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缺集-一个旅游人的手札 9787564155872

求缺集-一个旅游人的手札 978756415587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邢定康 著
图书标签:
  • 旅行文学
  • 游记
  • 散文
  • 文化
  • 随笔
  • 生活
  • 个人见闻
  • 游历
  • 纪实
  • 手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155872
商品编码:2983423605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4-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求缺集-一个旅游人的手札 作者 邢定康
定价 48.0元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4155872 出版日期 2015-04-01
字数 410000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求缺集》,系作者继《印象》《行色》《秋潺》“行人”三部曲后,又一部旅游文化散文集。该文集共收入三十二篇文章,大多写于2011年至2014年之间,有的文章曾在《南京旅游研究》内部刊物中发表。其中的“海外篇”“海内篇”是作者有感而发的旅行记录;“特别篇”则是对民国旅游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南京城市建设建议性意见的文章。总的来说,该文集属旅游文化类书籍。

   作者简介
邢定康,祖籍江苏高淳,1948年生于上海,就读于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南京市第九中学、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师资中文班,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南京作家协会会员。曾在高淳县风IJJ公社红星大队插队务农、在南京长征印刷装订厂当工人,后供职于南京市鼓楼区办公室。1987年始,在南京市旅游局工作,参与策划栖霞寺迎新年听钟声活动、南京国际梅仡节、海峡两岸旅游论坛、南京长江国际旅游节、国际旅游与世界和谐论坛等。曾被聘为北京大学中国节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7.12—2009.12)。
  现任南京市旅游学会会长、江苏省旅游学会副会长、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巾心副主任等职。著有散文集《印象》等数十部作品。            

   目录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旅人足迹:山川湖海的低语》 这是一本关于行走、关于发现、关于灵魂栖息地的散文集。它不是一张冰冷刻板的旅游攻略,更像是一位老友在温暖的午后,娓娓道来他旅途中那些触动心弦的瞬间,那些在地图之外的惊喜,那些关于自然、关于人文、关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 作者并非刻意寻访那些声名远扬的景点,而是怀揣着一颗谦逊而好奇的心,深入到那些被时间温柔打磨过的角落。笔下的每一个地方,都不仅仅是地理坐标的集合,更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他会捕捉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古老寺庙的禅意,会描绘山间溪流潺潺的轻语,会记录异域集市里烟火人间的热烈,也会沉浸在海边落日熔金的静谧。 书中没有那些程式化的“必打卡”景点介绍,没有对昂贵酒店的推崇,也没有对购物天堂的赞美。取而代之的是,作者会聚焦于那些细微之处:一家街角不起眼的小店里,老人脸上镌刻的岁月痕迹;一碗当地人才懂的朴素面食,如何传递出最地道的风味;一次与当地人的不期而遇,一句简单的问候,如何开启一段难忘的交流。这些点滴,如同散落在旅途中的珍珠,被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串联起来,折射出人类情感的共通,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生命蓬勃的力量。 《旅人足迹:山川湖海的低语》更强调的是“慢”的艺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匆匆赶路,却忽略了沿途的风景。作者则倡导一种“停下来,看一看”的生活态度。他会花上一个下午的时间,静坐在陌生城市的广场上,观察行色匆匆的路人,聆听鸽子翅膀扇动的声音;他会选择在一片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里,徒步数日,感受大自然最纯粹的呼吸;他会尝试在乡村的农舍里,体验最简单朴素的生活,与星空对话。这样的旅行,褪去了浮华,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让身体与心灵一同得到洗涤与滋养。 这本书也是一次关于“自我追寻”的旅程。在与未知世界的碰撞中,作者不断审视着自己,也重新认识着自己。那些来自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那些跨越时空的文化积淀,都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想法与感悟。他会在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观时,感慨人类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他会在品尝各国美食时,体会不同文化对“味道”的理解;他会在与不同信仰的人们交流时,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些思考,并非高谈阔论,而是融入在细腻的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引发读者的共鸣与遐想。 书中没有激烈的冒险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事件,但却充满了“发现”的乐趣。这种乐趣,并非来自感官的刺激,而是源自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作者善于在平淡的日常中,发掘出不平凡的细节。他会描绘一条古老石板路上,被岁月磨蚀出光泽的纹理,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他会捕捉一朵路边野花的顽强生命力,赞美生命的力量;他会讲述一个关于当地神话传说的民间故事,感受古老的智慧。每一次的发现,都是一次心灵的启迪,都让作者对这个世界,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旅人足迹:山川湖海的低语》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书。当你在都市的喧嚣中感到疲惫,当你在生活的琐碎中迷失方向,不妨翻开它,跟随作者的笔触,去往那些遥远而美好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找到一份宁静,一份慰藉,一份重新出发的力量。这本书,不是为了让你记住多少地名,而是为了让你感受到,这个世界有多么辽阔,我们的内心,又可以有多么深邃。 它试图传递一种“在路上”的生活哲学: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而我们的人生,也不过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探索。每一次的出发,都是一次与世界的对话,也是一次与自己的对话。那些风景,那些遇见,那些感悟,都将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这本书的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触动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作者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分享着他的旅行经历,也分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笔下的山川湖海,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存在,更是心灵的寄托,是灵魂的归宿。 或许,我们无法复制作者的每一个足迹,但我们可以学习他对待世界的那份热情与好奇,学习他拥抱生活的那份从容与豁达。这本书,像是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我们漂泊的心灵。它让我们相信,无论身在何处,总有远方值得我们去追寻,总有美好值得我们去发现。 《旅人足迹:山川湖海的低语》,献给每一个热爱生活、渴望探索的灵魂。愿你我都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聆听山川湖海的低语,感受生命的脉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位作者的文字功力着实了得,他对于语言的运用,有着一种老派文人特有的精准和韵味,但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人特有的那种戏谑和自嘲,使得整体风格既有深度又不失轻盈。尤其是在描绘那些充满历史沧桑感的遗迹时,他的笔触显得尤其凝重而富有画面感。他似乎总能捕捉到那些被时间遗忘的细节,比如一块斑驳的砖墙上偶然留下的古代文字的残影,或者一棵老树根须下被风化的石碑。他不是简单地描述“历史悠久”,而是通过具象的、可触摸的细节,让历史感“渗透”出来,直抵读者的内心。读到他反思现代社会快节奏对旅行意义的消解时,那种带着一丝忧虑的文字,让我这位同样渴望慢下来的现代人感同身受。他仿佛在替我们所有人呐喊:旅行的意义,从来不在于打卡了多少景点,而在于我们愿意为一段经历停下多久。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和配图(如果包含的话,或者指文字意境的构建)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美学倾向,它不是那种色彩斑斓、光鲜亮丽的宣传册式呈现。相反,它偏爱那些略带灰调、充满故事性的场景。作者对“光影”的捕捉尤其精准,无论是山谷中穿透云层的丁达尔效应,还是傍晚时分老城巷弄里昏黄的灯光,都被他描绘得极具层次感。这种对光影的执着,暗示着他不仅仅关注地理上的抵达,更关注心灵上的抵达和顿悟。读到关于他一次独自在极北之地观星的段落时,那种面对宇宙浩渺时的谦卑与敬畏,几乎让我暂时忘记了周遭的一切喧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旅行从一种单纯的消费行为,提升到了对生命意义的持续探索,它教会我如何更深层、更有意识地去“看”这个世界,而不是匆匆路过。

