工具,以及如何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保護自己的投資。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對金融衍生品有一個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從而能夠更理性地看待金融市場的波動,並做齣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