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公路铁路地图册(升级版)2014
定价:20.00元
作者:出版社:成都地图出版社
出版社:成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8070450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公路地图和铁路地图二合一地图册----公路交通与铁路交通**结合,确保出行一路畅通。
2、用地图表示铁路信息----更方面查询、更方便使用。
3、按照车站排列时刻表----清晰地了解出发和到达的车次和时间。
4、准确的大城市车站位置图----根据车站位置,合理选择吃住行的位置和时间。
5、全国旅客列车时刻表----赠送品
内容提要
按分省区排列的列车时刻表
详细的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
分省区交通地图和城市地图
全国大中城市地图及车站位置
全国旅客列车时刻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主要是想给家里老人备着,以防万一手机没电或者网络信号不佳。老人对电子设备的操作不太熟练,一本大开本的纸质地图对他们来说更亲切、更易懂。我特地翻阅了一下关于小城镇和县乡道路的部分。不得不承认,2014年的信息与现在相比,肯定会有疏漏和更新。但对于我们生活在相对成熟区域的人来说,只要是通往主要城镇的道路,它的可靠性还是蛮高的。我试着用它来规划一次跨省探亲之旅,发现标记的加油站、服务区的位置虽然可能不够精确到每一个新建的休息点,但大致的分布范围和间距是可供参考的。更重要的是,它的字体和符号设计非常清晰,没有那种为了塞入过多信息而导致版面拥挤的感觉。对于视力稍弱的老年人来说,这种大字号、高对比度的设计,是电子屏幕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提供了真正的安全感。
评分作为一名地理信息专业的学生,我更倾向于用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这种“传统”的地图产品。这本2014年升级版的图册,在制图学的严谨性上做得相当不错。等比例尺的保证、地名注音的规范性,都体现了编纂团队的专业素养。我尤其关注了它在表示高差和地形时的处理方式。虽然它主要是一本交通图,但通过等高线的疏密和阴影渲染,我对主要山脉和高原的地理背景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这对于理解为什么某些交通线路必须绕行或修建复杂的桥隧工程,提供了重要的视觉线索。虽然它不如专业地形图那样细致,但作为一张综合性的交通参考图,它成功地在“信息量”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唯一的遗憾是,时间的力量是无情的,新修的几条高铁线路和一些城市快速路在当时的数据中自然是无法体现的,但这不能完全怪罪于它本身的质量,只能说,工具的总是在不断迭代进步的。
评分我是一个铁路迷,对这种专注于基础设施的图册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拿到这本《中国公路铁路地图册(升级版)2014》,我的目光首先就聚焦在了铁路网的那部分。相较于传统的铁路时刻表,这种大比例尺的地图能更宏观地展现出铁路线的走向、枢纽站的布局,以及不同等级的线路(比如客运专线和普铁)是如何穿插交织的。我惊喜地发现,它对一些货运支线和支线的描绘也相当到位,这对于研究铁路的运营网络结构非常有价值。更让我满意的是,它并没有把公路和铁路简单地叠加在一起,而是通过不同的图层和色彩逻辑,让两者相互映衬又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比如,在一些重要的交通走廊地带,公路网的密集程度和铁路网的骨干作用可以一目了然。虽然有些支线的细节可能已经随着近些年的建设有所变化,但它所构建的那个时代(2014年)的交通版图,是极具历史和研究价值的。它就像一个时间胶囊,封存了那个阶段国家交通建设的辉煌成果。
评分这套《中国公路铁路地图册(升级版)2014》的精装本拿到手,首先就被它那厚实的质感和清晰的印刷所吸引。说实话,我买它主要是为了自驾旅行时能有个可靠的参考。现在的导航App确实方便,但那种随时可能断网、信息滞后的担忧,总让我觉得心里没底。这张地图册的优点在于信息的直观性和全面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尚未被城市扩张完全覆盖的偏远地区,它的标注依然能提供一种扎实的地理概念。我特别喜欢它对主要交通干线的颜色区分,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之间的层级感非常明确,这在规划长途路线时能立刻把握全局。而且,它在细节处理上也下了功夫,比如一些重要的服务区、隧道、桥梁的标记,都尽可能地做到了细致入微。虽然是2014年的版本,但对于那些主要骨架性的交通网络来说,影响并不大。我试着对比了几个我们经常走的路线,发现它在路网的连接性上,尤其是在省级交界处那些复杂路口的处理上,比电子地图更能给人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关于国家交通脉络的速写,让人对脚下的土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我购买这张地图册是为了给我的工作室收藏。我们做一些关于地方文旅规划的项目,需要参考不同历史阶段的交通网络变迁。2014年,正处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关键节点——高铁网络开始爆发式增长,同时国家公路网也进入了精细化管理阶段。因此,这份地图册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快照”。我感兴趣的不是它能帮我导航去哪里,而是它如何将复杂的、多层级的交通系统用二维平面清晰地组织起来。从图例的丰富性来看,它包含了大量的非纯粹交通信息,比如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边界、水系分布,这些对于理解交通线路的选择逻辑至关重要。例如,看到某些路段刻意避开了特定的水系或地质敏感区,就能推断出当时的工程限制。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份严肃的、带有官方背景的地理资料汇编,而不是一本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轻量级导航指南。它的价值在于其数据的深度和制图的规范性,是研究那个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脉络的有力佐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