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开车带狗去西藏27天
定价:43.0元
作者:朱燕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06381208
字数:12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貌似是一次“自杀”式的旅行。
★一本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日记体旅行随笔。
★27天,8629公里。一个女人,独自驾车从北京穿越西藏。
抵达无手机信号的墨脱原始森林,经历“死亡之路”的通麦天险,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
★一个人一条狗一辆车,心有多远,走多远。
★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极其封闭的墨脱原始森林里,独自一人穿水沟过山洞经悬崖走峭壁横穿墨脱……
★在被称为“死亡之路”的通麦天险,一个女人带着狗开车,14公里的临江悬崖险道竟然开了两个多小时。
★原以为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离开西藏后就安全了,却没想到……
★这是怎样的一次历险旅程,川藏进青藏出,一个人探寻未知的世界……
★从上万张照片中精选的近300张真实图片,有图有真相。
★一次旅行,完成我的心愿。一本书,开启你的梦想。
★27天,8629公里,北京-平遥-汉中-雅安-雅江-巴塘-左贡-然乌湖-墨脱-鲁朗-拉萨-日喀则-拉萨-纳木措-那曲-格尔木-青海湖-西宁-兰州-五台山-北京。
推荐购买:
href='#' target='_blank'>《开车带狗去云南28天》褪去都市浮华,邂逅小时光 ,一场说走就走的“心灵之旅”。
内容提要
《开车带狗去西藏27天》一本直击你内心的日记体旅行随笔。
这貌似是一次“自杀”式的旅行。一个有着一颗需要动手术的心脏的女人,却开着车带着一条狗,买了一堆零食,独自去了西藏。27天,648个小时,8629公里。
《开车带狗去西藏27天》在左贡,高原反应时害怕独自一人死在酒店里,慌乱地丢了满地的药……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极其封闭的墨脱原始森林里,独自一人一辆车带着一条狗穿水沟过山洞经悬崖走峭壁横穿墨脱……在被自驾西藏的旅行客称为“死亡之路”的通麦天险,一个女人带着狗开着车,14公里的临江悬崖险道竟然开了2个多小时。
《开车带狗去西藏27天》这是怎样的一次冒险。这是拿着生命在的旅行。《开车带狗去西藏27天》,川藏进青藏出,一个人的艰辛和困难无法想象……原以为穿过可可西里无人区,离开西藏后就安全了,却没想到,旅途中,大的事故却发生在风景如画的青海湖……后如何,是否平安回到北京,作者在微博中同步更新旅行时,所有的网友都替她捏了一把汗……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朱燕
作家、知名出版人、随心旅行者。
“花花文化”创始人。原作家出版社编辑。
14岁开始发表作品,部分小说被改编影视作品。代表作《总有些鸟儿你关不住》,中篇小说《找个理由嫁出去》《好女难嫁》等。
2014年9月辞职创建“花花文化工作室”。立志打造中国好看的爱情小说“两个人的情爱小说”书系及旅行随笔“一个人去旅行”书系。
2014年独自一人开车穿越西藏27天。2013年独自开车穿越云南28天。
已经出版的作品有“两个人的情爱小说”书系《情》《飞》(长篇小说)。“一个人去旅行”书系《开车带狗去云南28天》《开车带狗去西藏27天》(旅行随笔)。
所编图书曾获“茅盾文学奖”提名,并多次荣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奖”“百花文学奖”“全国畅销书奖”等奖项。个人曾多次荣获“全国编辑奖”。
与王海鸰、刘索拉、洪晃、蔡骏、韩少功、张悦然、贾平凹等作家均有合作。
文摘
2,出发前传。
无数人无数次的提到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江……纳木措、玛旁雍措、羊卓雍措、拉姆拉措……西藏有着无以伦比的绝世美景,更有着神秘传奇的民族文化背景。、喇嘛、活佛、佛教、寺庙……农奴、贫困、朝圣、高原反应、红景天……
有朋友说:我今生要去两次西藏,坐火车去一次,自驾去一次。
自驾去西藏,很多人说那是男人的梦想。
西藏,到底有多吸引人,只有去看了才知道。
现实告诉我,“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些扯,没有人能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任何旅行是在计划中的。一个男人突然决定带一个女人“说走就走”,那不是旅行,那是私奔。
所以,我的自驾西藏之旅事先是做了功课的。
出发前的心情是复杂的。
跟所有的旅行者一样,出发前想到了可能会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1、身体状况。我的频发性早博在药物的控制下,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早博次数已降到了7千……那么一个人在西藏高原反应了怎么办?
