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第二版)

比利时(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胜利 著
图书标签:
  • 比利时
  • 欧洲
  • 旅游
  • 文化
  • 历史
  • 地理
  • 风俗
  • 美食
  • 城市
  • 旅行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巧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96306
商品编码:29907093463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比利时(第二版)

定价:79.00元

作者:马胜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097963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比利时王国位于欧洲西北部,它在国土和人口方面均属小国,却不失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比利时是一个特色的联邦制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交等方面发挥着非同寻常的国际作用。首都布鲁塞尔汇集了欧盟、北约等700多个国际机构,因而有“欧洲首都”之称。本书全面介绍和分析了比利时的自然地理、历史发展、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政策、文化艺术以及对外关系等各方面的情况。

目录


自 序/1
章 概 览/1
  节 国土与人口/1
    一 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1
    二 地形与气候/1
    三 行政区划/3
    四 人口与民族/3
    五 语言纠纷/6
    六 国旗、国徽、国歌、国花/14
  第二节 宗教与民俗/15
    一 宗教/15
    二 生活习俗/16
    三 饮食习惯/18
    四 节日/20
  第三节 城市导览/22
    一 首都和省会/22
    二 其他城市/38
第二章 历 史/45
  节 上古与中古简史/45
    一 古代社会(远古至公元843年)/45
    二 封建与时代(公元843~1789年)/45
  第二节 近代简史/48
    一 被占领与合并时期(1795~1830年)/48
    二 从独立到次世界大战(1830~1918年)/49
  第三节 现代简史/51
  第四节 当代简史/52
    一 王位危机与外交政策/52
    二 民族语言冲突与联邦制改革/53
    三 实行联邦制后的变化/54
  第五节 历史人物/57
    一 历代国王/57
    二 主要政治家/59
    三 诺贝尔奖获得者/61
第三章 政 治/63
  节 宪法/63
  第二节 国体与政体/66
    一 国王/66
    二 联邦/66
    三 地方权力/68
  第三节 立法与司法/70
    一 联邦议会/70
    二 司法机构/71
    三 执法力量/73
  第四节 政党与团体/74
    一 主要政党/75
    二 其他政党/77
    三 社会团体/80
第四章 经 济/83
  节 概况/83
    一 工业革命的历程/83
    二 经济状况和水平/86
  第二节 农牧渔业/91
    一 自然条件/91
    二 农业/92
    三 畜牧业/94
    四 渔业/95
  第三节 能源和工业/96
    一 能源/96
    二 工业/98
    三 企业/103
  第四节 交通运输/110
  第五节 商业、服务业和旅游业/113
  第六节 旅游业/114
  第七节 财政金融/115
    一 基本状况/115
    二 主要银行/118
  第八节 税收制度和经济管理/120
    一 税收制度/120
    二 市场与管理/122
    三 商会和行业协会/123
  第九节 对外经济贸易/128
    一 对外贸易/128
    二 对外投资和外国资本/131
    三 对外援助/131
第五章 军 事/135
  节 概况/135
    一 国防体制/135
    二 国防开支/136
    三 兵役制度/137
  第二节 武装力量、驻外兵力与外国驻军/137
    一 武装力量/137
    二 驻外兵力与外国驻军/140
  第三节 国防科技和军工企业/141
  第四节 国防政策/142
第六章 社 会/145
  节 国民生活/145
    一 收入水平/145
    二 物价/147
    三 消费/148
    四 移民/150
    五 危机导致失业和贫困化/152
  第二节 社会保障与医疗卫生/153
    一 社会保障/153
    二 医疗卫生/160
第七章 文 化/163
  节 教育/163
    一 概况/164
    二 高等教育/166
  第二节 科学技术/168
    一 概况/168
    二 管理体制与科技政策/169
    三 科研机构/174
    四 科学家/180
  第三节 文学艺术/182
    一 文学/182
    二 戏剧/189
    三 作家简介/191
    四 电影/201
    五 音乐/205
    六 美术/208
    七 重要文化设施/214
  第四节 新闻出版/216
    一 大众传媒/216
    二 出版业/218
  第五节 体育/218
    一 概况/218
    二 主要项目/220
第八章 外 交/231
  节 基本外交政策/231
  第二节 与美国及北约的关系/234
  第三节 与欧盟和周边国家的关系/235
  第四节 与俄罗斯、东欧的关系/238
  第五节 与非洲国家的关系/240
  第六节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243
  第七节 与中国的关系/246
    一 历史的回顾/246
    二 比中关系健康发展/248
    三 访比为两国关系揭开新篇章/254
大事纪年/257
参考文献/263
索 引/267

