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在南碑不同北朝(王曉光書學論文選)》是作者王曉光近幾年書法研究論文的匯集,論文內容包括古代、明清部分和現當代部分。古代的有4件,其中兩篇是關於商周金文銘刻等問題的;另外兩篇,一篇是討論東漢魏晉章草今草演進問題,一篇是討論虞世南《孔子廟堂碑》及相關問題。涉及明清書法的有7篇,大多數是書傢個案角度的,一件是關於晚明《晴山堂法帖》的綜閤性研究。現當代部分有11篇,分書傢研究和當下書壇問題探討兩類,前者有現代書傢於右任、沙孟海、瀋尹默、啓功、徐悲鴻等的研究,後者包括:對近些年書法創作中“二王熱”現象有感而發,新齣土書跡資料的藉鑒運用問題,刻字創作中書體使用狀況的思考,以及對書法市場、産業化等問題的關注等。
《安在南碑不同北朝(王曉光書學論文選)》內 容包括古代、明清書論(上編)和現當代書論(下編 )。上編共十二篇論文,其中包括商周金文研究,關 於漢晉南北朝草書、銘石書等問題的探討,以及明清 書法研究。個案研究包括吳寬、薑立綱、黃道周、張 瑞圖、鄧石如、康有為、瀋曾植、楊守敬等書傢,還 有對晚明法帖《晴山堂法帖》的探討。下編十一篇文 章,包括當下書壇問題思考和現當代書傢研究兩大類 。前一類針對近年“二王書風”、隸書創作、刻字創 作、書法市場等問題展開討論,後一類對於右任、沙 孟海、瀋尹默、啓功、蔣維崧、王蘧常、徐悲鴻等書 傢進行研究。
王曉光 中國書法傢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傢協會會員,濰坊市書法傢協會副**,齣版學術專著《方直與圓麯:晚明前清書傢研究》《秦筒牘書法研究》《新齣漢晉簡牘及書刻研究》《山東書法全集.簡書捲》《王曉光書學論稿》等,《中國書法》雜誌曾刊登其個人學術專題介紹,獲第四屆、五屆中國書法蘭亭奬理論二等奬、全國第十屆書學討論會**論文、第三屆康有為書法理論奬、第七屆泰山文藝奬、第七屆劉勰文藝評論奬、山東書法創作成就奬等榮譽。
上編 古代、明清書論
理性精神下的“和而不同”——國博藏青銅器銘文所展示的藝術美
近年新發現殷周青銅器銘文書法
東漢魏晉章草今草演進研究——以陸機《平復帖》為中心
從《孔子廟堂碑》看江左新體在唐銘石書上的確立
吳寬:吳門書派的先導
薑立綱與明前期颱閣體書法略論
《晴山堂法帖》研究
黃道周張瑞圖書法比較及晚明創新書風
論鄧石如的篆書隸書
康有為瀋曾植書法比較及清末民初碑帖熔冶
安在南碑不同北朝——由楊守敬書論思考書史一些問題
下編 現當代書論
從近期大展剖析“二王”書風現象
從書法市場規範到書法産業化構建——兼談樹立“大書法”觀念的意義
新齣土簡牘帛書與當代隸書創作
當前刻字書體使用狀況研究——兼論刻字與書法的關係
沙孟海書法探微
變起伏峰杪 精微緻廣大——論瀋尹默行書藝術
碑骨帖魂於右任
從《古代字體論稿》等著述看啓功古代字體研究及其學術啓迪意義——兼論簡牘墨跡對秦漢書法史研究的價值
從殷周書刻看蔣維崧金文古隸臨創
徐悲鴻書法研究
鎔鑄秦漢 健筆淩雲——王蘧常章草藝術芻議
後記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