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地理可以这样学 |
| 作 者: | 李向华 |
| 定价: | 39.80 |
| ISBN号: | 9787503190223 |
| 出版社: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6-5-1 |
| 印刷日期: | 2018-5-1 |
| 目录 |
| 章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利用经纬网定位 3.地图的阅读 4.地形图的判读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5.大洲和大洋 6.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 地球的运动 7.地球的自转 8.地球的公转 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 9.多变的天气 10.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1.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2.世界的气候 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 13.人口的增长 14.人口的分布 15.聚落与环境 16.人种、语言和宗教 第六章 区域自然环境 17.认识区域位置 18.认识区域地形 19.认识区域气候 20.地形与河流 21.气候与河流 第七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22.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23.农业 24.农作物的分布 25.工业 26.交通运输方式 27.交通运输线路 28.旅游业 29.自然灾害 第八章 发展与合作 30.发展与合作 |
说实话,我之前对地理学的兴趣只停留在初级的认知层面,总觉得它与日常生活有些疏离。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最大的魅力在于其无与伦比的“应用性”和“时代感”。作者非常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当下的全球性议题相结合,无论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区域性影响,还是全球供应链重构背后的地理逻辑,书中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详实的论据支撑。这种将“老知识”注入“新问题”的处理方式,让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活力和紧迫感。阅读时,我常常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正在参与一场关于地球未来的高层研讨会。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是什么”,更是“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未来可能怎样”,这种前瞻性的视野,对于任何一个希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极其流畅且富有感染力,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啃大部头”的畏难情绪。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尤其擅长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富有画面感的描述来解析那些看似高深的地理概念。比如,在解释风成地貌的形成机制时,那种描述风力如何雕刻岩石的语言,简直就像在阅读一篇优美的自然散文,读着读着就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细沙的摩擦。此外,书中对于不同地理学派的发展脉络梳理得非常清晰,避免了知识点之间的混乱,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地理学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演进,并吸收其他学科思想的历程。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乐趣,让人愿意主动沉浸其中,去探索地理知识背后的历史沉淀和思想光辉。
评分从专业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参考价值和资料的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所引用的数据和案例都具有极高的时效性和权威性,这对于任何需要进行学术研究或深度学习的读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保障。我特别注意到作者在引用资料时非常严谨,为读者留下了进一步探究的线索和方向,体现了极高的学术素养。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保持专业深度的同时,还兼顾了不同知识背景读者的接受度。对于初学者,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它则提供了深入钻研的进阶路径。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仿佛是一座精心设计的迷宫,入口平易近人,但深处却隐藏着层层叠叠的知识宝藏,需要耐心和好奇心去一步步发掘,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感悟和收获。
评分拿到这本书,首先被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逻辑结构所吸引。作者在开篇就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清晰的地理学框架,从宏观的地球形态到微观的人地关系,层层递进,毫不含糊。尤其是一些核心概念的阐释,不再是教科书式的干巴巴的定义,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例和图表进行深入剖析,让人仿佛置身于实地考察之中。比如,书中对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解释,不仅交代了其基本原理,还细致地分析了不同板块边界的特征及其对地貌形成的影响,这种深度和广度,对于想要系统性学习地理知识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但又不失温度,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身边循循善诱,引导我们去探索地理世界的奥秘。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教会我们如何运用地理学的视角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地理教材的刻板印象。内页的排版非常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大量的彩色高清地图和实景照片穿插其中,极大地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和学习的趣味性。很多复杂的地理现象,原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想象,通过书中精心制作的示意图,瞬间就能豁然开朗。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似乎深谙不同学习风格读者的需求,不仅有详尽的文字阐述,还巧妙地设置了许多“思考与拓展”的小栏目,鼓励读者跳出书本,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自我检验和延伸思考。我个人尤其喜欢它在人文地理部分的处理方式,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区域介绍上,而是深入探讨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等议题,使得地理学习不再是枯燥的“地理名词记忆”,而是一种对人类文明和地球家园的深刻体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