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周官新义
定价:48.00元
作者:杨小召 校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61492444
字数:244000
页码:29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周官新义》十六卷,附《考工记解》二卷。是三经新义中一由王安石亲自撰写的一部。原书已散佚,清人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即四库全书本。此次整理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以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经苑本、墨海金壶本等版本。此书标志着儒学从汉唐经学向宋学的转变,推动了宋代《周礼》学的深入研究,学术价值较高。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它摆脱了传统历史论著的古板和晦涩,融入了大量富有现代审美和批判精神的表达。用词精准、句式多变,时而庄重典雅,时而幽默辛辣,这种灵活的语态让阅读体验变得极其轻松愉快,完全没有“啃大部头”的心理负担。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处理那些敏感或争议性话题时的克制与犀利,它不会急于给出简单的结论,而是引导读者自己去权衡利弊,去思考背后的复杂性。这种开放式的提问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个人的思考欲。它不是简单地告诉我“是什么”,而是鼓励我去探究“为什么会这样”,并进一步思考“如果是我,我会如何处理”。这种互动性,使得阅读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而是一种主动的对话,一本值得反复咀嚼的书。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它以一种近乎于魔幻的方式,将我带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古代世界。作者的文笔如行云流水,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却又不失现代读者的共鸣。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那些被历史长河冲刷掉的细节的考据与重塑,那种“信手拈来皆文章”的功力,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发出“原来如此”的赞叹。比如,它对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官僚体系运行机制的细致描摹,那种层层叠叠的权力结构和微妙的人际关系,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简直比看一部精心制作的古装剧还要过瘾。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了解了一段历史,更是仿佛亲身体验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对那个时代的认知被彻底刷新了。那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其他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那些晦涩难懂的史料变得鲜活、有温度。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精妙,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板着脸孔灌输知识,而是像一位技艺高超的说书人,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抛出一个悬念,或者用一个精妙的转折来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我常常在深夜里被某个情节或某个观点深深吸引,直到读完一个章节才意识到时间已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构建宏大历史图景的同时,没有忽略对个体命运的关照。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挣扎浮沉的小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选择,都被赋予了深刻的笔墨,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代入。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使得整部作品的厚度与广度兼备,既有庙堂之高的深邃,也有江湖之远的烟火气。阅读过程是一种享受,更像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智力探险,每翻开一页,都充满了期待。
评分坦白说,我很少见到哪本书能将理论的严谨性与文学的感染力结合得如此完美。从结构上来看,作者的逻辑链条清晰得令人赞叹,仿佛每一个论点都有其无可辩驳的根基,所有的推演都顺理成章,没有丝毫的牵强附会。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正确”的层面,它还不足以达到“杰出”的地位。真正让我震撼的是,作者似乎拥有将冰冷的制度剖析转化为生动故事的能力。它并没有满足于对既有文献的简单梳理,而是大胆地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想象性重构”,这种重构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建立在扎实的文献基础之上,充满了洞察力。读完后,我对许多过去模棱两可的历史概念豁然开朗,仿佛一块蒙在眼前的白布被猛地掀开,所有的细节都清晰可见,这是一种知识被梳理、被提纯后的极大满足感。
评分第一次翻开它时,我有些担心内容的深度是否能支撑起这样一本大部头,但很快我的疑虑就被打消了。这本书的野心可见一斑,它试图勾勒出一个完整且具有内在生命力的社会运行模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权力”与“伦理”之间微妙博弈的描绘,那种复杂到令人心悸的平衡术,远超出了教科书上的简单定义。作者似乎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笔下的人物并非扁平化的符号,而是充满着矛盾与挣扎的鲜活个体。即使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管理者,也逃脱不了人性的弱点与时代的限制。读完后,我感到心胸为之开阔,因为我不仅理解了古代的制度,更理解了制度背后的驱动力——那是永恒不变的人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点,而是一套理解人类社会组织复杂性的透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