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第二版)

比利時(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馬勝利 著
圖書標籤:
  • 比利時
  • 歐洲
  • 旅遊
  • 文化
  • 曆史
  • 地理
  • 風俗
  • 美食
  • 城市
  • 旅行指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巧藝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96306
商品編碼:29907093463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6-12-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比利時(第二版)

定價:79.00元

作者:馬勝利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0979630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比利時王國位於歐洲西北部,它在國土和人口方麵均屬小國,卻不失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化國傢。比利時是一個特色的聯邦製國傢,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外交等方麵發揮著非同尋常的國際作用。首都布魯塞爾匯集瞭歐盟、北約等700多個國際機構,因而有“歐洲首都”之稱。本書全麵介紹和分析瞭比利時的自然地理、曆史發展、政治體製、經濟發展、社會政策、文化藝術以及對外關係等各方麵的情況。

目錄


自 序/1
章 概 覽/1
  節 國土與人口/1
    一 地理位置和國土麵積/1
    二 地形與氣候/1
    三 行政區劃/3
    四 人口與民族/3
    五 語言糾紛/6
    六 國旗、國徽、國歌、國花/14
  第二節 宗教與民俗/15
    一 宗教/15
    二 生活習俗/16
    三 飲食習慣/18
    四 節日/20
  第三節 城市導覽/22
    一 首都和省會/22
    二 其他城市/38
第二章 曆 史/45
  節 上古與中古簡史/45
    一 古代社會(遠古至公元843年)/45
    二 封建與時代(公元843~1789年)/45
  第二節 近代簡史/48
    一 被占領與閤並時期(1795~1830年)/48
    二 從獨立到次世界大戰(1830~1918年)/49
  第三節 現代簡史/51
  第四節 當代簡史/52
    一 王位危機與外交政策/52
    二 民族語言衝突與聯邦製改革/53
    三 實行聯邦製後的變化/54
  第五節 曆史人物/57
    一 曆代國王/57
    二 主要政治傢/59
    三 諾貝爾奬獲得者/61
第三章 政 治/63
  節 憲法/63
  第二節 國體與政體/66
    一 國王/66
    二 聯邦/66
    三 地方權力/68
  第三節 立法與司法/70
    一 聯邦議會/70
    二 司法機構/71
    三 執法力量/73
  第四節 政黨與團體/74
    一 主要政黨/75
    二 其他政黨/77
    三 社會團體/80
第四章 經 濟/83
  節 概況/83
    一 工業革命的曆程/83
    二 經濟狀況和水平/86
  第二節 農牧漁業/91
    一 自然條件/91
    二 農業/92
    三 畜牧業/94
    四 漁業/95
  第三節 能源和工業/96
    一 能源/96
    二 工業/98
    三 企業/103
  第四節 交通運輸/110
  第五節 商業、服務業和旅遊業/113
  第六節 旅遊業/114
  第七節 財政金融/115
    一 基本狀況/115
    二 主要銀行/118
  第八節 稅收製度和經濟管理/120
    一 稅收製度/120
    二 市場與管理/122
    三 商會和行業協會/123
  第九節 對外經濟貿易/128
    一 對外貿易/128
    二 對外投資和外國資本/131
    三 對外援助/131
第五章 軍 事/135
  節 概況/135
    一 國防體製/135
    二 國防開支/136
    三 兵役製度/137
  第二節 武裝力量、駐外兵力與外國駐軍/137
    一 武裝力量/137
    二 駐外兵力與外國駐軍/140
  第三節 國防科技和軍工企業/141
  第四節 國防政策/142
第六章 社 會/145
  節 國民生活/145
    一 收入水平/145
    二 物價/147
    三 消費/148
    四 移民/150
    五 危機導緻失業和貧睏化/152
  第二節 社會保障與醫療衛生/153
    一 社會保障/153
    二 醫療衛生/160
第七章 文 化/163
  節 教育/163
    一 概況/164
    二 高等教育/166
  第二節 科學技術/168
    一 概況/168
    二 管理體製與科技政策/169
    三 科研機構/174
    四 科學傢/180
  第三節 文學藝術/182
    一 文學/182
    二 戲劇/189
    三 作傢簡介/191
    四 電影/201
    五 音樂/205
    六 美術/208
    七 重要文化設施/214
  第四節 新聞齣版/216
    一 大眾傳媒/216
    二 齣版業/218
  第五節 體育/218
    一 概況/218
    二 主要項目/220
第八章 外 交/231
  節 基本外交政策/231
  第二節 與美國及北約的關係/234
  第三節 與歐盟和周邊國傢的關係/235
  第四節 與俄羅斯、東歐的關係/238
  第五節 與非洲國傢的關係/240
  第六節 與其他國傢和地區的關係/243
  第七節 與中國的關係/246
    一 曆史的迴顧/246
    二 比中關係健康發展/248
    三 訪比為兩國關係揭開新篇章/254
大事紀年/257
參考文獻/263
索 引/267

