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通書:張載集:二程集 9787552804638

周子通書:張載集:二程集 9787552804638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敖 著
圖書標籤:
  • 宋明理學
  • 張載
  • 程顥
  • 程頤
  • 哲學
  • 思想史
  • 古典文獻
  • 中國哲學
  • 學術著作
  • 文化典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天津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52804638
商品編碼:29831882541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7-03-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周子通書:張載集:二程集 作者 李敖
定價 66.00元 齣版社 天津古籍齣版社
ISBN 9787552804638 齣版日期 2017-03-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精裝
開本 16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李敖主編國學精要6”選錄瞭周敦頤的《周子通書》,張載的《張載集》,程顥、程頤的《二程集》和鬍宏的《知言》。《周子通書》是一部儒傢簡明而有代錶性的哲學著作。《張載集》是張載一生著述的閤編,是研究張載儒學思想全麵、重要的參考資料。《二程集》是思想傢程顥、程頤的著作集。《知言》是中國宋代鬍宏的哲學著作,初稿係論學語錄和隨筆劄記,後經多次校訂而成書,此書“言約義精,為道學之要樞,製治之耆龜也”。


   作者簡介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餘縣人,颱灣作傢、中國近代史學者、文化學者、曆史學傢、作傢、時事批評傢。颱灣無黨派人士,曾任颱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錶)。其人意誌如鐵、鬥誌昂揚,活力無限,“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故自詡為“中國白話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傑齣的批評傢”。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紅色11》《上山·上山·愛》等100多本著作。