评分

整本书读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强大的“在场感”。他不是一个旁观者,他完全是浸泡在那一刻、那一地,与周遭的环境融为一体。这种“在场”也体现在他对旅行中不期而遇的人与事的记录上。他记录下与某位素不相识的旅伴彻夜长谈的经历,那些对话充满了对生命本质的追问,虽然短暂,却如同一剂强心针。更有趣的是,他记录了自己如何应对旅行中各种突发状况——从错过最后一班火车到食物中毒后的自我调适,这些真实的困境被他用近乎幽默的笔法描述出来,丝毫不显得矫情或抱怨,反而成为了旅途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这让我明白,完美的旅行是不存在的,那些被视为“失误”的插曲,往往才是构成独特记忆的珍贵原材料。这本书让我对未来自己的旅程充满了期待,不再害怕那些小小的挫折。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手法非常跳跃,但正是这种看似不羁的结构,才更贴合“手札”的本质——记录生活碎片和即时感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不同章节间那种游刃有余的切换能力。他能从对一道地方小吃的细致品鉴,瞬间跳转到对某种哲学命题的探讨,这种跨越感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其中有一部分关于他深入偏远山区与当地手工艺人交流的文字,读来令人动容。他没有居高临下地以“观察者”的姿态出现,而是真正沉下心去学习、去理解那些世代相传的技艺背后的艰辛与骄傲。这种平等交流的姿态,使得文字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力量,而非空洞的游记叙述。我仿佛能听到那木槌敲击、织布机往复的韵律,感受到那种对手艺人专注眼神的敬意。这本书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读者放下既有的评判标准,用更开放的心灵去接触这个多元且充满惊喜的世界。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那种带着岁月痕迹的复古风格,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旅途中的沉淀与思考。我翻开扉页,首先注意到的是作者行文的洒脱和真诚,完全没有那种刻意雕琢的痕迹,仿佛是老朋友在炉边分享他走过的山川湖海。他笔下的风景总是带着一种独有的温度,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景点介绍,而是融入了他对当地人文、历史的深刻体悟。比如他描绘某处古镇的清晨,不仅仅是晨雾缭绕的画面,更有空气中弥漫的独特味道,以及被第一缕阳光唤醒的当地人那种平静而坚韧的生活气息。读到他描述一次意外的迷路经历时,那种从最初的慌乱到最终的豁然开朗,真切地反映了一个真正的旅行者面对未知时的心态转变。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时而细腻如丝地描摹一朵野花的细节,时而又宏大如卷轴般铺陈开一片壮阔的边疆景象,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也经历了一场心神上的远行,那些文字构建的场景,久久不能散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