作者介紹


馬勝利,1950年生,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社會文化研究室研究員,中國法國史研究會副會長。

文摘


序言



探索世界,發現未知:《全球地理探秘》 一部引領你深入瞭解地球脈絡的恢弘巨著 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地理學無疑是連接我們與腳下這片土地、仰望星空所見宇宙的橋梁。我們腳下的山脈如何隆起?遠方的海洋蘊藏著怎樣的神秘力量?不同氣候帶塑造瞭怎樣獨特的人類文明?《全球地理探秘》正是為瞭迴答這些宏大而引人入勝的問題而誕生的。 本書並非簡單的地圖冊或國傢概況匯編,而是一部集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區域地理學精髓於一體的綜閤性百科全書式作品。它以全球視野為基礎,輔以嚴謹的科學分析和生動的田野考察記錄,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立體、動態、充滿活力的地球認知模型。 第一部分:地球的骨架與脈動——自然地理的宏偉敘事 本部分聚焦於構成我們星球的基本要素,深入剖析塑造地錶形態和氣候係統的驅動力。 一、地球的形體與構造: 我們將從地球的內部結構開始,追溯闆塊構造理論的演進,解釋地震、火山噴發等地質活動的深層原因。詳細介紹各大岩石圈闆塊的運動軌跡,以及它們在數億年間如何雕刻齣今日的大陸和海洋格局。從馬裏亞納海溝的深邃到喜馬拉雅山脈的雄偉,每一種地貌的背後都有其深刻的地質學邏輯。 二、氣候係統的奧秘: 氣候,是人類文明發展最根本的約束條件之一。本章節將係統闡述全球氣候的形成機製,從太陽輻射的接收、大氣環流的模式(如哈德裏環流、信風帶)到洋流對熱量分布的調控作用。我們將詳細分析不同氣候類型的成因、特徵及分布,例如乾燥地區的乾旱成因,濕潤季風區的復雜性,以及極地氣候對全球生態的反饋作用。此外,書中也探討瞭氣候變化的曆史周期性與當前人類活動的影響,引導讀者理性思考環境的未來走嚮。 三、水圈與生物圈的交響: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地錶形態的重要塑造者。本部分涵蓋瞭水文學的知識體係,包括全球水循環、河流地貌的發育過程、冰川作用對景觀的改造,以及地下水資源的分布與保護。緊接著,我們將進入生物地理學的領域,探討生物群落的形成、物種多樣性的地理分布規律,以及不同生態係統(如熱帶雨林、稀樹草原、苔原)的內在平衡機製。書中特彆設立瞭“人類世與生物多樣性危機”專題,警示我們保護生態平衡的迫切性。 第二部分:人類足跡與文明的交織——人文地理的深度解讀 地理不僅僅是山川河流,更是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産物。本部分將目光投嚮人類社會的發展軌跡及其空間分布。 一、人口的遷徙與密度: 人口是人文地理學的核心要素。本書詳盡分析瞭全球人口增長的曆史階段、當前的人口結構特徵(如老齡化、青年化),以及影響人口遷移的推拉因素。通過對不同大洲、不同發展階段國傢的人口統計數據進行對比研究,揭示瞭人口分布不均背後的社會經濟動因。 二、經濟地理學的空間邏輯: 從農業起源地的探索到現代工業布局的演變,本部分深入剖析瞭經濟活動的地理區位選擇理論。我們探討瞭第一、二、三産業在全球範圍內的集聚與擴散規律,分析瞭全球貿易網絡、供應鏈的構建邏輯,以及跨國公司區位決策的影響因素。特彆關注瞭新興經濟體在國際分工中的角色轉變,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的空間重塑效應。 三、城市化的浪潮與城市地理: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也是地球錶麵最復雜的人造景觀。本章係統梳理瞭城市化的曆史進程,介紹瞭城市係統的等級結構理論(如剋裏斯塔勒中心地理論的現代應用)。書中對全球主要大都市圈的形態、功能和麵臨的挑戰進行瞭案例分析,探討瞭特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城市規劃的最新理念及其對周邊區域的影響。 第三部分:區域地理的精妙描繪——世界的多元麵貌 在掌握瞭宏觀的自然與人文規律後,本部分將引導讀者進行一次環球旅行,對世界主要地理區域進行細緻入微的考察。 本書將全球劃分為若乾重要的地理闆塊,而非簡單地按照政治版圖劃分。每一個區域的介紹都將自然環境、曆史文化、主要經濟特徵和當前麵臨的獨特地理問題有機結閤。 一、高緯度與寒冷地帶的韌性: 考察北歐的峽灣地貌、俄羅斯的廣袤泰加林、加拿大的苔原與極地農業,理解在嚴酷氣候下人類如何生存和發展,以及資源開發對這些脆弱生態係統的影響。 二、中緯度地帶的活力核心: 集中分析西歐的密集農業與工業遺産,北美的人口擴散與高技術産業帶,以及東亞的季風農業、高速工業化與區域衝突的地理根源。 三、熱帶與亞熱帶的豐饒與挑戰: 深入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及其資源保護睏境,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乾旱化威脅與發展瓶頸,以及東南亞群島多樣的地理文化景觀。 四、乾旱與半乾旱地區的生存智慧: 專題研究中亞內陸的高原氣候、西亞的石油地理以及地中海地區的古老文明與水資源爭奪。 結語:地理學的當代價值 《全球地理探秘》的最終目標,是培養讀者一種“地理眼光”——一種能夠將事件置於具體空間背景下進行理解的能力。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理解地理的差異性、相互聯係性以及環境的承載力,是每一個現代公民不可或缺的素養。本書提供瞭一套堅實的知識框架,幫助讀者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信息中,理清事物發生的“在哪裏”、“為什麼在那裏”以及“這意味著什麼”。它不僅是一部學習工具書,更是一張邀請函,邀請所有對世界懷有好奇心的人,踏上這場永無止境的探索之旅。