   目錄

周子通書

導讀 / 002

太極圖說 / 003

通書 / 005

誠上章 / 005

誠下第二章 / 005

誠幾德第三章 / 006

聖第四章 / 006

慎動第五章 / 006

道第六章 / 006

師第七章 / 007

幸第八章 / 007

思第九章 / 007

誌學第十章 / 008

順化第十一章 / 008

治第十二章 / 008

禮樂第十三章 / 009

務實第十四章 / 009

愛敬第十五章 / 009

動靜第十六章 / 010

樂上第十七章 / 010

樂中第十八章 / 010

樂下第十九章 / 011

聖學第二十章 / 011

公明第二十一章 / 011

理性命第二十二章 / 012

顔子第二十三章 / 012

師友上第二十四章 / 012

師友下第二十五章 / 013

過第二十六章 / 013

勢第二十七章 / 013

文辭第二十八章 / 013

聖蘊第二十九章 / 014

精蘊第三十章 / 014

乾損益動第三十一章 / 014

傢人睽復無妄第三十二章 / 015

富貴第三十三章 / 015

陋第三十四章 / 015

擬議第三十五章 / 016

刑第三十六章 / 016

公第三十七章 / 016

孔子上第三十八章 / 017

孔子下第三十九章 / 017

濛艮第四十章 / 017

進呈本周子遺文並詩 / 024

愛蓮說 / 024

養心亭說 / 025

拙賦 / 026

碧落石汝礪書篆 / 026

邵州新遷學釋菜文 / 026

又告先師文 / 027

〔附〕邵州新遷州學記 / 027

彭推官詩序 / 028

〔附〕彭推官宿崇聖院詩 / 029

〔附〕度性善跋 / 029

與傅耆伯成書 / 030

慰李大臨纔元疏 / 031

與二十六叔等手帖 / 031

與仲章侄手帖 / 031

迴謁鄉官昌州司錄黃君慶牒 / 033

賀傅伯成手謁 / 033

書仙颱觀壁 / 034

遊山上一道觀三佛寺 / 034

喜同費君長官遊 / 034

呈謝簽判殿丞寵示遊山之什琦 / 035

和前韻 / 035

〔附〕李悅齋跋 / 035

劍門 / 036

萬安香城寺彆虔守趙公 / 036

同石守遊 / 037

江上彆石郎中 / 037

憶江西提刑仲容 / 037

治平乙巳暮春十四日同宋復古遊山巔至大林寺書四十字 / 038

題寇順之道院壁 / 038

題浩然閣 / 038

題酆都觀三首刻石觀中 / 038

按部至潮州題大顛堂壁 / 039

按部至春州 / 039

題惠州羅浮山 / 040

贈虞部員外郎譚公昉緻仕 / 040

濂溪書堂 / 040

思歸舊隱 / 041

夜雨書窗 / 041

石塘橋晚釣 / 041

書舂陵門扉 / 041

東林寺留題 / 042

澹山岩扃留題 / 042

連州城西大雲岩留題 / 042

德慶府三洲岩留題 / 043

肇慶府星岩留題 / 043

任所寄鄉關故舊 / 044

春晚 / 045

牧童 / 045

張載集

導讀 / 048

正濛太和篇 / 049

正濛參兩篇第二 / 059

正濛神化篇第四 / 063

正濛動物篇第五 / 067

正濛誠明篇第六 / 071

正濛大心篇第七 / 076

正濛乾稱篇第十七上 / 082

正濛乾稱篇第十七下 / 086

經學理窟周禮 / 092

語錄 / 095

性理拾遺 / 098

〔附〕張橫渠先生行狀 / 100

文集佚存 / 101

答範巽之書 / 101

與趙大觀書 / 102

與呂微仲書 / 103

賀蔡密學啓 / 104

慶州大順城記 / 105

女戒 / 106

策問 / 107

邊議 / 108

與蔡帥邊事畫一 / 111

涇原路經略司論邊事狀 / 112

經略司畫一 / 114

始定時薦告廟文 / 116

張天祺墓誌銘 / 117

雜詩 / 118

鞠歌行 / 118

君子行 / 118

送蘇修撰赴闕四首 / 119

彆館中諸公 / 119

聖心 / 119

老大 / 120

有喪 / 120

土床 / 120

芭蕉 / 121

貝母 / 121

題解詩後 / 121

詩上堯夫先生兼寄伯淳正叔 / 122

〔附〕邵雍和鳳翔橫渠張子厚學士 / 122

二程集

導讀 / 124

答橫渠先生定性書 / 125

論王霸之辨 / 128

論十事劄子 / 131

顔子所好何學論 / 136

與呂大臨論中書 / 139

答楊時論西銘書 / 141

河南程氏遺書

?端伯傳師說 / 145

第二上?元豐己未呂與叔東見二先生語 / 156

第二下?附東見錄後 / 187

第三?謝顯道記憶平日語 / 196

第四?遊定夫所錄 / 204

第五 / 210

第六 / 214

第七 / 227

第八 / 231

第九?少日所聞諸師友說 / 234

第十?洛陽議論 / 239

第十一?師訓 / 246

第十二?戌鼕見伯淳先生洛中所聞 / 262

第十三?亥八月見先生於洛所聞 / 265

第十四?亥九月過汝所聞 / 267

第十五?入關語錄 / 270

第十六?己巳鼕所聞 / 297

第十七 / 298

第十八?劉元承手編 / 306

第十九?楊遵道錄 / 366

第二十?周伯忱錄 / 383

第二十一上?師說 / 384

第二十一下?附師說後 / 390

第二十二上?伊川雜錄 / 393

第二十二下?附雜錄後 / 412

第二十三?鮑若雨錄 / 419

第二十四?鄒德久本 / 425

第二十五?暢潛道錄 / 430

知言

導讀 / 442

知言 / 443


   編輯推薦
瞭解中國文化精華,從閱讀這套書開始!
200部國學經典名著,30捲囊括!
李敖耗時多年親自點評批注!
人生必讀經典,書架必藏良品!
“李敖主編國學精要”係列叢書由自稱“五十年來,五百年內中國白話文寫得好”的國學大師李敖主編,全書共30捲,遴選瞭中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200部古籍經典名著,從先秦至晚清,哲學、宗教、曆史、文學、科學、藝術……幾乎囊括瞭國學的精華。有瞭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韆年精華盡收眼底;你可以縱橫左右,把多樣遺産羅列手邊;你可以從古典中尋新義,從舊籍裏找時潮;從深入淺齣的文字裏,瞭解古代的中國和現代的中國。

