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山雅子的旅行拼布 9787534960666

若山雅子的旅行拼布 978753496066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若山雅子 著
图书标签:
  • 旅行
  • 拼布
  • 手工
  • DIY
  • 生活
  • 日本
  • 若山雅子
  • 布艺
  • 缝纫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960666
商品编码:2997951744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5-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若山雅子的旅行拼布 作者 (日) 若山雅子
定价 32.00元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34960666 出版日期 2013-05-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00Kg

   内容简介

德国斯图加特的街道和汽车,芬兰漫长的冬季、圣诞老人,泰国的大象和寺庙,俄罗斯套娃……旅行中的点滴感动化为灵感,一一呈现在拼布上,成为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19款带有各国特色的拼布作品,既可作为布块拼成大型挂毯,也可单独使用制成笔袋、书包、茶杯垫、缝纫盒等生活中常用的物品。


   作者简介

若山雅子
拼布作家。配色上主要使用红、白、蓝三种颜色,带着美式乡村气息的作品非常受欢迎。以“随时随地的拼布”为座右铭,经常活跃在电视节目及杂志中。近年来,作为拼布讲师,前往世界各国授课。此外,还参加防治癌粉红丝带活动以及与拼布相关的社会活动。著有《红白蓝拼布》(NHK出版)等多部图书。


   目录

我的拼布旅程 挂毯
1 延伸至世界各地的拼布圈
布块
2 在德国斯图加特
布块
笔袋&书包
3 北欧芬兰
布块
束口袋&护照袋
4 爱沙尼亚的小花
布块
笔记本封面
5 身居葡萄牙的友人喜得贵子
布块
带拼接布条的束口袋 & 母子健康手册封面
6 在各个国家遇见的花和鸟
布块
圆形主题图案
花鸟图案的包包
7 在古玩城发现的花边
布块
拼贴挂毯&钩针盒
8 来自茶话会的邀请
布块
茶壶套&茶杯垫
9 在泰国曼谷
布块
六边形拼布包
10 法国巴黎的回忆
布块
带有“马卡龙”图案的缝纫盒&剪刀套&针插
11 葡萄牙的花边与瓷砖
布块
戳戳乐挂毯
12 将我带入拼布世界的重要国家——美国
布块
孤星旗壁袋
13 俄罗斯套娃
布块
俄罗斯套娃袋 大 中 小
14 简单的图形
布块
膝盖毯子
15 瑞典的达拉纳马
布块
面巾纸盒套&书衣
16 传达旅行的消息
布块
信包&信袋
17 在谢尔波恩美术馆
布块
提花垫纬凸纹布挂毯
18 365天,每天都在坚持
布块
靠垫
19 结束旅行
布块
收纳盒 大、小
术语、工具、材料
拼布教程
课 拼缝 绗缝 缲缝
第二课 图案复制与贴布缝
第三课 戳戳乐
第四课 塑料定型板


   编辑推荐

·收录19款展现世界各地风情的拼布作品,附详细制作方法,尽情享受拼布乐趣!
·四节基础系统的拼布教程,为初学者答疑解惑。
·书中照片精美清晰,步骤详细,内容丰富全面。无论是拼布初学者还是进阶者都能有所收益。