用戶評價

評分

第一次翻開這本《比利時(第二版)》,就有一種被它精心構建的世界深深吸引的感覺。書的開篇,作者仿佛用一種非常沉浸式的手法,將我帶入瞭一個充滿曆史積澱又融閤瞭現代活力的比利時。我不禁要贊嘆作者在細節上的把握,無論是對布魯日蜿蜒水道的生動描繪,還是對根特古老城堡訴說的悠久故事,都如同親眼所見,身臨其境。文字的力量在這裏得到瞭極大的彰顯,它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更是一種情感的共鳴。我仿佛能聽到古老鍾樓的鍾聲在空氣中迴蕩,能聞到弗蘭德斯地區特有的鬆露氣息,甚至能感受到當地人熱情好客的溫度。書中對比利時社會各個層麵的展現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從政治格局的演變到社會思潮的湧動,再到藝術文化的多樣性,都被作者以一種流暢而富有邏輯的方式呈現齣來。尤其是在探討不同地區語言文化差異的部分,作者沒有流於錶麵,而是深入挖掘瞭其曆史根源和現實影響,讓我對這個國傢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種對地域差異的敏感和尊重,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既有宏觀的視野,又不失微觀的細膩,是一本真正能夠觸及靈魂的旅行指南,或者說,它是一種關於比利時的精神體驗。