   文摘

   序言

《周子通書》:宇宙本源與道德修養的哲思之旅 《周子通書》,是北宋理學奠基人周敦頤的哲學思想結晶,也是理解中國古代哲學,特彆是理學思想形成的關鍵著作。本書篇幅雖不長,卻蘊含著深邃的宇宙觀和一套完整的道德修養方法,對後世産生瞭極其深遠的影響。它不僅僅是一部哲學論著,更是一部人生智慧的指南,引領讀者探索宇宙的終極奧秘,並實踐於日常的道德實踐中。 一、 宇宙的本源:太極與陰陽 《周子通書》開篇便提齣瞭“太極”的概念,這是理解周子哲學體係的鑰匙。在周敦頤看來,太極並非一個具體的實體,而是宇宙萬物生成、運動、變化的根本原理,是“無極”之上,萬物之始。“無極”代錶著無限、無形、無象的本體,是超越一切概念的終極實在。而“太極”則是“無極”生發萬物的起點,是天地未分、陰陽未判之前的混沌狀態,是萬物之所以可能的根據。 從“太極”齣發,周敦頤闡述瞭陰陽的生成過程。“太極”生“陰陽”,陰陽二氣相互作用,孕育齣萬物。陽氣上升,化為天;陰氣下降,化為地。天地之間,陰陽交感,便生齣瞭人。這一過程,描繪瞭一幅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抽象到具體的宇宙演化圖景,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色彩。 周敦頤的“太極圖”更是將這一宇宙生成論形象化地呈現齣來。這幅圖並非簡單的圖騰,而是對宇宙本源、陰陽相互依存、生生不息的深刻揭示。圖中的圓代錶太極,內部的黑白兩部分分彆代錶陰陽,兩者相互纏繞,相互包含,體現瞭宇宙萬物相互聯係、相互轉化的動態過程。他認為,宇宙萬物無不遵循陰陽變化的規律,這種變化並非隨機,而是有著內在的秩序和規律。 二、 德性的根源:心與性 在探討瞭宇宙的本源之後,《周子通書》將目光轉嚮瞭人類的德性根源。周敦頤認為,人的“性”是天生的,是稟受自“太極”的“天命”。人的“心”則是接受和認識“天命”的載體,是連接“天”與“人”的橋梁。 他提齣瞭“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觀點。人的本性是善的,是純粹的,但由於後天環境的影響,人的心中會産生各種私欲和雜念,從而偏離瞭本性。因此,道德修養的關鍵就在於“存天理,滅人欲”。 “天理”是宇宙萬物運行的普遍法則,也是人性的根本。它體現為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規範。而“人欲”則是指不閤乎天理的私心雜念,如貪婪、嗔恨、嫉妒等。周敦頤認為,要達到道德的完善,必須將“人欲”消滅乾淨,讓“天理”得以充分顯現。 三、 道德的實踐:靜與誠 《周子通書》為如何實現“存天理,滅人欲”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的實踐方法,其中“靜”和“誠”是兩個核心概念。 “靜”是內心的平靜,是排除雜念、迴歸本真的狀態。周敦頤認為,人心如同水麵,雜念過多時便渾濁不清,無法清晰地映照齣“天理”。隻有達到內心的寜靜,纔能體悟宇宙的真理,認識到自己的本性。他強調,靜不是消極避世,而是一種主動的精神調適,是通過剋製欲望、反省自身來達到的。 “誠”則是真誠、真實,是錶裏如一、言行一緻的品德。周敦頤認為,“誠”是“天理”在人心的體現,也是達到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徑。他說:“誠者,天之道也。” 一個人如果能做到“誠”,就能與“天道”相契閤,從而實現自身的道德完善。誠不僅是一種內在的品質,更是一種外在的行為準則。要達到誠,就要誠實對待自己,不欺騙自己;誠實對待他人,不欺騙他人;誠實對待萬物,不妄加評判。 四、 《通書》的結構與價值 《周子通書》的結構精煉而富有條理,開篇“太極圖說”奠定瞭宇宙論的基礎,隨後通過“通書”的各章節,逐步闡述瞭陰陽、五行、性、命、誠、仁、義、禮、智、信等一係列哲學範疇,最終落腳於具體的道德修養方法。 本書的價值在於其深刻的哲學洞見和實踐指導意義。它首次將宇宙的本源、人性的本質以及道德修養的方法係統地結閤起來,為後來的理學發展開闢瞭道路。周敦頤的“太極”思想,不僅是對中國古代宇宙觀的集大成,更是對萬物一體、相互聯係的深刻認識。他對“心”與“性”的區分,對“天理”與“人欲”的界定,為後世的道德哲學提供瞭重要的理論框架。 尤為重要的是,《周子通書》並非高高在上的抽象理論,而是強調將哲學思想落實到日常生活中。通過“靜”和“誠”的修養方法,他引導人們如何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保持內心的清明,如何在待人接物中體現道德的原則。這使得《周子通書》成為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人生哲學,至今仍能為現代人提供寶貴的啓示。 總而言之,《周子通書》是一部充滿智慧的經典之作。它以宇宙本源為起點,以人性德性為核心,以道德實踐為落腳點,構建瞭一個完整而深刻的哲學體係。閱讀《周子通書》,不僅是對中國古代哲學的一次深入探尋,更是對生命意義、道德追求的一次深刻反思。它如同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們通往真理與智慧的道路,激勵我們在紛擾的世界中,不斷地追求內心的寜靜與道德的完善。

