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汉语字典(双色插图本)
定价:39.8元
作者:陆书平,万森,张秋霞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17601166
字数:2224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6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我国部学习型、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字典,适合广大师生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该书收列单字14575个,包括《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8105字。共设8大板块,16个功能项。包括(1)属性 , 列出字形、字级、部首、结构、笔画数。(2)字体 ,一级字列出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四种字体。(3)解形 ,介绍一级字字形演变及意义流变。(4)音义 , 列出汉字现代的音和义,释义,例证恰切。(5)提示 ,提醒注意易写错、易读错、易用错的字等。(6)语汇 字头下列出相关词语78587个,帮助学习词汇。(7)插图 配有插图362幅,精美呈现,帮助理解字义。(8)知识窗 介绍与汉字有关的成语、词语、文史知识等。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对于我这种对规范性要求极高的人来说,一本可靠的字典必须在规范和实用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常被混用的异形词、多音字和成语辨析时。我尤其关注它在处理现代汉语中那些充满争议的用词规范时所采取的立场。例如,对于一些尚未完全统一的简化字、繁体字保留字,或者在不同地域间存在差异的读音(如“的”、“地”、“得”的用法),字典是否能提供明确的、基于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标准的指导?我期望它能像一位严谨的语言法官,在提供主要规范用法之余,还能适当地指出“非规范用法”的普遍性,并解释其流行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将其打入冷宫。此外,在成语的释义部分,如果能对一些容易被误解的成语,比如“差强人意”或“不瘟不火”,提供深入的辨析,指出其被滥用的情况,并附上正确的典故出处或经典例句,那它就超越了一本字典的职能,而成为了一个语言的“纠错导航仪”。
评分我最近在研究古代汉语的一些演变,发现现代汉语的某些词汇在语境上的细微漂移非常耐人寻味。一本优秀的现代汉语词典,其深层次的价值体现在它对词义历史脉络的梳理能力上,而不仅仅是当下用法的罗列。我期待这本字典能在每个核心词条后,附带简洁而权威的词源简述,哪怕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词汇,比如“忽然”或“蓦地”,如果能点明其古今异义的转折点,对于提升使用者对语言的敏感度是极有帮助的。而且,例句的选择是衡量一本词典是否“鲜活”的试金石。我希望看到的不是那些陈旧的、教科书式的僵硬例句,而是从当代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甚至网络流行语中提炼出的、能反映时代脉搏的鲜活语境。比如,对于一个表示“否定”的词语,除了正式用法,能否收录一些口语化的表达,并注明其适用场合,这能极大地拓宽非母语学习者以及希望精进表达技巧的读者的视野。这种对语言生命力的捕捉和记录,才是现代工具书的灵魂所在。
评分这本工具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虽然我手头并没有那本特定的字典,但基于我对优质工具书的期待,我可以想象它在细节上的用心。首先,双色插图的引入,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色彩点缀,它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用不同颜色来区分词条的主体解释和引申义、例句,甚至是对那些结构复杂、容易混淆的汉字进行局部放大和着色标记,比如笔顺的起笔和收笔,或者形近字的细微差别。这种设计极大地提升了查阅效率,避免了长时间盯着纯黑白文字带来的视觉疲劳。想象一下,当你在辨析“隶”和“隶”这两个字的区别时,如果插图能清晰地标出它们的部首结构差异,或者用对比色来突出它们“人”字旁和“犬”旁上下的细微差别,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法替代的。再者,印刷的纸张质量想必也是上乘的,光泽度适中,墨色浓郁而不洇散,使得即便是小号字体,也能保持清晰锐利,这对于需要频繁翻阅和记录的用户来说至关重要。这种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远超出一本普通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件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案头良品。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文字工作者,我深知“精准”二字对于创作的价值。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个词,它要贴合特定的情感浓度、文化背景和语体风格,而普通的词典往往止步于同义词的简单罗列。我设想这本工具书在收录同义词时,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厨精心调配香料一样,为每一个词条提供一个细致入微的“辨析矩阵”。这个矩阵应该清晰地勾勒出不同同义词在“情感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正式程度”(书面语/口语/俚语)、“适用对象”(人/事/物)以及“语体强度”(强烈/温和)等多个维度上的差异。比如,当我们想表达“看”的意思时,它能区分出“瞧”、“觑”、“凝视”、“审视”在眼神接触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上的微妙区别。这种精细的颗粒度,能够帮助使用者在海量的词汇中,迅速定位到那个“刚刚好”的词,让自己的文字表达如同手术刀般精准,避免了因用词不当而造成的语气偏差或信息失真。
评分这本工具书的检索系统设计无疑是决定其“可用性”的关键因素。我非常看重一本工具书在面对快速、碎片化查阅需求时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抛开传统的部首和拼音检索不谈,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更具现代感的索引方式。比如,它是否支持基于“词性”的检索?当我需要一组动词来描述“运动”状态时,能否直接跳到所有动词条目下的运动类词汇?或者,对于一些形近字,是否提供了一种视觉化的“形近字对比模块”,用户只需输入一个基础字,系统就能自动并列出所有容易混淆的变体,并用高亮突出它们的核心区别?更进一步,如果它能整合“常用词频”的数据,在词条的旁边用小图标或数字标识出该词汇在当代文本中的出现频率,那将是对时间和精力的巨大解放——用户可以优先掌握那些真正高频的表达,而不是将宝贵的学习精力分散在那些极少使用的冷僻词上。这种注重效率和实用层面的优化,是衡量一本工具书是否真正“服务”于读者的试金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