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杨氏太极拳系列启蒙教程五段教学法
定价:35.00元
作者:王德明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1132289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名家之作、创新的武术教学研究成果、实用有效的方法、图文并茂
内容提要
由武术名家、北京市武协副主席王德明主编。王德明老师,自幼习武,有大师正宗传承和真功,难能可贵的他是长期投身于武术教学一线,并在青少年武术教学方面有着独特的宝贵经验和成果。王德明老师从青少年学习兴趣出发,以数十年教学经验为契机,精心打磨出一套科学的传统武术教学训练方法--五段教学法。本书为杨氏太极拳的启蒙教学五段教学法。内容包含动静内功、石球功法、入门3式、39式和经典理论。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王德明:1982年毕业于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专业。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武术八段、 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自1999年启执教于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武术队,北京市武术协会青少年武术培训基地工作。2000年至2016年,先后带队参加北京市武术赛、北京市教委组织的中小学生武术赛、全国传统武术比赛,2004年至2014年的届至第六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2008年3月香港国际武术邀请赛等均夺得一至三名的好成绩,培养了近万名学生。本人自2001年至2016年先后出版发行个人武术教学专辑(长拳、形意、八卦、八极、杨氏太极拳系列教学专辑)70余张。2005年至2016年,先后在北京《武魂》杂志刊物上发表数篇文章。编写了《中国武术长拳基础教程》《形意拳启蒙教程五段教学法》等著作。
文摘
序言
无
时隔几年,重拾太极,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手足无措的初学者。岁月的沉淀,让我在生活中多了几分沉静,也让我对太极的理解,有了更深的层次。这一次,我选择从更加系统、更加深入的角度去审视这本书。虽然我并没有直接从这本书开始学习,但它在我太极之路的早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招式,而是着力于“法”的传授,即“段教学法”。这一点,对于追求武术精髓的人来说,是尤为可贵的。它打破了以往一些教程过于注重“形”的局限,而是引导学习者去体悟“意”与“气”在动作中的运行。例如,书中对于“引进落空”、“挤按推”、“采掤截”、“靠肘晋”等关键技法的阐述,都不仅仅停留在动作的表面,而是深入到其背后的力学原理和实战应用。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四两拨千斤”时,那种化繁为简的表述方式,以及通过一些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书中的一些辅助练习,比如“定步推手”的入门,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曾经在其他地方学习过推手,但总觉得不得要领,而这本书中的讲解,让我重新审视了推手的本质,也帮助我纠正了一些错误的观念。它让我明白,太极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舒展优美的外形,更在于内敛含蓄的技击。
评分我一直坚信,真正的学习,是能够触及事物的本质。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不是那种“速成”的教程,更不是简单地堆砌动作。它试图通过一种“段教学法”,引领读者去理解太极拳的“道”。我曾尝试过用它来指导自己的练习,受益匪浅。书中对于“根”的强调,对于“轴”的理解,对于“吞吐”的把握,都给了我深刻的启发。我曾经以为,练太极就是舒展身体,做几个漂亮的动作。然而,这本书让我明白,太极的核心,在于对身体内部能量的引导和控制。书中的一些关于“听劲”的描述,以及如何通过肢体接触去感知对方力量的讲解,都让我耳目一新。它让我认识到,太极不仅仅是肢体上的运动,更是精神层面的修炼。作者的讲解,总是能够穿透表象,直达本质。例如,在讲解“搂膝拗步”时,他不仅仅告诉你如何去摆好姿势,更是引导你去体会“腰脊带动”、“屈伸有度”的内涵。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对于希望真正掌握太极拳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它让我从一个“模仿者”,逐渐走向一个“理解者”,再到一个“实践者”。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对太极拳一直抱有深深的敬意。这本书,在我看来,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佳作。它不仅仅是一本太极拳的教学书籍,更是一部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载体。作者的文字,平实而富有力量,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太极拳的深刻理解和毕生钻研。我曾经阅读过不少关于太极拳的书籍,但很少有哪一本能像这本书一样,让我感受到如此的“用心”。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而是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桩功”、“基本步法”讲起,循序渐进,引导读者一步步领悟太极的精髓。书中的插图,虽然算不上是顶尖的艺术品,但却非常写实,准确地展现了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我曾经在练习过程中遇到过瓶颈,比如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用意不用力”,如何在沉肩坠肘的同时保持身体的松活?书中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都让我豁然开朗。作者用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将复杂的理论化为易于理解的口诀和要点,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即使是对于一些已经练习多年的太极爱好者,这本书也能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评分初次接触太极,是在一个寻常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落在有些陈旧的书页上。我当时还对“慢”和“松”的要义懵懵懂懂,只觉得那些缓慢的动作似乎带着某种古老的智慧。正是这份好奇,让我翻开了这本《杨氏太极拳系列启蒙教程》。即便到现在,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插图,仿佛都还在我脑海中清晰回放。还记得刚开始练习时,总会觉得身体僵硬,动作不协调,尤其是那些看似简单的马步,站上片刻就腰酸背痛。我曾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太极,是不是根本就没有那个“慧根”。然而,书中的讲解,特别是对于“裆重要”、“胯要松”的反复强调,以及那些手把手教你如何去体会“沉肩坠肘”的细节,都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我开始尝试着去理解“劲”是如何从脚底升起,穿过腰胯,最终到达指尖的。那种感觉,起初是陌生的,甚至有些违和,但随着一次次的模仿和体会,渐渐地,我开始捕捉到一丝丝微妙的变化。曾经以为的“难”,在作者细致入微的引导下,似乎变得触手可及。书中的一些练习方法,比如“独立步”、“云手”的分解动作,都做得非常到位,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去掌握。即使是现在,当我遇到瓶颈时,依然会回头翻阅,总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
评分对于许多渴望学习太极拳,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入门途径的人来说,这本《杨氏太极拳系列启蒙教程》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作为一个旁观者,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其具体的教学过程,但通过其书名和作者的背景,我能感受到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太极拳的深厚造诣。书中强调的“段教学法”,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科学和有效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一锅煮”的弊端,而是将复杂的太极拳体系,分解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段”,使得初学者能够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门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学习者在每一个阶段都建立起扎实的基础,避免了“欲速则不达”的困境。我尤其欣赏的是,对于“启蒙”二字的强调。这意味着这本书的目标,是为广大的初学者提供一个清晰、有效、且充满启发性的入门指导。从最基础的桩功,到最基础的招式,这本书都应该会提供非常详尽的讲解,并辅以图示,让学习者能够直观地理解每一个动作的要领。这是一种对学习者的尊重,也是一种对太极拳的负责任的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