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汽車自動變速器
定價:28.00元
作者:陳社會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1153893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課程是中等專業學校汽車維修專業一門主乾技能訓練課程。學習該課程的目標是熟悉握自動變速器的結構組成、工作原理,掌握自動變速器的維護、拆裝和試驗技能,初步能進行自動變速器故障的診斷與排除,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目錄
前言項目一自動變速器的總體認知1任務一自動變速器的型號識彆1任務二自動變速器檔位的正確使用10項目二自動變速器分總成的結構與檢修17任務一液力變矩器的檢修17任務二換檔執行元件的檢修27任務三行星輪變速機構的檢修37任務四液壓控製係統的檢修49任務五電子控製係統的檢修57項目三自動變速器總成的拆裝70任務一豐田典型自動變速器的拆裝70任務二大眾典型自動變速器的拆裝90項目四自動變速器的基礎檢查與試驗111任務一自動變速器的基礎檢查111任務二手動換檔試驗122任務三失速試驗127任務四時滯試驗131任務五油壓試驗135項目五自動變速器故障診斷方法144任務一自動變速器的自診斷144任務二自動變速器電控係統典型故障診斷與排除152參考文獻161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讀完這本關於汽車傳動技術的書籍,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駕駛體驗和人機交互層麵似乎有所側重。我猜這本書可能不僅僅停留在機械原理的闡述上,而是將重心放在瞭變速箱如何“理解”駕駛員的意圖,並提供平順、及時的動力響應上。例如,它會不會深入探討不同廠商的換擋策略算法有何差異?麵對坡道起步、急加速超車、以及低速蠕行等復雜場景,TCU(變速箱控製單元)是如何通過復雜的模糊邏輯或AI模型來決定換擋時機和接閤力度的?這種對“軟件定義硬件行為”的探討,對於提升車輛的整體駕乘品質至關重要。我希望書中能用大量的實際案例和數據圖錶來支撐其觀點,展示不同TCU調校參數對油耗、加速時間和換擋衝擊的具體影響。如果它能包含對換擋執行器(如電磁閥或步進電機)響應速度的分析,並討論如何通過優化其控製麯綫來消除換擋瞬間的動力中斷感,那麼它對追求極緻駕駛感受的讀者來說,價值將無可估量。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範圍,很有可能已經延伸到瞭全球汽車工業的供應鏈與市場格局。我猜想,它可能不僅僅是技術手冊,更是一份行業分析報告。它是否探討瞭在當前全球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波動的背景下,自動變速箱製造商是如何調整生産策略以保證供貨的?書中是否對比瞭日本、德國、美國以及中國本土在自動變速箱技術路綫上的戰略差異?例如,日係廠商對CVT技術的執著與歐美對多擋位AT的持續投入之間的技術哲學差異。更進一步,對於新興的混閤動力係統(PHEV/HEV),變速箱的角色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它不再僅僅是機械傳動部件,而是集成電機和離閤器的“動力分配器”。如果這本書能深入分析如行星排式混動係統(如豐田THS)或P2/P3架構中的集成式電驅動橋(EDU)的設計復雜性,並預測未來五年內,哪種傳動技術會在主流市場占據主導地位,那它就具備瞭極高的商業洞察力。
評分這本《汽車自動變速器》的描述,讓我聯想到瞭一本可能深入探討汽車底盤設計與傳動係統優化的專業著作。我猜想,它必定對現代汽車的動力傳輸效率、NVH(噪聲、振動與平順性)控製,乃至未來電動化趨勢下的電驅動橋集成技術,有著獨到的見解。如果書中詳盡地分析瞭不同類型的自動變速箱——比如行星齒輪組的結構演變、液力變矩器與濕式離閤器的摩擦特性匹配,乃至當下熱門的雙離閤器(DCT)在換擋邏輯和熱管理方麵的挑戰與突破,那無疑是教科書級彆的深度。我尤其期待它能剖析當前主流自動變速箱在不同工況下的能量損失模型,並提齣通過優化油路設計、改進潤滑技術來提升燃油經濟性的創新思路。對於工程技術人員而言,一本優秀的變速器專著,應當是理論結閤實踐的典範,不僅要解釋“是什麼”,更要深入闡述“為什麼”以及“如何做”——比如,如何通過先進的仿真軟件(如Adams或Simulink)對變速箱的動態性能進行精確預測和調校,這纔是體現其專業價值的關鍵所在。光是想象那種對精密機械結構的細緻入微的剖析,就足以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期待。
評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本《汽車自動變速器》似乎非常關注維修、診斷與故障排除的實踐環節。我推測它可能配備瞭詳盡的實車維修手冊式的插圖和流程圖,旨在培養第一綫的技師能力。這與純理論研究的書籍有所不同,它需要極其務實的指導性內容。比如,書中會不會詳細列齣不同品牌自動變速箱(如AT、CVT、AMT)常見的失效模式?對於某一特定的故障碼(DTC),正確的檢測步驟是什麼?是先檢查傳感器信號,還是先判斷執行器動作是否到位?我尤其看重其中關於變速箱油(ATF)的選取標準和更換周期的科學論證,因為油液的劣化往往是變速箱故障的始作俑者。如果書中能提供關於變速箱拆解、清洗、零部件更換的步驟圖解,並對關鍵密封件的安裝扭矩和操作注意事項進行強調,那麼它將成為工具箱裏不可或缺的“寶典”。
評分我設想這本《汽車自動變速器》的作者具有深厚的材料科學與製造工藝背景,並試圖將這些前沿知識融入到變速箱的可靠性提升中。畢竟,變速箱是在極端扭矩、高溫高壓和高速運轉環境下工作的核心部件。那麼,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用於製造齒輪、軸承和殼體的特種鋼材和復閤材料的性能指標?比如,先進滲碳工藝對齒麵硬度和抗疲勞能力的影響;新型摩擦片材料(如碳基或陶瓷基材料)與行星齒輪的配閤研究。我更期待看到關於製造公差對最終産品性能影響的量化分析——例如,行星齒輪嚙閤間隙的微小變化如何纍積導緻傳動噪音的增加。此外,對於清洗和裝配環境的控製,比如潔淨度的要求,這些看似瑣碎的細節往往是決定高端變速箱長期耐久性的關鍵。如果本書能將機械設計、材料選擇與精密製造的每一個環節都緊密地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質量控製體係論述,那它對提升整個行業製造水平的貢獻將是巨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