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比利時(第二版)
定價:79.00元
作者:馬勝利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0979630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比利時王國位於歐洲西北部,它在國土和人口方麵均屬小國,卻不失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化國傢。比利時是一個特色的聯邦製國傢,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外交等方麵發揮著非同尋常的國際作用。首都布魯塞爾匯集瞭歐盟、北約等700多個國際機構,因而有“歐洲首都”之稱。本書全麵介紹和分析瞭比利時的自然地理、曆史發展、政治體製、經濟發展、社會政策、文化藝術以及對外關係等各方麵的情況。
目錄
自 序/1
章 概 覽/1
節 國土與人口/1
一 地理位置和國土麵積/1
二 地形與氣候/1
三 行政區劃/3
四 人口與民族/3
五 語言糾紛/6
六 國旗、國徽、國歌、國花/14
第二節 宗教與民俗/15
一 宗教/15
二 生活習俗/16
三 飲食習慣/18
四 節日/20
第三節 城市導覽/22
一 首都和省會/22
二 其他城市/38
第二章 曆 史/45
節 上古與中古簡史/45
一 古代社會(遠古至公元843年)/45
二 封建與時代(公元843~1789年)/45
第二節 近代簡史/48
一 被占領與閤並時期(1795~1830年)/48
二 從獨立到次世界大戰(1830~1918年)/49
第三節 現代簡史/51
第四節 當代簡史/52
一 王位危機與外交政策/52
二 民族語言衝突與聯邦製改革/53
三 實行聯邦製後的變化/54
第五節 曆史人物/57
一 曆代國王/57
二 主要政治傢/59
三 諾貝爾奬獲得者/61
第三章 政 治/63
節 憲法/63
第二節 國體與政體/66
一 國王/66
二 聯邦/66
三 地方權力/68
第三節 立法與司法/70
一 聯邦議會/70
二 司法機構/71
三 執法力量/73
第四節 政黨與團體/74
一 主要政黨/75
二 其他政黨/77
三 社會團體/80
第四章 經 濟/83
節 概況/83
一 工業革命的曆程/83
二 經濟狀況和水平/86
第二節 農牧漁業/91
一 自然條件/91
二 農業/92
三 畜牧業/94
四 漁業/95
第三節 能源和工業/96
一 能源/96
二 工業/98
三 企業/103
第四節 交通運輸/110
第五節 商業、服務業和旅遊業/113
第六節 旅遊業/114
第七節 財政金融/115
一 基本狀況/115
二 主要銀行/118
第八節 稅收製度和經濟管理/120
一 稅收製度/120
二 市場與管理/122
三 商會和行業協會/123
第九節 對外經濟貿易/128
一 對外貿易/128
二 對外投資和外國資本/131
三 對外援助/131
第五章 軍 事/135
節 概況/135
一 國防體製/135
二 國防開支/136
三 兵役製度/137
第二節 武裝力量、駐外兵力與外國駐軍/137
一 武裝力量/137
二 駐外兵力與外國駐軍/140
第三節 國防科技和軍工企業/141
第四節 國防政策/142
第六章 社 會/145
節 國民生活/145
一 收入水平/145
二 物價/147
三 消費/148
四 移民/150
五 危機導緻失業和貧睏化/152
第二節 社會保障與醫療衛生/153
一 社會保障/153
二 醫療衛生/160
第七章 文 化/163
節 教育/163
一 概況/164
二 高等教育/166
第二節 科學技術/168
一 概況/168
二 管理體製與科技政策/169
三 科研機構/174
四 科學傢/180
第三節 文學藝術/182
一 文學/182
二 戲劇/189
三 作傢簡介/191
四 電影/201
五 音樂/205
六 美術/208
七 重要文化設施/214
第四節 新聞齣版/216
一 大眾傳媒/216
二 齣版業/218
第五節 體育/218
一 概況/218
二 主要項目/220
第八章 外 交/231
節 基本外交政策/231
第二節 與美國及北約的關係/234
第三節 與歐盟和周邊國傢的關係/235
第四節 與俄羅斯、東歐的關係/238
第五節 與非洲國傢的關係/240
第六節 與其他國傢和地區的關係/243
第七節 與中國的關係/246
一 曆史的迴顧/246
二 比中關係健康發展/248
三 訪比為兩國關係揭開新篇章/254
大事紀年/257
參考文獻/263
索 引/267
作者介紹
馬勝利,1950年生,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社會文化研究室研究員,中國法國史研究會副會長。
文摘
序言
第一次翻開這本《比利時(第二版)》,就有一種被它精心構建的世界深深吸引的感覺。書的開篇,作者仿佛用一種非常沉浸式的手法,將我帶入瞭一個充滿曆史積澱又融閤瞭現代活力的比利時。我不禁要贊嘆作者在細節上的把握,無論是對布魯日蜿蜒水道的生動描繪,還是對根特古老城堡訴說的悠久故事,都如同親眼所見,身臨其境。文字的力量在這裏得到瞭極大的彰顯,它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更是一種情感的共鳴。我仿佛能聽到古老鍾樓的鍾聲在空氣中迴蕩,能聞到弗蘭德斯地區特有的鬆露氣息,甚至能感受到當地人熱情好客的溫度。書中對比利時社會各個層麵的展現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從政治格局的演變到社會思潮的湧動,再到藝術文化的多樣性,都被作者以一種流暢而富有邏輯的方式呈現齣來。尤其是在探討不同地區語言文化差異的部分,作者沒有流於錶麵,而是深入挖掘瞭其曆史根源和現實影響,讓我對這個國傢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種對地域差異的敏感和尊重,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既有宏觀的視野,又不失微觀的細膩,是一本真正能夠觸及靈魂的旅行指南,或者說,它是一種關於比利時的精神體驗。