2、进藏的路无论川藏、青藏、滇藏还是新藏,自驾去过的网友都多次的提及路烂、危险、难走……那么一个人车坏了怎么办?
3、不断有网友提醒我进藏之路有孩子拦路要财物、有人打劫。单车更危险……那么一个人遇到了危险怎么办?
……
人在路上,会有无数的可能性。上网查资料,看别人的游记,制订自己的路书,在群里咨询自驾过的网友。有人说:没事。去吧,人生不去一次西藏会很遗憾……有人说:藏獒很凶的,你带条小狗进藏多危险,万一被藏獒咬了怎么办?还有高原反应,去年就有一条拉不拉多因高原反应死在了西藏,主人不知道有多伤心……甚至有爱狗人士指责我说:你太自私了,你有想过狗狗吗?它愿意去吗?你这是虐待狗狗……
网友的善意我都记了下来。
一个人,大的障碍是自己。大的困难来源于自己的内心。但冒险不是说无知和无畏的。盲目上路,那就不是冒险,而是挺而走险,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是不负责任的。
我是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一个人。
我认为大的困难或我担心的是高原反应,因为那是无法预知的、不可预料的,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所反应出来的状况也会不一样。
高原反应我自己总结是一种并发症。感冒、发烧、心脏病、咳嗽、高血压……单一任何一种病爆发后而引起身体其他病状交叉汇集并发出现的一种症状。当然,我的解释不专业,这也只能算是我自己的领悟。
其次,我是对路程和我安排的路线进行了预测性评估。我认为车的安全性能非常重要,车没有状况,此次自驾成功的基数就能达到50%。
后,将出发日期定在6月8日,然后检查车,买各种药,买修车工具,买防护工具……6月7日,我将微博名改为“朱燕-独行客”,并发贴:
北京自驾西藏路书:
北京-平遥-汉中-雅安-雅江-巴塘-左贡-然乌湖-墨脱-八宿-拉萨-日喀则-纳木措-那曲-格尔木-青海湖-兰州-北京。
一个人,一条狗,一辆车。只为了一次旅行。
6月8日贵人日,宜出行。预报天气北京雷阵雨转阴。
@沿途的汽车。我本一弱女子,不会抢道抢行,请相互谦让。
@同样走川藏线的车友。如果碰到,请让我跟随一段。
@过路的车队。如果我在修车,请停下搭一把手,我准备了酬谢。
@高原反应。忽略我忽略我,我如尘埃般无足轻重。 序言 后记/其实远远不止这些 这是一本简简单单的旅行随笔。这本旅行随笔,我写了许久。中途曾经放弃了。其实旅行中每日都写有日记,应该很快就能完成这本随笔。但 写作途中,每每浏览图片,观看行车记录仪里的视频,西藏的景、西藏的人、途中的一幕幕......每一处都让我感慨而无法割舍。想说想写的太多,但落笔时,又觉得都不重要。西藏120多万平方公里,我只不过行走了毛皮。西藏的博大深奥,我又了解多少,哪里就能写一本书呢 于是我决定放弃。 在这其间,重新审视我的过往人生,我到底要做什么,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看书、写小说......为工作忙忙碌碌。有一天,从上海出差回到北京,看着空荡荡的家,我想,这是我要的生活吗很多工作不是我喜欢的,也不是我想要做的。 我想要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生活。 思绪良久,我毅然辞去了这份很多人看来非常体面的工作。我决定我的未来就是旅行+写作。 辞职后,日子过得悠闲而自在。我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制订了写作计划。回头再看整个西藏的自驾记录,看雅安的烂路,看墨脱的飞檐走壁,看通麦天险的死亡之路,看川藏线上的美景......这个时候,突然地放松和静谧。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应该写完这本旅行随笔。 写作过程中是美好的,就像再次经历了一场北京自驾西藏之旅。视频里,车起动时朱旺的狂叫声,“朱二黑”在悬崖边匍匐前行,布达拉宫转经的藏民...... 西藏,我还会去,会坐火车去,会坐飞机去,会开车去,会带朱旺去...... 下一次我要去阿里,去拉姆拉错......我想走遍整个西藏。并且,每一次行走,我都想写下来,我的经历,我的心情,我的旅途小故事...... 其实旅行,远远不止这些,得到的也不仅仅是一本随笔。 旅行让我明白,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旅行也能让你明白,生活有很多的选择。 所以,我和朱旺的旅行会继续。 下一站,我们会去哪里 2015年2月25日
阅读接近尾声时,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由极度疲惫向内心平静的转化。旅途的终点,似乎并非是地理意义上的拉萨,而更像是一个精神上的和解。作者在回顾这二十七天时,并没有用煽情的语言去总结什么“人生得到了升华”之类的陈词滥调,相反,她用一种近乎冷静的、近乎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是如何卸下了外界强加的诸多包袱。这种返璞归真的过程,是通过无数次的忍耐、意外和最终的接纳来实现的。书的后记部分,处理得极其巧妙,它没有试图给出所有问题的答案,而是留下了一个开放的、充满回味的余地,让你合上书本后,仍然能听见风声和狗的喘息声。这本不只是一本关于西藏的游记,它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与自我相处,如何在极端环境下保持清醒的“操作指南”。它让人相信,真正的自由,不在于到达哪里,而在于你如何选择携带什么、舍弃什么,踏上旅程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带着自己的整个世界出发了。