作者介绍


马胜利,1950年生,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研究员,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副会长。

文摘


序言



探索世界,发现未知:《全球地理探秘》 一部引领你深入了解地球脉络的恢弘巨著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地理学无疑是连接我们与脚下这片土地、仰望星空所见宇宙的桥梁。我们脚下的山脉如何隆起?远方的海洋蕴藏着怎样的神秘力量?不同气候带塑造了怎样独特的人类文明?《全球地理探秘》正是为了回答这些宏大而引人入胜的问题而诞生的。 本书并非简单的地图册或国家概况汇编,而是一部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精髓于一体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式作品。它以全球视野为基础,辅以严谨的科学分析和生动的田野考察记录,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立体、动态、充满活力的地球认知模型。 第一部分:地球的骨架与脉动——自然地理的宏伟叙事 本部分聚焦于构成我们星球的基本要素,深入剖析塑造地表形态和气候系统的驱动力。 一、地球的形体与构造: 我们将从地球的内部结构开始,追溯板块构造理论的演进,解释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的深层原因。详细介绍各大岩石圈板块的运动轨迹,以及它们在数亿年间如何雕刻出今日的大陆和海洋格局。从马里亚纳海沟的深邃到喜马拉雅山脉的雄伟,每一种地貌的背后都有其深刻的地质学逻辑。 二、气候系统的奥秘: 气候,是人类文明发展最根本的约束条件之一。本章节将系统阐述全球气候的形成机制,从太阳辐射的接收、大气环流的模式(如哈德里环流、信风带)到洋流对热量分布的调控作用。我们将详细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例如干燥地区的干旱成因,湿润季风区的复杂性,以及极地气候对全球生态的反馈作用。此外,书中也探讨了气候变化的历史周期性与当前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读者理性思考环境的未来走向。 三、水圈与生物圈的交响: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地表形态的重要塑造者。本部分涵盖了水文学的知识体系,包括全球水循环、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冰川作用对景观的改造,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与保护。紧接着,我们将进入生物地理学的领域,探讨生物群落的形成、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规律,以及不同生态系统(如热带雨林、稀树草原、苔原)的内在平衡机制。书中特别设立了“人类世与生物多样性危机”专题,警示我们保护生态平衡的迫切性。 第二部分:人类足迹与文明的交织——人文地理的深度解读 地理不仅仅是山川河流,更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本部分将目光投向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及其空间分布。 一、人口的迁徙与密度: 人口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要素。本书详尽分析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当前的人口结构特征(如老龄化、青年化),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推拉因素。通过对不同大洲、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人口分布不均背后的社会经济动因。 二、经济地理学的空间逻辑: 从农业起源地的探索到现代工业布局的演变,本部分深入剖析了经济活动的地理区位选择理论。我们探讨了第一、二、三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集聚与扩散规律,分析了全球贸易网络、供应链的构建逻辑,以及跨国公司区位决策的影响因素。特别关注了新兴经济体在国际分工中的角色转变,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空间重塑效应。 三、城市化的浪潮与城市地理: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地球表面最复杂的人造景观。本章系统梳理了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介绍了城市系统的等级结构理论(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现代应用)。书中对全球主要大都市圈的形态、功能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案例分析,探讨了特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城市规划的最新理念及其对周边区域的影响。 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的精妙描绘——世界的多元面貌 在掌握了宏观的自然与人文规律后,本部分将引导读者进行一次环球旅行,对世界主要地理区域进行细致入微的考察。 本书将全球划分为若干重要的地理板块,而非简单地按照政治版图划分。每一个区域的介绍都将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主要经济特征和当前面临的独特地理问题有机结合。 一、高纬度与寒冷地带的韧性: 考察北欧的峡湾地貌、俄罗斯的广袤泰加林、加拿大的苔原与极地农业,理解在严酷气候下人类如何生存和发展,以及资源开发对这些脆弱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中纬度地带的活力核心: 集中分析西欧的密集农业与工业遗产,北美的人口扩散与高技术产业带,以及东亚的季风农业、高速工业化与区域冲突的地理根源。 三、热带与亚热带的丰饶与挑战: 深入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及其资源保护困境,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干旱化威胁与发展瓶颈,以及东南亚群岛多样的地理文化景观。 四、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生存智慧: 专题研究中亚内陆的高原气候、西亚的石油地理以及地中海地区的古老文明与水资源争夺。 结语:地理学的当代价值 《全球地理探秘》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读者一种“地理眼光”——一种能够将事件置于具体空间背景下进行理解的能力。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理解地理的差异性、相互联系性以及环境的承载力,是每一个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素养。本书提供了一套坚实的知识框架,帮助读者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信息中,理清事物发生的“在哪里”、“为什么在那里”以及“这意味着什么”。它不仅是一部学习工具书,更是一张邀请函,邀请所有对世界怀有好奇心的人,踏上这场永无止境的探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次翻开这本《比利时(第二版)》,就有一种被它精心构建的世界深深吸引的感觉。书的开篇,作者仿佛用一种非常沉浸式的手法,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积淀又融合了现代活力的比利时。我不禁要赞叹作者在细节上的把握,无论是对布鲁日蜿蜒水道的生动描绘,还是对根特古老城堡诉说的悠久故事,都如同亲眼所见,身临其境。文字的力量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彰显,它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我仿佛能听到古老钟楼的钟声在空气中回荡,能闻到弗兰德斯地区特有的松露气息,甚至能感受到当地人热情好客的温度。书中对比利时社会各个层面的展现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从政治格局的演变到社会思潮的涌动,再到艺术文化的多样性,都被作者以一种流畅而富有逻辑的方式呈现出来。尤其是在探讨不同地区语言文化差异的部分,作者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挖掘了其历史根源和现实影响,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对地域差异的敏感和尊重,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既有宏观的视野,又不失微观的细腻,是一本真正能够触及灵魂的旅行指南,或者说,它是一种关于比利时的精神体验。