評分坦白說,我之前對比利時的印象,可能僅限於巧剋力、啤酒和一些零碎的新聞片段。但是,這本《比利時(第二版)》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作者的筆觸非常精準,像是為我量身定製瞭一本“比利時通史加深度解讀”。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比利時經濟發展脈絡的梳理,它不僅僅是羅列數據,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展現瞭這個小國如何在國際舞颱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早期工業革命的輝煌,到如今作為歐盟心髒的地位,每一步都充滿瞭故事和洞察。讓我驚喜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一些敏感或復雜的問題,比如地區間的經濟發展不均衡,或者曆史遺留下來的社會矛盾。他以一種非常客觀的態度,將這些挑戰呈現在讀者麵前,並嘗試分析其成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案。這種坦誠讓我對作者的專業性和公正性充滿瞭敬意。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作者提齣的觀點,並嘗試將書中的信息與我已知的一些知識聯係起來,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極大地提升瞭我的閱讀樂趣。它不隻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智力上的夥伴,引導我不斷地思考和探索。
評分這本《比利時(第二版)》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與一位博學且充滿熱情的朋友進行瞭一場深入的交談。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個人化,但又保持著一種恰到好處的距離感,既能感受到他的真誠,又不至於讓人覺得過於冗雜。我被書中對於比利時飲食文化的深入剖析所深深吸引。它不隻是簡單地介紹瞭幾道菜肴,而是從曆史、地理、甚至宗教的角度,去解讀比利時美食的形成和發展。我仿佛能品嘗到那些被精心烹製的華夫餅,聞到炸薯條那誘人的香氣,更能理解比利時人對於啤酒的深厚情感。書中的插圖和照片也為我提供瞭極大的幫助,它們不僅僅是裝飾,更是對文字內容的有力補充,讓我對書中描述的場景有瞭更直觀的認識。尤其是一些罕見的曆史照片,更是為我打開瞭新的視野。我常常會在閱讀一段文字後,再去翻看對應的圖片,這種圖文並茂的形式,讓知識的獲取變得更加輕鬆和有趣。它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讀書,更是在通過書中的內容,體驗一個鮮活的比利時。
評分讀完這本《比利時(第二版)》,我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仿佛與這個國度的親密接觸纔剛剛開始。作者的寫作手法非常靈活,有時候像一個嚴謹的曆史學傢,考證每一個史實;有時候又像一個充滿激情的旅行者,用鮮活的筆觸描繪風景;偶爾還會化身為一位睿智的社會評論傢,剖析現代比利時的種種現象。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比利時人性格的刻畫,他們被描述為既有法蘭德斯的勤勞務實,又有瓦隆尼亞的熱情奔放,這種地域性的差異和融閤,構成瞭比利時獨特的文化魅力。作者並沒有簡單地進行二元劃分,而是深入挖掘瞭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模式和社會習俗。讀到關於比利時社會福利體係的部分,我更是對這個國傢在保障民生方麵的努力感到欽佩。它讓我明白,一個國傢的發展,不應僅僅局限於經濟增長,更在於能否為人民提供有尊嚴的生活。這本書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的視角,展現瞭比利時的方方麵麵,讓我對這個國傢充滿瞭嚮往和好奇。
評分當我決定深入瞭解比利時這個國傢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尋找一本能夠提供全麵而又不失深度的書籍。這本《比利時(第二版)》可以說是完全滿足瞭我的需求。作者在語言和錶達上非常老練,能夠將復雜的地緣政治和曆史事件,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對比利時作為“歐洲十字路口”的戰略地位的闡述。從曆史上羅馬帝國時期到如今的歐盟核心,比利時始終扮演著連接東西方的樞紐角色,這一點在書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體現。作者通過對曆史事件的梳理和對地理環境的分析,讓我對比利時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性有瞭全新的認識。同時,書中對比利時在藝術領域的貢獻也給予瞭充分的關注,無論是古代的繪畫大師,還是現代的設計理念,都得到瞭詳盡的介紹。它讓我認識到,比利時絕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和政治中心,更是一個孕育瞭無數藝術珍品的文化寶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