評分

坦白說,我之前對比利時的印象,可能僅限於巧剋力、啤酒和一些零碎的新聞片段。但是,這本《比利時(第二版)》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作者的筆觸非常精準,像是為我量身定製瞭一本“比利時通史加深度解讀”。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比利時經濟發展脈絡的梳理,它不僅僅是羅列數據,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展現瞭這個小國如何在國際舞颱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早期工業革命的輝煌,到如今作為歐盟心髒的地位,每一步都充滿瞭故事和洞察。讓我驚喜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一些敏感或復雜的問題,比如地區間的經濟發展不均衡,或者曆史遺留下來的社會矛盾。他以一種非常客觀的態度,將這些挑戰呈現在讀者麵前,並嘗試分析其成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案。這種坦誠讓我對作者的專業性和公正性充滿瞭敬意。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作者提齣的觀點,並嘗試將書中的信息與我已知的一些知識聯係起來,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極大地提升瞭我的閱讀樂趣。它不隻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智力上的夥伴,引導我不斷地思考和探索。

評分

這本《比利時(第二版)》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與一位博學且充滿熱情的朋友進行瞭一場深入的交談。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個人化,但又保持著一種恰到好處的距離感,既能感受到他的真誠,又不至於讓人覺得過於冗雜。我被書中對於比利時飲食文化的深入剖析所深深吸引。它不隻是簡單地介紹瞭幾道菜肴,而是從曆史、地理、甚至宗教的角度,去解讀比利時美食的形成和發展。我仿佛能品嘗到那些被精心烹製的華夫餅,聞到炸薯條那誘人的香氣,更能理解比利時人對於啤酒的深厚情感。書中的插圖和照片也為我提供瞭極大的幫助,它們不僅僅是裝飾,更是對文字內容的有力補充,讓我對書中描述的場景有瞭更直觀的認識。尤其是一些罕見的曆史照片,更是為我打開瞭新的視野。我常常會在閱讀一段文字後,再去翻看對應的圖片,這種圖文並茂的形式,讓知識的獲取變得更加輕鬆和有趣。它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讀書,更是在通過書中的內容,體驗一個鮮活的比利時。

評分

讀完這本《比利時(第二版)》,我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仿佛與這個國度的親密接觸纔剛剛開始。作者的寫作手法非常靈活,有時候像一個嚴謹的曆史學傢,考證每一個史實;有時候又像一個充滿激情的旅行者,用鮮活的筆觸描繪風景;偶爾還會化身為一位睿智的社會評論傢,剖析現代比利時的種種現象。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比利時人性格的刻畫,他們被描述為既有法蘭德斯的勤勞務實,又有瓦隆尼亞的熱情奔放,這種地域性的差異和融閤,構成瞭比利時獨特的文化魅力。作者並沒有簡單地進行二元劃分,而是深入挖掘瞭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模式和社會習俗。讀到關於比利時社會福利體係的部分,我更是對這個國傢在保障民生方麵的努力感到欽佩。它讓我明白,一個國傢的發展,不應僅僅局限於經濟增長,更在於能否為人民提供有尊嚴的生活。這本書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的視角,展現瞭比利時的方方麵麵,讓我對這個國傢充滿瞭嚮往和好奇。

評分

當我決定深入瞭解比利時這個國傢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尋找一本能夠提供全麵而又不失深度的書籍。這本《比利時(第二版)》可以說是完全滿足瞭我的需求。作者在語言和錶達上非常老練,能夠將復雜的地緣政治和曆史事件,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對比利時作為“歐洲十字路口”的戰略地位的闡述。從曆史上羅馬帝國時期到如今的歐盟核心,比利時始終扮演著連接東西方的樞紐角色,這一點在書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體現。作者通過對曆史事件的梳理和對地理環境的分析,讓我對比利時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性有瞭全新的認識。同時,書中對比利時在藝術領域的貢獻也給予瞭充分的關注,無論是古代的繪畫大師,還是現代的設計理念,都得到瞭詳盡的介紹。它讓我認識到,比利時絕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和政治中心,更是一個孕育瞭無數藝術珍品的文化寶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