   文摘




   序言

漫步世界角落:探寻那些不为人知的旅行手作与文化印记 本书收录了十位全球顶尖旅行家和手工艺人,以他们亲身的足迹和细腻的观察,为您呈现一幅跨越五大洲的移动手工地图。这不是一本关于特定技艺的教科书,而是一场关于“在路上”如何与地方文化、传统材料和生活哲学产生深刻联结的心灵之旅。 第一章:北欧极光下的羊毛与故事 在挪威最北部的洛弗滕群岛,冰雪覆盖的山脉如同巨人沉睡的脊背。作者深入当地渔民和驯鹿牧民的社区,记录了他们如何利用海豹皮和驯鹿毛,在漫长的冬季中编织出既保暖又充满精神寄托的物件。我们不会详细描述任何一个特定的缝纫针法,而是聚焦于这些手作背后的“必需性”——在极端环境下,一件工具或衣物如何成为生存的艺术。 例如,书中生动描绘了萨米人(Sámi)利用桦木瘤制作的“Kuksa”杯,以及他们如何将祖先的故事和神话通过复杂的几何刺绣(Gákti 服饰的细节)融入日常用品中。这些纹样不是装饰,而是世代相传的“导航图”和“记忆库”。本章的重点在于材料的稀缺性如何塑造了美学,以及手工如何成为抵抗严寒和孤独的精神支柱。 第二章:安第斯山脉的色彩密码:秘鲁与玻利维亚的植物染色 翻越太平洋,我们抵达了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原。这里的纺织品,尤其是羊驼毛和秘鲁棉制成的织物,以其令人目眩的色彩闻名于世。本书的焦点在于揭示这些色彩背后的“植物学探险”。 我们跟随一位人类学家兼染织师,探访了秘鲁库斯科地区隐秘的山村。在那里,靛蓝不再仅仅是一种颜色,而是与月相、特定仪式和土壤成分紧密关联的“活的媒介”。书中详尽记录了采集胭脂虫(Cochineal)、玛卡(Maca)根茎以及当地特有苔藓的过程,以及不同海拔高度下,相同的植物如何产生截然不同的色调。我们讨论了印加文明中,织物的阶级象征意义,以及在西班牙殖民时期,手工艺人如何巧妙地将反抗的讯息隐藏在看似传统的几何图案中。阅读本章,您将领略到,每一次染色,都是一次与大地进行深刻对话的仪式。 第三章:东南亚雨林中的竹影:越南少数民族的编织智慧 在越南北部,靠近中国边境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赫蒙族(Hmong)和岱依族(Tày)等多个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热带季风气候息息相关,而他们的“旅行箱”——由竹子和藤条编织而成的背包和容器——是适应这种环境的完美体现。 本章侧重于材料的“可持续性”与“结构力学”。我们考察了竹子从砍伐、浸泡、晾晒到编织的完整周期。重点介绍了一种被称为“空心骨架编织法”的技术,这种方法使得看似脆弱的竹制物品拥有惊人的承重能力,足以背负收成的粮食穿越陡峭的山路。书中还穿插了关于“移动市场”的生动场景:这些轻便而耐用的容器如何帮助家庭将手工艺品运输到遥远的集市上,成为他们与外界连接的桥梁。我们探讨的是工程学的朴素之美,以及人类如何在有限的自然资源中构建出高效的生活工具。 第四章:地中海的阳光与陶土:希腊岛屿上的修补哲学 从亚洲的湿热雨林转向爱琴海的干燥与光影。在希腊的圣托里尼和克里特岛,旅行的节奏变得缓慢而悠长。这里的“手作”更多地体现在对“破碎”的修复与接纳上。 本书探访了当地陶艺作坊,重点介绍了“金缮”(Kintsugi)在爱琴海文化中的本土变体——“Ceramics Mending”。这不是简单的修补,而是一种哲学表达:器物上的裂痕被视为历史的勋章,而非缺陷。我们观察了工匠如何使用富含火山灰的粘土和橄榄油混合物,以一种近乎雕塑的方式,让断裂处闪耀出新的光芒。本章深入探讨了“怀旧”与“永恒”在地方手工艺中的体现,以及“慢生活”如何通过对日常器物的珍视得以维系。 第五章:非洲大草原的律动:西非马赛克与“功能性装饰” 前往塞内加尔和加纳,我们进入了一个色彩和节奏迸发的领域。这里的“旅行”更多的是指游牧和迁徙,因此手工艺品的设计必须兼顾装饰性与极高的便携性。 我们聚焦于西非马赛克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常见于“圣人椅”和宗教面具的镶嵌中。然而,不同于欧洲的精细镶嵌,西非的版本大量使用废弃的金属、玻璃碎片甚至塑料碎片。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分析了这种“再利用”的美学如何反映了西非文化中对循环、重生和社区共享资源的深刻理解。这些马赛克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对资源稀缺性的一种积极回应。通过对这些物件的观察,读者将感受到一种充满生命力的、不断适应的创造精神。 结语:行走的记忆与手心的温度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引导读者超越对“成品”的欣赏,转向对手工艺背后的“过程”和“语境”的理解。每一次的针脚、每一次的编织、每一次的染色,都是旅行者与所到之处的土地、气候、历史和人民进行无声对话的记录。这些旅行手作,是那些遥远国度的温度、气味和声音,被凝固在可以触摸的形态之中。它们提醒我们,真正的旅行,是将世界的一部分带回,并将自己的一部分留在那些被双手温柔触碰过的地方。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精美的拼布作品,每一件都仿佛是作者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艺术品。我一直认为,手工艺术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和情感的注入,而这本书恰恰完美地展现了这一点。作者通过她的拼布作品,讲述着一个个关于旅行的故事,那些色彩的碰撞、图案的组合,都蕴含着她对旅途的点滴回忆和深刻感悟。我尤其喜欢那些作品中流露出的那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仿佛能瞬间将我带入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中,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旅行体验。即使我本身对拼布了解不多,但这本书所传达出的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深深地打动了我。它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是否也能用类似的艺术方式,去记录和表达我们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将那些转瞬即逝的感动,凝固成永恒的艺术作品。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拼布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用心去感受生活,去创造生活的美学的指南。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一种治愈的力量包围了。那些布料的质感,透过照片仿佛都能触碰到,柔软而富有生命力。作者的作品,并不是那种一味追求华丽复杂的,而是带着一种朴实无华的生命力,就像她自己在书中描绘的旅行一样,是那种深入生活、感受真实的旅程。我尤其喜欢那些小巧玲珑的作品,比如一些零钱包、笔袋,虽然不大,但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设计感,像是将一段旅途中的惊喜浓缩在了其中。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灵才能创造出如此细腻美好的作品?是旅途中的每一次驻足,每一次的感动,最终都凝聚成这美妙的布艺?我没有学习过拼布,但读这本书,就像在读一个关于热爱和坚持的故事。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美好,可以通过双手去创造,去记录。我甚至开始幻想,如果我也有机会去某个地方旅行,是不是也可以尝试着,用拼布来记录下那些难忘的瞬间,将那份情感永远珍藏。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拼布,更像是一本关于生活美学和心灵感悟的书。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主题非常独特,将“旅行”与“拼布”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我之前看过的很多拼布书籍,要么是纯粹的技术教程,要么就是一些比较程式化的设计。而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拼布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技艺,更可以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生活的记录。作者的作品,每一件都像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旅行的故事,有山川湖海的壮丽,也有小镇街角的温情。我尝试着去理解作者在创作时的思路,她是如何从旅行的经历中提取灵感,又是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布料和缝线。这种将个人经历融入创作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魅力。我尤其欣赏那些作品中对色彩的运用,那种既有层次感又不失和谐的搭配,让人感觉非常舒适。即使我不是拼布爱好者,读这本书也让我对这种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将自己的生活体验,用更有创意的方式展现出来。

