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袖珍英汉汉英词典(新版) | ||
| 作者: | 商务GJ外语辞书编辑部 | 开本: | |
| YJ: | 19.8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CY部 | 出版时间 | 2013-07-01 |
| 书号: | 9787801039682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商务GJ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
married a.结婚的;已婚的;婚姻的
marrow n.①(解)髓;骨髓②(喻)精华;重要的部分③(南瓜、冬瓜等)葫芦科蔬菜
marry v.①结婚;娶;嫁②主持婚礼;为…证婚③把…嫁给;为…娶
Mars n.①[罗神]战神②火星
marsh n.沼泽;湿地
marshal n.①元帅;GJ军官②司仪;典礼官
martial a.①战争的;战时的;军事的②勇敢的;好战的;尚武的
martini n.马丁尼酒(艾酒、杜松子等混合酒)
martyr n.烈士;殉难者;殉道者
marvel v.惊奇;
惊异 n.奇迹;奇事;奇观
marvelious a.①新异的;惊人的②(口)了不起的;很好的
Marxist n.马克思主义者
Mary n.①玛丽(女子名)②(圣母)马利坚
mascot n.吉祥的人;吉祥物
masculine n.①男性的;像男性的;雄赳赳的②【语法】阳性的
mash vt.压砰;捣烂 n.糊状的
mask n.①面具;面罩;口罩②伪装;遮盖物v.①戴面罩;戴面具②伪装;遮掩。
……
我对于一本工具书最核心的诉求就是准确性和覆盖面,然而这本《袖珍英汉汉英词典》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不少令人沮丧的问题。很多我经常查阅的、相对新近出现的专业词汇或者网络热词,在这本“新版”中竟然查无此词,这让我非常困惑。它似乎停滞在了十年前的语言水平上,对于现代英语的演变和应用显得力不从心。比如,一些常用的动词短语(phrasal verbs)的解释也显得过于僵硬和书面化,缺乏对实际语境的引导。当我在阅读一些现代文学作品或商业报告时,它提供的翻译选项往往不够灵活,甚至有些翻译让人觉得非常“中式”,不够地道。一本优秀的词典,应该能成为连接两种语言思维的桥梁,而不是一堵生硬的墙。这次的体验让我深刻体会到,跟不上时代的词典,再袖珍也是白搭。
评分这本词典的“汉英”部分的质量,可以说是让人哭笑不得。我尝试用它来翻译一些中文的成语和俗语,结果得到的英文对应词,要么是直译得令人费解,要么就是牵强附会,完全没有传达出中文原有的韵味和精髓。举个例子,像“一拍即合”这样的常用表达,它给出的英文解释竟然需要好几行文字来迂回解释,而不是直接提供一个地道的对应词组,比如“hit it off instantly”。这说明编纂者在处理跨文化表达时,明显缺乏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实践经验。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这本词典在汉英互译上的薄弱,使得它在作为双向工具书的价值大打折扣。它更像是一个只注重单向输入、对输出环节草草了事的半成品,让人在尝试用中文解释英文概念时感到无比受挫。
评分这本词典的排版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灾难,厚重的开本让人拿着都觉得费劲,完全配不上它“袖珍”的名头。我本来是冲着便携性去的,结果拿到手才发现,这根本就是一本可以当砖头用的“袖珍”巨著。内页的纸张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那种泛黄、略带粗糙的质感,每次翻页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就把哪个词条给揉皱了。更别提那字号了,简直是给视力超群的年轻人准备的“挑战书”,密密麻麻的小字挤在一起,查找效率极低,用了一次就让我眼镜度数都感觉要飙升。如果它真的想走袖珍路线,至少应该在印刷和装帧上多下点功夫,而不是搞出这么个“中看不中用”的大家伙。我本来期待的是那种可以轻松塞进外套口袋,随时随地掏出来查阅的便利,现在看来,我得背个小书包专门装它了。这种设计上的严重失误,让它在日常使用中大打折扣,简直是反向操作的典范。
评分关于这本词典的检索系统,我必须提出严厉的批评。尽管它号称是“新版”,但在查找效率上却表现得像是个古董。以英译汉部分为例,它的音标标注系统似乎采用了某种不统一的标准,我经常需要对照多个参考资料才能确定一个不熟悉的音标符号的含义,这无疑拖慢了我的学习进程。而且,词条的排列似乎也存在一些逻辑上的混乱,有时你会发现,释义相近的词汇被分在了相隔甚远的区域,查找起来全靠运气和耐心。如果说“袖珍”意味着精简,那么这种精简是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的,它把查找的乐趣变成了煎熬。我更愿意花时间去适应一个清晰、逻辑严谨的索引系统,而不是在这种迷宫般的排版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这本词典在用户友好性上,真是倒退了一大步。
评分最让我感到失望的是,这本“新版”词典在例句的选择上显得极其单调和老套。每一个核心词汇后面附带的例句,几乎都是教科书式的、脱离实际生活场景的“标准句”。比如学习一个动词,它给出的例句可能永远围绕着“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或者“He writes a letter to his friend”。这种缺乏活力和真实感的例句,对于培养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是毫无帮助的。我需要看到的是在商务谈判、日常对话、学术讨论中真实的句子结构和搭配,而不是这些陈旧的“样板戏”。一本优秀的工具书,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语境参考,帮助读者理解词汇在不同情境下的微妙差异。但很遗憾,这本词典提供的例句仿佛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完全无法满足当代学习者对“鲜活”语言的需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