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修订版 | 作者 | 李国祥 | 
| 定价 | 35.00元 | 出版社 | 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 
| ISBN | 9787540343910 | 出版日期 | 2017-1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字典收单字头1万余个,是供初高中、大学生及其他中等文化层次读者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一般古籍的中型古汉语工具书。本字典以规范的简体字排列字头,括注繁体字和常见异体字;释义精准到位,简明扼要;例证丰富,具有典型性,疑难字词句附注解,方便读者理解。 | 
| 作者简介 | |
| 李国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历史文献学研究所所长。连续三届担任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主持古委会大型古籍整理项目《明实录类纂》的整理工作,主编《古籍整理研究(八种)》、《国学知识指要》等书。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李国祥等十余位古汉语专家历经数载进行编写,是学习古汉语的工具书。□收录古汉语常用字一万余个,复音词千余条,极具典型性和实用性。 | 
| 文摘 | |
| 序言 | |
说实话,我原本对“修订版”这种字眼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不过是换个封面重出,内容上的革新有限。但这次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我对比了手上另一本旧版的古籍工具书,发现这次修订版在释义的与时俱进性上做得非常出色。学术界对于某些古代词汇的新考证和新解释,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对于希望跟上最新学术研究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比如,对于一些涉及古代制度、礼仪或天文历法的专用词汇,新版增加的注释不仅解释了字面含义,还简要勾勒了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得理解不再停留在字面,而是上升到了文化层面。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通假字”时的处理方式,旧时很多字典对通假现象往往是一带而过,但这本书却详细列举了在不同时代、不同典籍中该字作为通假字的实例,这对于进行文本校勘和细读工作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它体现了一种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让人感到手中的这本工具书,是经过了时间和学术检验的可靠伙伴。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文言文爱好者,我最大的痛点就是阅读体验。很多字典的排版密密麻麻,查起来非常费力,尤其是涉及到复杂的异体字或古今异体字形对比时,查找效率直线下降。然而,这本字典在版式设计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它做到了在有限的篇幅内,塞入了海量的有效信息,但视觉上却毫不拥挤。字体的选择非常精妙,主释文清晰醒目,而引用的古籍原文则采用稍小的字体,层次分明。查找体系的设计也极其人性化,无论是按部首查、按笔画查,还是利用其附录中的检字表,都显得逻辑流畅,指向明确。我甚至发现,它对偏旁的标注也做了优化,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掌握不同字形的变化规律。我曾试着在深夜借助台灯进行长时间查阅,发现其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反光度适中,有效减轻了眼睛的疲劳。一本好的工具书,不仅要内容扎实,更要让人愿意拿起、方便使用,这本书在这方面无疑是行业标杆。
评分真正让我对这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修订版》产生强烈推荐欲望的,是它在处理那些带有强烈地域色彩或特定学派术语时的严谨性。我最近在研读一些中古文献,里面涉及到不少地方性的词汇或佛道经典中的特有词汇,这些词在一般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查不到的,即便是普通版古汉语字典也常有遗漏。但令人惊喜的是,这本书的修订工作显然是深入到各个专业领域的。它对这些相对冷僻但对理解特定文本至关重要的词汇,给出了清晰且有出处的解释。这种对学术前沿和专业细分的关注,使得它超越了“常用字字典”的表面定义,而更像是一部微型的、高度浓缩的“古汉语百科全书”。对于任何想从“泛泛阅读”迈向“专业研究”的读者而言,它所提供的知识密度和精确度,是衡量一本工具书价值的最高标准,而这本字典,毫无疑问地达到了这个标准,甚至犹有超出。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古汉语学习者的福音!我最近沉迷于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但常常被那些生僻的字词和复杂的语境搞得一头雾水。市面上其他的工具书,要么收录的字量太少,只能应付最基础的阅读;要么解释太过简略,缺乏足够的例证来帮助理解古今异义。然而,这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修订版》彻底改变了我的困境。它的收录范围之广,简直令人惊叹,即便是那些在经典中偶尔一现的罕用字,也能在这里找到精准的释义。更让我称道的是,它的例句选择极其考究,几乎每一条释义后面都紧跟着引自可靠古籍的例证,而且往往会标注出处,这对于深入理解词义的演变和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帮助。翻阅过程中,我发现编纂者显然对古汉语的脉络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对那些容易混淆的同形异义字的处理尤其到位,区分得清晰明了。这本书厚实但拿在手里却有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翻开扉页,那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字体,都让人心生敬意。它不仅仅是一本字典,更像是一位博学的古汉语导师,时刻在我身边指点迷津。
评分我曾经尝试用电子词典来辅助学习古汉语,但很快就放弃了。电子工具虽然检索速度快,但它们往往只能提供碎片化的信息,缺乏系统性和深度。阅读经典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对”的解释,更需要知道这个解释是如何形成的,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倾向性”是什么。这本纸质字典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厚重感”和“沉淀感”。当你翻开某一页,看到那些密密麻麻、层层递进的解释和注释时,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一种知识的积累和历史的重量。它迫使你慢下来,去品味每一个字背后的文化密码。例如,对一些核心动词的解释,它会详细梳理其“及物”与“不及物”的用法转变,这种结构化的分析,是任何快速检索的电子工具都难以提供的。对我来说,将它放在书桌案头,随时可以信手拈来,这种物理上的互动,是数字屏幕无法替代的学习仪式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