评分

这本《比利时(第二版)》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与一位博学且充满热情的朋友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交谈。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个人化,但又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既能感受到他的真诚,又不至于让人觉得过于冗杂。我被书中对于比利时饮食文化的深入剖析所深深吸引。它不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几道菜肴,而是从历史、地理、甚至宗教的角度,去解读比利时美食的形成和发展。我仿佛能品尝到那些被精心烹制的华夫饼,闻到炸薯条那诱人的香气,更能理解比利时人对于啤酒的深厚情感。书中的插图和照片也为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文字内容的有力补充,让我对书中描述的场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尤其是一些罕见的历史照片,更是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我常常会在阅读一段文字后,再去翻看对应的图片,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让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轻松和有趣。它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读书,更是在通过书中的内容,体验一个鲜活的比利时。

评分

读完这本《比利时(第二版)》,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仿佛与这个国度的亲密接触才刚刚开始。作者的写作手法非常灵活,有时候像一个严谨的历史学家,考证每一个史实;有时候又像一个充满激情的旅行者,用鲜活的笔触描绘风景;偶尔还会化身为一位睿智的社会评论家,剖析现代比利时的种种现象。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比利时人性格的刻画,他们被描述为既有法兰德斯的勤劳务实,又有瓦隆尼亚的热情奔放,这种地域性的差异和融合,构成了比利时独特的文化魅力。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进行二元划分,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社会习俗。读到关于比利时社会福利体系的部分,我更是对这个国家在保障民生方面的努力感到钦佩。它让我明白,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增长,更在于能否为人民提供有尊严的生活。这本书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视角,展现了比利时的方方面面,让我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向往和好奇。

评分

当我决定深入了解比利时这个国家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寻找一本能够提供全面而又不失深度的书籍。这本《比利时(第二版)》可以说是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作者在语言和表达上非常老练,能够将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历史事件,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比利时作为“欧洲十字路口”的战略地位的阐述。从历史上罗马帝国时期到如今的欧盟核心,比利时始终扮演着连接东西方的枢纽角色,这一点在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和对地理环境的分析,让我对比利时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书中对比利时在艺术领域的贡献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无论是古代的绘画大师,还是现代的设计理念,都得到了详尽的介绍。它让我认识到,比利时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政治中心,更是一个孕育了无数艺术珍品的文化宝库。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比利时的印象,可能仅限于巧克力、啤酒和一些零碎的新闻片段。但是,这本《比利时(第二版)》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作者的笔触非常精准,像是为我量身定制了一本“比利时通史加深度解读”。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比利时经济发展脉络的梳理,它不仅仅是罗列数据,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现了这个小国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早期工业革命的辉煌,到如今作为欧盟心脏的地位,每一步都充满了故事和洞察。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一些敏感或复杂的问题,比如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或者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矛盾。他以一种非常客观的态度,将这些挑战呈现在读者面前,并尝试分析其成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这种坦诚让我对作者的专业性和公正性充满了敬意。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观点,并尝试将书中的信息与我已知的一些知识联系起来,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阅读乐趣。它不只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智力上的伙伴,引导我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