评分全书的语言风格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硬核浪漫主义”气质,完全没有一般女性作家常见的细腻和矫揉造作,反而是带着一种直截了当的、近乎冷峻的幽默感。作者似乎总能用最简短的句子,描绘出最震撼的画面,尤其是在描述那些极端天气和人迹罕至的地域时,那种“在绝境中寻找美”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我读到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段落时,深有感触,她笔下的“狗”不仅仅是一个宠物,更像是一个精神上的锚点,在孤独的长途跋涉中,给予了作者最原始和纯粹的慰藉。这种关系的处理,超越了简单的“人宠情谊”,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关于信任、依赖和共同面对未知的勇气。这种视角非常新颖,它打破了传统西藏题材作品中常见的“朝圣者”的单一形象,代之以一个带着现代困惑、却又坚韧不拔的行路人。这种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让这本书在众多关于西藏的书籍中,拥有了自己清晰的坐标系。
评分书中对于旅途中的“间隙”——那些非正式的相遇与告别——的捕捉极为敏锐。作者显然不是一个急于打卡的游客,她更像是一个耐心的观察者。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沿途遇到的人的故事,无论是热情到让你措手不及的藏族老乡,还是在荒野中偶遇的同样在路上的人,每一个形象都被勾勒得栩栩如生,绝无脸谱化。这些人物的对话,充满了地域色彩和生活智慧,它们如同散落在高原上的珍珠,为这段主线旅程增添了无数闪光点。通过这些片段,你可以感受到,真正的旅行,不是风景的堆砌,而是无数次真诚的眼神交汇和短暂而深刻的连接。这些“插曲”的处理,让整本书的节奏张弛有度,避免了单一叙事的疲劳感,也让我们看到,在那些宏伟的雪山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温暖的互助是如何并存的。这些细节的收集与呈现,显示出作者拥有非凡的共情能力和记录的耐心。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的选择,体现出一种恰到好处的克制与奔放的平衡。内页的纸张略微偏黄,这种暖色调让阅读体验变得非常舒适,即使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这对于一本记录长途旅行的书来说至关重要,它模拟了在昏黄灯光下翻阅日记本的感觉。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开篇部分仿佛是引擎点火的瞬间,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兴奋,但很快就过渡到对前所未有挑战的冷静预估。你会感觉到文字中那种强烈的代入感,每一个标点符号似乎都在为你规划路线,让你提前感受到海拔升高时心脏的每一次不适。更妙的是,那些关于准备工作的细节,比如车辆改装的必要性、高原反应药物的筛选,都不是枯燥的清单,而是被巧妙地编织在情绪的起伏之中,让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被故事牵引着走。这种叙述方式,使得技术性内容不再显得晦涩,而是成为了旅途真实感的基石。我甚至能想象出作者在某个寂静的夜晚,对着星空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境,那种与自我对话的深度,是任何标准游记都无法企及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抓人眼球,色彩的运用大胆而富有张力,那种略带沧桑感的色调,让人一下就能联想到广袤的西部高原和漫长旅途中的风尘仆仆。我第一眼看到它,就仿佛被一股强大的行动力拉扯着,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教科书里那些关于西藏的宏大叙事,但这本书的书名却透露着一种更接地气、更私人的冒险气息——“开车带狗”,这组合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它不像那些官方旅游指南那样刻板,反而像是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的一个重磅预告,让人忍不住想点进去看看,究竟是怎样一番奇遇。装帧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预示着这趟旅程的厚重与精彩。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标题中使用的那种简洁而有力的叙事方式,二十七天,一个明确的时间跨度,指向一个清晰而神圣的目的地,再加上那个毛茸茸的旅伴,所有的期待值都被瞬间拉满。这本书的包装,成功地在众多旅行文学中脱颖而出,它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直接的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画面,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翻开扉页,去探寻那些未知的风景和情感的起伏。那种带着野性、又充满温情的组合,是吸引我决定阅读的首要因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