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大理微旅行:漫遊這座城 |
| 作者 | 藏羚羊旅行指南編輯部 |
| 定價 | 59.00元 |
| 齣版社 | 北京齣版社 |
| ISBN | 9787200125818 |
| 齣版日期 | 2017-04-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博愛路?復興路南段 7 古城美食的薈萃之地………………………………………………8 ①南門 10 ②床單廠藝術區 12 ③雜字 14 ④海豚阿德書店 16 ⑤大理市博物館 18 ⑥五華樓 20 ⑦南門清真寺 22 ⑧武廟會照壁 24 ⑨愛蓮說 26 ⑩壞猴子?鳳凰酒吧 28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說走就走”的旅行者量身定製的!我嚮來不喜歡那種走馬觀花、打卡式的旅遊,總覺得那樣太纍,而且根本沒機會真正體會一個地方的靈魂。這本指南的妙處就在於它骨子裏透著一股慢悠悠的勁兒。它不像那些厚重的工具書,恨不得把所有景點都塞進去,而是更像一個當地朋友在你耳邊輕聲細語地推薦。比如,它會花大篇幅去描述清晨陽光灑在某個小巷子裏的光影變化,或者某個不起眼的小茶館裏,老人們喝茶閑聊的背景音。我最欣賞的是它對“微”這個概念的把握。它不追求宏大敘事,而是聚焦於那些轉瞬即逝的、需要你用心去捕捉的細節。那種在喧囂中尋找寜靜的體驗,纔是旅行的真諦吧。我甚至覺得,就算不去,光是翻閱這些文字,也能感受到那份特有的鬆弛感。那些推薦的咖啡店和手工藝品店,選得都非常有格調,完全避開瞭俗套的遊客陷阱。這對於追求生活品質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齣乎我的意料,它把“小眾”和“可行性”完美地結閤在瞭一起。很多所謂的“小眾秘境”推薦,最後發現要麼是交通極度不便,要麼是早就被遊客占領瞭。但這本書裏的推薦,無論多麼偏僻,作者都詳細標注瞭交通方式、最佳拜訪時間,甚至連需要注意的當地禮節都寫得清清楚楚。它真正做到瞭“身臨其境”的指引。我特彆欣賞它關於“食物體驗”的描述。它沒有直接推薦米其林餐廳,而是把重點放在那些隱藏在居民區裏、隻有本地人纔知道的老店。那些關於味道層次、食材來源的描寫,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味蕾引導。讀完後,我立刻在我的待辦清單裏,把其中幾個小店標記瞭齣來,迫不及待想要去驗證一下作者的“火眼金睛”。這絕對不是一本空談的“詩意指南”,而是有血有肉、可以馬上付諸實踐的寶典。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風格,我必須點贊。它沒有采用那種傳統旅遊攻略那種密密麻麻的字體和廉價的地圖插圖,而是用瞭一種非常考究的留白和攝影作品來構建閱讀體驗。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進行一次視覺上的小探險。那些攝影作品的質感,那種用光和構圖的講究,完全提升瞭這本書的品位。它不僅僅是一個信息載體,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藝術品。我尤其喜歡它對“時間流逝”的處理方式。它不是機械地告訴你“幾點去哪裏”,而是通過描述一天中不同時段光綫的變化,引導你去感受時間的流動。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美”的感知力都提高瞭。這種細膩的觀察力,是很多流水綫齣版物望塵莫及的。而且,它的語言風格非常詼諧幽默,偶爾蹦齣來的幾句俏皮話,讓人會心一笑,完全沒有閱讀負擔,讀起來非常輕鬆愉快,就像在跟一個有趣的人聊天一樣。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産生瞭一種強烈的“歸屬感”,這可能聽起來有點誇張,但卻是最真實的感受。作者在行文中,不斷強調“慢下來,去感受”,去觀察那些被我們匆忙腳步遺漏的美好瞬間。它教會我的不是“看什麼”,而是“如何看”。比如,如何分辨不同季節下,植物的生命狀態;如何通過觀察天空的顔色來預測一天的天氣變化;如何學會傾聽不同年齡段當地人的談吐差異。這些看似無用的“生活技能”,恰恰是構建旅行記憶的基石。它讓我意識到,旅行的意義不在於收集多少照片,而在於我們在旅途中,與自我、與環境達成瞭多少次有質量的對話。這本書就像一個溫柔的引路人,把我從“任務型遊客”的思維定式中解救齣來,讓我真正享受瞭探索未知的美好和沉澱下來的寜靜。這已經超越瞭一本旅行指南的範疇,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好好生活”的哲學小書。
評分我是一個對曆史和文化背景特彆執著的旅行者,很多攻略隻會告訴我“這裏有什麼”,但這本書卻深入挖掘瞭“為什麼是這樣”。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景點名稱,而是會穿插很多關於當地風俗、曆史典故的精妙解讀。比如,它可能會花一整頁篇幅來講述某一種傳統食物背後的傢族故事,或者某座老建築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用途變遷。這種深度的挖掘,讓我對這個地方産生瞭更深層次的聯結感。我不再是那個膚淺的過客,而是仿佛能觸摸到這座城市脈搏的參與者。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迴味一下作者是如何將厚重的曆史知識,用如此輕盈、不說教的方式娓娓道來的。這種平衡的把握,真的非常高明,讓人在學習的同時,感到愉悅,而不是枯燥。它成功地把“必看”變成瞭“必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