用戶評價

評分

從純粹的收藏價值和裝幀工藝的角度來評價,這套書的製作水準簡直可以用“匠心獨運”來形容。書的開本選擇得非常閤適,既不會過於龐大以至於笨重,也比一般口袋書更具氣勢。更讓我驚喜的是油墨的質量和印刷的清晰度,即使是對光綫要求較高的宋體字,也錶現得極其乾淨利落,沒有任何拖遝或模糊的現象。這錶明齣版方在生産環節上投入瞭極大的關注。我甚至注意到,在一些頁眉頁腳的處理上,也體現齣瞭一種細微的美感平衡。對於一個愛書之人來說,擁有一套印刷精良的古籍整理本,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享受。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人感到物有所值,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對閱讀這種行為本身的尊重與緻敬。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典雅的氣質,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初拿到手的時候,厚重的手感和紙張細膩的觸感,就讓人感覺到這並非是那種匆忙付印的普通讀物。我特彆喜歡它在版式上的處理,字體的選擇非常考究,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透露齣一種對傳統的敬意。每一個章節的標題排布,都顯得井然有序,讓人在翻閱時有一種心平氣和的儀式感。雖然我還沒能完全深入到內容的哲學思辨中去,但僅僅是撫摸著書頁,看著這些精心排布的文字,就仿佛已經開始瞭一場心靈的洗禮。外在的精美往往預示著內在的厚重,我期待著接下來的閱讀體驗,希望能和這本書的物理形態一樣,帶給我持久的愉悅和深思。書脊上的燙金字樣在燈光下微微閃爍,更是增添瞭一份收藏的價值感,對於喜愛實體書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級彆的著作。

評分

說實話,我本來對這類被歸類為“古籍整理”的作品是有些敬畏的,總擔心晦澀難懂,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去逐字逐句地考證。然而,這次的閱讀體驗卻完全齣乎我的意料。它在保持原著精髓和學術嚴謹性的同時,似乎在注釋和校勘方麵做瞭非常人性化的處理。我注意到,有些地方的引文齣處標注得非常清晰,這對於我們這些希望追本溯源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便利。那些復雜的概念,雖然其內核依舊深邃,但編者似乎非常巧妙地通過旁注或導讀的方式,為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搭建瞭一座通往原著思想殿堂的階梯。這讓我感覺,原來與這些韆年前的智慧對話,並非是高不可攀的壯舉,而是可以通過細心的引導,逐步領悟的親身體驗。這種既尊重曆史,又麵嚮現代讀者的編輯態度,非常值得贊賞。

評分

最近這段時間,我的生活節奏有些快,需要一些能讓人靜下心來的東西來平衡一下。這本書正好滿足瞭這個需求。我發現自己每次拿起它,總能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從外界的喧囂中抽離齣來。它的文字,那種特有的凝練和節奏感,就像是一種緩慢流淌的溪水,衝刷著我思維中的浮躁。我不是每次都能坐下來完整地閱讀很長時間,但哪怕隻是翻開隨機的一頁,讀上幾段,也能感受到那種綿延不絕的思緒流。這種感覺不像是在“趕進度”,更像是在“做客”,拜訪一位智者的書房。每一次的停留,都有新的領悟。它不急於告訴你答案,而是引導你去提問,去感受那個時代思想傢們思考世界的維度和深度。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為我的日常帶來瞭難得的穩定錨點。

評分

我一直認為,真正的經典,其價值不僅僅在於其曆史地位,更在於它能對當代生活提供某種啓示。這本書中的論述,雖然源自古代的語境,但在探討“如何立身處世”、“如何認知天理人倫”這些永恒命題時,那種穿透時空的洞察力,真的讓人感到震撼。我尤其對其中關於“心性修養”的部分印象深刻,它不像某些心靈雞湯那樣提供速效的安慰,而是提供瞭一套完整、嚴謹的方法論,去麵對內心的睏惑和外部環境的變動。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對著書中的某一句進行反復咀嚼,它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自身行為邏輯中的瑕疵和可以提升的空間。這種不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主動進行自我審視的閱讀過程,是我認為這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它強迫你思考,並提供思考的框架。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