评分

这本书的气质非常独特,有一种淡淡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调性。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旅行的热爱,以及她是如何将这份热爱融入到她的拼布创作之中。她的作品,不像是一些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而是充满了手工的温度和个人的情感。我注意到,很多作品都带着一种怀旧的色彩,仿佛是从老照片中走出来一样,充满了时光的沉淀。这种感觉非常特别,让我联想到那些老物件,每一件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开始想象,如果我用这样的方式来记录我的旅行,我会选择什么样的布料,会缝制出什么样的图案。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新的启发,让我觉得,我们可以用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来珍藏我们的回忆,而拼布,无疑是一种非常美好且富有艺术性的方式。我甚至可以想象,如果将书中作品中的元素,比如那些经典的旅行标志,用更现代的设计手法来呈现,也会产生非常有趣的效果。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最先被封面那温暖细腻的拼布作品吸引了,色彩搭配非常有日式的淡雅和精致,一看就是那种能让人心情平静下来的手工艺品。虽然我本身并没有接触过拼布,但从书中的图片来看,那些旅行的元素,比如古老的火车、静谧的湖泊、盛开的花朵,都通过一针一线巧妙地呈现出来,感觉作者的创作灵感真的来源于她丰富的旅行经历。我特别留意到有些作品的细节处理,比如运用的小碎布纹理,还有缝合的线条,都显得格外用心。即使是完全的新手,看到这样的成品,也会觉得拼布艺术原来可以这么有故事性,这么打动人心。我设想,如果能亲手完成这样一件带有自己旅行回忆的作品,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图片的展示方式很专业,让人感觉每一件作品都是艺术品,值得细细品味。我甚至开始想象,如果家里能挂上这样一幅拼布画,或者用这样的布料做成靠垫,整个空间的格调都会瞬间提升不少,变得更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