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國傢地理-遊牧時光
定價:39.80元
作者:南子
齣版社:光明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1124132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世界上不是隻有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左鄰右捨,還有遠方的人。
他們按照自然的節奏生活,他們生命的律動融入自然的節奏中。
在被雪山環繞、蘊涵著軼事的牧場上,牧人的世界之所以動人心弦,是因為他的四周蕩漾著萬事萬物的氣息,如同日月一般古老而新鮮——
那個時候,草原的傳統就是自由,沒有邊界。
牧人可以朝著任何一塊牧地行進,感覺哪裏好就躺在哪裏,一切牛羊的方嚮就是他的方嚮。牧場上有他的道路,他的時間,他的床鋪,他的傢……
在這裏,牧人觸摸到的不是時光的流逝,而是時光溫暖的給予。
草原韆年的時光緩慢悠長,牧人、羊群,一起走在迴傢的溫暖之途,也許,世間並無隱逸之路而隻有生活。
謹以此書獻給那片草原、那些牧人,以及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你。
願這本書牽齣潛藏在你我心底的“遊牧”情結……
內容提要
本書是對邊疆遊牧生活挽歌式的實錄,記錄瞭新疆和甘肅的草原遊牧民族生存景觀。草原民族在從遊牧到定居的生活轉變過程中,當那些淳樸自由的民俗漸漸消失、遊牧時代進入曆史的尾聲,既有對古老生活方式的迴望和挽留,更有對新生活的迎接。
本書所講述的這些遊牧民族的文化遺存,關乎曆史,關乎他人,更關乎我們自己。我們對自由在內心的追逐。
目錄
作者介紹
南子:詩人,作傢。1972年生於新疆,現居烏魯木齊。2012年獲第三屆“在場主義”散文新銳奬。齣版詩集《走散的人》,散文集《奎依巴格記憶》,曆史人文隨筆集《洪荒之花》及《西域的美人時代》,長篇曆史小說《樓蘭》,長篇風俗小說《驚玉記》。
文摘
序言
坦白講,我通常不太喜歡“紀實”類書籍,因為總覺得會有些枯燥。但《中國國傢地理-遊牧時光》的敘事策略簡直是一絕。它運用瞭大量的口述史料,通過不同年齡、不同部族的牧民的親身講述,構建瞭一個多維度的聲音景觀。我仿佛能聽到風聲,聽到馬蹄聲,聽到篝火劈啪作響的聲音,甚至能“嘗到”酥油茶的鹹香。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是單純的風景描繪無法企及的。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宗教信仰和民間傳說的挖掘,那些關於騰格裏(長生天)的敬畏,關於英雄史詩的傳唱,為那些壯麗的自然景觀賦予瞭神聖的意義。這本書的敘述視角非常靈活,時而宏觀如衛星俯瞰,時而微觀如鑽入帳篷內部,這種敘事上的“變焦”能力,使得即便是最復雜的文化概念,也能被讀者輕鬆理解和吸收。我建議大傢可以配閤背景音樂,找一個安靜的下午,細細品讀,那將是一次純粹的心靈洗禮。
評分對於一個對生態學和人類世議題有所關注的讀者來說,《中國國傢地理-遊牧時光》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案例研究。它不僅僅是人文遊記,更是一部關於人與生態係統相互作用的田野報告。作者並未將遊牧文化浪漫化,而是非常坦誠地揭示瞭在氣候變化、草場退化以及現代化農業衝擊下,這些古老生活方式所麵臨的巨大生存壓力。書中對不同氣候帶下,畜群管理策略的差異進行瞭對比分析,這種跨區域的比較研究,展現瞭極強的學術支撐力。我特彆喜歡它對當地生態語言(比如描述不同草種的濛古學術語)的收錄和解釋,這體現瞭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珍視。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以一種極其美麗卻又非常現實的方式,提醒我們保護生物多樣性,同時也必須尊重和支持那些守護著這些獨特生態智慧的群體。讀完後,我立刻去查閱瞭更多關於草原保護的國際報告,這本書無疑點燃瞭我進一步探究的熱情。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本身就值得稱贊,厚重而富有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就知道內裏內容絕非等閑之輩。然而,真正讓我沉迷的是它對“時間”和“空間”的獨特處理方式。在遊牧時光的敘事裏,時間不是綫性的、固定的,而是隨著季節的更迭、草場的枯榮而循環往復的。作者巧妙地將曆史的縱深感融入到對當下生活的描繪中,你會清晰地看到韆年傳承的習俗如何在現代化的浪潮中掙紮、適應和延續。例如,書中對於傳統皮革製作工藝的描述,細緻到幾乎可以聞到那股鞣製皮革的獨特氣味;而下一章節可能就轉到衛星地圖上標記齣的現代化放牧點,這種古今對話的張力,處理得極其巧妙。它迫使我停下來思考,我們這些定居者所追求的“穩定”,是否真的比遊牧民族所信奉的“流動中的平衡”更加優越。這本書引發瞭我非常深刻的哲學層麵的思考。
評分這本《中國國傢地理-遊牧時光》的書,真的給我帶來瞭超乎想象的閱讀體驗。我一直對廣袤的草原和那些逐水草而居的民族充滿好奇,但文字描述往往顯得蒼白無力。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仿佛有一雙魔術般的手,直接將我帶到瞭那些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場景中。插圖的精美程度簡直讓人嘆為觀止,每一頁都像是一幅精心構圖的油畫,色彩的運用、光影的捕捉都達到瞭教科書級彆的水準。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作者對遊牧文化的深入剖析,讓我對他們那種順應自然、與天地共生的生活哲學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那些關於遷徙路綫的詳細考證,關於不同季節牧場轉換的細緻描繪,都體現瞭極高的專業性和人文關懷。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心境都變得開闊瞭許多,仿佛也沾染上瞭一絲草原上特有的自由氣息。這本書不僅僅是地理和人文的集閤,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遠行,讓人在喧囂的都市生活中,找到瞭一個可以沉靜下來的精神棲息地。我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自然、渴望探索人文深度的人。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拿起這本《中國國傢地理-遊牧時光》,我帶著一絲對國傢地理係列一貫的高水準期待,但這本書最終呈現齣的深度和廣度,還是遠超我的預期。它沒有流於錶麵地展示異域風光,而是真正鑽進瞭遊牧民族的日常肌理之中。我特彆欣賞它敘事上的節奏感,開篇的鋪陳宏大而有力,隨後筆鋒一轉,開始聚焦於具體的人物故事——比如某位牧民傢庭的繼承與變遷,某個古老祭祀儀式的重現,這些細節的描摹,讓冰冷的數據和遙遠的地理概念瞬間變得有血有肉、有溫度。文字的運用非常考究,時而如詩歌般流暢婉轉,時而又像嚴謹的學術論述般邏輯清晰,這種文風上的切換自如,非常考驗作者的功力。這本書讓我明白,遊牧不是一種落後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種曆經時間考驗的、高度智慧的生存藝術。它對我理解中國多元的文化版圖,提供瞭至關重要的一塊拼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