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时尚百年
定价:198.00元
作者:(英)凯莉·布莱克曼;张翎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180041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时尚百年》讲述了从1901年至今100余年的时尚经典单品,并以此为出发点对设计师以及其所处时期的服装风格特点进行评论。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珍贵,对时尚从业者有极大的专业指导意义。
内容提要
《时尚百年》讲述了从1901年至今100余年的时尚经典单品,并以此为出发点对设计师以及其所处时期的服装风格特点进行评论。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珍贵,对时尚从业者有极大的专业指导意义。
目录
前言
1901~1959
上流社会着装
波希米亚风格职业装
女战士装
女装设计师
明星
爱国者风潮
“新风貌”时装
1960~
青年运动浪潮
牛仔装与运动服
非主流时装
设计师类型一:简约主义者
设计师类型二:色彩学大师
设计师类型三:观念性突破者
设计师类型四:复古主义者
时装和名流
图片来源
鸣谢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凯莉.布莱克曼(Cally Blackman)是一位作家和学者,她毕业于时装设计和艺术史专业,并取得了伦敦考陶德艺术学院(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服装史方面的硕士学位。她曾经在多所院校执教,其中包括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她已经出版的著作有:《世界男装100年》(100 Years of Menswear)、《欧美百年时尚插画》(100 Years of Fashion Illustration)、《1500年以来的服装发展历史》(Costume: From 1500 to the Present Day)以及《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 —— 轻佻女郎和的时代》(The 20s and 30s: Flappers and Vamps)。
译者简介
张翎 硕士 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服装系,1997~2003年担任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视觉设计师,2006~2008年担任香港理工大学纺织与制衣学系研究助理,编著《穿出色彩:服装色彩搭配指南》(合著),译著《国际大师时装画》、《时装设计》、《时装设计》(第2版)、《时尚圣经》(合译)、《印刷的终结:戴维.卡森德自由版式设计》、《怎样画日本风格卡通》等。目前为自由撰稿人。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比较干燥的学术著作,但拿起之后就放不下了。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成功地“激活”了历史上的服装。作者拥有罕见的描述力,能够让读者仿佛闻到香水味,感受到丝绸的触感。我尤其被它对一些被遗忘的设计师和小型工坊的挖掘所打动,这些内容在主流的时尚史叙事中往往被忽略。它展示了时尚的“毛细血管”,那些底层创新是如何涓涓细流地汇聚成颠覆性的潮流。书中关于“色彩心理学”的探讨也极其有趣,分析了特定历史时期对某些颜色的偏爱或排斥,如何反映了公众集体的潜意识。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看”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理解”的书,它让我开始用一种批判性的、多维度的视角去审视自己衣橱里的每一件衣服。
评分读完这本关于时代变迁的力作,我的感受是复杂而深刻的。这本书的叙事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采取传统的编年史写法,而是选择了一些关键的“转折点”进行深度剖析。其中关于战后女性形象重塑的那一章,给我留下了极为强烈的印象。作者巧妙地将当时的经济背景、女权运动的发展与新一季的裙长、廓形变化联系起来,逻辑清晰得令人信服。它展示了服装如何从一种纯粹的装饰品,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声明和个人自由的象征。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近乎苛刻的求真精神,书中引用的不少一手资料和设计师访谈片段,让整个论述的基调显得无比扎实可靠。相较于市面上那些浮光掠影的时尚读物,这本书更像是一部严肃的社会文化史。它强迫你去思考,那些华美的面料背后,到底承载着多少关于进步、反叛与回归的社会张力。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深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对几位关键设计师的“人格化”塑造非常成功,与其说是在写他们的作品,不如说是在解析他们的灵魂如何投射到布料之上。书中对创新材料和技术革命的梳理,尤其让我惊叹于人类在追求美和舒适上的无穷创造力。它不仅仅记录了“流行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流行”以及“流行之后留下了什么”。作者在收尾部分的总结非常有力,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望,更是对未来趋势的一种哲学层面的预判。阅读的过程,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世纪的对话,每一次翻页,都像是与那些早已逝去的时尚偶像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握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宏大的、有机的体系,让你在阅读的尽头,对“美”的定义拥有了更丰富、更包容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那个时代审美变迁的一扇窗!从我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和精致的细节所吸引。作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去考据的,书中对于服装面料、剪裁工艺的描述,精确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比如,书中对20世纪初那些沙漏型轮廓如何被解放出来,以及不同社会阶层如何通过服饰来表达自我,那一段的叙述,读起来就像是亲眼目睹了历史的现场。我尤其喜欢它对“风格”的捕捉,它不仅仅是在罗列哪些衣服流行了,更是在探讨背后的文化思潮和社会心理。读完之后,我对那些老电影里的场景突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原来那些裙摆的摆动、帽子的倾斜角度,背后都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故事和宣言。这本书的行文流畅,学术性与可读性结合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对时尚史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被它引人入胜的故事线深深吸引。它让我意识到,时尚远非肤浅的追逐潮流,而是记录人类精神面貌最直观的密码。
评分这是一本需要细细品味的书,我发现自己会时不时地停下来,翻回到前面的章节去对照思考。它的结构安排非常精妙,像是一张巨大的、错综复杂的织锦,每一段文字都是一根独立的丝线,但最终汇聚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我特别喜欢它对“跨界影响”的处理,比如音乐、艺术流派(如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对服装美学的渗透,作者的笔触细腻,总能精准地指出哪些音乐节奏催生了怎样的裙摆动态,哪些绘画手法影响了印花的布局。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带着一种古典的庄重感,但绝不枯燥,反而有一种娓娓道来的魅力,仿佛一位博学的长者在向你讲述他亲历的黄金时代。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在一边的“快餐”读物,更像是案头必备的参考书,每隔一段时间重读,总能发现新的光影和细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